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
1.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2.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钻木取火”是古人点燃木柴的一种方法,关于这种引火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钻出的木屑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
②钻出的木屑比原木材着火点低
③钻的目的是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④钻的目的是升温达到木柴的着火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与他人。下列关于安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B.为了安全在加油站不能接打电话
C.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
D.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5.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D.加油站、面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6.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
7.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9.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10.创新改进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实验的创新改进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燃烧的条件
1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2A+B=2C的反应中,24g的A完全反应生成40g的C,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②鉴别CO、H2、CH4 三种气体的方法是观察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③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点燃
④一定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且该物质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1)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乙醇属于化合物 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现象________,汽油和乙醇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则汽油中一定含有____和____(填元素符号 )。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分别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4.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
(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
(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
15.分析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在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不同的实验中,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小木条,发现伸入空气样品中的小木条正常燃烧,伸入呼出的气体。样品中的小木条熄灭。通过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通过比较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16.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煤的使用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含硫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_____。因此应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太阳能 B 风能 C 石油
(2)乙醇汽油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
(3)二甲醚( CH3OCH3)被认为是21世纪新型燃料,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_。
17.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一般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请写出现象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相对于B装置,实验室使用C装置制取氢气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氢气在点燃前必须验纯,为确保安全,最好选用装置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所示方法收集氢气。
18.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19.碳足迹计算器能够简便查出人类活动所排放CO2的多少,并在屏幕上显示需要种植多少棵树木进行抵偿。某次使用天然气供暖所排放的CO2质量为3.52kg,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请计算:
(1)这次供暖消耗甲烷(CH4)的质量是多少?_____
(2)若一棵树每天能吸收50gCO2,则上述使用天然气供暖所排放的CO2需要一棵这样的树吸收约_____天(结果保留整数)。
20.电动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有为其提供电能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它的优点是可以充电循环使用。电瓶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材料是金属铅(Pb),电瓶内所加液体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稀硫酸,放电(为外界供电)时发生反应的现象如下: 。当放电时,反应物反应掉一定量后,就会导致电压下降,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就必须及时充电。
(1)电瓶在放电时,_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假如某个电瓶中铅的质量为1800g,请计算:当有621g铅参加反应时,理论上需消耗硫酸的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B
6.D
7.C
8.B
9.A
10.A
11.B
12.A
13.(1)B
(2)物理
(3) C H
(4) N2 CO2
14. (1) 天然气 (2)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5.(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16. (1) CO、SO2 C (2) 乙醇能减少燃烧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或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节约石油等资源等)
17.(1) 长颈漏斗 置换反应 (2)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
18.(1) a B (2) P2O5
19.(1)根据反应的现象,设消耗甲烷的质量为x,
解得x=1.28kg
(2)3.52kg=3520g,若一棵树每天能吸收50gCO2,需要的天数为 ,
答:(1)这次供暖消耗甲烷(CH4)的质量是1.28kg;(2)若一棵树每天能吸收50gCO2,则上述使用天然气供暖所排放的CO2需要一棵这样的树吸收约70天。
20.(1)化学;
(2)论上需消耗硫酸的质量为588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