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巧过渡 明顺序 写景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巧过渡 明顺序 写景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30 10:3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下第五单元《巧过渡 明顺序 写景物》
教学目标:
1. 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物的方法。
2. 通过阅读例文,学习用过渡句写清游览路线。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例文中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掌握过渡句写清游览路线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回顾课例,提炼要素
1.回顾内容。
(1)导入:师: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师:从《海上日出》的学习懂得了写日出可以——按照变化顺序来写。师:我们还跟着叶圣陶游览了《记金华的双龙洞》,知道浏览一个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
在初试身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制定参观路线,请看同学们的作品——我们借助路线图理清游览的顺序。
那么,要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得更清楚更精彩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习作例文,继续探索按游览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
二 品析例文,学写过渡
(一)学习《颐和园》
1.阅读例文,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翻开课本,走进文本,去欣赏颐和园的宜人风景吧!
(2)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颐和园 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
(3)出示句子。
生读句子:两个句子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师小结:这两句是全文的中心句,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2.探究讨论,找过渡句。
(1)师: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 (师贴景点)
(2)快速在文中相关的句子。作者游览的路线图是怎样的?
(3)生浏览课文,画出句子。
(4)全班交流路线图
(5)师:细读这些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 总结学法。学习《颐和园》时,我们先找出中心句,再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依据课文内容画出游览路线图,弄清楚作者写了哪些景点。
我们可以用一下方法来写过渡句:
(二)按照《颐和园》的学法自学《七月的天山》。
1.师:接下来我们运用学习《颐和园》的方法自学《七月的天山》。作者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的?
学习小组合作完成研学单。
出示《七月的天山》研学单
①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写出路线图。
进入天山--( )—( )
②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作者的游览顺序?找出景点之间的衔接过渡句。
③这些过渡句有什么特点?
2.小组合作自学《七月的天山》,边读边思考。
3.全班汇报。师根据生交流情况相机总结。
4.归纳写法。
(1)师引导:两篇例文,让我们学习到描写景物时:
①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②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写过渡句:
三 探究练笔,巧用过渡
师:请拿出练习单(出示大图表)
仔细观察公园路线图,运用今天学的方法给游记补充过渡句,看谁写得最精彩。
1. 学生完成小练笔。
2. 全班交流。
四 归纳总结,熟能生巧
学会用游览的顺序记录生活,不仅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习作能力。在今后的习作中,还需要大家多写多练,这样才能“熟能生巧”,把游记作文写得更巧妙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