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梦圆历史工作室 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978年5月,真理标淮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它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2)召开:1978年12月,北京。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为指导。
梳理知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国的发展又遇到一个“十字路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内容:
①政治上: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
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②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③组织上:进行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梳理知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意义:
①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新领导集体。
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第一次: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梳理知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2.拨乱反正
(1)目的: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2)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3)内容:
①平反冤假错案
②纠错、摘帽(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4)意义:有效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我们悼念刘少奇同志,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他的遗愿,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全面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大会上致悼词》
梳理知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3.民主法治建设
(1)总结历史:1981.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的历史,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梳理知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3.民主法治建设
(2)修订宪法:1982年年底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梳理知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改革的必要性
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②农民生活贫苦;
③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后期存在严重弊端,使经济失去活力,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梳理知识二:改革开放进程
梳理知识二:改革开放进程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措施: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撤社建乡(1983年)
③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A.背景:家庭承包责任制普及后,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政府鼓励他们兴办社会急需的行业,扶助他们发展多种经营。
B.意义: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意义:
①废除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旧体制,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③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逐步推行。
梳理知识二:改革开放进程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
(1)必要性:
①国有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
(2)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梳理知识二:改革开放进程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内容:
(5)结果: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
(6)作用: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革前 改革后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方式 平均主义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梳理知识二:改革开放进程
3、深化改革:1992年以来
(1)目标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深化改革:
①国企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
②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梳理知识二:改革开放进程
4.对外开放:
(1)引进来:
①设立经济特区:
②开放沿海沿海城市:1984年,14个
③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
④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浦东新区
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中国进一步对外开
⑤开放内地:1992年,主要开放沿江城市和内地的省会城市。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岛
梳理知识二:改革开放进程
4.对外开放:
(2)走出去:
①战略: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②实践:2001 年12 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③意义: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梳理知识二:改革开放进程
5、深化改革开放
梳理知识二:改革开放进程
1.“一国两制”理论
(1)形成过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2)含义:前提是“一个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梳理知识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2、“一国两制”实践
梳理知识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3)港澳成功收回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符合实际
③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④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⑤准备工作: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回归做了很大的准备。(4)港澳(4)成功收回的意义:
①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
梳理知识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占领我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②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收回台湾。
③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造成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梳理知识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推动两岸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②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
③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④1992年11月,海峡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⑤1993年4月,“汪辜会谈”,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汪辜会谈”
梳理知识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⑤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⑥2005年4月,国民党领导人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同胡锦涛会谈,这是继重庆谈判以来两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会谈。
⑦2008年,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⑧2015年11月,习近平和马英九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祖国统一,真中国特色!兄弟齐心,全民族复兴!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梳理知识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2015)
(4)阻碍海峡两岸关系主要因素
①台独势力 ②海外反华势力(日本、美国等)
(5)当今推动祖国统一实现的有利条件
①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③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④香港、澳门的成功经验;⑤国际局势的缓和。
李登辉 “一中一台”
陈水扁“一边一国”
蔡英文鼓吹“两国论”
梳理知识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梳理知识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学思之窗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中共十九大《报告》
(一)体系构成
(1)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发展进程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
①最早提出:1982年.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②初步形成:1987年.十三大
③理论深化:1992年.南方谈话
④写入党章:1997年.十五大
材料一:在此前(1984年——引者注)的一年多里,对深圳的各种非议指责正沸沸扬扬,北方一家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历史租界的由来》的长文,影射深圳特区是新的“租界”,其后又有文章提醒,要警惕中国出现新买办和李鸿章式的人物。很多来深圳参观的老干部视特区为异端,惊呼“深圳除了五星红旗还在,社会主义已经看不见了”,“特区姓‘资’不姓‘社’了”。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 1978-2008》
梳理知识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1、邓小平理论
(1)解决问题:
①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
(2)历史意义:
①邓小平理论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②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邓小平
梳理知识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内容:
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写入党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
(5)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 江泽民
梳理知识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3、科学发展观
(1)形成: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解决的问题: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3)写入党章:2007年中共十七大。
(4)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 胡锦涛
梳理知识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2)写入党章: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写入宪法: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4)历史地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 习近平
梳理知识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梳理知识五: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1)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都居世界第一。
(2)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7席。
(3)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 港珠澳大桥
▲“神威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 2011—2017年中美日国民生产总值柱图
(4)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
(5)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5G时代到来:
5G的网络速度至少是4G网络的15倍。4G网络的平均速度为30Mbps,15倍的话也就是450Mbps
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
梳理知识五: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3、思想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1)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2)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3)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
梳理知识五: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突破
(1)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3)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4)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在南海检阅海上编队
梳理知识五: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2)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梳理知识五: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原因
2.表现:
(1)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
①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
②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③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④同欧洲、拉美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 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合影
梳理知识五: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三次历史性巨变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第三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整合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2、认识 (1)近现代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孙中山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是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现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邓小平是为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三次历史性巨变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多年高居世界第一,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真正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知识整合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知识整合二: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
变革 原因 内容 结果
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 保护富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 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证明依靠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 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知识整合二: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
变革 原因 内容 结果
人民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一项长期经营制度稳定下来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调整 时间 原因 核心内容 结果
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的国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新中立初期至1956年后 ①借鉴苏联模式;②缺乏经验;急于求成 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片面追求高速度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起过积极作用;②但经济建设超越了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使企业失去活力
知识整合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要调整
调整 时间 原因 核心内容 结果
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①吸取历史训;②借鉴国外经验;③实行对外开放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 增强企业活力,解放生产力,使企业得到发展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20世纪90年代后 认清国情,总结经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把企业推向市场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知识整合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要调整
1、从原因上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1)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4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3)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知识整合四:综合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从特点上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为 (1)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经营形式)共同发展。 (2)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
知识整合四:综合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从实践意义上看:
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知识整合四:综合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项目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 化建设 ②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①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
低、国防力量薄弱
②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
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
③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特点 ①单一公有制 ②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 性作用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②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
定性作用
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
知识整合五: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1、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引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本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知识整合六:全面认识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
2、近代中国的“开放”与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的区别
(1)背景不同:近代史上的中国是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败后的被迫开放,现代中国的开放是在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前提下主动实行的。 (2)内容不同:近代史上的“开放”是以列强的武装侵略为手段的,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现代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知识整合六:全面认识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
2、近代中国的“开放”与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的区别
(3)影响不同:近代史上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出现,但是中国却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地;现代中国的开放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质不同:近代史上的“开放”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现代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知识整合六:全面认识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
知识整合七:新中国外交发展的三个阶段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成果 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②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敌视孤立新中国③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确立了“一边倒”等方针 ①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 “一边倒”
20世纪70年代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③苏攻美守的冷战形势 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中日关系正常化;④同西方更多国家建交; “一条线,一大片”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成果 特点
改革开放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②两极格局瓦解;③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②实行不结盟政策;③对外开放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③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方位”
知识整合七:新中国外交发展的三个阶段
1.新中国建立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1)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和冲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在中国“扶蒋反共”。 (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企图扼杀新政权。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 (1)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 (2)中国方面:国际地位的提高;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3.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1)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矛盾、斗争乃至对抗在所难免(2)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经济上相互需要,政治上互有所求。
知识整合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原因
知识整合九:国际形势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时期 国际形势 中国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 ①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义制度尖锐对立。②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冷战”,企图遏制社会主义。③在亚洲,美国扩大朝鲜战争,威胁中国;扶植日本,力图包围中国与苏联。 ①建立三大民主政治制度。②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这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④参加朝鲜战争,有力地捍卫了世界和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①中美仍处于对峙状态; ②中苏关系恶化;许多亚非拉国家独立。 ①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②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知识整合九:国际形势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时期 国际形势 中国反应
“文革”时期(1966-1976年) 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②西欧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③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④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五苏联霸权主义不断发展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安全。 ①国内“左”的错误加剧,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②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①两极格局逐步瓦解,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②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①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本课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