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正确读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繁殖、粮食”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太阳。
3. 能结合课文1-3自然段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尝试运用说明方法描述事物。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1-3自然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对照说明方法找出相应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尝试运用说明方法描述事物。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引入神话故事《后羿射日》。
2.这个神话故事流传广泛,就是因为它有着神奇的色彩、丰富的想象。同学们,我们都学过科学,懂得不少科学知识,如果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你如何看《后羿射日》这件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太阳》,我们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一)明确文体
1.这是一篇说明文,是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说明文,那么说明文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来看看叶圣陶先生是怎么说的?(出示)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篇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介绍了太阳 太阳对人类有哪些好处
(二)检测效果
1.出示词语
寸草不生 摄氏度 繁殖 粮食 煤炭 漂浮 地区 杀菌 治疗(指名读,齐读。)
师强调:摄氏度。同学们平时在哪里见过摄氏度?温度计上、天气预报时。它是一个单位名称。你看,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很多词语就是来自生活。
那我们写“摄”字时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写一写吧。
2.课文从哪些方介绍了太阳 太阳对人类有哪些好处
(1)填空:
课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的作用很大,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离不开太阳,太阳影响__________,太阳能够______和_______疾病。
(2)通过过渡句来给课文划分段落。(第一部分:远 大 热,第二部分:联系密切)
三、体会说明效果,习得说明方法
(一)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1.感受神话故事的作用。
默读第1自然段,作者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发现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默读第1-3自然段,画出这三个自然段中的数字,思考:通过些数字,你知道了太阳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的
(2)学生默读勾画。
3.感受列数字说明的精准。
●预设一:(学生汇报)
比一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句子①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句子②其实,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好多好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好几十年。
(1)谈发现(从相同点、不同点两方面来说)
第一句用数字让我们准确、清楚地知道太阳距离我们很远;
第二句的“很远很远”给人很笼统模糊的印象,到底有多远无从得知。
(2)总结:这两句话让你知道了太阳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把太阳的远说清楚的?(板书:列数字 )请圈出数字。在读说明文时,我们不但要知道作者说了什么(板书:说了什么),还要关注是怎么说的。(板书:怎么说)
(3)作者正是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太阳距离地球远。(板书:科学准确) 这就是列数字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读说明文时不但要关注说什么,用什么方法怎么说,还要关注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效果。(板书:有什么效果)
(4)除了用列数字的方法,你还发现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用这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没有这个例子,你会有什么感觉?
(5)总结: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我们具体形象地感受到太阳远这个特点。(板书:(举例子 具体明白)
4.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课文第2自然段中也有一个带有数字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2)总结:这句话让你知道了太阳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把太阳的大说清楚的?(板书:作比较 )
(3)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坐飞机绕地球一圈,大概要花50个小时左右,要飞两天两夜以上,说明我们的地球非常大,但是太阳比我们居住的地球还要大一百三十万倍。(播放视频)看完视频,你们觉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了介绍清楚我们相对陌生的事物,就用我们相对熟悉的事物来作比较,这样我们就更容易读明白,这种方法真好。(板书:突出特点)
5.学习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学习第3段,思考:通过些数字,你知道了太阳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的
●预设一: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①太阳的温度很高,读了这句话,我们一下子就了解到了,作者的介绍非常清楚,也非常准确,因为作者用到了一个数字——五千多。同学们,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温度呢?
●预设二: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①你知道了太阳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的
②指名说。(打比方)
平时我们说的比喻,在说明文里叫打比方。
③我们一起看课文的插图,这就是一个太阳,跟大火球有什么联系吗?文中把太阳比作大火球,是为什么呢
④总结:通过这样打比方更形象生动说明太阳的热,(板书:形象生动)
(二)体会精准
1.作者运用数字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说明文说明精准的特点。可是,反复读这句话,你会发现,好像也不是特别准确。你关注到了哪个词?(差不多、二十几)
2.用上了“差不多、二十几”到底是表达更精准了呢,还是不精准了呢?你怎么看?
3.总结:“大约”“差不多”是约数词,起限定作用,用在说明文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四、初试身手
1.阅读这段说明性文字,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对电视塔进行了介绍?是如何介绍清楚的?
这座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电视塔的高和形状写清楚)
2. 结合资料,尝试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地球。(提示:可用数学知识计算)(VR投屏地球)
五、总结:小结说明方法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希望同学们也能够掌握说明方法,把一样事物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