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光和颜色
第1课时 光源 光的传播 光速
知识点 1 光源
1.以下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自行车尾灯 B.太阳 C.发光的萤火虫 D.满月时的月亮
E.正在播节目的液晶电视 F.发光的水母 G.钻石
知识点 2 光的直线传播
2.光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物质中传播。显示了光在水中的传播情况,光在空气、玻璃中的传播特点与在水中相似。可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
3.为了描述光的传播情况,通常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 来表示光的传播 和 。光线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建立的一种 (填“理想”或“猜想”)模型。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立竿见影
B.日食、月食
C.小孔成像
D.早晨,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却已经看到了红彤彤的太阳
5.阳光明媚的夏天,在茂密的树下常常看到一个个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阳光在空气中沿 而形成的 (填“正立”或“倒立”)的 (填“实”或“虚”)像。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可以看到 (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6.画出如图2-4-2所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
7. 如图所示的漫画说明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我们知道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为c= m/s= km/s。光在玻璃、水、空气三类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8.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小
D.光的传播速度一般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9.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人离路灯由远及近再渐远的过程中,人的影子的变化情况是 (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再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10.如图2-4-4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坐井观天”,青蛙通过井口观察的范围正确的是(O点表示青蛙的眼睛)( )
11.在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中,终点线处的计时员为了准确计时,在开始计时时应 ( )
A.听到发令枪声同时按下秒表
B.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秒表
C.听到枪声或看到白烟按下秒表均可
D.无法确定
12.小明看到闪电后12.3 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 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 m,光速约为3×108 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这种估算方法
( )
A.是正确的,因为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
B.是正确的,因为声音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
C.是错误的,因为光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
D.是错误的,因为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
13.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又变直了。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14.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 cm、直径为5 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2-4-6所示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
(2)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填“有关”或“无关”)。
(3)若直筒M、 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 N筒,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自|我|提|升|练
15.如图2-4-7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1)当小铁球A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标出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
(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甲中的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虚线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MN上运动的轨迹。
答案
1.B、C、E、F
2.沿直线传播
3.直线
路线
方向
理想
4.D
5直线传播
实
倒立
圆形
6
7.
3×108
3×105
空气、水、玻璃
8.D
9.D
10.B
11.B
12.A
13、D
14.
倒立
直线传播
无关
变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