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二十八章 解直角三角形3
单位
作者
教学目标
及解析
教学内容:课本P88,例4。
教学目标:
1.掌握仰角、俯角概念;
2.熟练的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式,并且根据题目要求正确选用这些关系式;
3.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或者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问题
诊断分析
例4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测量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一种典型应用,主要涉及到仰角、俯角的概念。本例题的结果以含有根号的形式表示,不要求学生进行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而课后练习P89第1题,建议考虑把50°改为60°,同样结果不保留。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正确的选用关系式,并利用这些关系式求出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元素。
2.教学难点: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
问题与设计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1、概念:
(1)仰角:在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仰角。
(2)俯角:在测量时,从上向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俯角。
2、由A看向B仰角为50°,则由B看向A的俯角为 .
3、在飞行高度1000米高空的飞机上,看到地面某标志物的俯角为30°,那么飞机与标志物之间的距离是 米.(画图分析)
第3题要强调画图,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画出图形后,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举一反三
例题:
1、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这栋高楼有多高?
(分析及解题过程参考课本P88)
2、为了测量停留在空中的气球的高度,小明先站在地面上某点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30°,然后他向气球方向前进了50m,此时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45°.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 ,小明如何计算气球的高度呢?
(分析:在Rt△BDC中,利用45°得BD=CD。
在Rt△ADC中,利用正弦列出方程。)
这里设置了两道例题,第1题是课本题目,讲解后做“趁热打铁”的第1、2题。
第2题例题难度稍大,需要设未知数,这题的讲解需要更详细,包括找什么等量关系和如何写过程。
趁热打铁
1、如图,甲乙两幢楼之间的距离CD等于40米,现在要测乙楼的高BC(BC⊥CD),所选观察点A在甲楼一窗口处,AD∥BC.从A处测得乙楼顶端B的仰角为32°,底部C的俯角为25°.求乙楼的高度.
(sin32o≈,tan32o≈,sin25o≈,tan25o≈.)
2、课后练习:P89,第1题。
3、如图,线段分别表示甲、乙两建筑物的高,,从点测得点的仰角为60°从点测得点的仰角为30°,已知甲建筑物高米.(参考数据:)
(1)求乙建筑物的高;
(2)求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01米).
第1题和第2题的难度不大,
而第3题就比较难,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课上引导画线,建造直角三角形,提示如何设未知数和列方程,或者放在课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再讲解
画龙点睛
1、在实际问题数学化,运用仰角、俯角概念解直角三角形时,要首先找出它们所在的直角三角形,表示时注意“水平线”;
2、认真分析题意,在原有的图形中寻找或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3、再结合图形中的已知元素,解出要求的未知元素。
融会贯通
A组:
1、已知:离高楼m米远的地面A处测得楼顶的仰角为,那么高楼高为 ( )。
A. B. C. D.
2、某飞机在1200米的上空测得地面控制点的俯角为60°,那么此时飞机与地面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是 米.(结果保留根号)
3、为了测量铁塔的高度,在离铁塔底部100米的C处,用测角仪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的高CD为1.2米,求铁塔的高度AB.
B组:
为了测量大楼顶上(居中)避雷针BC的长度,在地面上点A处测得避雷针底部B和顶部C的仰角分别为.已知点A与楼底中间部位D的距离约为80米,求避雷针BC的长度.(精确到0.1米)()
教学后记
课件11张PPT。28.2 解直角三角形第三课时温故知新1、概念:
(1)仰角: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仰角。
(2)俯角:从上向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俯角。温故知新2、由A看向B仰角为50°,则由B看向A的俯角为 .
3、在飞行高度1000米高空的飞机上,看到地面某标志物的俯角为30°,那么飞机与标志物之间的距离是 米.(画图分析) 例1、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 m,这栋高楼有多高?举一反三趁热打铁2、课后练习:P89,1。 举一反三 例 2、为了测量停留在空中的气球的高度,小明先站在地面上某点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30°,然后他向气球方向前进了50m,此时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45°。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 ,小明如何计算气球的高度呢? 趁热打铁1、在实际问题数学化,运用仰角、俯角概念解直角三角形时,要首先找出它们所在的直角三角形,表示时注意“水平线”;
2、认真分析题意,在原有的图形中寻找或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3、再结合图形中的已知元素,解出要求的未知元素。画龙点睛A组:融会贯通A组:融会贯通3、为了测量铁塔的高度,在离铁塔底部100米的C处,用测角仪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的高CD为1.2米,求铁塔的高度AB. B组:融会贯通 为了测量大楼顶上(居中)避雷针BC的长度,在地面上点A处测得避雷针底部B和顶部C的仰角分别为.
已知点A与楼底中间部位D的距离约为80米,求避雷针BC的长度.(精确到0.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