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知道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
2.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3.把本节课习得的方法“围绕中心,选取不同事物描写”迁移运用到“初试身手”中,学会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尝试修改习作,把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难点
弄清楚中心意思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把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诱发阅读兴趣
1.谈话交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用力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没有秋日的丰收。
交流:夏天给你怎样的印象或感受?
(师小结:大家从不同方面说到了你们对夏天的不同感受。)
2.揭示课题:大家能从不同方面来描述你对夏天的印象,真好!我国著名作家——梁容若老先生,他也很喜欢夏天,在他眼中夏天是怎样的?他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夏天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作品《夏天里的成长》。全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夏天”为话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从不同的方面来描述对夏天的印象,激起学生思维,诱发阅读兴趣。
二、紧扣中心,把握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
边读边思考:在作者眼中夏天是怎样的?用横线画出全文中心句。
2. 检查反馈
全文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3.梳理文脉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围绕这个中心意思写的?具体写了哪些事物?请结合预习单进行汇报。
(2)小结:作者把全文的中心意思放在了第一自然段,引领了全文,这是总写。接下来的2至4自然段则围绕这个中心意思从“生物、事物、人”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描述,这是分写。全文采用“总分结构”的布局,有什么好处?(能让大家很快地读懂内容,把握中心。)
(3)同学们,中心句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请大家快速默读2、3、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中心句,并说说中心句的作用。
【设计意图】紧扣中心句,读懂全文的中心意思。理清中心意思与后面文段的“总分关系”,进而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围绕中心意思从“生物、事物、人”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
三、结合单元导读,明确单元重点
1.出示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学习重点: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教师明确指出六年级的习作要“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2.点拨单元导读
(1)什么是“中心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来说“中心意思”。
3.小结过渡
围绕“万物迅速生长”这个中心,作者怎样选择材料来体现这一中心意思的,我们接着往下学习,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联系单元导读,明确训练重点,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四、精读第二自然段,揣摩表达方法
1.边读边思考:围绕“生物在迅速生长”这个中心意思,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些生物在迅速生长的?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方法1: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来写生物在迅速生长——动物、植物两个方面。动物、植物有哪些?作者为什么选这么多的动植物来写?(为了把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如果让你来写,你会选什么来写?
方法2:抓住动植物在短时间内,形态变化快的特点来写生物在迅速生长。
出示表格,读一读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这么多的时间词有什么用?(突显段落中心意思)能调换顺序吗?进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
方法3:采用“总分结构”来写生物在迅速生长,层次分明。
方法4:直接用中心句点明生长迅速,突出全文中心意思。
3.依据板书,回顾方法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讨论“作者是怎么写出生物在迅速生长的”这个问题,在交流中习得“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方法。
过渡: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围绕一个中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从不同方面描写的写作方法。我们不仅要会学习,还要能够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来试试身手吧!
五、学以致用,初试身手
1.围绕中心选材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题目,看看你是怎么选择材料的?指名说。
2.围绕中心改一改
(1)出示例文,小组合作批改,互相评价。
(2)同学们按照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来描写。
(3)美文共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围绕中心意思来写”,把握全文中心意思,选择写作材料,来修改习作,使“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得以有效落实。
六、小结留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围绕中心意思来进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