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10 20:3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盐城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蒹葭苍苍, 。(《诗经》)
(2)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3)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7)《桃花源记》中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句,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意境相似。
(8)从“神十”升空到“嫦娥”落月,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飞天的梦想。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当怀着“ , ”的志向,奋发有为,报效祖国。(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填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等待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只有学会等待,才能捕捉到幸运女神转瞬即逝的微笑。等待,让你混沌的心灵变得澄净;        ;等待,让你zhì嫩的肩膀变得坚实……等待的日子里,我们的心中要燃亮一盏灯——奋斗目标。咬定目标,契而不舍地等待,终会让梦想开出徇烂的花朵。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积淀 zhì 嫩
(2)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3)参照画波浪线语句,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
等待,让你混沌的心灵变得澄净;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B.最近,《爸爸去哪儿》节目再创同时段收视纪录,众位明星爸爸成为近段时间炙手可热的明星。
C.在国内,由于出游时的“不文明”几乎属于共同行为,人们不以为意,而到了国外,则成了另类行径,也就难免令人刮目相看。
D.在默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细细地品味作品的语言,洗耳恭听作者的心声,从而让自 己的心海同作者的心海一起扬波。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经过几周的精心筹备,凝聚着我校全体师生心血与汗水的元旦晚会终于在12月30日晚顺利举行。
C.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品质,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D.为了应对雾霾,上海市政府在12月5日和6日先后启动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应急措施后,上海30%的党政机关停驶了公务用车。
5.名著阅读。(5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这两篇小说均出自《朝花夕拾》,分别写到了鲁迅幼时的老师寿镜吾和日本学医时的老师藤野先生。
B.《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C.简·爱身份地位,相貌平平,她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罗切斯特的尊敬和爱恋,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D.《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题目。(3分)
睡不着,他真想偷偷的起来,到曹宅再看看。反正事情是吹了,院中又没有人,何不去拿几件东西呢?自己那么不容易省下的几个钱……为曹宅的事丢了钱,再由曹宅给赔上,不是正合适么?这么一想,他的眼亮起来,顿时忘记了冷;走哇!那么不容易得到的钱,丢了,再这么容易得回来,走!
语段中的“他”是 (填人名),“为曹宅的事丢了钱”指的是
一事。
6. 综合实践题。(10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字。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
【观察图表】某网站就“繁体字与简化字”做了一个调查,截至 2013 年 12月 30日,参与投票的网友总人数达74658 人,调查结果如下:(2分)
调查项目 票 数 比 例
不应该,太折腾,没什么意义 29304 票 39.25%
不应该,应让大陆以外华人学简化字 15030 票 20.13%
应该,可以重新找回汉字的古典之美 23146 票 31.01%
应该,有利于华人圈更好的交流 7178 票 9.61%
上面图表反映出的结论是:
【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赏评广告】在“广告多精彩”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下面两则广告,你更喜欢哪一则?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①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②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我更喜欢第 则广告语,我的理由是:
【阐释观点】当今社会,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有木有”等,而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60字左右。(3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7—8题。(7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本篇是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所写。当时,作者南归十余年,经常巡回往返于湖南、江西等地。他来到造口,看到百姓因金兵的侵扰而流离失所的景象,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不禁触景生情,于是写下这首词。
7.诗词讲究一字传神,请简要分析“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的妙处。(3分)
8.这两首词或借事抒情,或即景抒情,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2题。(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五纳谏》)
【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选自《战国策﹒卷八﹒齐一》)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3)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4)因令人捕为人卜者
10.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11.【甲】文中的邹忌用 的方法劝谏齐威王的;【乙】文中用 的方法对付田忌的。(2分)
12.结合内容,试对两文中的齐威王作简要评价。(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4分)

①人渴望成名。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然而,最近我读《居里夫人自传》,却发现名的另一面。当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他们平静的科研生活被打破,丈夫皮埃尔抱怨说:“他们一个劲儿地要我写文章,要我作报告,如果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即使那些请我写文章作报告的人也将惊讶地看到我竟然年华虚度,什么也没干。”从这段中,我们意识到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只有摆脱这种重负,才能让事业之树常青。
②一个人没有出名的时候,可能对“名”充满无限艳羡,而一旦成名,可能就会不胜其扰。这时候如果不能像居里夫妇那样,淡然处之,就可能被“名”吞噬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名的重负呢?
③人做事的出发点,不应是出名,而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居里夫妇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地全部献给了人类,没有申请任何专利。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人们赞誉他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然而,季先生将这些桂冠一一摘去。他说:“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在他们心中,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才是最高的目标,“名”呀“利”呀,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人才会即使成名,也依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往前进。
④中国文化有一种淡泊名利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一定要好好继承。譬如南朝梁人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出来为官。他撰写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为中国的中医学做出了贡献。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名,能逃则逃,能逃得名,不为名缰利锁所缚,才能取得更大成绩。
⑤现代社会,充满一种浮躁的风气,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于是投机取巧者有之,花招百出者有之,这样即使获得所谓的荣誉,那也一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居里夫妇从成吨的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成功,是靠扎扎实实努力的。年轻人更应踏踏实实,不要被名利所诱。
⑥名是无根的花,虽然美艳,但总有枯萎的一刻;事业才是有根的果树,一旦扎下根来,就会硕果累累。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两个事例,并说说列举这两个事例的作用。(4分)
15. 请概括第⑤段的论证过程。(4分)
16. 你是如何理解第⑥段划线句子的含义的?(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8分)
目 送
龙应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7.文章以“目送”为题,叙写了哪几次目送?请简要概括。(5分)
18.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6分)
(1)从A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3分)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3分)
19.文中第⑨段、第⒃段两次出现“不必追”,其内涵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意简析。(4分)
20.《目送》一书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龙应台在这本书中写道:“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3分)
三、写作(60分)
21.冰心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请以“永不漫灭的回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校名、人名。②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6.(10分)
【观察图表】(2分)截至2012 年 5 月 17 日,参加该网站投票的网友认为不应该恢复使用繁体汉字的占多数。(或:截至2012 年 5 月 17 日,参加该网站投票的网友中,反对恢复使用繁体汉字的比支持的多。)
【拟写标语】(2分)示例:读经典书,做文明人;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
【赏评广告】(3分)示例:①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问温情。②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计,有很强的警示效果。
【阐释观点】(3分)示例一:我赞成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来自于生活,新颖、时尚,写作时适当借鉴,显得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同学之间用网络用语交流更亲切,也更能体现我们青少年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 示例二:我认为应该规范使用汉语。汉语历经几千年,不仅是中国的文字,更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新时代的学生,是文化的传人,更应该主动学习并使用规范语言,所以我赞成高考不能使用网络语言。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7分)
7.(3分)“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批人马呼啸着席卷而来的热烈场面,为下文作者励志报国的主题作了铺垫。
8.(4分)第一首词的感情基调豪放激昂,侧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坚强决心。第二首词的感情基调低沉伤感,侧重则表达了词人对中原不能收复的抑郁和苦闷。
(二)(16分)
9.(4分)(1)确实,实在(2)间或、偶尔(3)劝说(4)于是,就
10.(6分)(1)一年之后,即使想要提意见,(但是)没有什么可以进言的了。(2)公孙闬就派人带着一百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
11.(2分)设喻 栽赃
12.(4分)甲文中齐威王是一个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齐威王不能亲自明察,被邹忌、公孙闬所蒙蔽而逼走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
译文: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和睦,互相猜忌。公孙闬献计给邹忌说:“阁下为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胜仗,那是您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就不会再威胁您了;如果田忌侥幸在战场上没有死,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谁料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闬商量对策,公孙闬就派人带着一百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刚走,公孙闬就派人逮捕卖卜的人,在齐王面前验证这番话。田忌闻言大恐,逃跑避祸。
(三)(14分)
13.(2分)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我们只有摆脱名的重负,才能让事业发展。
14.(4分)居里夫妇不为名利,无私奉献研究成果;季羡林虽做出了贡献,却自己去掉桂冠。列举这两个事例论证了“人做事的出发点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的观点。
15.(4分)本段首先列举有些人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荣誉的反面例子,再从正面列举居里夫妇4年提取出0.1克镭的例子,然后归纳出成功要靠扎扎实实的努力的道理,最后告诫年轻人不要被名利所诱。
16.(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名”比作“无根的花”,将“事业”比作“有根的果树”,生动形象告诉我们:名是虚浮、短暂的,只有事业才是根本,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