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变奏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聆听《乒乓变奏曲》
2.创编与活动
[教材分析]:
1.钢琴曲《乒乓变奏曲》
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的音乐主题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乐曲为2/4拍子,全曲活泼欢快,音乐主题简洁,包含有五个变奏,表现了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
2.编创活动:选择一种节奏,为乐句做变化节奏的练习。
书上17页要求学生用《两只老虎》的八小节旋律做四种节奏变化练习,让学生初步体验“变奏”这种音乐创作手法。
我把这一练习与《乒乓变奏曲》的聆听相结合,让学生找一找变奏的一些简单规律,设计给学生4个音符,让他们写出一首属于自己的变奏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了解“变奏曲”这一音乐体裁。
2.学生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打乒乓球时愉快的心情;分析音乐中五次变奏的不同形式。
3.通过对变奏曲的学习与聆听,尝试把简单旋律进行变奏创作。
[教学重点]:
乐曲的分析与欣赏、音乐形象的感受、曲式结构的了解。
[教学难点]:
能运动课堂中了解的简单的变奏方法,编创《我们的变奏曲》
[教学过程]:
活动一:模唱感知三种变奏方法
1.听《哦,十分钟》做节奏变化
——在歌曲第一乐段用“X -”节奏跟音乐拍一拍。
——在歌曲第二乐段前八小节用“X X”节奏跟音乐拍一拍。
——在歌曲第二乐段后六小节用“XX X”节奏跟音乐拍一拍。
2.小结:回顾刚才我们打的节奏是怎么变化的?这样的变化叫节奏越来越“紧密”。
3.变奏模唱一:节奏变紧密
如:教师唱“1 2 3 -”,学生跟唱。教师唱节奏紧密的变奏“11 22 3 -”生模唱。多变化几组,直到教师先原形旋律后,学生能模仿这种方法进行变奏。
4.变奏模唱二:每个音垫一个相同的下方音符
如:教师唱“1 2 3 -”,学生跟唱。教师垫一个音唱:“15 25 3—”生模唱。多变化几组,直到教师先原形旋律后,学生能模仿这种方法进行变奏。
5.变奏模唱三:把三个音符用音阶形式进行连接。
如:教师唱“1 3 5 -”学生跟唱,再唱“12 34 5 -”……,再唱“2 4 3-”,学生能不能接唱出“23 45 3-”或“23 42 3-”等变奏。
活动二:聆听《乒乓变奏曲》,了解乐曲五种变奏的方法。
1.出示四个音符3 1│ 2 5│,让学生按照节奏紧密法变成33 11│22 5│:
2.初听《乒乓变奏曲》
——感受:音乐家把这么简单的旋律写成了怎样的音乐?
——思考:它使你联想到哪些活动呢?
——学生讨论后,出示课题《乒乓变奏曲》
3.教师演奏主题,了解音乐家把节奏紧密的七个音符发展成了四个乐句,然后进行变奏。
4.唱一唱主题
5.再听《乒乓变奏曲》,思考主题一共变奏了几次(5次)
6.分析乐曲的五次变奏方式
——教师用钢琴分段让学生聆听讨论,并小结板书:
第一变奏:加上更紧密的左手伴奏
第二变奏:旋律不变,音区变低
第三变奏:垫一个低音,节奏更紧密
第四变奏:音阶连接法
第五变奏:旋律和四相同,音区变低
活动三:创作《我们的变奏曲》
1.小结变奏的法宝(多媒体)
——法宝一:节奏紧密
——法宝二:下方加一个音
——法宝三:加音符连接
——法宝四:音区变化
2.创作《我们的变奏曲》第一步:动机发展成四个乐句
(出示:“5 3 2 1” 四个音,然后发展成四个乐句,如:5 3 2 1∣2 4 3 -∣5 3 2 1∣2 3 1 -∣)
3.创作《我们的变奏曲》第二步:变奏一
(引导学生运用节奏紧密法,试作变奏一:
55 33 22 1∣22 44 3 -∣55 33 22 1∣22 33 1 -∣)
4.创作《我们的变奏曲》第三步:变奏二
(引导学生模仿《乒乓变奏曲》变奏二:旋律不变移低音区的方法。由于低八度学生没法唱,所以变奏二可由教师钢琴接奏)
5.创作《我们的变奏曲》第四步:变奏三
(引导学生模仿《乒乓变奏曲》变奏三,运用垫一个相同的低音变奏。如:
55 35 25 1∣25 45 3 -∣55 35 25 1∣25 35 1 -∣)
6.创作《我们的变奏曲》第五步:变奏四
(引导学生运用音阶连接法,试作变奏四:
54 32 12 34∣23 45 3 -∣54 32 12 34∣23 42 1 -∣)
7.创作《我们的变奏曲》第六步:变奏五
(引导学生模仿《乒乓变奏曲》变奏五:旋律不变移低音区的方法。由于低八度学生没法唱,所以变奏二可由教师钢琴接奏)
8.完整表演《我们的变奏曲》
——完整表演学生自己创作的变奏曲
——可以让学生自己取一个题目。
活动四:小结,下课。
1.小结:再次回顾变奏“法宝”四条
2.跟着《哦,十分钟》音乐出教室,边走,边进行课初的节奏紧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