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故都的秋—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课前导学
重难点:
一、文体知识
散文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①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的苦闷,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练习题:
1.下列对“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四个比喻多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B.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形象地写出了其味烈、味深、味浓、味久的特色。
C.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形象地写出了其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的特色。
D.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北”衬“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
B.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3.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_____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的情调。
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
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亮点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
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
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常的俗语进去。
A.②①⑤④③ B.⑤②④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③⑤②④①
5.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小说家、散文家。
B.他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成立“创造社”,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C.他的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D.小说《故都的秋》,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6.重点字
鲈( )鱼 潭柘( )寺 一椽( )
驯( )鸽 廿( )四桥 普陀( )寺
潜( )意识 平平仄( )仄 落蕊( )
细腻( ) 颓( )废 混( )沌
橄榄( )
7.形近字辨析
1.开tuò( ) zhè( )木
2.陪chèn( ) cǔn( )度
3.qí( )途 qí( )山
4.péi( )伴 péi( )偿 bèi( )数
5.diāo( )零 tì( )傥
6.huái( )树 kuí( )伟 kuì( )疚
7.房chuán( ) yuán( )故
8.蟋shuài( ) shuāi( )跤
9.混dùn( ) 鲁dùn( )
10.xùn( )化 xùn( )练
11.tí( )唱 真dì( )
12.chāo( )写 chāo( )票 美miào( )
8.词语注释
混混沌沌:___________________
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
潜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
落寞:___________________
颓废:___________________
赏玩:___________________
疏疏落落:___________________
细腻:___________________
平平仄仄:___________________
萧索:___________________
秋士:___________________
不远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自已: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应是以“南”衬“北”。
2.答案:B
解析:A项成分残缺,“感到”没有宾语,应在“自已”后加上“的深情”;C项语序不当,“秋蝉的嘶叫”应为“嘶叫的秋蝉”;D项“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
3.答案:B
解析:把“枣子颗儿”比作“橄榄”“鸽蛋”。
4.答案:B
解析:⑤句“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常的俗语进去”是对横线前的句子的进一步说明,故排在首位。②句是对⑤句中的“平常的俗语”的具体说明。④句中的“这些话语”紧承②句。①句与④句构成语意上的转折,故①句应紧跟其后。③句点明出现①句所说的情况的原因。
5.答案:D
解析:《故都的秋》是散文
6.答案:lú;zhè;chuán;xùn;niàn;tuó;qián;zè;ruǐ;nì;tuí;hùn;lǎn
7.答案:1.开拓;柘木
2.陪衬;忖度
3.歧途;岐山
4.陪伴;赔偿;倍数
5.凋零;倜傥
6.槐树;魁伟;愧疚
7.房椽;缘故
8.蟋蟀;摔跤
9.混沌;鲁钝
10.驯化;训练
11.啼唱;真谛
12.抄写;钞票;美妙
8.答案: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潜意识:即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落寞:寂寞,冷落。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赏玩:欣赏玩味(景物、艺术品等)。
疏疏落落:稀疏零落。
细腻:细致光滑。
平平仄仄:文中指推敲字的声韵。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