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城镇化 课件(6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城镇化 课件(6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29 19:0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第二章 第二节 城镇化
课前导入
对比下面两图,你会发现,尽管才经过3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城市不断涌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多,原有的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目录
一、城镇化的意义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一、城镇化的意义
1、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内涵
3.标志
城镇化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4、城镇化的动力
服务业发展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农业发展
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城镇化
社会经济发展
工业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阅读“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图,完成以下内容:
1.找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万美元的国家。
2.找出城镇人口比例>80%的国家。
3.尝试分析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美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日本、韩国、阿根廷、巴西
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
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
阅读“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图,完成以下内容:
4.找出图中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匹配的国家。
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的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
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推动区域工业、服务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厦门地铁3号线3标首个地下车站主体封顶
6.城镇化的意义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建筑密集、人口居住集中,水、电、天然气可集中供应。
有利于提高土地、水等资源供应效率。
香港密集住宅区
6.城镇化的意义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有利于对污染物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深圳市宝安区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站
6.城镇化的意义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缩小城乡收入、受教育程度差距,趋同价值观。
室外健身器材
6.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是衡量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下表为2014年上海市与山西省的社会经济相关数据。据此完成1~2题。
1.衡量上海与山西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来源:学&科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B.城镇人口比重
C.工业发展规模 D.经济发展水平
2.导致上海与山西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农业发展水平 B.城镇人口规模
C.工业发展规模 D.经济发展水平
B
D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时间 特点
18世纪中叶之前 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2%
18世纪中叶开始 欧美各国相继经历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
20世纪以来 世界城镇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1、世界城镇化进程
①城镇化水平75%以上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洲、 洲、 洲、 洲
②城镇化水平40%以下的主要分布在 、 。

大洋
北美
南美
非洲中部和南部
南亚
读图思考:
2、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速度 水平 趋势 早


城市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进程不合理---“虚假城市化”(南美)
“滞后城市化”(南亚)
城市人居环境变差
出现郊区城市化、卫星城
1950
1990







(%)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城市化的速度也就越快。
虚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
(如南美洲、中东部分国家)
各国城镇化水平随时间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逆城镇化
发达国家
第三产业为主
郊区城镇化
发展中国家
第二产业为主
发展中国家
第一产业为主
低于30%
30%—70%
加速阶段
高于70%
成熟阶段
4、世界城镇化进程及特点
1、城市环境恶化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治安混乱等问题突出)
2、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
3、城市地价不断上涨
4、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5、交通、通信事业发展 (为人们从城市到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提供条件)
逆城市化的原因:
中心
城区
近 郊
农 村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镇化
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
中心
城区
近 郊
农 村
郊区城镇化
中心
城区
近 郊
农 村
人口迁往远郊或农村
逆城镇化
中心
城区
近 郊
农 村
人口重新实现内迁
再城镇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地区差异
总结
案例
英国的城镇化进程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从1801—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全国5 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提高到45%。
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远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
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
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 1961-1971年人口减少了0.8%,1971-1981 年人口减少了10.1%。 英国的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人口比例下降等现象。
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政府和规划师着力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并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
逆城镇化
再城镇化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现
成因
图解
人口由乡村到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市中心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小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好。
人口迁回市区
中心区环境改善;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活力再现。
活动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急剧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②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自然原因: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
社会原因:东部地区人口人口密集,工业化基础高,改革开放初期受到国家政策的倾斜,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城镇发展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
如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阶段Ⅱ所代表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城镇化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2.下列引起阶段Ⅰ形成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 B.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发展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C
D
1.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废渣影响
城市土地质量
出现城市“热岛”
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对地表径流影响示意图
随着城镇不断发展,城市地面硬化导致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易形成城市内涝。可通过使用透水砖、建设“海绵城市”等措施来解决。
海绵城市的内容及意义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的湖泊、人工湿地、草坪,使得城市更加美观;大量增加的绿地面积、水域面积能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降解浮尘;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雨水进行蓄积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能部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现象。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资源问题
城镇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减少;
城镇人口增长,用水量激增,造成水资源短缺等。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2.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
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
社会治安混乱
城镇化问题的产生原因
人口、产业活动密集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案例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城镇人口激增。2015年非洲大约有40.7%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人口增长率为全球最高。
非洲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不尽相同。目前,北部非洲城镇化水平最高,西部非洲次之,东部非洲步伐较慢。一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如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摩洛哥沿海地带、南非首都周边地带城镇化水平较高、速度较快。
非洲国家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城镇的食品与价格相对较高。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生活成本,“城镇贫困”现象凸显,贫民窟逐渐蔓延,给城镇和谐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非洲国家的城镇化
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城市化水平和进程(含预测)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分别指出目前三个国家中城市化起步最早和城市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国家。
(2)说明与英国相比,我国城市化具有的特点。
(1)英国;中国(2)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简述城市化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4)请为打造生态城市提出合理化建议
排放污染气体,改变大气成分,引发酸雨等。产生热岛效应
新建卫星城,疏散产业和人口;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留足生态用地;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防治环境污染等。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漫画《城市病了》
材料二 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
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压力大
城镇化速度快,城镇规模过大,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环境方面: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
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
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遥感技术(RS)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PS、北斗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遥感RS: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导航。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储存、分析、处理、查询、预测、评估。
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示意
输入某一中心点(如图中宁波市鼓楼),可以快捷搜寻该点附近的餐馆、酒店、医院、景点等各类信息。
以百度地图为例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示意
出行时通过手机软件,输入要查询的公交线路,就可以看到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到站时间等信息,方便人们灵活选择出行时间。
以高德地图为例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链接生活:你在生活中使用某手机软件订外卖时,外卖小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你所点外卖送到你的手中,这其中利用了哪些技术
提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在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为市民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报务。
链接生活: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 主要功能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城市规划 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属性信息
城市抗灾减灾 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
城市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与决策,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
活动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事故地点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
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事故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
综合运用以上技术另外找较近且有通行条件的道路进行救援。
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请你设计在接到报警到指挥警车前往事故地点的工作程序。
接警——确定事故地点——显示事故附近的巡警车——确定最近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
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部门
1.下列措施能促进汉中市城市环境改善的是( )
A.为了减少污染,禁止车辆进入城市
B.为了加大通行,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
C.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
D.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可以缓解市内交通线路拥堵状况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
A.起步早,发展慢 B.出现逆城市化
C.城市发展较合理 D.城市化水平低
3.不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是( )
A.起步早 B.发展快 C.水平低 D.出现“虚假城市化”
C
D
A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⑤~⑥阶段,该区域城市化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A.逆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城市郊区化 D.城市化加速
5.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增加 ②地表水下渗减少
③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④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为了有效防御城市化问题,该区域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限制人口迁入 B.分散城市职能
C.压缩工业规模 D.提高商贸水平
A
D
B
当大家还在讨论共享单车时,共享电单车已悄然来到我们如皋市民身边!目前,已有近千辆共享电单车在如皋市区投放使用。右图为市区某共享电单车的一处投放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共享单车运营商在运营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遥感
③全球卫星导航 ④数字地球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6.共享单车带来的影响有( )
①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②节省资源、减轻城市污染
③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④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