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选择题
1.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2.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 )。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3.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 )。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中国教#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4.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5.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相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是
A.具有人文意识 B.评判事物标准 C.关注现实社会 D.提倡独立思考
【答案】B
6.“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否定教皇权威 C.肯定人和人性 D.提倡因信称义
7.一位历史学家对西方某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评价为“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利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你认为这是对
A.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评价 B.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评价
C.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文主义的评价 D.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时人文主义的评价
8.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9.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10.观察下图,图一文学作品(《十日谈》)的内容与图二(《红楼梦》)的内容相
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反专制王权
B.反教会压迫
C.反殖民侵略
D.反封建礼教
11.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这次革命指的是
A.古希腊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活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12.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段话反映出马丁·路德主张
A.倡导“人性”解放 B.否定教皇地位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耶稣基督
13.约翰·洛克在《政府论》说:“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文中引用的“上帝”概念实质意义是
A.论证中世纪的“君权神授”的重要性 B.借用罗马教皇的权力否定君主专制
C.说明“天赋人权”的合理性 D.说明天主教赋予人权力的合理性
14.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15.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 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
16.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 B.基督教思想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17.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根据伏尔泰的评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16世纪的英国
B.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专制
C.伏尔泰认为贵族政治与平民政治是可以兼容的
D.伏尔泰的政治主张是保守落后的[来源:学#科#网Z#X#X#K]
18.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19.在《波斯人信札》中,孟德斯鸠通过一位在法国旅游的波斯贵族朋友的通信,评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问题。他认为,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们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孟德斯鸠并不否定国王的存在
B.孟德斯鸠主张推翻专制实现共和
C.孟德斯鸠认为国王应通过行政权为人民服务
D.孟德斯鸠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20.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
A.天赋人权 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
21.启蒙运动的真正创始人是艾萨克·牛顿爵士(1642~1727年)和约翰·洛克(1632~1704年)。……牛顿的光辉成就就是用精确的机械观点来解释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的每一事物都受着普遍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能够像数学原则那样精确用公式加以阐明。……牛顿的哲学并没有排除上帝的意思,但是他的哲学使上帝失去了权利。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是启蒙运动的真正创始人 B.科学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
C.牛顿的哲学规律推动宗教改革 D.牛顿不反对上帝的权威
22.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感叹孔子的学说并称其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A.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精神枷锁 B.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度
C.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 D.有利于建立代议制的政体
二.材料题
23.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来
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答案
一.选择题
1-5 CCADB 6-10 CAABB 11-15 BBCAC 16-20 CCABC 21-22 BB
二.材料题
23(1)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2)
经济
生产力极大提高
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民主政治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主义诞生;开创无产资级革命新时代
文化
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发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兴起
社会
城市化加快;无产阶级开始显示伟大力量
生态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
赞成②主要是“西方腾飞”。
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中^
赞成③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依然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