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
1-5、C C B C C 6-10、D D C C B 11-15、 D B A D D
16-20、B B D C D 21-25、D B C C B
26.【答案】(1)喜马拉雅山脉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2)黄河 黄土高原 地上河 D
(3)长江 唐古拉 东 水能宝库
(4)青藏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7.【答案】(1)东;400;耕地;(2)秦岭-淮河;小麦;(3)畜牧业( 4)多样;小; 东部;少;B。
28.【答案】(1)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2)大兴安岭 (3)旱地 小麦、玉米
(4)雨热同期
(5)农业用水量大,降水较少,蒸发量大等 南水北调 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
29.【答案】(1)水源 水运
(2)上海 亚热带季风
(3)同城效应 (4)
30.【答案】(1)辽中南 京津唐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2)上海 丙 综合性
(3)均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4)C
(5)中关村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
七年级地理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复杂多样,每种地形分布集中
B. 山区面积广大,地表形态比较单调
C.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D.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沿海降水丰沛
近年来,我国为提高耕地质量,减轻耕地污染,实行耕地“减肥”运动,争取早日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结合我国耕地、水资源人口比重图,完成下列题目。
从图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我国南方地多人多,水资源充足 B. 我国南方地少人多,水资源短缺
C. 我国北方地多人多,水资源短缺 D. 我国北方地多人少,水资源充足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耕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不需要保护
B.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可导致耕地污染
C. 耕地“减肥”可以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D. 耕地“减肥”可以彻底提高我国的耕地质量
从江西至台湾的首趟铁海联运专列于2022年1月10日下午开通,列车所运货物将通过铁海联运模式直运台湾高雄、基隆等多个港口。如图为江西至台湾铁海联运示意图及台湾岛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铁海联运线路( )
A. 铁路段穿过北回归线 B. 海运途中不会受台风影响
C. 海洋段途经台湾海峡 D. 铁路段的终点位于广东省
台湾岛( )
A. 地势西高东低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城市多靠近交通线 D. 河流少,水量小
铁海联运的意义是( )
A. 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B. 降低了两地间运输速度
C. 缩短了南昌至厦门的距离
D. 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图中甲所示的地形区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青藏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东北平原
浙江省宁波某口罩厂从大连购买5万吨聚丙烯颗粒,用于生产医用外科口罩。如图为口罩产销过程示意及我国部分工业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石油是( )
A. 可再生的森林资源 B. 可再生的淡水资源
C. 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D. 非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运输聚丙烯颗粒和快递口罩分别选择( )
A. 航空运输、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水路运输
C. 水路运输、公路运输 D. 水路运输、铁路运输
口罩厂所在的沪宁杭工业基地( )
A. 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区 B. 江海联运的交通优势显著
C. 比辽中南工业基地水资源少 D. 与京津唐工业基地同临渤海
健康人使用后的一次性口罩属于( )
A. 可回收物 B. 厨余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2月乍暖还寒之时,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穿衣指南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从“穿衣指南地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 从北向南递减 B. 南北温差大 C. 从西向东递减 D. 东西部气温相同
黑龙江省和海南省穿衣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类型 D. 人类活动
“寒意仍浓,棉服护身”和“昼暖夜寒,衣服叠穿”的分界线大致接近我国( )
A. 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B. 400mm等降水量线
C.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D. 一月0℃等温线
读“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据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
A. 一直很快 B. 一直缓慢 C. 1900年后逐渐变缓D. 1950年后迅速加快
我国人口现状是( )
A. 人口基数已变小 B.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 人口素质下降 D. 城市人口比重过低
下图中西侧的山脉和东侧的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山脉东侧的河流是( )
A. 黄河 B. 淮河 C. 长江 D. 珠江
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线以北河流冬季不结冰,仍旧是繁忙的水运
B. 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大豆、甜菜
C. 该线以北戏剧唱腔委婉,园林小巧玲珑
D. 该线以南屋顶坡度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下列传统文化不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
A. 陕北腰鼓 B. 信天游 C. 京剧 D. 秦腔
下列关于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C. 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东面濒临渤海和东海
D. 这里树木常绿、河湖密布,红色土地上生长着茶树
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甲铁路干线是( )
A. 陇海线 B. 京九线 C. 南昆线 D. 京广线
图中四个城市中,经济以博彩旅游业为主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是( )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
③煤、铁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天山南北好牧场,葡萄瓜果甜又甜……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歌词中的“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体现当地富有特色的( )
A. 河谷农业 B. 水田农业 C. 绿洲农业 D. 基塘农业
关于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高原为主 B. 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
C. 植被均为荒漠 D. 河流均属内流河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0分)
读如图,回答问题。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 A______,盆地 C______,高原 D______.
(2)河流①是______,当它流经______(地形区名称)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______”,极易形成水患灾害。下列不属于治理此种灾害的措施是______.
A.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B.中游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D.引黄河水灌溉
(3)河流②是______,发源于______山脉,注入______海,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有“______”之称.
(4)河流①②均发源于______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断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
粮食安全舌尖上的坚持
图1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2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以 ______ (东/西)人口稠密,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年降水量约在 ______ mm以上,土地利用类型以 ______ 和林地为主。
(2)东部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大致以 _______________ 一线为分界线,该线以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______ 。
(3)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有大面积草场,是我国以 _________ (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___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⑤ ______ 。
北方冬麦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经常发生旱情。尤其是在春季,华北地区小麦正值拔节期,黄淮、江淮麦区进入孕穗抽穗期,干旱常常严重影响小麦正常收成。
(1)“黑土地”指地形区C ,“黄土地”指F 、E 。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为 。
(3)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的粮食作物为 。
(4)在气候方面,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
(5)华北平原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春旱,缺水的原因有 。目前国家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修建了 工程,你还有哪些解决缺水的妙招
人们常用“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有“鱼米之乡”之称。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下面三幅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同时为对外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
(2)图中甲 (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
(3)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 ”。
(4)欣赏下列旅游景观图,指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工业基地的名称。
甲:_________工业基地;乙:_________工业基地;丙:_________工业基地;丁:_________工业基地。
(2)我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填甲乙丙丁),其地位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 工业基地。
(3)上图中四个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中心有_____。
A.上海 B.南京 C.深圳 D.大连
(5)我国的“硅谷”位于北京_____,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区成为了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