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旅游规划概述 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3.1 旅游规划概述 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2-11 09:5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1 旅游规划概述 同步测试
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B.旅游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使旅游景区获得更大的效益
C.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要考虑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
D.旅游规划可给旅游管理部门带来巨大收益,但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影响很小
某大城市郊区,山峦起伏,林木苍郁,水库明净,温泉遍布,尤其是春季风景如画。山麓地带古宅成片,民风淳朴,瓜果飘香,鱼虾满塘。为吸引游客,当地的旅游部门规划在中心服务区兴建音乐喷泉、叠水假山、休闲广场等景点,还增加了“西游记宫”和大型游乐场。但景区建成开放以后,游客远未达到预期的人数,尤其是“西游记宫”几乎无人光顾,根据上述材料,回答2~3题。
2.该旅游规划不成功,其主要问题有(  )
①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②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通达性差 
③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中心区布局过多的接待服务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④“西游记宫”等人造景物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⑤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旅游区形象不鲜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⑥环境污染严重,很难吸引游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3.关于本区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开发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区发展应以农业为主导,以农业基地建设为目标
B.本区旅游产品应定位为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风景为辅
C.鉴于长期发展的需求,本区宾馆的等级应一步到位,建成五星级宾馆
D.该旅游区应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
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31日电:2009年端午假日旅游新特点,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挑战、抵御甲型H1N1流感疫情扩散的同时,短途游受到追捧,长线游回调,端午民俗游成为节日一大亮点。据此回答4~5题。
4.中国的“假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铁路运输的多次提速
B.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D.新建了许多旅游景点以吸引旅游者
5.假日旅游活动产生的作用是(  )
A.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C.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D.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求
6.根据以下资料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县城。有2 700余年的建城史,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已形成现今规模,城市基本格局已有600余年未做改动。该城古城墙完整、古建筑排列有序,共有4 000余处民居,有10%保存完好,古街巷尤如“龟背”上的寿纹。街道两旁保存有17~19世纪建造的商业店铺。
平遥是中国近代金融的发源地,一度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开始的里程碑,在平遥古城发展兴衰的百余年中,这里集中了全国最大的票号富商,经济基础雄厚,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质量也领先多年,在县级城市中实为罕见。
平遥是山西省文物大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处,其中双林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镇国寺万佛殿——建于五代北汉年间的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清虚观龙虎殿——“悬梁吊柱”,20尊木雕,26箱“纱阁戏人”位列其中……充分展现了平遥古城作为民族历史文化载体的地位和人文生态环境特征。
平遥古城内的民居是山西民居的典型代表,基本保持了明清晋中民居风貌,它同皖南民居齐名,建筑以“凿土为窑”的理念贯彻其中,体现了窑洞式结构,又凝聚了乡土文化的“标志符”——砖砌窑洞外加木廊外檐,饰以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及彩画,特色鲜明夺目。
(1)开发平遥古城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这些优势分别属于什么类型?有什么价值?
(2)请你对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简要评价。
(3)平遥古城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7.旅游评价是旅游规划的基础,旅游规划是旅游开发的前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景区代号及其选择的开发措施填于下表中。
可供选择的开发措施:
A.保护性开发
B.国家扶持,适当超前开发
C.全方位开发
D.恢复与人造新资源开发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模式
模式 旅游资源 区位条件 经济水平 开发措施
+++ +++ +++
+++ ++ + B
④ +++ + +
+ +++ +++
(2)到景区④ 游览可选Ⅰ和Ⅱ两条线路,下列景观在Ⅰ线可见的是(多选)(  )
研究学习
北戴河见证30年中国旅游
北戴河是中国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它不仅是中国滨海避暑度假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摇篮。30多年前,全国旅游热潮正是从这里兴起。新中国成立后,北戴河成为中国第一个休疗基地,当时接待的多是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等。在老百姓眼中,北戴河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变化是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就把眼光投向了旅游业,而且首先投注到北戴河。1979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北戴河休养区拨给旅游部门接待外宾使用。此后,庐山、杭州、济南、大连等地纷纷效仿,从此拉开中国发展旅游业的序幕。
此后,中外旅游者像潮水般地拥向北戴河,资料统计,1979年,北戴河海滨接待中外游客72.68万人次。到1980年,这一数字翻了一番,达到158.7万人次。此时,平民百姓已经成为北戴河旅游的主体人群。“当时,整个北戴河区才2万人口,可是暑期每天就要接待2万人,高峰时竟达4万人,一时间北戴河海滨人满为患,不少人没有住处,海滨的各个学校都成了国内游客的接待站,教室成了客房,几十个人住在一起也没有意见,只要白天能到海里游泳就行;有的游客因找不到住处,不得不当天晚上返回,有的甚至在海边沙滩上呆一夜。”对北戴河旅游做过深入研究的作家孙志升在其著作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请思考:三十年间,北戴河发生了巨大变化,你能说出这种变化给北戴河地区带来了哪些影响吗?
参考答案
1.D [合理的旅游规划可给旅游景区增添魅力,使旅游者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需求,实现旅游目的。]
2.B 3.D [该区旅游规划不成功不取决于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通达性差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该地区自然风光优美,民宅、民风古朴,靠近大城市,这是该区旅游开发的优势也是其特色,所以本区应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
4.C 5.B [第4题,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促进“假日经济”迅速发展。第5题,假日旅游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A、C不符合题意,D项旅游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6.(1)主要是古城风貌及建筑文化景观,如街道的格局、店铺、民居、文物等。有审美价值:古朴美、造型美、色彩美;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有建筑科学的研究价值。
(2)该古城保存完好,景观集群状况较好;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游览价值较高;距离京津发达地区较近,客源充足;交通通达度较高,但环境承载量有限,地区接待能力有待提高。
(3)在保存古街道建筑的基础上,新建城市旅游设施仍要采用古城风貌,与原城建筑保持风格上的统一,不建高层楼房;现代设施要做暗处理,各种装饰以仿古为主;恢复特色商品,开发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用品;补栽树木,防止污染;修建一些仿古文物、楼台、书院、街景等。
解析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如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7.(1)
模式 旅游资源 区位条件 经济水平 开发措施
③ +++ +++ +++ C
② +++ ++ +
+++ + + A
① + +++ +++ D
(2)ABCE
解析 第(1)题,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措施。①为广西,旅游资源相对较少,但沿海区位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今后开发应增加人造旅游资源。②为三江源地区,旅游资源较好,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位条件也较差,今后应在国家扶持下,适当超前开发。③为江苏省,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高,应实行全方位开发。④为拉萨,旅游资源丰富,但区位条件及经济水平较差,且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应实行保护性开发。第(2)题,由图可知,Ⅰ线为青藏铁路,沿青藏铁路可出现的景观有A、B、C、E。
研究学习
有利影响:(1)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2)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3)扩大对外交流,树立良好的区域发展形象;(4)为当地居民提供娱乐休闲设施等。
不利影响:(1)导致土地、住宅、消费品、日常生活服务价格上涨;(2)占用和毁坏一定数量的农田和林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3)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社会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