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30 13:2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学习目标
1.生态因素的含义
2.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
有哪些因素影响到了鱼的生活?
水分
阳光
葵花朵朵向日倾
南橘北枳
温度
酸性土壤
碱性土壤
种内互助
生物因素:同种生物之间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不同生物之间
海葵和蟹
合作
竞争
草盛豆苗稀?
捕食
(最普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探究: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都有哪些呢?
保护色
作用:适于隐藏,利于捕食和避敌
你看到我了吗?呵呵
拟态
形状色泽与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作用:利于捕食和避敌
枯叶蝶
兰花螳螂
竹节虫
警戒色
箭毒蛙
洋刺子
夹竹桃
色彩艳丽 、有毒
或腐蚀性物质有警示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环境
生物
得出结论:
适应
影响
惹它不会有好日子过!
讨论:
食物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温度
湿度
是否完成了目标?
1.生态因素的含义
2.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
所描写的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B
D
随堂测试
3.“春兰秋菊,南橘北枳",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B
4.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常被嗅觉发达的兽类
捕食,对此解释为( )
A.这些鸟不适应环境 B.被食的鸟是警惕性不高的
C.适应是绝对的 D.适应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对性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