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2 认识工程 课件(3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春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2 认识工程 课件(3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29 09:00:18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2023春教科版 科学
六年级下册
科学 教科版 六年级 下册
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
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要经历相类似的建设过程。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2
3
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的。
能根据工程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能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1
2
3
认识到工程建设的艰难,从而产生对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进一步唤起学习工程的兴趣,激发做名小小工程师的愿望。
科学态度目标
1
2
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互关系。
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类的好奇及社会的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2
温故知新
你还记得建造住房要有怎样的流程吗?其中核心环节是?
选址
设计
建造
评估
改进
我们已经了解了住房和它的建造过程,其他工程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
它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1
阅读或观看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试着整理和归纳下面的问题。
Q4 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Q3 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Q2 大桥的建造曾面临哪些限制和挑战?
Q1 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经过九年施工,港珠澳大桥终于正式开通了。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小组进行资料整理、分析
1.处理文献资料;
2.小组内补充各自课前收集到的各种信息;
3.组内交流分享,共同完善本组答案。
经过九年施工,港珠澳大桥终于正式开通了。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经过九年施工,港珠澳大桥终于正式开通了。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Q1 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港珠澳大桥将连起华南最具活力经济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港珠澳大桥将给香港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珠海将借助香港的经济优势快速成长,澳门也能获得更多旅游市场资源。
Q1 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Q3 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Q2 大桥的建造曾面临哪些限制和挑战?
限制和挑战 解决办法
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不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
在这片水域上修建六七干米长的海底隧道22.9平米长的跨海大桥
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
修建人工岛
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
用圆钢筒围岛
我们还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2月23日,青州航道桥56号墩索塔“中国结”结形撑首个节段(J3 节段)吊装成功。
2015年8月23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首个“海豚”塔成功吊装。
2015年9月6日,主体工程220座墩台全线完工。
Q4 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合龙。
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全线贯通。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
2018年2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具备通车试运营条件。
Q4 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视频演示
2
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对比上节课房屋建造的过程,一起归纳一下
工程建设过程要经历的步骤。
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实施建设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
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实施建设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
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1.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2.工程建设一定是受许多客观条件制约的,这也是一项宏大工程建设的艰难所在。
了解宏大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回顾房屋和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你知道工程中用到了哪些方面的技术吗?
3
通信
运输
制造
冶炼
力学
建筑
电子
燃料
机械
你知道这些工程吗?查查资料,说一说他们用了那些新技术。
你知道这些工程吗?查查资料,说一说他们用了那些新技术。
高速铁路技术简称高铁技术,是指与高速铁路系统有关的所有科学技术,其中包括铁路建设技术、火车制造技术、材料装配技术、信息采集技术、调度控制技术、维修养护技术、常规运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等。中国拥有独立的高铁技术,主要体现在IGBT技术自主化、高速列车芯片国产化、高速铁路由国家土建央企施工以及高速列车中国标准化等。
高铁
鸟巢
“鸟巢”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创新成果非常丰富。其中,较为突出的新技术、新工艺包括: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清水混凝土技术、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钢结构CAD技术、钢结构防火防腐技术、新管材应用技术、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等。
天眼
“中国天眼”在设计上的突破创新,为“从图纸到现实”的制造带来巨大挑战。而应对挑战的过程,也正是国产精准制造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比如,要实现反射面(即索网)可改变形状这个世界首创设计,要求构成索网的钢索像弹簧一样有一定伸缩性,疲劳强度是现有标准的两倍多,国际上未有先例;还要求每根钢索的加工精度要达到1毫米,把传统标准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天宫空间站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主要目标是全面突破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空间站工程总体和工程各有关系统从关键技术验证、各系统功能性能验证、组织指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认为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柔性太阳电池翼与驱动机构等8项关键技术得到了有效验证;核心舱在轨运行状态良好,功能性能正常,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具备支持空间站组装建造的条件……
可以说,科学技术进步支持工程的实施,工程的实施也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工程有了哪些认识?这些认识的依据是什么?
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工作。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设计,设计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
工程无论大小都要经历相类似的建设过程。
2.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哪些重要的工作阶段
完成一项工程需要经历的相似步骤有5点: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
3.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工程项目包含大量的科学原理,利用大量的科学发现,不断推动技术的发展。所以技术与工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4.假如让我们做一名小小的工程师,我们都要完成哪些工作呢
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去做,最重要的是设计。首先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并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然后制作一个模型,再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最后实施建设。
收集塔的图片,观察塔的结构特点。
课堂达标
选 择
1.建造港珠澳大桥是我国重大工程,你对它的了解有
( )。(多选题)
A.施工历时9年
B.耗资千亿
C.集桥、岛、隧为一体
D.全长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E.被英媒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ABCDE
2.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对我国的意义有( )。(多选题)
A.极大地缩短了港珠澳之间的时空距离
B.是“一国两制”下粤(指广东,珠海是广东的一座城)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C.有利于港珠澳三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D.体现了我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
E.代表了中国桥梁先进水平,展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ABCDE
课堂达标
1.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 )
2.技术与工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
3.港珠澳大桥的工程师是詹天佑。( )
4.宇宙飞船、平板电脑、高铁都是工程师的杰作。( )
5.工程师设计的产品生产出来后不经任何调试即可使用。
( )
6.高铁建设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条件是时间和费用,不用考虑环境。( )
判 断


×

×
×
总 结
港珠澳大桥
工程建设步骤
胚芽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
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实施建设
建造原因
限制和挑战
解决办法
主要过程
认识工程
宏大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