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01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抗战老兵方队
通过着装,说说他们分别来自哪支军队?
国民党滇西远征军老兵卢彩文
八路军
新四军
国民
革命军
“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阅兵安排了部分国民党老兵受阅。”
火眼金睛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佟麟阁
赵登禹
王铭章
张自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面战场
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战略反攻阶段 1944.1—1945.8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淞沪会战
1937.8.13
太原会战
1937.9-11
南京保卫战
1937.12
徐州会战
1938.3-5
武汉会战
1938.6-10
枣宜会战
1940.5-6
第三次
长沙会战
1941.12
一. 台儿庄战役
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时间:
指挥:
1938年3月
李宗仁
结果:
共歼敌1万余人
目的:
经过:
①日军猛击台儿庄,激战三昼夜,冲入台儿庄,展开激烈巷战,日军基本控制台儿庄;
②李宗仁调兵增援,形成对日军的反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撤退。
一. 台儿庄战役
第五战区总司令
孙连仲
李宗仁
第二集团军司令
池峰城
31师师长
一. 台儿庄战役
一. 台儿庄战役
一. 台儿庄战役
如无藤县之苦守,
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李宗仁
相关史事
李宗仁命令集团司令孙连仲,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军法处置。孙连仲对池峰城下命令:“士兵
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台儿庄大捷,汉口举行胜利
大游行,游行队伍一望无边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①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
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
二. 武汉大会战
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的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淹没耕地2994余万亩
逃离家园391万多人
1938年6月
为了防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下进攻武汉,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
黄泛区
江西万家岭大捷(1938年10月初)
集中优势兵力 利用山路崎岖
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 将日军
分割包围
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为:"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战术特点
结果
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
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200多名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
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江西万家岭大捷(1938年10月初)
1938年10月,为保存有生力量,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10月25日武汉三镇相继陷落。
特点:武汉会战是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抗战以来规模之最的战役。
二. 武汉大会战
万家岭大捷的消息传到武汉,武汉三镇的鞭炮声响彻天际。武汉会战历时 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意义:
时 间:
结 果:
战略意图:
摧毁国民党的政治、军事中枢,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1938年6月--1938年10月
武汉沦陷;后期日军趁机占领广州;
①花园口决堤
②江西万家岭大捷,击毙日军3000多人;
③日军从三面包围武汉,中国军队被迫撤出。
意 义: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主要战役:
二. 武汉大会战
1939年9.1二战爆发
1941年12.7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
时 间:
指 挥 官:
主要经过:
背 景:
结 果:
日军先后两次进攻长沙失利后,试图第三次进攻长沙。
1941年12月--1942年1月
薛岳
中国军队在长沙城下与日军反复鏖战肉搏,并打退来援之敌。长沙外围的日军也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伤亡惨重,被迫突围北撤。
胜利
意 义:
这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接连失败后的首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鼓舞了国内外抗战的士气。
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
天炉战法:
诱敌深入,依靠有利地形迟滞敌进攻锋芒。将兵力部署在炉壁,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最后把敌军“拖”到“炉底”,与长沙守军里应外合围歼敌军。如炉熔铁,如火炼丹,故名。
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
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会战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缴获的战利品
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
影响:
这次胜利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一连串失败后的首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阅读课文,说说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感人瞬间:
你从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一种什么精神?
保家卫国 浴血奋战 浴血奋战
战役名称 时间 结果 影响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38年3月
1938年6月
1941年12月
胜利
失败
胜利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是盟军接连失败后取得的首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识记知识点
时 间:
背 景:
结 果:
战略意图: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
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日军企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
1944年4月--12月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四. 豫湘桂战役
这次战役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知识拓展】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1945)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4月成功解救英缅军第一师。后作战失利,远征军大部撤回国内,部分退往印度1943年10月远征军发起缅北滇西战役,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回国。
孙立人
戴安澜
意义:沉重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毛泽东《五律·海鸥将军千古》
合作探究: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材料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吸引了大批日军主力,起到了掩护八路军、新四军战略展开,保障敌后战场开辟的作用。
材料三:国民党统治集团不肯放弃反共政策,坚持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大片国土丧失)——《国民党正面战场》
材料一:正面战场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役上,都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国民党曾先后进行了平津、淞沪、徐州以及保卫武汉等战役……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①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初期的主战场,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
②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③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导致大片领土丢失。
积极
消极
总体而言,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探究: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家国情怀】
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长沙东南郊战场巡礼》
不畏强暴,不惧牺牲,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总结】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
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正面战场的抗战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鼓舞全国抗日斗志;
使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是盟军接连失败后取得的首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民党一溃千里,导致大片国土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