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测】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练测】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10 20:4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选择题
1.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关于指南针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有度》中,当时称指南针为(  )
A.指南鱼   B.司南
C.指南车 D.罗盘
2.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4.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5.古代中国的发明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体验。下列与发明火药密切相关的活动是
A.耕作 B.采矿 C.铸造 D.炼丹
6.2011年3月底,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就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妥。材料反映了(  )
①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水平较高 
②商代文字书体灵活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③“后母戊”三字体现了甲骨文象形的特点 ④商代社会重孝观念较为普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宋代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B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
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C
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
D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8.《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9.“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  )
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10.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11.《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 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2.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13.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  )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成就只有“写经体”
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14.图15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A.“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
B.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
C.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系统的汉字
D.小篆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
15.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A B C D
16.印章是在方寸之间进行创作和表现的艺术品。根据印面形式划分,文字凹陷下去的印章称为阴文印,文字凸起的称为阳文印。图3中的阴文印钤盖出的印拓应是
A B C D
17.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
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俱备
18.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其基础是原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戏和汉族地区的汉戏
B.其逐渐形成时期正是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流行之时
C.第一次由电影来表现其唱腔魅力是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
D.“八亿人口八个戏”反映了京剧艺术的再次全面繁荣
19.“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0.我国有许多对联表达了人们对历史名人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以下对联与相关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A.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
B.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屈原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欧阳修
D.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杜甫
二.材料题
21.“文史互证”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义:其一,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从历史的层面对古诗文予以周密的考订、辨误和解说;其二,从文学角度阐释历史,即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历史要素,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春望》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二 宋代铸造铜钱和铁钱的数量相当大。据《宋史·食货志·钱币》记载:“皇祐(公元1049-1054年)中,饶、池、江、建、韶五州铸钱百四十六万缗,嘉、邛、兴三州铸大铁钱二十七万缗。”“江、池、饶州、建宁府四监,岁铸钱百三十四万缗,充上供;衡、舒、严、鄂、韶、梧州六监,岁铸钱百五十六万缗,充逐路支用。”
材料三 (鲁提辖)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摘编自《水浒传》
(1)联系《春望》简要分析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诗在题材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铸钱数额巨大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判断,宋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货币是铜(铁)钱还是白银?简要说明理由。
22.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
材料三 《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一书中说:“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请回答: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
(3)材料三中提到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新发展”的原因。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3)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CCD 6-10 ACCDC 11-15 BDCCD 16-20 CABBA
二.材料题
21(1)原因:杜甫的《春望》直接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们痛恨战乱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以诗的形式记录了历史。特点:唐诗题材广泛,关注现实生活。
(2)宋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解决三冗问题也需要大量货币。
(3)铜(铁)钱。理由:材料二源自正史,可信度较大。材料三源自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作者更有可能是用自己时代的状况来描写宋朝的情况。
22(1)作用: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在唐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节省了印刷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
(2)作用:四大发明问世后,逐渐走向世界,并传入欧洲。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大作用;指南针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这一切都为欧洲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条件。
(3)“新发展”:批判思想产生;市民文学——小说繁荣;出现新的剧种——京剧形成并发展。原因: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