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题(有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题(有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30 16:5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1.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能够节约资源。下列垃圾中不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A.易拉罐
B.旧书本
C.矿泉水瓶
D.果壳瓜皮
2.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燃烧匙 B.分液箱斗 C.试管夹 D.烧杆
3.下列描述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蒸发 水的凝固
B.海水制碱 海水晒盐
C.葡萄酿酒 葡萄腐烂
D.火药爆炸 车胎爆炸
4.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同学们知道醋酸、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收集证据
6.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B.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
D.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
7.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给固体加热
C.给液体加热
D.熄灭酒精灯
8.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
9.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A.加氧化铜 B.加稀硫酸
C.加热试管 D.熄灭酒精灯
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变黑 D.实验4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
12.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3.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完成的几个问题: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 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③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④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⑤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一获得结论一反思与评价”进行排序,其中正确的是猜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②④③⑤
14.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
B.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C.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D.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
15.下列各项警示标示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
A. 甲醛 B. 酒精
C. 烧碱 D. 浓硫酸
16.下列水的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各是哪些?用序号表示.
物理变化是_______,化学变化是_______.
17.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填序号)
A 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 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 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_____在试管架上晾干。
18.①做化学实验时,不慎手上沾上浓硫酸,必须先做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A迅速用水冲洗  B用抹布擦拭);
②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必须先_____。(A 将混和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19.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硬度 ______________ ,密度比水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溶于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____________ (填“a”或“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的 ____________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20.下列是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图一中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___________部分炭化变黑严重(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2)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能否点燃?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白烟是___________。
(4)图四中,将一个__________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将内壁涂有__________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
2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A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B、C中的_____;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如何判断气体已经集满:________.
(3)把红热的木炭伸入集满气的集气瓶中,现象是________;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
(4)E是一种多功能装置,可用于集气、洗气等,若将E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
(5)图D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实验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一体,实验更优化
(6)举重运动员在举重前常用一种白色粉末擦手,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MgCO3,请计算MgC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精确到0.1%).
22.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蜡烛有以下性质:①固态;②白色;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难溶于水;⑥受热易熔化;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填序号)。
(2)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B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 蜡燃烧后的产物有__。
②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____,振荡 ____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
(4)C实验是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李强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王亮认为“白烟”的成分是石蜡蒸气凝结而成的固体颗粒。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确定“白烟”的成分。验证李强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支持王亮同学猜想的方法是______。
(5)D实验中,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实验成功?____(只答一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B
6.B
7.C
8.C
9.C
10.A
11.B
12.B
13.B
14.C
15.C
16. (1) (1)(2)(5) (2) (3)(4)
17. (1) 向着手心 倒放 (2) A (3) 预热 倒放
18.(1) A (2) A
19.(1) 小 小 不 外焰 (2) 内焰和焰心 a 外焰 (3) 水 二氧化碳
20.(1)外焰
(2)气态
(3) 能 石蜡固体小颗粒
(4) 冷而干燥 水雾 澄清石灰水 CO2
21.(1) 酒精灯 C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处,木条立即复燃且燃烧旺盛 (2)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b ①②③ 14.3%
22.(1) ①②③④⑤⑥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水 (2) 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在白烟上方罩冷且干燥的烧杯 (3) 将白烟点燃 沿着白烟方向迅速点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