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小小工程师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小小工程师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30 19: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小小工程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榫卯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  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它是我国古代建筑等的主要结构方式。
2.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   。
3.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   ,而且使其抗御   的能力大大增强,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在建造 和装修住宅时,一般会安装供水、   、供暖等系统。
5.塔台的外形需符合   、   的特点才更具稳定性。
6.中国移动信号塔呈骨架式构造,科学上把这样的构造叫做   结构。
7.上海东方明珠塔的塔身结构符合   、  的原理,因此它很牢固,不容易倒。
8.电信公司为手机用户搭建的通讯塔是   结构。
9.学完《小小工程师》单元后,小科想利用1根胡萝卜和100根牙签,搭建牙签高塔。要求①除牙签和胡萝卜外,高塔不得添加其他材料;②不借助外力,高塔在1分钟内能够保持稳定。请你帮忙设计牙签高塔的形状与结构,并写出这样设计的理由。
牙签高塔设计图 设计理由
 
 
10.制作塔台时,使用   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固。
二、单选题
11.下列建筑中,应用了框架结构的是(  )
A. B. C.
12.如图为北京鸟巢,它的外部建筑结构属于_______。
A.钢结构 B.钢筋混凝土结构 C.砖木结构
13.下列房屋系统中,一般每个房间都需要有的是(  )。
A.供气系统 B.供水系统 C.供电系统
14.下列对高塔(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了上轻下重的结构
B.采用了上大下小的结构
C.采用了上小下大的结构
15.晚上,小明的小姨带着小表弟来家里吃饭。
小表弟家所在的小区大门是一个常见的电动伸缩门,这是利用了四边形框架(  )的特点。
A.稳定性好 B.易变形 C.抗弯曲能力强
16.吃过晚饭,天黑了,小明和小表弟到楼下玩。小明看到了路灯的支架是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斜杆AC起到了(  )的作用。
A.推 B.拉 C.压
17.同学们正在讨论塔台模型的设计方案,不正确的观点是(  )。
A.塔台的底座不能做得太大,保证稳固性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成本
B.应该多使用三角形结构,用上所有的吸管和胶带,以确保塔台的抗风、抗震、抗压能力
C.塔台的设计需要权衡多方面的因素
18.被称为“钢铁巨人”的埃菲尔铁塔在_____。
A.意大利 B.澳大利亚 C.法国
19.给小狗建造的房子屋顶是尖形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好看 B.防雨 C.节省材料
20.对比建造房屋工程与港珠澳大桥工程,我们发现两个工程的相同点不包括(  )。
A.都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 B.都需要考虑供水、采光等结构问题
C.都需要规划设计和施工建造两个过程
21.(  )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22.建造房屋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而(  )是整个工程的核心。
A.选址 B.设计 C.建造 D.评估验收
三、解答题
23.说说学校建筑用的水泥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24.建筑物的美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四、实验探究题
25.(二)小小工程师。
(1)下列是工程建设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制作一个模型(画出或写出解决方案)
②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③实施建设
④在限定条件下进行设计⑤测试该模型, 评估并改进
A.②④①③⑤ B.②④①⑤③ C.②④③①⑤
(2)学校开展足球塔台招标会,六(1)班某小组参与了竞标,他们在制订标书时需要考虑   、   、   等因素。
(3)下列关于“塔台投标发布会”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介绍的过程中可采取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 B.发布会只需要介绍本组塔台设计的优势
C.如果方案不够完善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改
(4)该小组利用吸管和胶带等材料制作如下的塔台模型。(见表格)
①测试塔台承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塔台改进多次后承重能力依旧很差,我们就可以放弃制作了
B.每次测试可以任意使用不同质量的重物 C.每次测试都要将重物轻拿轻放
②经过多次测试,该小组发现它的抗风抗震能力较差,请你帮忙修改(直接修改在原图)   ,并写出这样修改的理由。
塔台模型 我这样修改的理由
   
26.为了使下列两个物体的结构更稳固,请运用学过的知识,画出必要又简单的构件,并用简要文字作说明。
答案
1.凸凹 2.避暑御寒 3.坚固;风浪 4.供暖 5.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6.框架 7.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8.框架
9.设计图形状与结构合理即可|例如: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三角形框架结构等。
10.三角形 11.A 12.A 13.C 14.B 15.B 16.A 17.B 18.C 19.B
20.B 21.B 22.B
23.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先将石灰石、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
24.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搭配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5.(1)B (2)塔台位置;建造材料;成本预算 (3)B
(4)C;;上小下大更稳定,底部加重物增加抗风抗震能力等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