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文本的情感变化,理清全文情感脉络。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3.领会作者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感激、怀念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带有感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目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长妈妈讲故事讲的是美女蛇这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叫做《阿长与山海经》,一个没有文化的妇人和一本中国古代典籍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阿长在鲁迅心中又是怎样的地位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感人的文章。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
2.《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三、合作探究
活动一:整体感知,初识阿长
1.默读课文,梳理阿长之事
预设: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貌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2.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阿长是个 的人。可以从人物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方面说。
预设: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阿长是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人;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3.勾画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理清情感脉络。
预设:憎恶—讨厌—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敬意淡薄完全消失—产生新的敬意—感激不尽。
顺势得出:文章就是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先抑后扬
小结:情感变化的原因就是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活动二:精读语段,读懂阿长
自由朗读22-27段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部分,结合原文说说:
(1)阿长为什么给我买《山海经》?
(2)“我”得到《山海经》的反应如何?为何做出如此反应?
预设:(1)我渴慕(重点理解“渴慕”一词)《山海经》,段20:“很愿意看看……”;段21:“但一坐下来,我就记得……”;段22:“太过于念念不忘……”
(2)段25:“震悚”“霹雳”,珍视。于小鲁迅而言,《山海经》是他“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进一步分析:写叔祖太太,是为了说明叔祖“是一个寂寞者”,他是“很疏懒的”,暗示读者,他与“我们”往来,称我们为“小友”,只是为了排遣自己的寂寞,并不是真正关心、关爱孩子。
那么,别人呢?──别人,“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只有阿长,阿长是怎样的呢?可顺势分析品味:“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什么叫“也来问”?──说明好多人都问过,但只有阿长给我买了《山海经》,别人问过也就问过,没有真正关心过。只有“阿长”,目不识丁的阿长,主动来问,利用“告假时间”去买,最后“高兴的”送给“我”。(对比,反衬)
小结:所以成年后的鲁迅赞叹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她能够做成功”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没有文化,目不识丁,把《山海经》误听为“三哼经”,她与小鲁迅没有血缘关系,只是一个保姆,但她关心、注意并重视了一个小孩子的精神需求。相对于她的“关心、重视”,别人则一律是“漠视”,这让我们读懂了阿长对鲁迅深深的爱,母亲一般的深爱。
活动三:探究写法,体会情感
1.朗读30-31段,体会情感
预设: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诗意化的表达,凝聚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感激之情。寄托着鲁迅的愧疚,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
2.情感如何凸显出来的? (从叙事视角、详略安排、语言特点揣摩)
预设:
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当鲁迅回忆起与阿长相处的这些往事时,鲁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 如从儿童视角看,阿长迷信,知道琐碎的规矩,令“我”不耐烦;但从阿长令人讨厌、不耐烦的规矩背后,似乎也包含了阿长的良苦用心——渴望平顺的诚心,关爱“我”质朴善良的真心。
四、拓展延伸
题目如果写成《长妈妈与〈山海经〉》,这样不是更能表达敬意吗?
预设: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味。文章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名副其实。所以,文题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总结:所以,文章才叫《阿长与〈山海经〉》,而不像《藤野先生》那样叫《我的保姆阿长》,也才有了文章结尾那一声深沉的向大地母亲的“祈愿”,愿生前不幸的阿长在大地母亲的怀里得到灵魂的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