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课时练习:3.7 第1课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课时练习:3.7 第1课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31 19:3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
知识点 1 压力
1.图中能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
2.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
C.压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压力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当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的大小,但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若重为G的物体在支承面上静止不动,在如图3-7-3所示各种情况下,支承面所受压力的大小分别是:
   ,②     ,③     ,
④     ,⑤     ,⑥     。
知识点 2 探究压力效果的相关因素
4.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
(1)如图所示,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的   来体现的,我们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    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       。
(4)图乙与图甲相比,压力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反而不明显,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
            决定的。
知识点 3 压强
5.压强是表示      的科学量,用符号  表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单位是          。一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20 Pa,则20 Pa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
7.图中,物体静止在水平面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 Pa的是 (  )
8.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9.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10.如图所示,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11.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名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
A.1250 Pa B.2500 Pa
C.5000 Pa D.12500 Pa
1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把一个或几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海绵上,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也适用于以下    (填字母)实验中。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的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
BC
(2)对比甲、丁两图,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请你写出小金错误的理由:                   。
(3)对比          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3.(2022金华)某学校开展了“制作太阳能动力小车”的项目活动。如图3-7-10所示,小科制作的小车已经完成,测定的参数如下:小车的质量为100 g,车长8 cm、宽6.5 cm、高3 cm,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 cm2。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g取10 N/kg)
答案
1.C
2.B
3.物体体重力 G G G+F G-F F-G F
4.形变程度 可以
越大 乙
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5.压力作用效果
p
牛/米2(N/m2)或帕(Pa)
1 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 N
6.C
7.B
8.C
9.C
10.B
11.D
12.BC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甲、乙或丙、丁
13.
6.解:小车的重力:G=mg=0.1 kg×10 N/kg=1 N, 
小车对地面的压强:p=F/S=G/S=1N/2×10^ 4m^2=5000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