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二力平衡的概念(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二力平衡的概念(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2-08 13:35:47

文档简介

二力平衡的概念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B、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
C、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D、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小车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
A、10N,20N
B、10N,10N
C、10N,0N
D、20N,10N
二、填空题(共8小题)
3、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壶水,如果壶中是冷水,就要把它拎到煤气炉上加热,如果壶中是开水,就要把它灌到热水瓶中保温,做法正确的是灌水时提 _________ 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当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前进时,汽车受到了 _________ 对平衡力的作用.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 _________ 而撞伤,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5、在“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作用在 _________ 的两个力,如果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6、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________ 
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_________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_________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___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
8、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某小组同学利用定滑轮、钩码、细线、正方形轻质薄板、铁架台做了如下图实验,图A为正方形轻质薄板在两个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向左加速运动;在图B和C中,正方形轻质薄板静止;用手将正方形轻质薄板放置在图D中所示位置,松手后,正方形轻质薄板顺时针旋转.
(1)由图中A与B(或A与C)所示情况可知: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同一直线上力的作用,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必须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由图中C与D所示情况可知: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必须 _________ .
9、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 _________ 相等、 _________ 相反、作用在 _________ 时,这两个力是平衡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如图所示是一种探究方案.21世纪教育网
(1)小阳用如图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末端等质量的盘内放上砝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2)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_________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1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_________ ,并通过调整 _________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_________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_________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小卡片容易扭转.
1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_________ 状态.21世纪教育网
(2) 实验中,通过调整 _________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 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研究方法.实验中先按住厚纸板再松手:21世纪教育网
(1)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_________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2)厚纸板处于 _________ 状态时受到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两端小盘里加砝码,先使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再使砝码质量不相等,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发现小车在砝码质量 _________ 时静止,在砝码质量 _________ 时运动.接着,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 _________ 上,观察到小车发生转动.21世纪教育网
15、“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 _________ 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实验时,需要记下 _________ 的示数.若实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 _________ 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可能”或“不可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16、请你设计一个验证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并说明实验过程
17、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在小卡片两边挂 _________ 的钩码时,小卡片保持静止:把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 _________ ,当两边绳的拉力 _________ 时,小卡片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
18、如图,是一组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两边砝码质量相等,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
后松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通过这个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
19、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选用 _________ (选填“木块”或“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
(1)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
量 _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如果此时得出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的结论,是否合理?如合理,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如不合理,应补充的步骤是 _________ (上述两空只答一个)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比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
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1世纪教育网
20、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图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21世纪教育网
(1)在两端的盘中,如果装入质量不等的砝码,能看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
(2)在两端的盘中,如果装入质量相等的砝码,而将小车在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21世纪教育网
(3)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没有小车,能不能用一个木块代替小车来完成实验?说明原因.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B、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
C、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D、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
A、力不但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而且可以改变速度大小,还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A错误;
B、物体受力时具有惯性,不受力时也具有惯性,故B正确;
C、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力,所以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故C错误;
D、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可能有两种运动状态,或者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记住的知识点: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需要两个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21世纪教育网
(2)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它是物体的属性,只与质量有关;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平衡力的概念: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几个力就叫平衡力.
2、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小车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
A、10N,20N
B、10N,10N
C、10N,0N
D、20N,10N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应用。
分析:两端所挂重物由于重力的作用,通过绳子对小车施加了相反方向的两个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等于10N,同一直线上相反方向上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力之差;
弹簧测量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一端所受力的大小.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向左的拉力10N(拉力的大小等于左端物体的重力),向右的拉力为10N,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之差为0N;
弹簧测力计受到了相反方向的两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10N.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考查的是我们分析力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二、填空题(共8小题)21世纪教育网
3、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壶水,如果壶中是冷水,就要把它拎到煤气炉上加热,如果壶中是开水,就要把它灌到热水瓶中保温,做法正确的是灌水时提 B 处
汽车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牵引力和摩擦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没有运动,所以支持力和重力平衡.
(2)前排司机和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和前排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
解答:解:(1)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受到两对平衡力;
(2)乘客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叫惯性.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两;惯性.
点评:(1)分析物体受的平衡力时,可以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分析,互不干扰;
(2)了解公交部门关于和惯性相关的规定:严禁超速、严禁超载、保持车距、系安全带等.
5、在“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作用在 同一物体 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
专题:简答题。
分析:在做“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小车两端挂的钩码个数不相等,小车不会静止;钩码挂在一侧小车不会静止;两端钩码不在一条直线上,小车不会静止,经过逐步探究,才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答:解:在“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只有小车两端挂的钩码个数相等且在一条直线上小车才会静止,故而二力平衡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故答案为: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1世纪教育网
点评:二力平衡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6、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
分析:二力平衡是指在两个作用力共同作用下,使物体保持平衡.因此这两个作用力一定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并且这两个作用力要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点评:此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属于最基本的题型,要求牢记课本知识.
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不考虑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旋转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测力计未校零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读数误差 (答出一条即可).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21cnjy
专题:实验题。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1)小卡片的重力很小,是为了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故答案为:不考虑.
(2)旋转小卡片,使细线作用在它上面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看其是否平衡.来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故答案为:旋转.
(3)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的人或所用器材,都会造成误差的存在.
故答案为:测力计未校零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读数误差.
点评:此题通过实验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同时考查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8、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某小组同学利用定滑轮、钩码、细线、正方形轻质薄板、铁架台做了如下图实验,图A为正方形轻质薄板在两个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向左加速运动;在图B和C中,正方形轻质薄板静止;用手将正方形轻质薄板放置在图D中所示位置,松手后,正方形轻质薄板顺时针旋转.21cnjy
(1)由图中A与B(或A与C)所示情况可知: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同一直线上力的作用,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必须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由图中C与D所示情况可知: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必须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2)C中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而D未在一条直线上,则薄板不平衡,所以探究了一对平衡力,除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外还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故答案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点评:此题通过对比性试验探究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关于二力平衡的条件,学生一定要牢记,并做到灵活应用.
9、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 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 时,这两个力是平衡力.21cnjy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平衡力的定义.
解答:解: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大小,方向,同一直线上.
点评: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四个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在在同一直线上.
10、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如图所示是一种探究方案.
(1)小阳用如图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末端等质量的盘内放上砝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大小 和 方向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2)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同一直线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21cnjy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
专题:实验题。
分析:二力平衡条件涉及到力的大小、方向、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在小车的两端挂等质量的砝码,并将小车转动一个角度从以上四个方面考虑.
解答:解:将小车的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是为了探究两个力的方向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两端挂等质量的砝码是探究力的大小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为了探究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大小;方向;同一直线.
点评: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1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相反 ,并通过调整 钩码的数量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1cnjy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能否平衡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把小纸片一剪两半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摩擦力的大小。21cnjy
专题:实验题;简答题。
分析:(1)钩码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小卡片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可以将卡片一剪两半,使力作用在两个卡片上;
(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或运动都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就会影响实验效果.
解答:解:(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故答案为:相反;钩码的数量.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故答案为: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将小卡片一剪两半,使拉力作用在两个小卡片上;
故答案为:把小纸片一箭两半.21cnjy
(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就会产生摩擦力,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保持平衡);
故选A.
点评:此题探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需要掌握.
1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静止 状态.
(2) 实验中,通过调整 钩码个数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21cnjy
(3) 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转动 .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
专题:实验探究题;转换法。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实验时用一个小车,通过两个滑轮和下方挂着的钩码对小车施加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通过调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当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小车就会处于静止状态;当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小车就会转动.
解答:解:(1)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1和水平向右的力F2,F1和F2等于水平桌面左右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桌面两端都挂了两个钩码,钩码的重力相等,F1和F2也就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会处于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静止.
(2)小车受到的拉力F1和F2分别等于水平桌面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可以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故答案为:钩码个数.21cnjy
(3)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小车受到的力F1和F2不在一条直线上,小车受到的不再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会转动;
故答案为:转动.
点评: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掌握;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实验的分析能力,考查的是实验过程,这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一道好题.
13、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研究方法.实验中先按住厚纸板再松手:
(1)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同一条直线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2)厚纸板处于 静止 状态时受到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21cnjy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21cnjy
专题:实验题。
分析: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实验,根据实验的原理解答本题.
解答:解:(1)一开始不让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为了研究两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对平衡的影响.
(2)最后当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纸板应处于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同一条直线上,静止.
点评:二力平衡时两力不只是大小相等还要保证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4、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两端小盘里加砝码,先使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再使砝码质量不相等,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发现小车在砝码质量 相等 时静止,在砝码质量 不相等 时运动.接着,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 不在同一条直线 上,观察到小车发生转动.21cnjy
可能”).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21cnjy
专题:简答题。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二力平衡需要满足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需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可以比较二力大小关系;
二力平衡时,二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二力的方向相同,则二力不能够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不可能.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和理解情况,知道在探究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
16、请你设计一个验证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并说明实验过程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21cnjy
专题:实验题;设计与制作题。
分析: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两个力,实验时,我们从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方面去探究,看两个力满足什么关系时,小车可以保持平衡.
解答:解:1.在实验桌上用粉笔划一条直线,直线两端桌子边缘处安上两个定滑轮.
将小车放在直线中段,用粉笔在桌面上画出小车的四边.
然后将小车两端用线系好绕过定滑轮后下端各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盘.
往两个小盘里分别放上质量不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向砝码较重的一方运动.
2.往两个小盘里放上质量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保持静止.
这时小车受到的两个小盘及其所载砝码的重力相等.21cnjy
这样,又可以得出上述的二力平衡条件.
3.将小车一端撤去挂线及重物,换成用手握持测力计,让小车保持静止,记下测力计示数.
然后用测力计测出另一端小盘及挂线和砝码的总重,可看到两次读数相等,
由此再一次证实了二力的平衡条件.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加深学生对二力平衡概念及其条件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符合新课程方案精神,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7、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在小卡片两边挂 质量相等 的钩码时,小卡片保持静止:把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 会转动 ,当两边绳的拉力 相等 时,小卡片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
专题:压轴题。
分析:(1)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在水平方向上,除了砝码左右施加的两个力以外,尽量的使其他的力减小.
(2)多次实验数据,总结结论才是科学的.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要让小卡片达到平衡状态,要让两边的拉力相等,即放的钩码质量相等.
如果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意味着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则小卡片会发生转动,恢复到原来位置处于静止状态.21cnjy
故答案:质量相等、会转动、相等.
点评:掌握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8、如图,是一组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两边砝码质量相等,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
后松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木块发生转动,恢复到原来位置处于静止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受到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1cnjy
cnjy*com
故答案为:木块发生转动,恢复到原来位置处于静止状态.
物体受到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点评: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并能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
19、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选用 小车 (选填“木块”或“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
(1)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
量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如果此时得出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的结论,是否合理?如合理,能得出的结论是 (本空不填) 如不合理,应补充的步骤是 在两端挂质量不等的砝码看小车是否静止 (上述两空只答一个)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比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21*cnjy*com
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
专题:实验题。
分析:(1)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在水平方向上,除了砝码左右施加的两个力以外,尽量的使其他的力减小.
(2)多次实验数据,总结结论才是科学的.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1)研究二力平衡条件中两个力的大小是否相等时,在水平方向上,除了砝码左右施加的两个力以外,尽量的使其他的力减小.如果使用木块,木块和水平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用小车时,小车和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所以选择小车.
(2)研究二力平衡条件中两个力的大小是否相等时,应该用相同的砝码进行实验,再使用不同的砝码进行实验,得到的结论才是科学的.
故答案为:小车;相等;第三个空不填;在两端挂质量不等的砝码看小车是否静止.
点评:(1)掌握二力平衡条件.21*cnjy*com
(2)探究实验结论时,采用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结论.
20、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图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在两端的盘中,如果装入质量不等的砝码,能看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
(2)在两端的盘中,如果装入质量相等的砝码,而将小车在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21*cnjy*com
(3)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没有小车,能不能用一个木块代替小车来完成实验?说明原因.
故答案为:小车会转动;说明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不能静止;
(3)小车与木板之间为滚动摩擦,力较小,若换为木块.摩擦力较大,影响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不行;木块与桌面是滑动摩擦,摩擦力较大,实验中会影响我们观察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点评:控制变量法是探究本实验的基本方法,要从力的大小、方向、是否一条直是否一个物体上,逐步得出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