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围绕中心意思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引导学生交流回顾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交流想象中的故事。
2.引导学生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并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
3.使学生养成写作文之前列提纲的习惯。
4.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确定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汉字导入,明确要求
1.出示“中国汉字”图片,引出主题。
(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看到一个字,我们就可以想到汉字的意义,想到由这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想到与这个汉字或词语有关的事情等。今天,我们的习作跟汉字有关。)板书:习作五、围绕中心意思写
2.引导学生读题,审题。
生默读书本文字,汇报自己获取的信息,师在相应内容上出示:
写作对象 写作内容 写作要求(板书: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
3.出示文中汉字,热身练习。
(1)同学们,先读下面的话,然后从图中选一个汉字来表达它的中心意思。(课件出示:运动会跳绳比赛,六(4)班获得年级第一名,全班同学都欢呼起来。)
学生回答(乐),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乐”字。
(2)我们也可以把“初试身手”中的一些题目浓缩成一个字,这个字既是题目,也是中心。
出示“初试身手中的题目,生练习给题目浓缩(教师依次出示浓缩的字):
好斗的公鸡(勇、傲)
都是淘气惹的祸(悔)
闲不住的奶奶(忙)
忙碌的早晨(忙)
欢声笑语满校园(乐)
那些温暖的时光(暖)
(3)小结: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如何围绕一个字,把事情写清楚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训练的。
设计意图:
书法汉字导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出示句子,让学生说出字来,出示题目,让学生浓缩成字,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如何由句子提炼出中心意思,用一个字表达出来。
二、体会内涵,确定中心
1.体会汉字,打开思路。
启发提示:观察这些汉字,体会它们的内涵。(课件出示文中的汉字)
仔细读一读给的这些字,我们会发现,这些汉字寄予着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心绪或者不同的状态,就像我们学的课文《盼》一样。
引导:选择一个汉字,围绕这个汉字,回顾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想象与这个汉字有关的故事。
【设计意图】:
汉字内涵丰富,往往一字多义,它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引导学生选择感受最深的汉字,回顾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或由这个汉字想象故事,打开写作的思路。
2.小组拿出预习单,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确定中心,列出提纲。
(利用预习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出提纲。)
(1)学生分小组交流:围绕这个汉字你打算确定什么中心意思?由这个汉字你想到了哪些事?你打算从几方面去写或者选择那些事例来写?
(2)学生练习写提纲。
3.学生上台交流展示自己的提纲:
我选择的汉字是 ,由题目确定中心意思是 ,我是由事情(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确定中心意思【或者我是由事情(故事)中揭示的道理,确定中心意思的。】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或者选取这些事例) 去写。
设计意图:
古人云“意在笔先”,就是写作时,先要确定好中心意思再动笔,这样围绕中心去写,就不会偏题、跑题,主题也突出。本环节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确立中心意思,利用思维导图围绕中心列出写作提纲。
三、紧扣要素,领悟写法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中心意思确立后,怎样才能把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呢?写文章应“立意为宗”,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习作例文,就是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的。让我们一起回顾课文的写法(播放微课)。
(强调: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2.围绕中心意思写应注意:
第一,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第二,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课件出示并板书:
(1)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2)要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3.如何把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呢?(引导学生从学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阅读了不少写人记事的优秀习作,想一想,它是怎样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的?(学生结合所学的课文《夏天的成长》或《盼》或《爸爸的计划》《小站》等,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结合所学的课文《夏天的成长》或《盼》或《爸爸的计划》《小站》等。
(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课件出示:
①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行细致描写,把事情写具体。
②准确、灵活地运用优美词句和各种修辞手法,把句子写生动、有情感。
(板书):细节描写 写生动 感情真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在学习“交流平台”基础上的温习和巩固,并结合所学课文、例文,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围绕中心意思写具体的方法。
学生尝试写作中
四、尝试写作,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1.看看自己的提纲,确定要具体写的部分,并把要具体写的部分用思维导图完善。
(出示“写作小锦囊”: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细致描写、写生动、感情真。)
2.生练习把重要部分写具体。(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重点部分片段,先根据所提示的小锦囊自评,再进行师生共评。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在写作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评、生评、师评,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写作方法。
五、小结
(习作前先阅读审题,明确写作要求,再围绕主题确定中心,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重点部分写具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和引导学生把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和长处,增强写作自信,激发写作兴趣。
3.写清楚感受最深的理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某个汉字喜欢的情感。
4.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并正确,美观的誊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重难点:
1.把本单元所掌握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写清楚感受最深的理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某个汉字喜欢的情感。
2.详略得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重要的部分怎样写具体的方法,其他的部分我们该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二、范文引导
让,是我们中华的美德。让有很多种,如谦让、慈让、礼让……让,不仅可以让别人感受到社会感受到温暖,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和素养。(点明中心,突出主题。)
让,是尊老爱幼的体现。
从前有一个叫孔融的小朋友,他有五个哥哥,因为孔融年纪最小,所以哥哥们都特别疼爱他。有一天,孔融爸爸带回来一篮子新鲜的梨,梨子又大又好吃。于是孔爸爸让孔融先选。孔融看了看篮子里的梨,最后,他选了一个最小的梨开心的说到:“我要吃这个。”孔爸爸在一旁笑着问孔融:“这么多的梨,你为什么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爸爸妈妈和哥哥们吃。”只有四岁的小孔融就懂得谦让,大家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孩子。
让,还是智慧的体现。
大文豪歌德一天在公园里散步,迎面走来一个批判他的批判家。于是那个傲慢的批判家发话了“我是从来不会给傻子让路的!”“而我恰恰相反。”说着边让出了一条路,大文豪歌德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似让非让,似退实进。”
让,还是谦虚的展现。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十分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从不同的方面,诠释“让”的含义,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让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让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让,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希望大家都能有这种“美德”,让社会上的每一个地方都开满“谦让之花”、“美德之花”吧!(结尾运用排比句式,拓展让的内涵,进一步围绕中心,突显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设计意图】:
提供范文,让学生明白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写具体,详略得当,接着让学生完成习作。这样安排,铺陈比较合理,而且可以循序渐进,让学生明白写好一篇文章,要做好哪些准备,如何下笔。
三、学生完成习作,教师巡视
1.学生完成习作。
2.教师巡视,并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做个别辅导。
(1)自然式结尾,总结式结尾。
(2)写好后,把几个片段连成一篇习作再交流。
3.没有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的谋篇意识和文章搭建框架意识。
四、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
2.学生自改习作。
(1)通读作文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
(2)再读作文引导学生对照“是否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互相修改。(出示习作评价表。)
3.同学展示习作,不出示题目,其他同学听完,猜一猜题目是什么。
4.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1)课堂交流。
(2)指名学生交流,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设计意图】:
自改——互改——交流的顺序,指导修改,完善习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贴合课标。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课后推荐大家阅读《说文解字》一书。
《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注意了指导,充分使用例文,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这里的例文不仅仅是教学生具体的写作方法,还让他们明白该如何选材,该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材,有效的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动口,可以充分的表达;动笔,安静地书写;动脑,才能更好的深入思考。这节课上我并没有一味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发现。例如:让学生思考,提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时,我发现:只有是自己思考的,发现的,才能体会深刻,运用自如。还比如:问到你们选的是哪个字时,很多同学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还说出自己选这个字的理由,有理有据,让人印象深刻。
在教学范例时,我不仅只选取一种进行讲解,还适时放手给学生空间,让学生举一反三。有了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就很容易触类旁通,写作更有针对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本节课存在不足的是: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学生课堂上的交流时间不够充分,在同学分享优秀范文的同时,也缺少了对学生读中感情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