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8.2《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共40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8.2《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共40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30 12:2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小二黑结婚》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小说朴素无华,清丽畅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语言特色。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小说情节和分章写人的谋篇方式;从不同人物分类,深刻理解三类人物形象的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赏赵树理小说描写人物的塑造手法。
作品评价,激发兴趣
在中国百年文学发展中,只有鲁迅和赵树理都曾被作为中国作家学习的“方向”提出。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荚冬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果断、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几句话中,连续使用六个“最”来评价鲁迅先生。
导读识作者:赵树理
鲁迅往世后,赵树理是唯一没有到过延安,但能获得延安文化高度认同的作家。1943年,《小二黑结婚》发表后,很快得到高度评价。彭德怀为该书的出版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1947年夏天,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专门会议,讨论赵树理的文学创作,最后得到一致意见,以为赵树理的创作精神和他的文学成果,应当成为延安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当时左翼文化界的代表性人物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人都专门写了文章赞扬赵树理的文学创作。郭沫若称道《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作品“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茅盾认为《李有才板话》“标志了向大众化的前进的一步,这也是标志了进向民族形式的一步”。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号召文艺工作者“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作者介绍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中国现代小说家。
他首先是个政治工作者,之后才是作家;他是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产物。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等,大多反映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难得变革的题材。
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十年浩劫中,赵树理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而死,终年64岁。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
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将对人物情景的描写融于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练,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略读明事件
简单介绍小说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追求婚姻自主、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至此,这对情侣终于如愿以偿。
字词积累。
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装神弄鬼:假装神鬼恐吓人,比喻暗中耍手段捣鬼。
唧唧哝哝:低声说话而絮叨不休。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面色如土:形容惊恐之极。同“面如土色”。
字词积累。
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装神弄鬼:假装神鬼恐吓人,比喻暗中耍手段捣鬼。
唧唧哝哝:低声说话而絮叨不休。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面色如土:形容惊恐之极。同“面如土色”。
情节结构示意图。
3.二诸葛人物性格特点,结合原文分析。作者怎样塑造二诸葛人物?
(1)二诸葛连连摇头说:“唉!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唉!反正是时运,躲也躲不过。”   
有事人那里睡得着?人散了之后,二诸葛家里除了童养媳之外,三个人谁也没有睡。二诸葛摸了摸脸,取出三个制钱占了一卦,占出之后吓得他面色如土。
(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性格:落后迷信)
3.二诸葛人物性格特点,结合原文分析。作者怎样塑造二诸葛人物?
(2)二诸葛一夜没有睡,一遍一遍念:“大黑怎么还不回来,大黑怎么还不回来。”第二天天不明就起程往区上走。
(语言描写 性格:关爱儿子、善良质朴)
(3)“唉!人家把他选成青年队长,我就说过不叫他当,小杂种硬要充人物头!人家说要按军法处理,要不当队长那里犯得了军法?”
(语言描写 性格:胆小怕事)
二诸葛
4)二诸葛到了区上,看见小二黑跟小芹坐在一条板凳上,他就指着小二黑骂道:“闯祸东西!放了你你还不快回去?你把老子吓死了!不要脸!”
二诸葛的脾气又上来了,瞪了小二黑一眼道:“由你啦?”
(语言、细节、神态描写 性格:专制蛮横)
(5)区长道:“干什么?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二诸葛不说话了。区长问:“你就是刘修德?”二诸葛答:“是!”问:“你给刘二黑收了个童养媳?”答:“是!”问:“今年几岁了?”答:“属猴的,十二岁了。”
(语言描写 思想落后,奴性心理)
人物形象
二诸葛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塑造方法:
思想落后、迷信
(“抬手动脚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专制落后的封建家长观
(包办儿子婚姻)
胆小怕事、奴性心理
(“恩典恩典”)
关爱儿子,善良质朴
(为儿子“求官”,救难民为童养媳)
三仙姑
(1)到那里了?还我……”……三仙姑见二诸葛老婆已经
不顾了命,自己先胆怯了几分,不敢恋战,少闹了一会挣脱出来就走了。
(动作、语言:外强中干 )
(2)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所以跟二诸葛老婆闹了一阵之后,回去就睡了。第二天早上,她起得很迟,于福……只好自己先去做饭,饭快成的时候……她说:“打听她做甚啦?她的本领多大啦?”于福也再没有敢说什么,把饭菜做成了放在炉边等,直等到她梳妆罢了才开饭。
(心理、侧面描写:自私冷漠 好逸恶劳)
三仙姑
(3)她好像很得意,嗓子拉得长长的说:“闺女大了咱管不了,就去请区长替咱管教管教!”她吃完了饭,换上新衣服、新手帕、绣花鞋、镶边裤,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几件首饰,然后叫于福给她备上驴,她骑上,于福给她赶上,往区上去。(动作、肖像:爱美虚荣)
三仙姑
三仙姑
(4)她趴下就磕头,连声叫道:“区长老爷,你可要给我作主!”区长打量了她一眼道:“你就是小芹的娘呀?起来!不要装神做鬼!…..三仙姑说:“四十五。”区长说:“你自己看看你打扮得像个人不像?” ……区长问:“你会下神是不是?”三仙姑不敢答话。区长问:“你给你闺女找了个婆家?”三仙姑答:“找下了!”问:“使了多少钱?”答:“三千五!”问:“还有些什么?”答:“有些首饰布匹!”问:“跟你闺女商量过没有?”答:“没有!”问:“你闺女愿意不愿意?”答:“不知道!”
(动作、语言:奴性十足 专制贪财)
三仙姑
(5)刚才跑出去那个小闺女,跑到外边一宣传,说有个打官司的老婆,四十五了,擦着粉,穿着花鞋。邻近的女人们都跑来看,挤了半院,唧唧哝哝说:“看看!四十五了!“看那裤腿!”“看那花鞋!”三仙姑半辈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
(侧面、 神态描写:打扮怪异 羞愧没脸)
三仙姑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塑造方法:
好逸恶劳,爱美虚荣、外强中干
(等吃、不合时宜的打扮、打架)
装神弄鬼,专制贪财
(“米烂了”,跳大神,女儿换钱财)
自私冷漠,心理扭曲
(妒忌女儿,不担心)
正面(动作、心理、肖像、语言)
侧面(于福、他人评价)
在节选部分的情节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最喜欢二诸葛:
二诸葛听说小二黑被捆走了,非常着急,但他不是赶紧想办法,而是做起了“事后诸葛亮”,用迷信的说法解释这一切,多年的愚昧落后生活使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卦上,结果却是一个凶卦──“恐怕有些危险了”。这些话语和行为都表现了他的胆小怕事和落后迷信。
在节选部分的情节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但这还不是他最精彩的表演,第二天在区政府,他面对儿子和区干部,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边是对着小二黑大耍家长威风,蛮横不讲理,比如:他就指着小二黑骂道:“闯祸东西!放了你你还不快回去 你把老子吓死了!不要脸!”二诸葛的脾气又上来了,瞪了小二黑一眼道:“由你啦 ”一边对区长却是恭恭敬敬,比如:区长道:“干什么 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 ”二诸葛不说话了。区长问:“你就是刘修德 ”二诸葛答:“是!”问:“你给刘二黑收了个童养媳 ”答:“是!”问:“今年几岁了 ”答:“属猴的,十二岁了。”
这一段,答话简洁,有问必答,把他谨小慎微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节选部分的情节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最精彩的、最滑稽的还是他的几个“恩典恩典”。旧时代平民向官吏求情,常说“恩典恩典”。这里,二诸葛仍用旧的眼光来看边区政府的区长,所以他坚持着“命相不对”的观点,面对区长的批评教育,直喊“请区长恩典恩典”。
简单的一个词,却凸现了他思想的落后,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集中表现了他在旧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做惯了奴隶的心态,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人物的滑稽可笑之外,却也增添了一些同情。
小结二诸葛:
“抬手动脚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思想落后、迷信
包办儿子婚姻——专制落后的封建家长观
“恩典恩典”——胆小怕事、奴性心理
为儿子“求官”,救难民为童养媳——关爱儿子,善良质朴
最喜欢三仙姑:
三仙姑显得非常冷酷和自私。她在事发之后,也曾经到二诸葛家哭闹,但她的动机却不是为了女儿,而是有自己的算盘:“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甚至认为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所以跟二诸葛老婆闹了一阵之后,回去就睡了”,而且“第二天早上,她起得很迟”,“慢慢起来梳妆”。
这些行为表现了她的自私和对女儿的漠不关心,根本的原因在于她跟女儿争风吃醋。
三仙姑:
三仙姑由此也就老实起来,有问必答。她的回答大都比较简洁,像“四十五。”“找下了!”“三千五!”“有些首饰布匹!”本来能说会道的三仙姑,却像不会说话的人一样了,这些话语暗示了她内心的窘迫和底气不足。等到后边,邻近的女人赶来嘲笑她的时候,她“半辈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羞得只顾擦汗,再也开不得口”,而且“恨不得一头碰死”。区长的严肃教育、众人的哄笑,使得三仙姑彻底站到了被动的地位上,“羞愧之下”,把小芹跟小二黑结婚以及退还吴家彩礼的事情“一一答应了下来”。应该说,人皆有爱美之心,虽然她已经四十五了,穿花鞋、擦粉,
在我们今天看来,并无不妥,作者之所以批判这些行为,一方面固然有时代的局限性,更重要的却在于三仙姑的落后观念和时代的格格不入。
小芹:
小芹是刘家峧村民三仙姑的女儿,新社会中新人物的典型代表。
年轻的小芹长得漂亮,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村政委员金旺想占她便宜,小芹坚决地捍卫自己。
她与小二黑自由恋爱,她不相信迷信的母亲所说:“前世姻缘由
天定,不顾天意活不成”,她坚决反对母亲为自己许亲。
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
1.他们敢于斗争,主要表现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
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作童养媳时,小二黑含糊地说;“您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个旧军官做续弦时,小芹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去”。两人并在斗争中,自由恋爱结婚。
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
2.反对封建迷信。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开始厌恶、反对父亲的迷信行为。小芹也对她母亲的扎神弄鬼行为不予理睬。
3.反对恶势力。当恶势力金旺、兴旺利用被窃取的职权设下圈套,斗争小二黑和小芹时,他们毫不示弱,敢于面对面以理抗争,并在党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自身的旧思想和旧道德,树立了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愿望,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
金旺兄弟利用农村新政权的稚嫩和农民的保守思想攫取了基层政权的职位,为非作歹兴风作浪,调戏小芹,非法斗争和捆绑小二黑和小芹,把持乡村政权。但他们最终还是逃不出人民政权的惩罚。
金旺是刘家峧老村长的儿子,封建势力的形象代表。他十七八岁成了父亲的帮手,逞威作福称霸一方。抗战时他给一支溃败敌军作内线引路绑票。解放山村时他在混乱中与兄弟兴旺一起把持村政权。他欺负小芹而碰了钉子,因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召开斗争会批判小二黑、小芹自由恋爱,并把两人捆送区政府。区政府识别了他的罪恶,村民被发动起来揭发他,最终与兄弟一起被判刑。金旺代表着的反动封建势力,是站在广大农民对立面的旧势力。
结尾部分,品鉴赏析
二诸葛、三仙姑性格的异同及原因。
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婚姻;两人都封建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颇多。
但两人也有不同。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三仙姑是虚假的迷信,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害人利己的法术。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不惜牺牲女儿的前程。
性格形成的原因
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都是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生活地位,导致了他们落后、愚昧、迷信又自私的性格特点。
《小二黑结婚(节选)》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1)把人物放在斗争环境中刻画。如小二黑的光明正大、勇敢坚定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斗争场面表现的。
(2)通过行动写人。作者不是静止地写人,而是在人物的一系列活动中写人。如作者用“不宜栽种”的故事表现二诸葛的性格;用“米烂了”的故事来表现三仙姑的弄虚作假。
(3)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关系中。例如写三仙姑的“老来俏”就是通过一群妇女的围观议论来写的。
朗读赏语言
指名朗读下面的语段,分析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
●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说到他的漂亮,那不只在刘家峧有名,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到哪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朗读赏语言
●区长道:“干什么?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二诸葛不说话了。区长问:“你就是刘修德?”二诸葛答:“是!”问:“你给刘二黑收了个童养媳?”答:“是!”问:“今年几岁了?”答:“属猴的,十二岁了。”
●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斗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三仙姑半辈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恨不得一头碰死。
分析: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不管从叙述语言还是描写语言,作者都同样用极其群众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生动形象。所以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的一大特色是: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幽默而又充满乡土气息。
赵树理说:“说话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习惯,外国人有外国人的习惯。”“从群众的话海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再经过我们充分的加工,把我们的语言锻炼得要说什么就能恰如其分地把什么说清楚……”赵树理写小说多年,深知群众的语言最丰富,所以,在作品中,他尽量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本文中的语言是农民所熟悉的,符合他们的日常对话习惯,具有通俗晓畅简洁生动、质朴明快、幽默风趣的特点。本文运用经过作者精心加工的群众的口头语言,使得小说充满了乡土气息。
小说的最后,二诸葛不仅同意了小二黑和小芹的婚姻,还“见老婆都不信自己的阴阳,也就不好意思再到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了”,三仙姑也一改往日的表现,“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曳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赵树理给了《小二黑结婚》个圆满的结局,你觉得这个结局是不是太过圆满了
观点一:结局安排妥当。二诸葛阻拦小二黑与小芹结婚,是因为他两“命相不对”,究其动机还是为了小二黑好;三仙姑要把小芹许给吴家,不顾女儿的幸福,她的动机是利己的。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是农民,他们与新政权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在新政权的改造下,他们吸取教训,是完全有可能转变的。
小说的最后,二诸葛不仅同意了小二黑和小芹的婚姻,还“见老婆都不信自己的阴阳,也就不好意思再到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了”,三仙姑也一改往日的表现,“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曳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赵树理给了《小二黑结婚》个圆满的结局,你觉得这个结局是不是太过圆满了
观点二:结局过于圆满。二诸葛笃信阴阳八卦,抬手动脚都要论阴阳,他是真迷信;三仙姑装神弄鬼则是欺骗他人,害人害己,她是她是假迷信。二人在后来有了转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转变的速度有些太快了。几十年的思想、行为习惯是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被改变的吗?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