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2-12 12: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请思考: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3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4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一)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1.什么是环境问题?2.哪些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5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的急剧增长产业革命以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某些资源匮乏日趋明显6环境问题有哪些类型? (二)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
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7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看一看,环境问题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有按生产类型、地理空间、环境要素的划分方法。 【活动】8按环境要素划分按生产类型划分按地理空间划分工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问题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区域环境问题局部环境问题生活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请将下列环境问题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9大气、水、土壤属于环境要素;工业、农业、生活属于生产类型;全球、局部、区域属于地理空间。理由是:10 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
其原因有( )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
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
而变
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
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典题训练】A11【解析】环境问题是因各地理要素不协调而产生的,而地理要素间可以相互影响和渗透,并借助物质、能量循环得以扩大其影响范围。12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什么是资源枯竭? 资源枯竭是指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以至不敷人类资源需求的现象。131.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几种形式?(1)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对矿产资源的开采,②不当的灌溉,
③建筑用地等。
(2)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活动】142.分析“全球自然资源的减少”这部分资料,探讨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1)人口增长导致居住空间减小
(2)人口增长致使人均资源减少
(3)人口增长加剧环境污染15(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水土流失加剧
(2)土地荒漠化的加剧
(3)生态恶化加剧
(4)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16图表 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活动】17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的对比柱状图。纵轴表示各种原因所占的百分比,横轴表示各种原因。18(2)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从渡渡鸟的灭绝,讨论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哺乳动物: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其他原因。
鸟类: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禁止捕猎野生动物;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19(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1.什么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2.有哪些类型的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20水污染21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危害人体健康 ,危害工农业生产,水体的富营养化等22 讨论该企业在哪些环节会产生污染物质,对当地环境又会产生哪些破坏性的影响? 该造纸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蒸煮、分离、漂白、增蓝等环节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3大气污染24洁净大气被有害气体和悬浮物质微粒污染的现象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常见的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25土壤污染26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有机污染物(化学农药等)、重金属(汞、铅、镉等)、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中毒27读世界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示意图,完成
1、2题。【典题训练】281.图中没有显示的环境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耕地沙化
C.自然资源衰竭 D.土壤污染
2.下列环境问题不是由图中显示的问题引起的是( )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全球气候变暖 D.臭氧层破坏DD29【解析】森林减少、土壤退化、湿地减少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部分树种和鱼类濒临灭绝属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退化会导致耕地沙化;而土壤污染是人类活动将污染物质排入土壤造成的,图中没有显示。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而沙化的土地为沙尘暴提供沙源;植被(尤其是热带雨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主要原因;人类排放的大量氟氯烃等物质上升到平流层后会破坏臭氧层。30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什么是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环境问题的类型31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噪声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线(单位:分贝)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321.图中噪声污染可能主要来自(  )
A.大型商场和体育场
B.娱乐场所和学校
C.交通运输和建筑施工
D.学校和森林公园
2.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
是(  )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声波传播中自然减弱 D.河流的影响CB 333.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
B.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产
生的
C.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没有超过环境的承载
力而产生的
D.是由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危害人类
与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D344.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
B.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
绝速度
C.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快速的
D.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B355.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导致生态失衡、生物种类减少。读图甲、图乙,
回答下列问题。

甲 某地区人口密度  乙 某地区生态环境
危急区分布36(1)图乙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其原因。
(2)图乙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原因。37答案:(1)该地区生态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100人以上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对环境影响大(利用和改造环境深度、广度大,产生的废弃物多),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38(2)①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②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牲畜大量集中,过度放牧现象严重,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