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16.2《六国论》同步练习2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16.2《六国论》同步练习2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30 19:0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6课-《六国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 厥:其,他们的,泛指六国的。
B.胜负之数 数:次数。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确定。
D.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失强援 盖:因为。
B.始速祸焉 速:招致。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下:向下。
D.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3.下列对所学文言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病偻,隆然伏行:脊背弯曲,即佝偻病
B.良有以也:原因
C.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已经
D.夫子哂之:笑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论》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写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正对强敌契丹(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
B.对“伶官”的解释:因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C.“序”:写在著作或正文之前评论、介绍作品内容的文字,按用途可分为书序、诗序、文序、赠序。
D.韩愈,字退之,他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有远略 始:起初。
B.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
C.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D.李牧连却之 却:退却。
6.下列句子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洎牧以谗诛 B.则胜负之数 C.奉之弥繁 D.暴秦之欲无厌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子孙视之不甚惜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地事秦 吾得兄事之
B.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C.六王毕,四海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子孙视之不甚惜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同“倘”,如果。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作为。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诚:实在。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以礼相待,礼遇。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得下咽(yàn) 思厥先祖父(jué) 抱薪救火(xī)
B.如弃草芥(jiè) 暴霜露(bào) 弊在赂秦(luò)
C.燕赵之君(yān) 洎牧以谗诛(jì) 为国者(wèi)
D.当秦相较(tǎnɡ) 革灭殆尽(dài) 日削月割(xuē)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A.思厥先祖父 B.可谓智力孤危
C.至于颠覆 D.盖失强援
12.下列对课文第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作者肯定了燕赵“用兵之效”,也点出了“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说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当初不这样做,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 互:相继。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义:道义。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确定。
D.非兵不利 兵:兵器。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独完(保全) 始速祸焉(招致)
B.六国互丧(相继) 盖失强援(因为)
C.非兵不利(兵器)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胁迫,挟持)
D.率赂秦耶(概率) 洎牧以谗诛(等到)
15.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与战败而亡者 亡:失去。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参与。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跟随。
D.固不在战矣 固:本来。
16.对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秦以攻取之外
③以有尺寸之地
④举以予人
⑤以地事秦
⑥洎牧以谗诛
⑦以趋于亡
A.①④/②/③/⑤/⑥⑦ B.①⑥/②⑤/③/④/⑦
C.①④②/⑤/③/⑥⑦ D.①⑥⑦/②④/③⑤
17.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的“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得而兄事之 B.素善留侯张良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后秦击赵者再
C.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是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1.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洎牧以谗诛
2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此言得之 未得与项羽相见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若属皆且为所虏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晋陶渊明独爱菊
D.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23.(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5)《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苏洵《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善于说理,分为政论和史论,前者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后者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B.六国:指崤山以东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当时天下呈战国七雄的格局,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C.苏洵:北宋文学家,有《嘉祐集》传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字明允,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古代男子普遍在十八岁成年时行冠礼并且取字。
D.嬴:是一个古老的姓,出自上古八姓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姓,文中以“嬴”借指秦国。同时“蠃”也可以特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帝国的创立者秦始皇。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既紧扣题目,明确论题,又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用到了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对韩,魏,楚三国贿赂秦国的弊端进行了具体论述。
C.针对燕赵两国的国君,作者有褒有贬,一方面赞扬他们能坚守正义,不贿赂秦国,珍视自己的土地;一方面又对燕太子使用行刺之计,赵国听信谗言错杀良将进行了批评。
D.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面对北方的威胁,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2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8.齐国,燕国,赵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六 国 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B.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C.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D.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在战国时,指函谷关、崤山以东的地区。
B.“而韩、魏乘之于后”中的“乘”指四马一车。古代四马一车为一乘。
C.商鞅,卫国人,战国时政治家。主张重农抑商,他在秦国的改革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D.“背盟败约”中的“盟约”指结盟时订立誓约或条约。
31.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辙明确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B.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主要说韩、魏,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各国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C.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D.两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均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因此结尾都谈到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32.翻译下列句子。
(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2)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3)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六国论
[明]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果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犹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转而说六国以从亲,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从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复。”所以状衰世之人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33.下列各项中对原文中未加标点部分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B.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C.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D.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3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子女则随父姓。
B.“山东”指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C.“昆弟”中“昆”指哥哥,或胞兄。昆弟同昆仲,指兄和弟。
D.“君”有多种解释: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指品行好的人;古代的封号;对对方的尊称等,此处是对对方的尊称。
3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他不同意苏洵和苏辙的观点。
B.作者认为六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和秦国的做法没有什么不一样。
C.作者认为上天是爱护百姓的,不会让无辜的人民一直遭受残害。
D.作者认为秦统一六国而称帝和六国灭亡都是天意,这种观点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36.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37.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临夏中学将于5月上旬举行文化艺术周活动,届时每个班都将有各自的节目登场。快来给自己的班级想个口号加油鼓劲吧!要求主题鲜明,有一定的文采,且不超过16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3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分别齐、燕、赵国的做法,证明了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B.作者认为燕、赵两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C.作者赞扬燕、赵两国“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但也批评燕国用荆轲刺秦之计,赵国错杀李牧这员良将。
D.作者认为如果六国不赂秦,就可以战胜秦国,不会灭亡。
3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宗明义,提出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先双重否定,后又设问,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B.在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用巧妙的引用、精当的比喻,说明了赂秦必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中心论点。
C.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数量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与战败的损失差不多。
D.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的能力。学生应明确实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总结,不断积累。具体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义。
B项,“胜负之数”意思是: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命运。
故选B。
2.C
【详解】此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C项,“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意思是:自取下策而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下:自取下策。
故选C。
3.C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本题C项加点词解释错误,句意为: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已,后来。故选C。
【点睛】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4.A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A项,“《六国论》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错误,《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故选A。
【点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5.D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的能力。学生应明确实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总结,不断积累。具体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义。
D项,“李牧连却之”意思是:李牧接连使秦军退却。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能力。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D项,“暴秦之欲无厌”意思是: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厌:通“餍”,满足。
故选D。
【点睛】通假字辨别规律:
通假字有其规律,通假字和本字之间有一定关系,认识这种关系,有助于理解假义提高阅读能力。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代替“避”。
(2)师者,所以传道事业解惑也。(《马说》)“受”代替“授”。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食之不能尽其才(《马说》)“材”代替“才”,才能。
3.同声旁的“形声字”相互代替
为长者折枝。(《齐恒晋文之事》)“枝”代替“肢”。
4.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通假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蚤”代替“早”。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以”代替“已”,停止。
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A项,“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有的人,不定代词;“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或许,副词。
B项,“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为,治理,动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治理,动词。
C项,“子孙视之不甚惜”,之,它们,指土地,代词;“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之,的,结构助词。
D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非,不是,判断动词;“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非,没,动词。
故选B。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8.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理解能力。文言实词的考查包括: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解答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一方面要把握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另一方面要把握语境对其含义的“影响”,也就是说要结合语境来判定词的含义。
A项,“以地事秦”与“吾得兄事之”,事,侍奉,动词。
B项,“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最初,副词;“始速祸焉”,始,才,副词。
C项,“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动词;“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一把,数量词。
D项,“子孙视之不甚惜”,惜,珍惜,动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惜,可惜,动词。
故选A。
9.B
【详解】此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B项,“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意思是:治理国家的一国之君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为:治理。
故选B。
10.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注意常见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
A项,“抱薪救火”的“薪”读xīn;
B项,“暴霜露”的“暴”读pù,“弊在赂秦”的“赂”读lù;
C项,“为国者”的“为”读wéi。
故选D。
11.D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能力。古今异义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等。在解释古今异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A项,“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B项,“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智商。
C项,“至于”,古义:以至于,引出下文的结果;今义:提及另一事。
D项,“强援”古今义相同,均为:强大的支援。
故选D。
1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分析错误,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是在于他们“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选A。
13.B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的能力。学生应明确实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总结,不断积累。具体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义。
B项,“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意思是: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义:坚守道义。
故选B。
14.D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的能力。学生应明确实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总结,不断积累。具体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义。
D项,“率赂秦耶”意思是“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率:全都,一概。
故选D。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众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莱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1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意思是:(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与:亲附,亲近。
故选B。
1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以,因为,介词。
②“秦以攻取之外”,以,凭借,介词。
③“以有尺寸之地”,以,才,副词。
④“举以予人”,以,来,连词,表目的。
⑤“以地事秦”,以,用,介词。
⑥“洎牧以谗诛”,以,因为,介词。
⑦“以趋于亡”,以,以致,连词,表结果。
分析可知,①⑥都是介词,因为;②⑤都是介词,凭借,用;③副词,才;④连词,来;⑦连词,以致。
故选B。
1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A.“吾得而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B.“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形容词作动词。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动用法,使……损害,使……削减。
D.“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故选B。
1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能力。
A.“故事”,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事情。
B.“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C.“存亡”,古今义相同,均为:胜败。
D.“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不可以。
故选C。
19.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
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礼遇。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形容词作名词。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故选B。
20.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而,连词,表顺承。
故选B。
2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A.被动句,“为”表示被动;
B.被动句,“为”表示被动,标志是“为……所……”;
C.不是被动句式;
D.被动句,标志是“诛”,被诛杀。
故选C。
2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A.“此言得之”,得,正确;“未得与项羽相见”,得,能够。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被;“若属皆且为所虏”,为,被。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爱惜;“晋陶渊明独爱菊”,爱,喜爱。
D.“或曰:六国互丧”,或,有的人;“或未易量”,或,或许。
故选B。
23.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古人云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弊、赂、厥、洎、谗。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4.D
25.C
26.B
27.(1)既然这样,那么诸侯国的土地有限度,而暴秦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就越厉害。
(2)六国本来有这样的大好形势,却被秦国人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致走向灭亡。
28.齐,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五战于秦”是完整的状语后置结构,作“赵”的谓语,所以应在“秦”后断句,排除B、C两项;“后”作“秦击赵”的时间状语,中间不可断句,排除A。
故选D。
25.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古代男子普遍在十八岁成年时行冠礼并且取字”错误,古代男子是在二十岁时行冠礼。
故选C。
2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错误,在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并没有假设论证。
故选B。
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通“餍”,满足;“弥”“愈”,越;“急”,急迫,厉害。
(2)补充主语,“六国”;“为……所”,被动句式;“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日/月,名词作状语,天天/月月。
2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可知,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依据“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可知,燕国灭亡的原因是“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依据“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可知,赵国灭亡的原因是“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点睛】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29.A
30.B
31.D
32.(1)弃置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
(2)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
(3)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
【解析】2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由语段中的“矣”为句末语气词,可排除B、D两项。由“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的语意来看,“秦兵未出”与“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应是对应的,说的是“秦兵”与“天下诸侯”的行为,故可排除B、C两项。
30.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项错,,“而韩、魏乘之于后”中的“乘”是指“追逐,追击”。故选B项。
3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错误,苏洵的《六国论》采用借古讽今的方法,苏辙的没有采用。故选D项。
3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委,弃置;当,抵挡;虎狼,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折,屈服。第二句中,委,对付;四国休息于内,状语后置;阴,暗中。第三句中,不知出此,省略主语;乃,只;背盟败约,违背盟誓、毁弃约定。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未曾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弃置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33.C
34.D
35.A
36.(1)从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地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
(2)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有勇有谋的人(人的智谋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宠溺伶人才如此呢?
【解析】3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是故”是“因此”的意思,往往放在下一句的开头,引出结果,所以排除AB两项。比较CD两项,断句的区别主要在“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这句的断句。根据句式特点,“其恶未极”“其恶未盈”句式结构相似,“其恶”分别作这两个句子的主语,所以C项正确。故选C。
3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D句中“此处是对对方的尊称”分析错误。根据文意“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以终刘于虐乎?”,此处的“君”指的是第一种解释,与前句的“民”相对。故选D。
3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项,“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他不同意苏洵和苏辙的观点”分析错误。作者在本文第一段只是列出了苏洵和苏辙的观点,并未表明自己的观点。故选A。
3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炽:严重;迄:到;乎:句中语气词,无实意;荼毒:毒害、残害,此处要翻译为“被残害”;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句得分点:于:前一个是介词,“从”,后一个表被动“被”;忽微:形容词作名词,细微的事情;智勇:形容词作名词,有勇有谋的人;岂:表反问,难道、哪里;独:仅仅;祸患常积于忽微:状语后置句;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岂独伶人也哉:反问句。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一定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来观察历史,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能只是把历史罪过归于秦国。在那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的做法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任何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刚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假使秦国当真用了他,他为秦国所谋划的,也会像张仪那样。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横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用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不是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崇尚欺诈和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横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尚且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你竟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从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地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这样啊!因此秦国不太强盛,秦王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他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王没有恶贯满盈,秦国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爱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37.用文化艺术震撼心灵的孤寂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本题要求“给自己的班级想个口号”“主题鲜明,有一定的文采,且不超过16个字”,目的是给在文化艺术周上表演节目的同学们“加油鼓劲”。 口号反复使用,可以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人铭记于心,从而成为鼓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力量,所以用口号作为号召的手段是非常有实际功效的。主要围绕文化的作用来写口号,要朗朗上口,易于传播。比如“用文化艺术震撼心灵的孤寂”。
【点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38.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就可以战胜之秦国,不会灭亡”说得太绝对。作者只是说“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故选D。
39.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C.“‘赂’的损失与战争的损失差不多”分析错误,“赂”的损失是战争的损失的“百倍”。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