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 信息与信息的传播(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 信息与信息的传播(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2-10 08:58:41

文档简介

信息与信息的传播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用纸做的锅在火上把水烧开的原因是纸锅装着水的时候着火点变低
B、CD光盘是利用磁记录信息的
C、天上的人造卫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D、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音调不同
2、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合理的是:(  )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④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
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②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④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1年3月,由于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日本福岛核事故说明,尽管核能是可再生能源,但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能源
B、美国为了抢夺中东的石油资源,不惜对弱小国家发动战争,因为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超导材料
D、电视广播、移动通信、北斗卫星导航等都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太空电站,即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太阳能电站,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太阳能收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利用微波传输,实现了“无缆输电”
D、以地面接收站为参照物,太阳能电站是运动的
6、“嫦娥一号”在完成了科学探测以后,在距地球三十八万千米的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关于这段语音传回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在地球上能直接听到这段话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有 B、语音信息传回地球大约需要1.27s
C、语音信息传回地球的速度为340m/s
D、超声波的方向性好,可以用超声波传回这段信息
7、在一次物理复习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B、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D、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就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8、下列关于声现象和磁现象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
B、月球上两名宇航员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
C、磁带是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
D、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
9、下列关于声现象和磁现象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人发声的音色不同
B、月球上两名宇航员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
C、磁带是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
D、磁感线是磁体发出的实际曲线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简谱中,“5”音比“3”音的响度大
B、用力敲打鼓面,鼓面的振幅越大,音调就越高
C、声、光和电磁波都只能传递信息
D、道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11、关于声波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和电磁波均可传递信息和能量
B、声波都能被人听见
C、电磁波都能被人看见
D、电子琴演奏发出的是电磁波
12、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
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
13、如图是磁带录音机录音原理的示意图.录音时,动圈话筒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到录音磁头;录音磁头是一个蹄形电磁铁,它的磁性强弱随电信号变化,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录音磁带贴着录音磁头移动,上面的磁粉被磁化,声音信号被记录在磁带上.关于磁带录音机录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B、录音磁头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C、话筒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D、录音磁头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14、6月2日23时53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应用于测绘、电信、减灾救灾等诸多领域,该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
A、电磁波
B、次声波
C、超声波
D、光导纤维
15、有关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D、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16、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小
B、超声波是一种电磁波
C、电磁波能够传播声音和图象,也能传递能量
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因而电磁波可以通过任何物质传播
17、2010年1月17日零时12分,中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工程有取得了重大进展.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光导纤维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
19、下图的情景反映了人类信息传递的各个历程,根据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和你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话的话筒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
B、手机通信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烽火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传递信息的
D、计算机网络通信使用的是数字信号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D、用电子邮件可以传输文字,声音文件,但不能传输图象文件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图是运载火箭携带飞船发射升空的情景.在火箭点火时,只见火箭底部的水池中涌出大量的“白气”,火箭和飞船就逐渐加速向上腾空而起,场面蔚为壮观.
(1)这些“白气”实质上是水蒸气 _________ 而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在发生这一变化的过程中需要 _________ 热量(填“吸收”、“放出”).
(2)根据这个过程中的现象,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说出两个与能量相关的物理知识.
示例:火箭点火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① _________ ; ② _________ .
(3)翟志刚打开舱门,身着国产舱外航天服,进行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并成功取回放置在舱外的试验品.翟志刚在太空中活动的信息是通过 _________ (“声波”、“超声波”、“无线电波”)传回北京的.
22、2009年4月23日,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人民海军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图中两艘军舰正以同样快慢、沿同一方向匀速通过检阅台.
(1)以前一艘军舰为参照物,后一艘军舰是 _________ 的;
(2)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通过 _________ 传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前一艘军舰的排水量为7500t,它所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_ N,若由黄海驶入长江后,所受到的浮力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23、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声波和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 _________ 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 _________ 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
24、2009年7月,发生本世纪罕见的一次日全食.当时南平地区天气晴好,大家可以看到日食现象.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 _________ 的道理来解释.“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是通过 _________ 向地面传回信息的.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_________ (选填“m/s”或“km/h”).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5、今年中考我省大部分地区实行网上阅卷,要求每份试卷必须贴上条形码.如图所示,条形码扫描器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构成,当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射到条形码上时,光敏二极管便接收到被条形码 _________ 回来的光,并将光信号转变为 _________ 信号,再输送到电脑获取考生信息.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如图所示反映了甲、乙两同学坐在教室中听课的状况,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7、信息的记载和传播,从古到今,飞速发展请你进行社会调查或查阅有关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写一篇小科普论文,题目自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8、“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包括哪些通信技术?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29、讨论交流:人类本身可以感受到哪些信息?感受器官分别是什么?
30、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现代电话已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若用“0”和“1”代表“开”和“关”这两个动作,组成一组数字信号,可以表达一句话.例如:
那么,“我和他是同学”的数字信号为“0,01,1,10,00”,请照此代码用另一组信号表达你想说的一句话: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能用纸做的锅在火上把水烧开的原因是纸锅装着水的时候着火点变低
B、CD光盘是利用磁记录信息的
C、天上的人造卫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D、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音调不同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音色;信息与信息传播。21世纪教育网
专题:应用题。
分析:液体沸腾的特点: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
CD光盘是利用激光记录信息的.
天上的人造卫星能够绕地球运转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可用音色来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解答:解: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当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水的沸点不变.这样温度就达不到纸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A错误.21世纪教育网
CD光盘是利用激光记录信息的.故B错误.
天上的人造卫星能够绕地球运转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故C正确.
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音色不同,而不是依据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但大都是基本的东西,学生只要细心分析解答是不难的.
2、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合理的是:(  )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21世纪教育网
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④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
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物理学方法;超导体的特点;力与运动的关系;信息与信息传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专题:学科综合题;归纳猜想题。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受不受引力无关;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常用的电源有发电机和干电池;21世纪教育网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如果没有电阻,则导体的导电能力会更好;
电流、电磁波、声音都可以传递信息.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①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管有没有地球引力,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物体的质量是仍然存在的;
②平时一阵微风是无法吹动火车的,因为火车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与风力平衡,抵消了风力.而如果没有摩擦力,则火车只在风力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
③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如果没有磁场,则发电机就发不出电来.但我们常用的电源除了发电机以外,还有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它们并不是利用电磁感应来产生电流的,所以即使没有磁场,我们也可以利用其它电源产生电流;21世纪教育网
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以此来看,如果导体没有电阻,则导体的导电能力将是最好的,用没有电阻的导体导电,就再也不会有由于电阻而产生的电能损耗了;
⑤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播、电视、手机等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但传递信息的载体除了电磁波以外,电流、声音也都可以传递信息.21世纪教育网
故选 A.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质量的特性、力和运动的关系、发电机原理及电源种类、电阻及超导体特点、信息的传递.解答本题需要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去综合分析,是一道好题.
3、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21世纪教育网
②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21世纪教育网
④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1年3月,由于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日本福岛核事故说明,尽管核能是可再生能源,但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能源
B、美国为了抢夺中东的石油资源,不惜对弱小国家发动战争,因为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超导材料
D、电视广播、移动通信、北斗卫星导航等都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考点:超导体的特点;半导体的特点;信息与信息传播;核能。
专题:应用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根据:能源、半导体材料的应用、电磁波应用等相关知识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要注意注意控制核反应,处理好核废料,核能的利用是安全的,故A错误.
B、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石油提炼物的燃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石油不是清洁能源,故B错误.
C、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
D、电视广播、移动通信、北斗卫星导航等都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问题、制造条形码扫描器的材料、电磁波的应用,是一道学科综合题,难度不大.21世纪教育网
5、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太空电站,即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太阳能电站,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太阳能收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利用微波传输,实现了“无缆输电”
D、以地面接收站为参照物,太阳能电站是运动的
6、“嫦娥一号”在完成了科学探测以后,在距地球三十八万千米的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关于这段语音传回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在地球上能直接听到这段话
B、语音信息传回地球大约需要1.27s
C、语音信息传回地球的速度为340m/s
D、超声波的方向性好,可以用超声波传回这段信息21世纪教育网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电磁波的传播;信息与信息传播。
专题:应用题。
分析:“嫦娥一号”向地球传递信息靠的是电磁波,速度和光速相等,根据公式t=可求传播的时间.
解答:解:“嫦娥一号”向地球传递信息靠的是电磁波,不是超声波,人不可能直接听到这段话,故A、D错误,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语音信息传回地球大约需要t==≈1.27s,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面比较广,有速度的计算,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还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关键考查对知识的全面了解能力.
7、在一次物理复习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B、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21世纪教育网
C、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D、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就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考点:摩擦力的种类;质量及其特性;信息与信息传播;电流的形成。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信息的传播方式;电流的形成原因;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A、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故A正确;
B、信息的交流有多种方式,如对话、书信等,故没有了电磁波,我们仍可以进行信息交流,故B错误;
C、要形成电流需要有电压及导体,和有无磁场无关,故C错误;
D、物体停在地面上如果没有摩擦力,则很小的一点力即可使物体发生运动,故一阵微风即可吹动停在转道上的火车;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质量、信息及电流的形成,均为基础内容,需牢记.
8、下列关于声现象和磁现象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
B、月球上两名宇航员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21世纪教育网
C、磁带是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
D、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电磁波的传播;信息与信息传播;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1世纪教育网
电流的磁效应、热效应在生活中引用广泛,其中电铃、电话等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
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不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宇航员不能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不符合题意;
C、磁带是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和传播条件,会结合电流效应分析问题,是中考热点.
9、下列关于声现象和磁现象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人发声的音色不同
B、月球上两名宇航员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
C、磁带是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
D、磁感线是磁体发出的实际曲线
考点:音色;磁感线及其特点;电磁波的传播;信息与信息传播。
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物质,它是为了形象直观的描述磁场,物理学中引入的磁感应线.
解答:解:A、不同人说话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的人是谁,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因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月球上的宇航员利用电磁波进行面对面交流,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录音的过程就是磁头电磁铁把带上的磁性材料进行磁化的过程,所以是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为了形象直观的描述磁场,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应线,磁感应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曲线,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点评:此题考查知识较为全面,需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磁感线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简谱中,“5”音比“3”音的响度大
B、用力敲打鼓面,鼓面的振幅越大,音调就越高
C、声、光和电磁波都只能传递信息
D、道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11、关于声波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和电磁波均可传递信息和能量
B、声波都能被人听见
C、电磁波都能被人看见
D、电子琴演奏发出的是电磁波
考点:声与信息;电磁波的传播;信息与信息传播。
分析:电磁波的范围很广,光是一种典型的电磁波,电磁波还包括红外线、紫外线等等.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21cnjy
声音不属于电磁波,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范围是有限的.
根据电磁波和声音的特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声音和电磁波的相同点,就是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正确.
B、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之间的声音.错误.
C、电磁波中的红外线,人眼是看不到的.错误.
D、电子琴发出的是声音,声音不属于电磁波.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电磁波和声音特点的掌握情况,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分.
12、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
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
考点:红外线;超声波与次声波;紫外线;信息与信息传播。
专题:应用题。21cnjy
分析:红外线指的是红光以外的,紫外线指的是紫光以外的,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
雷达传播信息靠的是电磁波(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
解答:解: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是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所以A是正确的;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也是看不见的,是不可见光,所以B是错误的;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所以C是正确的;
D、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就是超声波,所以D是正确的.21cnjy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磁波、超声波、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于生活的,是一道好题.
13、如图是磁带录音机录音原理的示意图.录音时,动圈话筒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到录音磁头;录音磁头是一个蹄形电磁铁,它的磁性强弱随电信号变化,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录音磁带贴着录音磁头移动,上面的磁粉被磁化,声音信号被记录在磁带上.关于磁带录音机录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B、录音磁头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C、话筒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D、录音磁头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考点: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磁感应;信息与信息传播。
专题:应用题。21cnjy
分析:本题考查对录音放音知识的了解,是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应用.
(1)录音时,声音先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这样的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产生了弱变化的磁场.磁带划过磁头时,磁带上的小颗粒被强弱不同地磁化,于是记录了一连串有关磁性变化的信息;
(2)放音时,磁带贴着放音磁头运动,磁性强弱变化的磁带使放音磁头中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电流经放大后使扬声器发声,这便“读”出了录音带中记录的信息.
解答:解:录音时是电生磁,即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原理;放音时是磁生电,即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原理.
故选B、C.21cnjy
点评:声音的录放设备中应用了很多的磁现象知识,如:
动圈式话筒将声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原理;
扬声器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
录音技术是将电信号转化成磁信号,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原理;
放音技术是把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原理.
请同学对比记忆.21cnjy
14、6月2日23时53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应用于测绘、电信、减灾救灾等诸多领域,该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
A、电磁波
B、次声波
C、超声波
D、光导纤维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信息与信息传播。
分析:题目的四个选项所给物质都可以传递信息,但是北斗导航卫星的信息传递要在真空中进行,要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在真空传播的物质就是该题答案.
解答:解: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用于该系统的信息传递.故A正确;
B、C、次声波和超声波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能用于该系统的信息传递.故B、C错误;
D、光导纤维用于光纤通信,需要铺设光缆,显然光缆是不可能接到太空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次声波、超声波、和光导纤维四种物质对信息传播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15、有关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D、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信息与信息传播。
分析:电磁波在生活中很常见,人们利用电磁波来方便生活.
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同,因为光是一种典型的电磁波,可以根据光的有关特点来推出电磁波的特点.21*cnjy*com
能量很高的电磁波,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根据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错误.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错误.
C、手机信号就是通过电磁波来进行传输的.正确.
D、能量很高的电磁波,会对人体产生影响.错误.21*cnjy*com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电磁波性质的理解情况,要把电磁波和生活中具体应用联系起来.
16、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小
B、超声波是一种电磁波
C、电磁波能够传播声音和图象,也能传递能量
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因而电磁波可以通过任何物质传播
17、2010年1月17日零时12分,中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工程有取得了重大进展.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光导纤维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考点:信息与信息传播。
分析:卫星导航利用的是电磁波,因为卫星和地球之间存在真空地段,是不能使用声波的.
解答:解:卫星导航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利用的是电磁波.
故选D.21*cnjy*com
点评:此题考查电磁波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21*cnjy*com
考点:信息与信息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移动通信。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
②固话传递信息的载体是电流,以及电磁波在现代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③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即c=λf.
解答:解:A、传递信息的载体很多,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固定电话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而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微波炉原理就是在微波炉里面安装有一个微波发生器,该器件能产生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很大,这种电磁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微波上所携带的能量就会被水分子所吸收产生很高的热量,这样食物熟了.故C正确.
D、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公式c=λf,因为c一定,故λ与f成反比,即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电磁学一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19、下图的情景反映了人类信息传递的各个历程,根据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和你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话的话筒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
B、手机通信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烽火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传递信息的
D、计算机网络通信使用的是数字信号
考点:信息与信息传播。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传递信息的特点;②烽火和计算机网络分别是用光和数字信号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A、电话的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为变化的电信号.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手机既能发出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所以手机通信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
C、烽火是通过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计算机网络通信使用的是数字信号,因为数字信号输出稳定可靠,易存储等优点.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与信息的传播的综合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D、用电子邮件可以传输文字,声音文件,但不能传输图象文件
考点:信息与信息传播;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传递信息的区别;②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③电子邮件可以传输文字,声音文件,以及图象文件等.
解答:解:A、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信息.故A错误.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因为移动电话既能发出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故C正确.
D、用电子邮件可以传输文字,声音文件,也能传输图象文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信息的传递工具,传递信息的方式和载体是不同的了解.
二、填空题(共5小题)21*cnjy*com
21、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图是运载火箭携带飞船发射升空的情景.在火箭点火时,只见火箭底部的水池中涌出大量的“白气”,火箭和飞船就逐渐加速向上腾空而起,场面蔚为壮观.
(1)这些“白气”实质上是水蒸气 液化 而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在发生这一变化的过程中需要 放出 热量(填“吸收”、“放出”).
(2)根据这个过程中的现象,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说出两个与能量相关的物理知识.
示例:火箭点火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① 在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② 在升空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
(3)翟志刚打开舱门,身着国产舱外航天服,进行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并成功取回放置在舱外的试验品.翟志刚在太空中活动的信息是通过 无线电波 (“声波”、“超声波”、“无线电波”)传回北京的.
22、2009年4月23日,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人民海军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图中两艘军舰正以同样快慢、沿同一方向匀速通过检阅台.
(1)以前一艘军舰为参照物,后一艘军舰是 静止 的;
(2)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通过 电磁波 传播;
(3)前一艘军舰的排水量为7500t,它所受到的浮力为 7.5×107 N,若由黄海驶入长江后,所受到的浮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阿基米德原理;信息与信息传播。
专题:应用题。
分析:(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先选择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不同,则物体的运动情景不同;
(2)军舰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通过电磁波进行的;
(3)由阿基米德定律可求得军舰所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军舰的浮力大小变化.
解答:解:(1)因两军舰速度大小方向均相同,故相对于前一艘军舰,后都是静止的;
(2)军舰之间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交流信息的;
(3)军舰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故浮力F=mg=7500×103kg×10N/kg=7.5×107N;
因军舰一直浮在水面上,故从黄海进入长江时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1)静止;(2)电磁波;(3)7.5×107,不变.
点评:本题结合时事考查物理知识,考查了参照物、信息的传播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属基础内容.
23、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声波和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 信息 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 振动 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
考点:声音的产生;信息与信息传播。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探测仪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而探测生命的装置,它可以接收到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故答案为:信息,振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原因和信息传递信息的掌握情况.
24、2009年7月,发生本世纪罕见的一次日全食.当时南平地区天气晴好,大家可以看到日食现象.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 直线传播 的道理来解释.“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是通过 电磁波 向地面传回信息的.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选填“m/s”或“km/h”).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信息与信息传播。
专题:简答题。
分析:(1)生活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现象较多,像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月食等.
(2)因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太空通信一般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3)根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写正确答案.
解答:解:(1)日食是当月亮正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地球进入了月亮的影子中时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是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回信息的;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电磁波;m/s.
点评:要会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自然现象;知道航天通信利用的是电磁波以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这些都属于基础知识.
25、今年中考我省大部分地区实行网上阅卷,要求每份试卷必须贴上条形码.如图所示,条形码扫描器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构成,当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射到条形码上时,光敏二极管便接收到被条形码 反射 回来的光,并将光信号转变为 电 信号,再输送到电脑获取考生信息.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如图所示反映了甲、乙两同学坐在教室中听课的状况,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考点:信息与信息传播。
专题:简答题。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类拥有语言、图象等特有的信息.
解答:解:由图中可以观察到:甲图的同学在认真听课,乙图的同学听课不认真.(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7、信息的记载和传播,从古到今,飞速发展请你进行社会调查或查阅有关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写一篇小科普论文,题目自拟.
考点:信息与信息传播。
专题:答案开放型;条件开放型。
分析:掌握信息的记载和传播历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从古到今信息的传递的发展过程
远古时代,人们传递信息通过体语,口语,结绳,壁画等;后来到古代,传递信息的工具和形式有了进步,发展到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书信、旗帜等,且主要靠畜力和人力传递信息.这样传递的信息量小,速度慢、距离近.
发展到近代,电报、电话的出现为人类打开了电信世界的大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手机,电话,电视,邮件,信件等等,主要依靠网络通信、卫星通信、光线通信,使信息踏上了高速路.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迅速,失真度逐渐减小,传递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传递的发展过程的了解和掌握,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8、“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包括哪些通信技术?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考点:信息与信息传播。
专题:简答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要掌握现代“信息高速公路”是由光纤、卫星与微波通信等技术与设备组成的高速信息传输通道的俗称.
解答:答:现代的通信方式包括: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现在的信息高速公路就是指这些通信.
1、微波通信:靠中继续接力来实现微波信号远距离传输.优点:通信容量大,传输稳定,抗灾能力强等.
2、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的手段之一.优点:卫星通信具有覆盖面大,通信距离长,不受地理环境限制,以及投资少,见效快等独特的优点.
3、光纤通信:频带宽,容量大,中继距离长,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成本低,传输质量高等优点.
点评:此题考查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定义及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要注意识记.
29、讨论交流:人类本身可以感受到哪些信息?感受器官分别是什么?
考点:信息与信息传播。
专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及信息的概念,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它对拥有者的决策或行为起着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解答:解:人类可以感受到的信息有声音和光,感受器官分别是耳朵和眼睛.
点评:结合所学物理概念走进生活,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物理知识.
30、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现代电话已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若用“0”和“1”代表“开”和“关”这两个动作,组成一组数字信号,可以表达一句话.例如:
那么,“我和他是同学”的数字信号为“0,01,1,10,00”,请照此代码用另一组信号表达你想说的一句话: 代码:1,10,0,00;他是我同学 
考点:信息与信息传播。
专题:信息给予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0、1、10、00、01”表示的中文意义.
解答:解:想说的一句话是:他是我同学.数字信号为:1,10,0,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字信号技术的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