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化学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化学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2-12 11:39:05

文档简介

答案与评分标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06年4月22日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减少使用塑料袋,重新提起菜篮子 B、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业产量 D、走先发展后治理环境的路子
考点: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很多.如减少使用塑料袋,重新提起菜篮子,减少了塑料,保护了环境;而燃放烟花爆竹,释放出大量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环境.
解答:解:A、减少使用塑料袋,重新提起菜篮子,减少了塑料,保护了环境.故A正确;
B、燃放烟花爆竹,释放出大量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故B错误;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环境.故C错误;21世纪教育网
D、走先发展后治理环境的路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减少使用塑料袋,重新提起菜篮子,减少了塑料,保护了环境.
2、下列做法有利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是(  )
A、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
C、废弃电池随意丢弃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21世纪教育网
分析:只要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有利于环境保护,就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解答:解:
A、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土地和水体的污染,故错误;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会对大海造成污染,故错误;
C、废弃电池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故错误;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控制环境污染,故正确.
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3、下列做法不符合我市建设“森林之城、田园之都”的是 (  )
A、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B、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发展农村沼气,变废为宝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生活实际型。21世纪教育网
分析:本题主要是防止空气的污染的措施,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因此我们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农药、化肥要合理施用;生活物品要分类回收,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解:A、植树造林,净化空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农药、化肥要合理施用,故选项正确;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节约能源,也比较环保,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发展农村沼气,变废为宝,也比较环保,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当然金属回收和垃圾处理也要考虑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4、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①鼓励农民将作物秸杆在田野中焚烧;②提倡使用农家肥料,合理使用化学肥料;③推广使用绿色冰箱;④先大力发展西部石油化学工业,后治理环境.(  )
A、①②③④ B、①④21世纪教育网
C、②③ D、①②④
5、环境保护是当前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治理相关污染的措施可行的是(  )
A
B
C
D
污染
温室效应
水体污染
酸 雨
沙尘暴
防治措施
使用天然气代替煤
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植树造林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21世纪教育网
分析: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工厂废气的直接排放容易形成酸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容易形成温室效应.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与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而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防治措施尽量减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所以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燃烧还是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故错
B、使用化肥和农药都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而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化肥农药所以只能合理使用不能禁止;故错
C、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造成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酸雨,所以工厂废气不能直接排放;故错
D、防治沙尘暴的措施:禁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故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与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解题,并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6、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部分内容,①~⑤所列情况中不会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产生影响的是(  )
项目
空气污染指标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总悬浮颗粒
52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①生活垃圾的焚烧;②使用含磷洗衣粉;③机动车尾气的排放;④火力发电厂和居民生活用煤作燃料;⑤长江三峡水力发电.
A、②⑤ B、①③④21世纪教育网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本题要根据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判断产物对空气是否造成污染.表中说明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空气污染物.
解答:解:
①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和有害气体,含有表中项目;
②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污染但不会影响空气质量,没有表中的项目,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
③机动车尾气的排放还有较多的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含表中项目;
④火力发电厂和居民生活用煤作燃料会有二氧化硫生成,含表中项目;
⑤长江三峡水力发电使用的是天然清洁能源,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
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点评:空气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就是对人类的保护,所以在能源的使用要注意节能减耗,优化能源结构.
7、以下做法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是(  )
A、大量使用洗涤剂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大量使用塑料袋 D、将汽车燃油改为天然气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只要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就都有利于环境.可从各种做法的结果进行分析考虑.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
A、大量使用洗涤剂容易使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现象和水华现象,而污染水体.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尽管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严重污染了水源和土壤.
C、将废弃塑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D、汽车燃油改为天然气,可以减少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保护我们的地球,从你我做起.
8、为了全力打造“生态无锡”、“幸福无锡”,下列措施符合该理念的是(  )
①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②燃料煤逐渐改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③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④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⑤坚决取缔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 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9、2010年2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3月1日起生效.一个月后,企业再肆意往水里排毒将会受到法律惩罚.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 的是(  )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B、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A、滥施滥用化肥、农药能够污染环境;
B、水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21世纪教育网
C、从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考虑;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解答:解: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正确;
B、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这样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正确;
C、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故错误;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人人都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10、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作法你认为恰当的是(  )
A、禁止施用农药和化肥 B、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C、废旧电池随意填埋入土中 D、禁止制备和使用二氧化氯等气体污染物
考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21世纪教育网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根据不同做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使用农家肥可以有效保持土壤肥力,而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所以应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但禁止是不可行的,故错误;
B、含铅汽油能造成重金属中毒,污染环境,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是正确的,故正确;
C、废旧电池中含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有较大危害,所以随意埋入土中是错误的,故错误;
D、二氧化氯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氯气,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气味,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禁止不可行,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
11、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是(  )
A、我国从今年6月1日起强制执行“限塑令”,提倡改用竹蓝或布袋,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控制“白色污染”
B、提倡使用农家肥,尽量控制和减少化肥的使用
C、目前世界上正出现粮食危机,可采用毁林开荒,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办法,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D、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考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21世纪教育网
分析:根据不同做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合理性分析.
A、“限塑令”的实施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控制白色污染,利于我们的生活;
B、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所以要减少使用;
C、毁林开荒,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不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同时有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D、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源、环境等的污染.
解答:解:A、“限塑令”的实施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控制白色污染,利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故正确;
B、使用农家肥可以有效保持土壤肥力,而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所以应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故正确;
C、要解决粮食危机,可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入手,而不应该用毁林开荒,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办法.毁林开荒,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利于人类的生存,故错误;21世纪教育网
D、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含有有害物质,随意排放,会造成水源、环境等的污染.所以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
12、下列各项活动①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②人、动植物的呼吸③喷洒农药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果对环境都没有危害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13、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湖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就能得到纯净的水
B、农业上为了减少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应严禁使用化肥与农药
C、学校内使用的钢架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D、只吃蔬菜水果,不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有利于身体健康
考点:水的净化;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应该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喷涂油漆能够防止铁制品生锈;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
解答:解:A、太湖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不能得到纯净水.故选项错误;
B、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应该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不能禁用化肥与农药.故选项错误;
C、学校内使用的钢架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故选项正确;
D、只吃蔬菜水果,不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利于身体健康.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净化水的方法和化肥、农药的作用,要掌握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充分理解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4、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质量.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硬水过滤后变为软水
B、废旧塑料可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C、农药、化肥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禁止使用
D、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考点: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白色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由过滤的原理分析;焚烧废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由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得意义分析.
解答:解:21世纪教育网
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物质,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说法错误;
B、焚烧废旧塑料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有毒物质,故说法错误;
C、尽管使用化肥和农药都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而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化肥农药,所以只能合理使用,不能禁止;故说法错误;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联系生活,难度不大,考查了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来处理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下列选项中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促进作用的是(  )
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B、农村中有大量天然井水,不须消毒杀菌便可直接饮用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
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21世纪教育网
分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建设新农村;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有利于建设新农村;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有利于建设新农村.
解答:解: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建设新农村故A正确;
B、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需消毒后再饮用.故B错误;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有利于建设新农村.故C正确;
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有利于建设新农村.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都有利于建设新农村.
16、下面的溶液会对人类健康、生产或生活带来不利 影响 的是(  )
A、把药品配制成溶液后给人体注射 B、有时需要把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
C、把化肥配制成溶液给农作物施肥 D、把含磷浓度很高的洗衣水排放到池塘、河流中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均一性有利于人体吸收;B、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C、根据化肥配成溶液的优点考虑;D、根据含磷洗衣粉污染水体的危害考虑.
解答:解:A、把药品配制成溶液,药液可以均匀分布,给人体注射后有利于人体均匀吸收,故A正确;
B、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快,故B正确;
C、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把化肥配制成溶液给农作物施肥,有利于作物均匀吸收肥料,故C正确;
D、含磷洗衣粉能使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和水华现象,所以不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要熟记溶液的三个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17、生产与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将养鱼池中的水通过水泵向空中喷洒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B、化学肥料可引起土壤酸化、使水域氮磷含量升高,严重污染环境,应禁止施用
C、蚊虫叮咬分泌出的蚁酸能使人产生疼痛感,在叮咬处涂抹少量的稀氨水可减轻疼痛
D、用布袋、纸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是有效地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途径
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白色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21世纪教育网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将养鱼池中的水通过水泵向空中喷洒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增加了水与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水的含氧量.
B、化学肥料会污染环境应合理使用.
C、蚁酸呈酸性,稀氨水呈碱性能减轻痛痒.
D、减少白色污染物的使用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
解答:解:A、将养鱼池中的水通过水泵向空中喷洒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增加了水与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水的含氧量,方法合理.
B、化学肥料会污染环境应合理使用,不能滥用,故方法不合理.
C、蚁酸呈酸性,稀氨水呈碱性能中和蚁酸减轻痛痒,故方法合理.
D、减少白色污染物的使用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布袋、纸袋可代替塑料袋的使用,故方法合理.
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各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1世纪教育网
1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炼铁的原理是利用焦炭与氧化铁的反应
B、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C、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化合物会导致水体污染
D、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现转化为一氧化碳,然后再还原还原铁矿石;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能够引起水资源的污染;21世纪教育网
D、可以根据酸雨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考虑;
解答:解:A、炼铁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和铁矿石的反应,故A不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所以在制糖工业中活性炭来吸附色素,而制得白糖,故B正确;
C、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氮磷化合物会导致水中的植物疯长,而影响水中的生物,故C正确;
D、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能够溶于水,而使雨水酸化,故D正确.
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点评:能够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所在.
19、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为防止自行车生锈,经常用湿抹布擦拭
B、即使为提高粮食产量,也应合理使用化肥
C、海底矿物(如可燃冰、锰结核等)虽储量丰富,也应科学规划、合理开采
D、新装修的房屋,经充分通风后再入住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A、自行车是铁制品,遇水易生锈;21世纪教育网
B、化肥的大量使用,会使土地板结硬化,并造成污染;
C、从海底矿物是不可再生资源考虑;
D、从新装修房屋的材料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考虑.
解答:解:A、自行车是铁制品,遇水易生锈,所以经常用湿布擦拭,不但不能防锈,还易生锈,故错误;
B、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使土地板结硬化,甚至污染土壤和粮食,所以要合理使用化肥,故正确;
C、海底矿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即使储量丰富,也应有规划的合理开采,故正确;
D、新装修房屋的材料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甲醛等,所以要充分通风后再入住,故正确.
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点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倍受世人关注,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化学知识,已成为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0、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比较科学的是(  )
A、为防止自行车生锈,经常用湿抹布擦拭
B、为提高粮食产量,应提倡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海底矿物(如可燃冰、锰结核等)虽储量丰富,也应科学规划、合理开采
D、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大量开采地下水
二、填空题(共5小题)21世纪教育网
21、铵盐与一些消石灰混合研磨,可以闻到 刺激性氨臭 气味;将少量硫酸铵与几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于一支试管中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颜色变成 蓝色 .说明NH4+与 OH﹣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这种方法也可用于 铵态氮肥 检验,在实验中用到的试剂为 氢氧化钠溶液 和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所以在施肥时要避免铵态氮肥与 熟石灰 、 草木灰 等 碱 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考点:证明铵盐(NH4+检验方法);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通过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可以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
解答:解: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当铵盐与消石灰混合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氨臭气味,将少量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于一支试管中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颜色变成蓝色.说明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其原因是:(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这种方法也可用于铵态氮肥的检验,在实验中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两种试剂.
由上述实验看出:铵态氮肥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接触会反应释放出氨气,因此会降低肥效.
故答案为:21世纪教育网
刺激性氨臭;蓝色;OH﹣;铵态氮肥;氢氧化钠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熟石灰;草木灰;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难度稍大.
22、结合学科知识,联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请谈一谈学习了“金属的锈蚀与防护”后,你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锈的方法是: 保持表面的干燥和洁净 .
(2)通过学习了“爱护水资源”后,知道了“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请你就“水体污染”的防治提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 .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隔绝了空气 .
(4)“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请举出一个属于“低碳”能源的例子: 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均可 .21世纪教育网
(5)请回忆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演示实验,日常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最简便的方法是: 用肥皂水 .
(6)“瘦肉精”时间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毒豆芽”又接踵而来,这些事件与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你学习的课文“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中对人体有益的食品添加剂的解释是“食品添加剂是用于 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 的一类化学合成的或天然的物质.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硬水与软水;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1)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菜刀防锈的方法;
(2)根据水体污染的来源,寻求防止的方法;
(3)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灭火的方法;
(4)氢能、太阳能、风能都是低碳能源;
(5)肥皂水可区分软水和硬水;
(6)根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回答.
解答:解:(1)金属生锈的是因为与氧气和水接触,要防止钢铁生锈就要与氧气和水隔绝,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锈的方法是保持表面的干燥和洁净.
故答案为:保持表面的干燥和洁净;
(2)因为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所以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会减少水体的污染.
故答案为: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锅盖隔绝了燃烧的条件之一空气.
故答案为:隔绝了空气;
(4)所谓“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氢能、太阳能、风能等都是低碳能源.
故答案为: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5)肥皂水可区分软水和硬水,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泡沫较多,硬水加肥皂水后,泡沫较少.21*cnjy*com
故答案为:用肥皂水;
(6)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故答案为: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防锈、水体的污染与防止、灭火的方法、低碳能源、软硬水的区分、以及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虽然都是基础知识,但知识点多,需要同学们细心考虑.
23、某同学帮父亲去一家生产资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如下: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能够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1)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 N、K (填“N”“P”“K”).
(2)该同学买了碳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 KCl .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计算;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1)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钾肥能使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
(2)碳铵中含有氮元素,硫酸钾和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
解答:解:(1)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说明缺少氮元素;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说明缺少钾元素.故填:N、K.
(2)1吨硫酸钾、氯化钾中含有的钾元素的质量分别为:
1吨×100%=0.448吨,1吨×100%=0.523吨.
单位质量的钾元素的价格分别为:
800元÷0.448吨=1785.7元/吨,650元÷0.523吨=1242.8元/吨.
由以上计算可知,应该购买氯化钾.故填:KC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营养元素和相关方面的计算,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含义和相关数据可以计算出最优组合.
24、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糟人类.自从科学家人工合成化肥以来.化肥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使用
(1)菜地农国中的农作物生长迟缓,抗寒能力差,可向土壤中施用 磷 肥.(填“氮”、“磷”、“钾”)
(2)有些化肥混合施用时肥效低,要鉴别硫酸铵中是否混入了氯化铵.可取样品溶于水,应向所得溶液中先加入的试剂为 足量的Ba(NO3)2溶液 
(3)某地长期大最施用化肥,为防止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你的建议是: 合理施用化肥(混合施用)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Cl-检验方法);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元素推断题;物质的鉴定题。21*cnjy*com
分析:(1)N、P、K肥对农作物生成的作用;
(2)根据硫酸根与氯离子性质差别,选择试剂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3)结合化肥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对使用化肥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答:解:(1)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故答案为:磷;
(2)加入足量的钡离子把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全部沉淀后鉴定溶液中的氯离子,所以应加入硝酸钡溶液;
故答案为: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3)过量施用化肥会引起土壤酸化,水域氮和磷含量升高;
故答案为:合理施用化肥(混合施用).
点评:使用化肥的利与弊,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弊:过量施用化肥会引起土壤酸化,水域氮和磷含量升高,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排放等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25、﹣个农作物生长基地,采用某化肥样品作为促进作物生长的肥料,通常采用了硝酸铵,化肥样品中硝酸铵占了80%;这块农作物生长基地,共用2000kg的这种化肥样品,那么这个农作物生长基地的土壤中氮元素质量为 560kg .
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合理使用化肥,化肥农家肥混合使用 .
考点: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混合物中该化合物的纯度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混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5%21cnjy
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5%×80%=28%
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2000kg×28%=560kg
长期使用硝酸铵会使土壤板结,应合理使用化肥,并和农家肥混用.
故答案为:
560kg;合理使用化肥,化肥农家肥混合使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的计算,难度稍大.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阅读下面短文简要回答问题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有毒、有害物质,引起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或者残留在农作物中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人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源,经过加工、调酸和消费,最终以废弃物撒向土壤,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的向土壤中排放转化.当输入的污染物数量超过土壤的容量和自净能力时,必然引起土壤情况的恶化,发生土壤污染.污染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1)从上述短文中归纳出要研究的问题.
(2)设计实验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性(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3)据你所学化学知识提出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至少三种)
提示:本题只是研土壤毒素对值物生长和人体健康影响的大题目,但考虑和能力问题只涉及一个化学片断,但第③问还是要求从多方面回答土壤污染问题,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化学与生物学科的联系,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27、氮肥NH4HCO3、(NH4)2SO4、NH4NO3等是在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肥料.
Ⅰ.小明发现家中施用的碳酸氢铵(NH4HCO3)减少了,并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他很好奇,于是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装置中的铁架台省略).
(1)根据现象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经过某实验操作,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装置B中溶液少许,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 
 Na2CO3+2HCl═2NaCl+CO2↑+H2O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NH3↑+H2O+CO2↑ .21cnjy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化肥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避光、避热、密封 .
Ⅱ.小亮为了检验家里购买的硫酸铵化肥是否合格,他称取27.5g化肥样品与足量浓烧碱溶液加热,产生的氨气用100.0g废硫酸吸收.测得吸收氨气的溶液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右下图所示.所涉及的反应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2NH3+H2SO4═(NH4)2SO4.21cnjy
请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氨气 6.8 g.
(2)该化肥的含氮量为 20.4% (精确到0.1%),则这种化肥属于 合格 (填:“合格”或“不合格”.合格硫酸铵含氮量为20%以上)产品.
(3)请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
(4)若实验过程中氨气被完全吸收,但该实验测得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高于实际值,其原因是 加热反应产生的水蒸汽被废硫酸吸收,导致所测吸收液质量比只吸收氨气大 .
考点:化肥有效成分含量的探究;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实验操作型;实验方案评价题;实验设计题;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物质的鉴别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I、实验设计:(1)分析装置图,判断装置中各部分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得能证明分解生成氨气和水所观察到的现象;21cnjy
(2)B装置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是否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若改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而无明显现象,因此,通过检验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方法,也可检验反应放出了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总结以上实验,判断碳酸氢铵分解生成的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根据实验探,归纳出碳酸氢铵的性质,判断保存方法;
II、(1)根据吸收氨气的溶液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可知完全反应后溶液总质量为106.8g,与反应前100g硫酸的质量差即为所吸收氨气的质量;
(2)根据氨气的质量计算氨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即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氮元素与样品的质量比可计算该化肥的含氮量,与标准比较判断是否合格;
(3)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100%,其中硫酸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由吸收氨气的质量计算求得;
(4)分析实验中浓硫酸可能吸收的物质,判断造成实验测得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高于实际值的原因.21cnjy
解答:解:I、实验设计:(1)若置于试管口处的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根据氨气遇水呈现碱性,可判断分解生成了水和氨气;
(2)若观察到装置B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就浑浊,说明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3)利用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取反应后试管B溶液滴加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可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则证明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可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水、氨气、二氧化碳,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
实验反思:由于碳酸氢铵受热能发生分解,因此保存碳酸氢铵时应放在避光的阴凉处密封保存;
II、(1)根据吸收氨气的溶液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可知,完全反应后产生氨气=106.8g﹣100.0g=6.8g;
(2)该化肥的含氮量=×100%=20.4%>20%,则这种化肥属于合格品;
(3)设废硫酸中纯硫酸的质量为x.
2NH3+H2SO4═(NH4)2SO4
34 98
6.8g x
=
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100%=19.6%
答: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9.6%;
(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解产生的水被浓硫酸吸收,导致所测得氨气质量偏大;
故答案为:21cnjy
Ⅰ、【实验设计】(1)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变浑浊;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方程式
取装置B中溶液少许,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等)
产生气泡
(其它对应现象)
Na2CO3+2HCl═2NaCl+CO2↑+H2O
(其它对应方程式)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实验结论】NH4HCO3NH3↑+H2O+CO2↑;
【实验反思】避光、避热、密封等;
Ⅱ、计算:
(1)6.8g;21cnjy
(2)20.4%;合格;
(3)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9.6%.
(4)加热反应产生的水蒸汽被废硫酸吸收,导致所测吸收液质量比只吸收氨气大.
点评:本题为实验探究与化学计算的综合,难度相当大,解答时应注意读懂题意,运用基础知识逐步进行分析,切勿被过多的文字信息所困扰.
28、针对农业的高投入(主要指化肥生产)、高产出和破坏地力、影响环境现象的出现,国际上掀起了以施用化肥、农药保持低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为中心的持续农业运动.请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持续农业运动提出自己的建议. 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尽量少的投入,尽量小的对环境的影响来保持尽量高的农产品产量及保障食品品质 .
29、小明家是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他学习了初三化学后告诉父母: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因此,21cnjy
(1)他建议其父母去买的氮肥的是 碳酸氢铵或硫酸铵或尿素等 .
(2)他还告诫父母在施用铵态氮肥时 不能 (填“能”或“不能”)施用草木灰.理由是 草木灰和他们买的氮肥混合使用会放出氨气,降低氮肥肥效 .
(3)他还建议父母,为了保证蔬菜生长的需要,还应施用磷肥如 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钙等 、钾肥如 硝酸钾或硫酸钾等 ,还应经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目的是 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分析:(1)根据含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分析;
(2)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会释放氨气,降低肥效.21cnjy
(3)根据磷肥能使果实饱满、钾肥能使茎秆健壮,以及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角度来回答.
解答:解:(1)由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铵的化学式NH4HCO3、CO(NH2)2、(NH4)2SO4可知: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因此他建议其父母去买的氮肥的是碳酸氢铵或硫酸铵或尿素等.
故答案为:碳酸氢铵或硫酸铵或尿素等.
(2)草木灰呈碱性,氮肥与碱性物质相互作用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所以他还告诫父母在施用铵态氮肥时不能施用草木灰.
故答案为:不能;草木灰和他们买的氮肥混合使用会放出氨气,降低氮肥肥效.
(3)磷肥能使果实饱满、钾肥能使茎秆健壮,所以还要施用一定的磷肥和钾肥,如磷肥: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钙等;钾肥:硝酸钾或硫酸钾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的增加可以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故答案为: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钙等;硝酸钾或硫酸钾等;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21cnjy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氮肥、钾肥、磷肥的使用、光合作用、氮肥施用的注意事项,难度稍大.
30、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所示为氯化钠溶解并解离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①氯化钠是由 离子 构成的化合物(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A.NaCl加入水中 B.水分子与NaCl C.NaCl溶解并解离
②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3 g,在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 几乎不变化 (选填“明显升高”、“明显降低”或“几乎不变化”)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水是六大营养素之一 B.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加明矾可以使硬水软化 D.水是能溶解很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3)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水的污染.某城镇生产、生活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河流中A、B、C三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
地点
项目
A
B
C
pH
6
4
5
1L水中
溶解的氧气
0.011g
0.007g
0.003g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测定水样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pH试纸 .
②为了减少硫酸厂废水对河水的污染,要选用一种廉价的碱类物质进行处理,你选择的物质是 Ca(OH)2 (填化学式).
③C处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磷、 N 两种元素含量过高.
④你认为在A、B、C三处中,最适合作自来水厂取水点的是 A .
考点:水的净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微观粒子运动型;生活情景型;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1)①根据氯化钠的构成特点,判断构成氯化钠的粒子;
②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并判断氯化钠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2)根据对水的认识,判断有关水的说法的正误;
(3)①根据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测定酸碱度所需的器材;
②判断可用于处理硫酸厂废水对河水的污染的廉价的碱类物质;
③根据对水污染的了解,解释造成水草疯长的原因;
④根据对图示三处水测定结果,判断最适合作自来水厂取水点.
解答:解:(1)①氯化钠是钠离子、氯离子通过相互吸引而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因此,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②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氯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与吸收热量相等,溶液温度几乎不变;
(2)明矾可使水中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凝聚而加快其沉降,却不能改变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因此明矾不能使硬水变成软水;
(3)①使用pH试纸测定水的酸碱度是测定酸碱最简便的方法;
②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可用于中和废水中的硫酸,其化学式为Ca(OH)2;
③由于水中N、P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是植物生物过快,造成水华;
④由于A处水的酸碱度接近中性且水中溶解氧量较高,可推断该处水受到污染很小,因此应选择此处作为自来水厂取水点;
故答案为:
(1)①离子;②3;几乎不变化;(2)C;(3)①pH试纸; ②Ca(OH)2;③N;④A.
点评:本题为对与水有关知识的综合考查,题目难点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养成勤于归纳的习惯对于解答类似问题会有较大帮助.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06年4月22日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减少使用塑料袋,重新提起菜篮子 B、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业产量 D、走先发展后治理环境的路子
2、下列做法有利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是(  )
A、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
C、废弃电池随意丢弃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3、下列做法不符合我市建设“森林之城、田园之都”的是 (  )
A、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B、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发展农村沼气,变废为宝
4、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①鼓励农民将作物秸杆在田野中焚烧;②提倡使用农家肥料,合理使用化学肥料;③推广使用绿色冰箱;④先大力发展西部石油化学工业,后治理环境.(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5、环境保护是当前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治理相关污染的措施可行的是(  )
A
B
C
D
污染
温室效应
水体污染
酸 雨
沙尘暴
防治措施
使用天然气代替煤
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植树造林
A、① B、②
C、③ D、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部分内容,①~⑤所列情况中不会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产生影响的是(  )
项目
空气污染指标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总悬浮颗粒
52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①生活垃圾的焚烧;②使用含磷洗衣粉;③机动车尾气的排放;④火力发电厂和居民生活用煤作燃料;⑤长江三峡水力发电.
A、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以下做法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是(  )
A、大量使用洗涤剂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大量使用塑料袋 D、将汽车燃油改为天然气
8、为了全力打造“生态无锡”、“幸福无锡”,下列措施符合该理念的是(  )
①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②燃料煤逐渐改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③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④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⑤坚决取缔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 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9、2010年2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3月1日起生效.一个月后,企业再肆意往水里排毒将会受到法律惩罚.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 的是(  )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B、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10、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作法你认为恰当的是(  )
A、禁止施用农药和化肥 B、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C、废旧电池随意填埋入土中 D、禁止制备和使用二氧化氯等气体污染物
11、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是(  )
A、我国从今年6月1日起强制执行“限塑令”,提倡改用竹蓝或布袋,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控制“白色污染”
B、提倡使用农家肥,尽量控制和减少化肥的使用
C、目前世界上正出现粮食危机,可采用毁林开荒,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办法,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D、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12、下列各项活动①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②人、动植物的呼吸③喷洒农药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果对环境都没有危害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13、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湖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就能得到纯净的水
B、农业上为了减少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应严禁使用化肥与农药
C、学校内使用的钢架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D、只吃蔬菜水果,不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有利于身体健康
14、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质量.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硬水过滤后变为软水
B、废旧塑料可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C、农药、化肥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禁止使用
D、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下列选项中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促进作用的是(  )
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B、农村中有大量天然井水,不须消毒杀菌便可直接饮用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
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16、下面的溶液会对人类健康、生产或生活带来不利 影响 的是(  )
A、把药品配制成溶液后给人体注射 B、有时需要把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
C、把化肥配制成溶液给农作物施肥 D、把含磷浓度很高的洗衣水排放到池塘、河流中
17、生产与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将养鱼池中的水通过水泵向空中喷洒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B、化学肥料可引起土壤酸化、使水域氮磷含量升高,严重污染环境,应禁止施用
C、蚊虫叮咬分泌出的蚁酸能使人产生疼痛感,在叮咬处涂抹少量的稀氨水可减轻疼痛
D、用布袋、纸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是有效地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途径
1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炼铁的原理是利用焦炭与氧化铁的反应
B、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C、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化合物会导致水体污染
D、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19、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为防止自行车生锈,经常用湿抹布擦拭
B、即使为提高粮食产量,也应合理使用化肥
C、海底矿物(如可燃冰、锰结核等)虽储量丰富,也应科学规划、合理开采
D、新装修的房屋,经充分通风后再入住
20、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比较科学的是(  )
A、为防止自行车生锈,经常用湿抹布擦拭
B、为提高粮食产量,应提倡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海底矿物(如可燃冰、锰结核等)虽储量丰富,也应科学规划、合理开采
D、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大量开采地下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铵盐与一些消石灰混合研磨,可以闻到 _________ 气味;将少量硫酸铵与几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于一支试管中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颜色变成 _________ .说明NH4+与 _________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这种方法也可用于 _________ 检验,在实验中用到的试剂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所以在施肥时要避免铵态氮肥与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 _________ 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22、结合学科知识,联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请谈一谈学习了“金属的锈蚀与防护”后,你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锈的方法是: _________ .
(2)通过学习了“爱护水资源”后,知道了“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请你就“水体污染”的防治提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 .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_________ .
(4)“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请举出一个属于“低碳”能源的例子: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请回忆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演示实验,日常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最简便的方法是: _________ .
(6)“瘦肉精”时间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毒豆芽”又接踵而来,这些事件与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你学习的课文“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中对人体有益的食品添加剂的解释是“食品添加剂是用于 _________ 的一类化学合成的或天然的物质.
23、某同学帮父亲去一家生产资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如下: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能够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1)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 _________ (填“N”“P”“K”).
(2)该同学买了碳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 _________ .
24、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糟人类.自从科学家人工合成化肥以来.化肥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使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菜地农国中的农作物生长迟缓,抗寒能力差,可向土壤中施用 _________ 肥.(填“氮”、“磷”、“钾”)
(2)有些化肥混合施用时肥效低,要鉴别硫酸铵中是否混入了氯化铵.可取样品溶于水,应向所得溶液中先加入的试剂为 _________ 
(3)某地长期大最施用化肥,为防止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你的建议是: _________ 
25、﹣个农作物生长基地,采用某化肥样品作为促进作物生长的肥料,通常采用了硝酸铵,化肥样品中硝酸铵占了80%;这块农作物生长基地,共用2000kg的这种化肥样品,那么这个农作物生长基地的土壤中氮元素质量为 _________ .
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阅读下面短文简要回答问题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有毒、有害物质,引起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或者残留在农作物中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人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源,经过加工、调酸和消费,最终以废弃物撒向土壤,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的向土壤中排放转化.当输入的污染物数量超过土壤的容量和自净能力时,必然引起土壤情况的恶化,发生土壤污染.污染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从上述短文中归纳出要研究的问题.
(2)设计实验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性(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3)据你所学化学知识提出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至少三种)
提示:本题只是研土壤毒素对值物生长和人体健康影响的大题目,但考虑和能力问题只涉及一个化学片断,但第③问还是要求从多方面回答土壤污染问题,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化学与生物学科的联系,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7、氮肥NH4HCO3、(NH4)2SO4、NH4NO3等是在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肥料.
Ⅰ.小明发现家中施用的碳酸氢铵(NH4HCO3)减少了,并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他很好奇,于是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减少的原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装置中的铁架台省略).
(1)根据现象 _________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经过某实验操作,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化肥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___ .
Ⅱ.小亮为了检验家里购买的硫酸铵化肥是否合格,他称取27.5g化肥样品与足量浓烧碱溶液加热,产生的氨气用100.0g废硫酸吸收.测得吸收氨气的溶液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右下图所示.所涉及的反应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2NH3+H2SO4═(NH4)2SO4.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请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氨气 _________ g.
(2)该化肥的含氮量为 _________ (精确到0.1%),则这种化肥属于 _________ (填:“合格”或“不合格”.合格硫酸铵含氮量为20%以上)产品.
(3)请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
(4)若实验过程中氨气被完全吸收,但该实验测得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高于实际值,其原因是 _________ .
28、针对农业的高投入(主要指化肥生产)、高产出和破坏地力、影响环境现象的出现,国际上掀起了以施用化肥、农药保持低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为中心的持续农业运动.请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持续农业运动提出自己的建议. _________ .
29、小明家是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他学习了初三化学后告诉父母: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因此,
(1)他建议其父母去买的氮肥的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他还告诫父母在施用铵态氮肥时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施用草木灰.理由是 _________ .
(3)他还建议父母,为了保证蔬菜生长的需要,还应施用磷肥如 _________ 、钾肥如 _________ ,还应经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目的是 _________ .
30、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所示为氯化钠溶解并解离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①氯化钠是由 _________ 构成的化合物(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A.NaCl加入水中 B.水分子与NaCl C.NaCl溶解并解离
②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_________ g,在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 _________ (选填“明显升高”、“明显降低”或“几乎不变化”)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A.水是六大营养素之一 B.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加明矾可以使硬水软化 D.水是能溶解很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3)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水的污染.某城镇生产、生活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河流中A、B、C三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
地点
项目
A
B
C
pH
6
4
5
1L水中
溶解的氧气
0.011g
0.007g
0.003g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测定水样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_________ .
②为了减少硫酸厂废水对河水的污染,要选用一种廉价的碱类物质进行处理,你选择的物质是 _________ (填化学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C处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磷、 _________ 两种元素含量过高.
④你认为在A、B、C三处中,最适合作自来水厂取水点的是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