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化学 化肥的简易的鉴别(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化学 化肥的简易的鉴别(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2-10 11:26:43

文档简介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能将本组待鉴别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
A、自来水、纯净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B、N2、O2、CO2、空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食醋、食盐水,加石灰石块,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化肥氯化钾、硫酸钾、磷矿粉,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化肥的简易鉴别;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A、根据自来水不一定就是硬水进行鉴别,
B、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判断,
C、根据食醋具有酸性而食盐水是中性分析,21世纪教育网
D、根据钾肥全都溶于水的性质判断,
解答:解:A、加肥皂水后,自来水不见得是硬水,两者无法区别.故A错误,
B、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和氮气中,都会熄灭,现象相同,故B错误,
C、在食醋中加入石灰石会产生气泡,而氯化钠中的石灰石没有现象,故C确,
D、氯化钾和硫酸钾都会溶于水,现象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2、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B、
C、 D、
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蒸馏水
过滤
肥皂水
B
硝酸钾和硫酸铵
加氢氧化钙研磨
加适量水看是否溶解
C
羊毛衫和腈纶衫
点燃闻气味
观察颜色
D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分别与氧化铜混合后加热
分别点燃
A、A B、B21世纪教育网
C、C D、D
考点:硬水与软水;化肥的简易鉴别;碳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A、根据硬水与蒸馏水的鉴别方法来考虑;
B、根据铵态氮肥的特点考虑鉴别方法.利用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可以鉴别、推断不同的物质.21世纪教育网
C、羊毛点燃有烧焦羽毛味,无残留物
D、木炭能够还原氧化铜,二氧化锰不会,木炭能够燃烧,二氧化锰不会;
解答:解:A、硬水与蒸馏水水的鉴别方法是加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的多少,泡沫多的是蒸馏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此法可以,但过滤不可以;故错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反应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可鉴别开硝酸钾和硫酸铵,但加水看是否溶解不可以因两种都能溶解;故错
C、羊毛点燃有烧焦羽毛味,无残留物;綪纶点燃有臭味,烧后有残留物;因此方法一可以;方法二观察颜色不能区分.故错21世纪教育网
D、木炭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而二氧化锰不具有该性质,所以木炭能使氧化铜有黑色变成红色,二氧化锰却不可以;木炭可以被点燃,二氧化锰却不可以,所以可以进行鉴别,故正确,21世纪教育网
故选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鉴别两种试剂的基本思路是加入一种物质使其呈现的现象不同.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把鸡蛋浸入白醋里有气泡产生 B、铜丝加热有白色固体产生
C、加热碳酸氢铵有气体生成 D、镁带燃烧产生白色粉末
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B、从外观即可把NH4Cl与KCl区别开
C、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D、NH4HCO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简易鉴别;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A、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B、氯化铵和氯化钾都是白色固体;
C、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多种;
D、铵态氮肥和显碱性物质混合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解答:解:A、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从外观不能把NH4Cl与KCl区别开.不符合题意;
C、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多种,对农作物来说,土壤中相对缺乏的元素是氮、磷和钾三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D、NH4HCO3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时,能够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符合题意.
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作物与化肥之间的关系,解答时要理解铵盐与显碱性的物质混合时能够反应生成氨气.
6、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它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磷矿粉 B、硫酸钾
C、硝酸铵 D、氯化钾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化学与工农业生产。21世纪教育网
分析:磷矿粉是灰色的,硫酸钾、硝酸铵和氯化钾都是白色的固体.
解答:解:磷矿粉和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钾等物质的颜色不同,可以把磷矿粉区分出来.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地区分.
7、右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1、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21世纪教育网
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 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定题。
分析:NH4HCO3、NH4C1、KCl三种物质加入甲后NH4HCO3、NH4C1放出氨气,根据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的性质,可判断甲是一种碱,NH4HCO3、NH4C1加入一种物质NH4HCO3产生气泡说明加入的是一种酸,利用这些知识解决.
解答:解:由鉴别的流程可以看出NH4HCO3、NH4C1、KCl三种物质加入甲两种铵盐放出氨气,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说明加入的是一种碱,两种铵盐加入乙后碳酸氢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碳酸根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则乙是一种酸.21世纪教育网
故选A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鉴别题,应用的知识有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碳酸根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两个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属基础性鉴别题.
8、下列鉴别化肥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观察法可鉴别氮肥和磷矿粉 B、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C、用加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可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钾 D、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21世纪教育网
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A、根据氮肥和磷矿粉的颜色进行解答;
B、根据碳酸氢铵不稳定进行解答;
C、根据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解答;
D、根据铵盐的性质进行解答.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A、常见的化肥中氮肥一般是白色固体,磷肥是灰黑色固体,因此可通过观察鉴别出氮肥和磷肥,故A正确;
B、碳酸氢铵不稳定,容易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因此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铵,故B正确;
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用加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可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钾,故C正确;
D、熟石灰与硫酸铵和氯化铵反应都能生成氨气,因此不能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故D错误.
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鉴别方法,在生活中要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这就是我们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
9、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10、化肥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导致包装袋上的标签损坏,而某些化肥可以从外观上看出其种类.下列化肥中,从外观上就可以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的是(  )
A、尿素 B、磷矿粉
C、碳氨 D、硝酸铵
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利用四种化肥的颜色可进行区分,尿素碳铵硝铵均为为白色粉末,只有磷矿粉是灰褐色物质,利用这一知识解决.
解答:解:因为尿素、碳铵、硝铵均为白色粉末,磷矿粉属于灰褐色物质,故磷矿粉可与其他物质区别开.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常见化肥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四种化肥的外观颜色有所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世纪教育网
11、(1)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①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CO2 .
②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 Ca(OH)2+CO2=CaCO3↓+H2O .
(2)食品吸潮和吸氧后容易变质,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通常在包装袋中加入1小包干燥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食品干燥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石灰为主要成份的千燥剂(简称A类,下同);另一种是以硅胶为主要成份的干燥剂(简称B类,下同).请问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①将装有A类干燥剂的小纸袋打开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发现纸袋发热,与出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
②B类干燥剂中硅胶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 SiO2是 氧化物 (填“酸”、“碱”、“盐”、“氧化物”),其中Si的化合价为 +4 .
③小组在杳阅资料中,还发现了﹣种新型的食品干燥剂:泡沫铁粉(铁粉包裹在泡沫塑料中).当它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很快变成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nH2O),并有发热现象,说明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 放热 变化.与A类干燥剂比较,泡沫铁粉除了做干燥剂外,还可做 除氧 剂.
(3)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对身边的常见物质有所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服用含Al(OH)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
②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 灰白色固体 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 氮肥 .
③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60+60O260CO2 .21世纪教育网
考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简易鉴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碳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碱能和酸性氧化物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铵盐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
解答:解:(1)①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故填:CO2.
②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1世纪教育网
Ca(OH)2+2HCl=CaCl2+2H2O;Ca(OH)2+CO2=CaCO3↓+H2O.
(2)①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②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在二氧化硅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以求出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故填:氧化物;+4.
③铁与氧气和水反应能生成铁锈,同时放出热量.故填:放热;除氧.
(3)①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②磷肥是灰白色固体,铵盐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故填:灰白色固体;氮肥.
③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60+60O260CO2.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物质的性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例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变化,原子个数不变.21世纪教育网
12、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B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证明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
证明稀醋酸溶液呈酸性
方案一
加稀硫酸
加稀盐酸
看外观
加无色酚酞试液
方案二
高温灼烧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氢氧化钠溶液
13、(1)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 最低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2)某NaCl 溶液中不慎混有少量的Na2CO3杂质,可选用加适量的 稀盐酸(或CaCl2溶液、BaCl2溶液等) 除去;
(3)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化肥最常用的方法是 将两种化肥取样后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或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的物质为(NH4)2SO4 .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化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1)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并根据仰视与俯视时的读数与其真实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2)除杂质时,加入试剂和杂质反应且不再产生新的杂质,并注意加入的试剂不能和非杂质反应.
(3)鉴别K2SO4和(NH4)2SO4时,因都含硫酸根离子,不能加含钡离子的可溶性物质鉴别,故考虑鉴别出钾离子和铵根离子即可.
解答:解:(1)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如果不平,则读数不能正确反映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这样读出液体体积数准确;
(2)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或CaCl2溶液、BaCl2溶液等也可),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不和氯化钠反应;
(3)鉴别K2SO4和(NH4)2SO4时,因都含硫酸根离子,不能加含钡离子的可溶性物质鉴别,钾离子和其它离子结合都能溶于水不产生明显特征,故鉴别除铵根离子即可,取可溶性碱能和铵盐反应产生具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就可鉴别出要鉴别的两种物质.
故答案为:
(1)最低处(或最低点等合理答案)21cnjy
(2)稀盐酸(或CaCl2溶液、BaCl2溶液等)
(3)将两种化肥取样后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或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的物质为(NH4)2SO4
点评:此题考查了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混合物的除杂质问题,物质的鉴别一系列知识点,题型设计典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还能巩固酸碱盐的性质练习,能锻炼学生掌握知识熟练程度.
1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的装置图:
( 1 )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B 试管 C 铁架台 
(2)若试管中的药品是碳酸氢铵,则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能闻到一股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是 氨气(或NH3) ②碳酸氢铵逐渐减少,试管内壁上有 水珠 生成,③如将从管口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逐渐变 浑浊 ,这是因为生成了 二氧化碳(或CO2) 气体.请根据上述现象写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 .21cnjy
(3)若试管中的药品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则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绿色粉末变成 黑色 色粉末,这是因为生成了 氧化铜(或CuO) ,②同时试管内壁上有 水珠 生成,③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 浑浊 .请根据上述现象写出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铜绿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
(4)在该实验中,若仪器B的口部向上倾斜,则可能会造成 试管破裂 ,原因是: 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会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倒流到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骤冷而破裂 .
考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化肥的简易鉴别;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填写实验报告题。
分析:(1)记住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来说现象和写文字表达式;(3)根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来说现象;(4)根据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注意事项考虑.21cnjy
解答:解:(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画法;
(2)由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产物有氨气、水、二氧化碳,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是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固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意反应条件中的受热是加热;
(4)口部向上倾斜是为了防止药品中的潮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小水滴,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1)酒精灯,试管,铁架台;21cnjy
(2)刺激性,氨气,水珠,浑浊,二氧化碳,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3)黑色,氧化铜,水珠,浑浊,铜绿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4)试管破裂,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会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倒流到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骤冷而破裂.
点评:反应现象要看反应前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中看到了什么,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15、现有过磷酸钙、硝酸铵、氯化钾三种化肥,其中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伏的化肥是 氯化钾 ;从外观上来看,根据颜色能识别出化肥是 过磷酸钙 ;熟石灰混合并研磨,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化肥是 硝酸铵 .

16、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家责任田里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同时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农技人员建议施用硝酸钾,硝酸钾属于 D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21cnjy
(2)请写出鉴别NH4Cl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的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 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另一个是硫酸钾 ,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Cl+NaOH═NaCl+NH3↑+H2O .
(3)某农民购买的硝酸铵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6%,则该样品中硝酸铵的纯度为 96% .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证明铵盐(NH4+检验方法);化肥的简易鉴别;化合价的概念;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复合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
(2)铵盐遇碱放氨气21cnjy
(3)硝酸铵的纯度等于纯硝酸铵的质量与硝酸铵样品的比值.
解答:解:(1)硝酸钾中既含有氮元素,又含有钾元素,所以属于复合肥.故选D;
(2)氯化铵属于铵盐,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而硫酸钾不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可以鉴别出来.
故答案为: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另一个是硫酸钾;NH4Cl+NaOH═NaCl+NH3↑+H2O;
(3)设出硝酸铵样品的质量,设出纯硝酸铵的质量分数,然后求出硝酸铵的质量,求出氮元素的质量,最后求出.
故答案为:96%.
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求硝酸铵的纯度.可以先设出硝酸铵样品的质量,设出纯硝酸铵的质量分数,然后求出硝酸铵的质量,进一步求出氮元素的质量,根据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3.6%,最后求出.
17、为鉴别四种化肥:磷矿粉、硝酸铵、硝酸钾和氯化铵,实验小组的同学将四种化肥样品带到化学实.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首先观察外观.灰白色固体的是 磷矿粉 ;将其余三种白色固体分别加熟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 硝酸铵和氯化铵 ;为进一步鉴别这两种化肥,取样溶于水后分别滴加 硝酸银 溶液,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将两种化肥鉴别开.
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化学与工农业生产。21*cnjy*com
分析:根据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如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粉末,铵盐和显碱性的物质混合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等知识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解:(1)首先观察外观.灰白色固体的是 磷矿粉其余三种为白色晶体;
(2)加熟石灰研磨,硝酸铵和氯化铵都具有铵根离子与熟石灰研磨会产生氨气,所以会有氨味;21*cnjy*com
(3)为进一步鉴别这两种化肥,加硝酸银溶液,因为只有氯化铵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这样就很容易区分硝酸铵与氯化铵这两种化肥;
故答案为:磷矿粉 硝酸铵和氯化铵 硝酸银.
点评:此题是对化肥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四种化肥的相关物理及化学性质的掌握,主要是结合铵根离子及氯离子的检验进行解题.
18、有一包化学肥料,可能是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加入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这种化肥是 氯化钾(或KCl) .
19、现有失去标签的化肥A、B、C、D,它们可能是氯化钾、氨水、硫酸铵、磷矿粉,为了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21cnjy
(1)观察颜色和状态:A呈液态,B为灰白色,C、D是白色晶体.
(2)取样加水溶解:C、D均易溶于水,B不溶.
(3)取样加熟石灰研磨: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请分析推断:A 氨水 ;B 磷矿粉 ;C 氯化钾 ;D 硫酸铵 .
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硫酸铵、氯化钾是白色的固体,而过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氨水为液体;氯化铵属于铵盐,铵盐遇碱放氨气;可以据此来解答该题.
解答:解:(1)氨水为液态,磷矿粉为灰白色固体,氯化钾、硫酸铵为白色固体,所以A为氨水,B为磷矿粉;C、D为氯化钾、硫酸铵中的一种;
(2)加水溶解,氯化钾、硫酸铵易溶于水,磷矿粉不溶于水;
(3)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为硫酸铵,所以D为硫酸铵,C为氯化钾.
故答案为:氨水;磷矿粉;氯化钾;硫酸铵.
点评:在区分化肥时应该先从色泽上来判断,然后根据化肥所含的离子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试剂来鉴别;含有铵根的化肥称为铵肥,铵肥遇碱放氨气.
20、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硫酸钾.
(1)一“看”:看外观,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 磷矿粉 .
(2)二“闻”:加熟石灰,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碳酸氢铵、氯化铵 .
(3)三“溶”:加水溶解,能溶于水的是 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 .
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磷矿粉呈现的是灰白色,而其它都是白色晶体;白色晶体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碳酸氢铵,没有气味的是硫酸钾和氯化铵,而氯化铵能够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可以据此来解答.21*cnjy*com
解答:解:(1)根据化肥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可知,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都是白色晶体,而磷矿粉为灰白色的粉末状固体;
(2)铵态氮肥能跟碱起反应而产生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为氯化铵、碳酸氢铵;
(3)根据盐的溶解性:钾盐、铵盐均易溶于水.21*cnjy*com
故答案为:(1)磷矿粉(2)碳酸氢铵、氯化铵(3)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
点评: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利用化肥的性质实现对化肥的简易鉴别.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21、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猜想 猜想①:该化肥是NH4Cl,猜想②:该化肥是 (NH4)2SO4 ,
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3,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 ④ 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
(2)如图,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中 盐酸 溶液滴入
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 ③ 不成立.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如图)中的 BaCl2溶液 溶液,若 无白色沉淀 ,则猜想①成立;21*cnjy*com
若 有白色沉淀 ,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2SO4+BaCl2═BaSO4↓+2NH4Cl .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化肥的简易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猜想②:根据题干分析即可;
实验探究:
(1)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再根据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的化学性质分析即可;
(2)根据NH4HCO3与盐酸的反应原理分析即可;
(3)根据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的原理分析即可.21*cnjy*com
解答:解:猜想②:根据题意,
答案为:(NH4)2SO4(或硫酸铵)
【实验探究】
(1)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NH4Cl、(NH4)2SO4、NH4HCO3都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而尿素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
故答案为:④
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或(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或NH4HCO3+Ca(OH)2=CaCO3+2H2O+NH3↑】
(2)NH4HCO3可与稀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H2O+CO2↑,若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有NH4HCO3,若试管中无气泡产生,则说明无NH4HCO3,
故答案为:HCl溶液(或盐酸) ③;
(3)硫酸根会与钡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物质是(NH4)2SO4,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该物质是NH4Cl,
故选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有白色沉淀、(NH4)2SO4+BaCl2═BaSO4↓+2NH4Cl
点评:本题为实验探究题,答案并不唯一,但必须合理准确,同学们要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合理分析!21*cnjy*com
22、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标志着化学肥料的诞生.之后化肥在全世界普遍应用,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化肥成分初步分析]小兵同学在家里发现一袋化肥,其标签被污损(如图所示).
他看到袋中化肥是白色晶体,用少量肥料跟熟石灰一起研磨,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判定化肥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写在右边标签中),由此他想到施用该化肥时应注意
[化肥成分的进一步测定]小兵对标签上的含量标注产生了怀疑,于是他重新设计实验:取该化肥样品8g与足量熟石灰(杂质不参加反应)混合加热后将生成的氨气干燥后用足量的稀硫酸吸收,稀硫酸质量增加了1.7g,根据计算发现原来化肥标签上的标注有“猫腻”,请根据计算结果重新填写标签上的标注.21*cnjy*com
[拓展和迁移]小兵又想到能否用该化肥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氨气.查阅资料发现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遇到HCl气体,会产生大量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这两种气体化合形成的氯化铵的固体小颗粒.带着极大的兴趣,小兵想先制取干燥的氨气,然后利用它来探究与HCl气体的反应.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注: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图1中的B和C装置还不完善,有待于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和补充),D装置的试管内有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剩余氨气,防止其进入空气,造成污染;碱石灰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1)请写出A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1*cnjy*com
(2)请你参与小组的探究:
考点:化肥有效成分含量的探究;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化肥的简易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推断题;实验性简答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实验与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计算。
分析:[化肥成分初步分析]
熟石灰是Ca(OH)2,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据此写出化肥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生成物质的性质,即可判断施用该化肥时应注意的问题;
[化肥成分的进一步测定]
根据硫酸氨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氨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即可计算出化肥的纯度和(NH4)2SO4中氮元素的含量;
[拓展和迁移] 21*cnjy*com
(1)熟石灰是Ca(OH)2,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2)根据实验操作要求分析,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化肥成分初步分析]
熟石灰是Ca(OH)2,“用少量肥料跟熟石灰一起研磨,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因为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氨气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故可推断化肥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NH4)2SO4;因为反应中生成硫酸钙沉淀,故施用该化肥时应注意不能和碱性物质共用,以免损失肥效;
[化肥成分的进一步测定]
设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为x,21*cnjy*com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132 34
x 1.7g
132:34=x:1.7g
解之得:x=6.6g.
化肥的纯度为:×100%=82.5%.
(NH4)2SO4中氮元素的含量为:×100%≈21.2%,
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82.5%×21.2%=17.5%.
故含氮量应为17.5%,化肥的纯度应为为82.5%.
[拓展和迁移]
(1)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实验操作及现象)①图1方框内的B装置应选择图2中的①,它的作用是吸水干燥;因为浓硫酸在吸水的同时会与氨气反应,故不用②装置;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时,当D中石蕊试纸变蓝时,说明C中气体已收满(因为氨水显弱碱性).装置E中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水倒吸.
③打开止水夹K2一段时间后,除了可以看到有大量白烟这一现象外,还可看到气球膨胀,主要原因是气体反应后的产物为固体,内部气压变小.
故答案为:不能和碱性物质共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化肥成分的进一步测定]
含氮量应为17.5%,化肥的纯度应为为82.5%.21*cnjy*com
(1)(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物质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本题步骤较多,学生在解题时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才能正确解答.
23、5月13日某电视台指导:江苏省丹阳市700多亩现代农业示范园,许多大棚西瓜还未成熟竞相炸裂,该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据权威机构认为是由于不正确使用植物激素,如“膨化剂”、“膨大剂”、“催长素”等所致.
小军对这一报道很好奇,于是他和他的化学兴趣小组到化工商店买了一包白色粉末的膨化剂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膨化剂的成分是什么?
【查找资料】常见的膨化剂有NaHCO3(小苏打)、Na2CO3(纯碱)、NH4HCO3、KAl(SO4)2(明矾)
【猜想假设】他们对这一包膨化剂作出如下猜想:①NaHCO3(小苏打);②NH4HCO3;③Na2CO3(纯碱);④KAl(SO4)2(明矾)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Ⅰ、打开这一包膨化剂闻气味
没有闻到 任何气味 
猜想②不成立
Ⅱ、
河水仍然浑浊
推测猜想 ④ 不成立
Ⅲ、取少量膨化剂,从下图中选取装置①实验
加热充分反应后,装置试管口内壁出现水珠,并留白色残余固体
推测猜想 ③ 不成立
Ⅳ、将实验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装置⑥实验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Ⅴ、
产生白色沉淀
推测白色残余固体为碳酸钠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① 成立.
写出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Na2CO3+H2O+CO2↑ .
【讨论】大家经过交流,一致认为NaHCO3(小苏打)在配制糕点所起的膨化作用,主要由于NaHCO3(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致.
小军探究欲望持续上升,于是设计了如下操作:
如果选用发生装置②,收集装置③,实验室可以制取的气体有 CO2或O2 ;请写出一个所选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2H2O+O2↑ .21*cnjy*com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水的净化;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化肥的简易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
分析:本题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探究了膨化剂的主要成分.本题中做出了四个猜想,然后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根据实验探究的五个步骤,分别出现了不同的现象,得出了只有猜想①成立,然后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可.继续探究,如果选用发生装置②,收集装置③,那么药品要在常温下能够反应,制取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是二氧化碳或氧气.21*cnjy*com
解答:解:(1)【实验探究】因为猜想②不成立,因此无任何气味;明矾有净水作用,河水仍然浑浊,因此猜想④不成立;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比较稳定,因此猜想③不成立;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故答案为:任何气味;④;③;CO2+Ca(OH)2=CaCO3↓+H2O
(2)【结论】通过以上探究,只有猜想①成立,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①;2NaHCO3Na2CO3+H2O+CO2↑
(3)【讨论】如果选用发生装置②,收集装置③,那么药品要在常温下能够反应,制取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是二氧化碳或氧气.故答案为:CO2或O2;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2H2O+O2↑
点评:本考点属于实验探究题,既有实验过程的探究,又有结论的探究.首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交流评价,符合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配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4、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及原理】
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讨论交流】
(1)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若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漏斗 .21*cnjy*com
(2)经操作a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在煅烧炉中高温分解生成X和Y两种物质,该工艺中,Y被作为原料之一循环利用.Y的化学式为 CO2 .
(3)沉淀池中也可能生成少量NH4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NH3+H2O=NH4HCO3 .
【硫酸铵化肥等级测定】
(1)判断(NH4)2SO4化肥中有无NH4HCO3:
取少量试样溶于水,滴加足量的 盐酸(HCl)、硫酸(H2SO4)或硝酸(HNO3)等 ,无气泡产生,则可判断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
(2)化肥中氮元素含量的测定(已确定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杂质):
【查阅资料】
①已知:(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氨水呈碱性,不稳定,易挥发.
②工业判断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如下: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氮(N)含量
≥21.0%
≥20.5%
【实验设计】
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
(2)烧杯中的试剂是为了吸收产生的氨气,下列最适宜的试剂是 ③ (填序号);
①水;②浓HCl;③稀H2SO4;④NaOH溶液
烧杯中干燥管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21*cnjy*com
【交流讨论】
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
(1)甲同学认为:应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 碱石灰 (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否则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
(2)乙同学认为: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正确的干燥装置后进行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低,理由是 缺少赶尽反应装置中残留氨气的装置(或有氨气残留在装置中) .
【实验测定】
经讨论后,他们改进了实验装置,排除了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重新进行实验.
取硫酸铵化肥样品13.5 g进行实验,测得B装置增重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
计算过程:
该化肥的等级为 合格 品.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味精中食盐含量的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化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实验操作型;综合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讨论交流】(1)根据实验的目的确定操作方法,再根据操作方法来确定用到的仪器.
(2)先判断出过滤出来的物质,再分析发生的反应生成物,据图分析出结果.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确定化学方程式.
【硫酸铵化肥等级测定】(1)根据碳酸盐的性质,确定碳酸氢氨是否存在.
【实验设计】:(2)从所给试剂的化学物理性质方面确定哪种效果最好;因氨气极易被吸收,要从防止倒吸的角度考虑干燥管的作用.
【交流讨论】:(1)A中可能产生水蒸气,要防止它也作为氨气被吸收;
(2)要使结果准确,还要保证A中的氨气全部被B吸收.
【计算过程】:B增重的质量为生成氨气的质量,根据它算出硫酸铵的质量,再进一步求出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判断是否合格.
解答:解:【讨论交流】(1)a操作的目的是把混合物分成固体和液体两部分,要用过滤的操作方法.
(2)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碳酸钙,在煅烧炉中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由图示知,后者是可反复利用.
(3)反应物为氨气及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为碳酸氢氨,常温下反应,则方程式为:CO2+NH3+H2O=NH4HCO3.21*cnjy*com
【硫酸铵化肥等级测定】(1)碳酸氢氨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放出现象,所以可加入盐酸(HCl)、硫酸(H2SO4)或硝酸(HNO3)等判断是否存在.
【实验设计】:(2)①水,②浓HCl,③稀H2SO4,④NaOH溶液四种物质中,水不如酸吸收效果好,但盐酸易挥发,不能采用,氢氧化钠与氨气不反应,所以选③;氨气极易和硫酸反应被吸收,要防止倒吸.
【交流讨论】:(1)A中可能产生水蒸气,要防止它也作为氨气被吸收,但浓硫酸不但可吸收水蒸气,也吸收氨气,所以只能用碱石灰;
(2)要使结果准确,还要保证A中的氨气全部被B吸收,图中缺少赶尽反应装置中残留氨气的装置(或有氨气残留在装置中)
【计算过程】:
解:增重的3.4g为氨气的质最.
设13.5g样品中含有(NH4)2SO4的质量为x.
(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132 34
x 3.4g
132:34=x:3.4g
解得:x=13.2g
(14×2)÷132×13.2g=2.8g
2.8g÷13.5g×100%=20.7%
20.5%≤20.7%≤21.0%,为合格品.
故答案为:【讨论交流】(1)过滤;漏斗;(2)CO2;(3)CO2+NH3+H2O=NH4HCO3
【硫酸铵化肥等级测定】(1)盐酸(HCl)、硫酸(H2SO4)或硝酸(HNO3)等;
实验设计:(2)③;防止倒吸;
交流讨论:(1)碱石灰;(2)缺少赶尽反应装置中残留氨气的装置(或有氨气残留在装置中)
计算过程:
解:增重的3.4g为氨气的质最.
设13.5g样品中含有(NH4)2SO4的质量为x.
(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132 34
x3.4g
132:34=x:3.4g21*cnjy*com
解得:x=13.2g
(14×2)/132×13.2g=2.8g
2.8g÷13.5g×100%=20.7%,20.5%≤20.7%≤21.0%,为合格品.
点评:本题为综合型的大实验题,有实验又有计算,做题时要认真审题,要细心,步步为营.
25、“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不,星期天黄小虎一回家就跟着爷爷来到了水稻田里施肥,施肥前爷孙俩有这样一段对话:
“爷爷,今天施的什么肥呢”?“草木灰和碳铵”
“爷爷,这两种肥料不能一起混施,否则肥效会消失.”
“是吗?”“是的,爷爷,我来把这里的道理说给你听.”
请问黄小虎告诉爷爷的道理是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接触会反应释放出氨气,因此会降低肥效 .(提示:草木灰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
考点:证明铵盐(NH4+检验方法);化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草木灰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而且铵肥遇到碱性物质放氨气,这样会降低肥效.21*cnjy*com
解答:解:因为草木灰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而且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接触会反应释放出氨气,因此会降低肥效.21*cnjy*com
所以,草木灰和碳铵不能混施.
故答案为: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接触会反应释放出氨气,因此会降低肥效.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
26、[发现问题]:小亮和小明在劳动中发现学校花坛部分花的叶面出现了枯黄的现象,便及时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不明显,他们决定用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1)花的叶颜色枯黄,他们可选择施用 氮肥 (填氮肥、磷肥、钾肥)
(2)前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对花坛中的酸性土壤进行过改良.(3)铵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1)太阳的暴晒,气温升高使肥效流失;(2)与熟石灰反应使肥效流失
[设计实验]:(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在管口放一干燥的pH试纸,试纸无变化.(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混合,闻到有刺激性的气味.
小亮得出结论:由第二个实验现象说明花坛的肥效流失与土壤残留的熟石灰有关.21*cnjy*com
[问题]:(1)小明说小亮的实验有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 由于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pH试纸变色,所以不能用干燥的pH试纸 .
(2)请你帮助他们鉴别氮、磷、钾三种肥料: 先看颜色如果是灰白色的粉末的是磷肥,然后剩下的两种各取少量的样品加入熟石灰加热如有刺激性气味的是铵态氮肥,没有的是钾肥. .
27、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B (填字母).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2)氯化铵具有的性质是 AC (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21*cnjy*com
(3)现有氯化铵、磷矿粉[Ca3(PO4)2]、硝酸钾三种化肥,区别他们的方法是 ①看颜色;②与碱反应 .
(4)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碱性 (填“酸性”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防降低肥效.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简易鉴别;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1)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
(2)根据题干提供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化肥的颜色、铵盐与碱反应的特点分析解答;
(4)铵盐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解答:解:(1)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B;21*cnjy*com
(2)从:应该密封贮存、防潮防晒、隔绝热源,说明氯化铵受热容易分解,易溶于水.
故选AC;
(3)氯化铵和硝酸钾是白色,磷矿粉[Ca3(PO4)2]是黄褐色或灰褐色,所以通过颜色可区分出磷矿粉;氯化铵是铵盐,因此它遇到碱性物质时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硝酸钾不能,所以可以用石灰分别与氯化铵和硝酸钾混合,并将混合物用手揉搓,有氨气味产生的是氯化铵,没有氨味气体产生的为硝酸钾.
故答案为:①看颜色②与碱反应;
(4)氯化铵与碱混合共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氨气.所以铵态氮肥要避免与熟石灰(或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故答案为:碱性.21*cnjy*com
点评:此题考查化肥的种类、对铵盐鉴定,只要知道化肥的分类原则、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的性质及可解决此题.
28、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 氮、磷、钾 (填元素名称)
(2)某农民准备配制一种复合肥50kg,该复合肥中含NH4Cl、NH4H2PO4和K2SO4的质量比为1:2:2,则需要NH4H2PO4的质量为 20 kg,该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1% .
(3)请写出鉴别NH4Cl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 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放在铁片上灼烧,若冒烟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并分别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O4,无此现象的是NH4Cl.
方法三: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熟石灰,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简易鉴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只有熟悉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才能正确解答本小题.
(2)依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可以计算出需要氮肥的质量和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根据铵态氮肥的特性、硫酸盐的化学性质等可以鉴别出氯化铵和硫酸钾.
解答:解:(1)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元素比较多,其中需要量最大的三种元素是氮、磷、钾.
(2)需要氯化铵的质量为50kg÷(1+2+2)×1=10kg
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0kg×(×100%)≈2.62kg
磷酸二氢铵的质量为50kg÷(1+2+2)×2=10kg
磷酸二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20kg×(×100%)≈2.43kg
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0.1%
(3)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钾的方法比较多,如:
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放在铁片上灼烧,若冒烟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并分别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O4,无此现象的是NH4Cl.21*cnjy*com
方法三: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熟石灰,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故答案为:
(1)氮、磷、钾;
(2)20kg;10.1%
(3)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放在铁片上灼烧,若冒烟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并分别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O4,无此现象的是NH4Cl.
方法三: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熟石灰,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有关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铵盐与硫酸盐的鉴别,难度稍大.21*cnjy*com
2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出来的是 磷矿粉 .
(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碳酸氢铵 .
(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氯化铵 .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 碱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 A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稀盐酸.21*cnjy*com
30、(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可以通过 煮沸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民间有“石灰煮鸡蛋”的说法,即生石灰与水反应时,能将鸡蛋煮熟,其原因是 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21*cnjy*com
(3)硫酸铵、氯化钾和过磷酸钙等常用化肥中,只看外观就能区分出的一种是 过磷酸钙 ;为增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抗倒伏能力,可选用上述化肥中的 氯化钾 .
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硬水与软水;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1)硬水中的杂质离子再煮沸后会生成沉淀降低其硬度.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3)硫酸铵、氯化钾和过磷酸钙从外观看只有过磷酸钙是灰色固体其余两种为无色晶体,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钾肥能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
解答:解:(1)硬水中的杂质离子再煮沸后会生成氢氧化镁及碳酸钙的沉淀,形成水垢从而降低其硬度,故答案为:煮沸.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放入鸡蛋会使其变熟,故答案为: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3)硫酸铵、氯化钾和过磷酸钙从外观看只有过磷酸钙是灰色固体其余两种为无色晶体,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钾肥能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故答案为:过磷酸钙;氯化钾
点评:此题是对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的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训练题.21*cnjy*com
化肥的简易的鉴别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能将本组待鉴别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
A、自来水、纯净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B、N2、O2、CO2、空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食醋、食盐水,加石灰石块,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化肥氯化钾、硫酸钾、磷矿粉,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
2、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B、
C、 D、
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蒸馏水
过滤
肥皂水
B
硝酸钾和硫酸铵
加氢氧化钙研磨
加适量水看是否溶解
C
羊毛衫和腈纶衫
点燃闻气味
观察颜色
D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分别与氧化铜混合后加热
分别点燃
A、A B、B
C、C D、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把鸡蛋浸入白醋里有气泡产生 B、铜丝加热有白色固体产生
C、加热碳酸氢铵有气体生成 D、镁带燃烧产生白色粉末
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B、从外观即可把NH4Cl与KCl区别开
C、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D、NH4HCO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6、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它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磷矿粉 B、硫酸钾
C、硝酸铵 D、氯化钾
7、右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1、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 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8、下列鉴别化肥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观察法可鉴别氮肥和磷矿粉
B、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C、用加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可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钾
D、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10、化肥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导致包装袋上的标签损坏,而某些化肥可以从外观上看出其种类.下列化肥中,从外观上就可以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的是(  )
A、尿素 B、磷矿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碳氨 D、硝酸铵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1)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①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_________ .
(2)食品吸潮和吸氧后容易变质,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通常在包装袋中加入1小包干燥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食品干燥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石灰为主要成份的千燥剂(简称A类,下同);另一种是以硅胶为主要成份的干燥剂(简称B类,下同).请问答下列问题:
①将装有A类干燥剂的小纸袋打开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发现纸袋发热,与出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②B类干燥剂中硅胶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 SiO2是 _________ (填“酸”、“碱”、“盐”、“氧化物”),其中Si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小组在杳阅资料中,还发现了﹣种新型的食品干燥剂:泡沫铁粉(铁粉包裹在泡沫塑料中).当它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很快变成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nH2O),并有发热现象,说明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 _________ 变化.与A类干燥剂比较,泡沫铁粉除了做干燥剂外,还可做 _________ 剂.
(3)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对身边的常见物质有所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服用含Al(OH)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
②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 _________ 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_________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证明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
证明稀醋酸溶液呈酸性
方案一
加稀硫酸
加稀盐酸
看外观
加无色酚酞试液
方案二
高温灼烧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氢氧化钠溶液
13、(1)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 _________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2)某NaCl 溶液中不慎混有少量的Na2CO3杂质,可选用加适量的 _________ 除去;
(3)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化肥最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 .
1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的装置图:
( 1 )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 
(2)若试管中的药品是碳酸氢铵,则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能闻到一股有 _________ 气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是 _________ ②碳酸氢铵逐渐减少,试管内壁上有 _________ 生成,③如将从管口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逐渐变 _________ ,这是因为生成了 _________ 气体.请根据上述现象写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 .
(3)若试管中的药品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则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绿色粉末变成 _________ 色粉末,这是因为生成了 _________ ,②同时试管内壁上有 _________ 生成,③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 _________ .请根据上述现象写出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 .
(4)在该实验中,若仪器B的口部向上倾斜,则可能会造成 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5、现有过磷酸钙、硝酸铵、氯化钾三种化肥,其中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伏的化肥是 _________ ;从外观上来看,根据颜色能识别出化肥是 _________ ;熟石灰混合并研磨,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化肥是 _________ .
16、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家责任田里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同时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农技人员建议施用硝酸钾,硝酸钾属于 _________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
(2)请写出鉴别NH4Cl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的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 ,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3)某农民购买的硝酸铵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6%,则该样品中硝酸铵的纯度为 _________ .
17、为鉴别四种化肥:磷矿粉、硝酸铵、硝酸钾和氯化铵,实验小组的同学将四种化肥样品带到化学实.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首先观察外观.灰白色固体的是 _________ ;将其余三种白色固体分别加熟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 _________ ;为进一步鉴别这两种化肥,取样溶于水后分别滴加 _________ 溶液,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将两种化肥鉴别开.
18、有一包化学肥料,可能是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加入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这种化肥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现有失去标签的化肥A、B、C、D,它们可能是氯化钾、氨水、硫酸铵、磷矿粉,为了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
(1)观察颜色和状态:A呈液态,B为灰白色,C、D是白色晶体.
(2)取样加水溶解:C、D均易溶于水,B不溶.
(3)取样加熟石灰研磨: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请分析推断:A 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 ;D _________ .
20、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硫酸钾.
(1)一“看”:看外观,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 _________ .
(2)二“闻”:加熟石灰,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_________ .
(3)三“溶”:加水溶解,能溶于水的是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21、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_________ 猜想①:该化肥是NH4Cl,猜想②:该化肥是 _________ ,
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3,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_________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 _________ 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如图,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中 _________ 溶液滴入
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 _________ 不成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如图)中的 _________ 溶液,若 _________ ,则猜想①成立;
若 _________ ,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22、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标志着化学肥料的诞生.之后化肥在全世界普遍应用,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化肥成分初步分析]小兵同学在家里发现一袋化肥,其标签被污损(如图所示).
他看到袋中化肥是白色晶体,用少量肥料跟熟石灰一起研磨,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判定化肥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写在右边标签中),由此他想到施用该化肥时应注意
[化肥成分的进一步测定]小兵对标签上的含量标注产生了怀疑,于是他重新设计实验:取该化肥样品8g与足量熟石灰(杂质不参加反应)混合加热后将生成的氨气干燥后用足量的稀硫酸吸收,稀硫酸质量增加了1.7g,根据计算发现原来化肥标签上的标注有“猫腻”,请根据计算结果重新填写标签上的标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拓展和迁移]小兵又想到能否用该化肥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氨气.查阅资料发现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遇到HCl气体,会产生大量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这两种气体化合形成的氯化铵的固体小颗粒.带着极大的兴趣,小兵想先制取干燥的氨气,然后利用它来探究与HCl气体的反应.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注: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图1中的B和C装置还不完善,有待于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和补充),D装置的试管内有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剩余氨气,防止其进入空气,造成污染;碱石灰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1)请写出A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请你参与小组的探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5月13日某电视台指导:江苏省丹阳市700多亩现代农业示范园,许多大棚西瓜还未成熟竞相炸裂,该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据权威机构认为是由于不正确使用植物激素,如“膨化剂”、“膨大剂”、“催长素”等所致.
小军对这一报道很好奇,于是他和他的化学兴趣小组到化工商店买了一包白色粉末的膨化剂进行探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提出问题】这包膨化剂的成分是什么?
【查找资料】常见的膨化剂有NaHCO3(小苏打)、Na2CO3(纯碱)、NH4HCO3、KAl(SO4)2(明矾)
【猜想假设】他们对这一包膨化剂作出如下猜想:①NaHCO3(小苏打);②NH4HCO3;③Na2CO3(纯碱);④KAl(SO4)2(明矾)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Ⅰ、打开这一包膨化剂闻气味
没有闻到 _________ 
猜想②不成立
Ⅱ、
河水仍然浑浊
推测猜想 _________ 不成立
Ⅲ、取少量膨化剂,从下图中选取装置①实验
加热充分反应后,装置试管口内壁出现水珠,并留白色残余固体
推测猜想 _________ 不成立
Ⅳ、将实验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装置⑥实验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Ⅴ、
产生白色沉淀
推测白色残余固体为碳酸钠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_________ 成立.
写出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讨论】大家经过交流,一致认为NaHCO3(小苏打)在配制糕点所起的膨化作用,主要由于NaHCO3(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致.
小军探究欲望持续上升,于是设计了如下操作:
如果选用发生装置②,收集装置③,实验室可以制取的气体有 _________ ;请写出一个所选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4、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及原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讨论交流】
(1)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_ ,若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_________ .
(2)经操作a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在煅烧炉中高温分解生成X和Y两种物质,该工艺中,Y被作为原料之一循环利用.Y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
(3)沉淀池中也可能生成少量NH4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硫酸铵化肥等级测定】
(1)判断(NH4)2SO4化肥中有无NH4HCO3:
取少量试样溶于水,滴加足量的 _________ ,无气泡产生,则可判断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化肥中氮元素含量的测定(已确定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杂质):
【查阅资料】
①已知:(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氨水呈碱性,不稳定,易挥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工业判断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如下: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氮(N)含量
≥21.0%
≥20.5%
【实验设计】
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
(2)烧杯中的试剂是为了吸收产生的氨气,下列最适宜的试剂是 _________ (填序号);
①水;②浓HCl;③稀H2SO4;④NaOH溶液
烧杯中干燥管的作用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交流讨论】
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
(1)甲同学认为:应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 _________ (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否则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
(2)乙同学认为: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正确的干燥装置后进行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低,理由是 _________ .
【实验测定】
经讨论后,他们改进了实验装置,排除了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重新进行实验.
取硫酸铵化肥样品13.5 g进行实验,测得B装置增重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计算过程:
该化肥的等级为 _________ 品.
25、“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不,星期天黄小虎一回家就跟着爷爷来到了水稻田里施肥,施肥前爷孙俩有这样一段对话:
“爷爷,今天施的什么肥呢”?“草木灰和碳铵”
“爷爷,这两种肥料不能一起混施,否则肥效会消失.”
“是吗?”“是的,爷爷,我来把这里的道理说给你听.”
请问黄小虎告诉爷爷的道理是 _________ .(提示:草木灰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
26、[发现问题]:小亮和小明在劳动中发现学校花坛部分花的叶面出现了枯黄的现象,便及时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不明显,他们决定用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1)花的叶颜色枯黄,他们可选择施用 _________ (填氮肥、磷肥、钾肥)
(2)前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对花坛中的酸性土壤进行过改良.(3)铵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1)太阳的暴晒,气温升高使肥效流失;(2)与熟石灰反应使肥效流失
[设计实验]:(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在管口放一干燥的pH试纸,试纸无变化.(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混合,闻到有刺激性的气味.
小亮得出结论:由第二个实验现象说明花坛的肥效流失与土壤残留的熟石灰有关.
[问题]:(1)小明说小亮的实验有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 _________ .
(2)请你帮助他们鉴别氮、磷、钾三种肥料: _________ .
27、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_________ (填字母).
A.钾肥 B.氮肥 C.磷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氯化铵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 (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3)现有氯化铵、磷矿粉[Ca3(PO4)2]、硝酸钾三种化肥,区别他们的方法是 _________ .
(4)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_________ (填“酸性”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防降低肥效.
28、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 _________ (填元素名称)
(2)某农民准备配制一种复合肥50kg,该复合肥中含NH4Cl、NH4H2PO4和K2SO4的质量比为1:2:2,则需要NH4H2PO4的质量为 _________ kg,该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3)请写出鉴别NH4Cl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 _________ .
2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出来的是 _________ .
(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_________ .
(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_________ .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 _________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 _________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稀盐酸.
30、(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可以通过 _________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民间有“石灰煮鸡蛋”的说法,即生石灰与水反应时,能将鸡蛋煮熟,其原因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3)硫酸铵、氯化钾和过磷酸钙等常用化肥中,只看外观就能区分出的一种是 _________ ;为增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抗倒伏能力,可选用上述化肥中的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