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花气袭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潭清疑水浅”﹣﹣光发生了折射
2、月球一昼夜时间比地球长得多,月球昼夜温差达270℃,同学们对造成此温差较大的原因进行了猜想,以下猜想与事实不相关的是( )
A、月球上没有水的蒸发吸热现象 B、月球表面的岩石比热容小
C、月球白天时间长,吸收太阳的能量多 D、月球表面不存在磁场
3、2005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两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飞行5天左右成功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将成为现实.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列四种情况能够做到的是( )
A、用指南针定向 B、用电风扇吹风
C、举行露天演唱会 D、用天平称质量
4、电流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由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效应去认识它,这种转换的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下列实例中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的是( )
A、控制导体不变,改变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串联的两个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用一个电阻代替
C、探究磁场的性质时,通过小磁针的偏转,了解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
D、学习电流时,将电流与水流作类比
5、爱因斯坦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的作用证明其存在.下面所列现象中,哪些现象也是这样.①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②伸长的弹簧可证明有力的存在;③鼓面上纸屑的跳动可证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6、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指南北是因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B、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C、指南针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D、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
7五一节期间,小华一家坐火车外出旅行.他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内做了四个简单的实验,下列情形与实际相符的是( )
A、桌上饮料杯内液面呈倾斜状 B、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
C、竖直起跳后不能落回起跳点 D、用弹簧秤测重力结果偏小
8、如图是一款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制作的没有“地轴”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电磁场在金属球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形成磁力,从而实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地球仪悬空静止的原因是( )
A、只受到磁力的作用 B、由于惯性的作用
C、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磁场的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
9、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失去…”为主题展开讨论.下列是由四位同学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假如失去了摩擦力,人将寸步难行
B、假如导体都失去了电阻,那么所有的电热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C、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假如失去了磁场,世界上就再不会有电的产生
10、美国东部时间5月16日上午8时56分,高精度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陪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绝唱之旅”,驶入寰宇.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里,它将在国际空间站运行,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探索宇宙的起源及其构成.“阿尔法磁谱仪”的“保暖外衣”热系统由山东大学科学家领衔研制,将是人类史上首次解决带电磁铁在太空中运行的温度控制问题.鲜为人知的是,它体内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一内径约1.2米、重约2.6吨、中心磁场强度1370高斯的环形巨大永磁铁.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谱仪在发射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能增大
B、太空环境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所以磁谱仪的质量会变小
C、永磁体周围存在着均匀分布的磁场
D、地球表面工作站将通过电磁波获得磁谱仪的工作信息
11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之后,目前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和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6,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哪件事?( )
A、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B、做托里拆利实验
C、轻易地举起50kg的重物 D、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12、月球上既无空气,也无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所受的引力是地球的1/6.假如你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的哪件事( )
A、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B、直接与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C、重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D、轻易地举起50kg的重物
13、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之后,目前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在月球上你可以做下列哪件事( )
A、不用任何工具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B、做托里拆利实验测量月球上的大气压
C、用信号灯给同伴发信号 D、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14、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B、物体受到10N的压力
C、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
D、家庭照明电路的连接
15、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能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B、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C、能够产生磁感线 D、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16、下列有关物理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坐在行驶火车上的乘客以车厢为参照物看到窗外的人往后退
D、在客厅能闻到厨房里的饭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7、关于磁场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
B、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S极出来,回到磁体N极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18、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登上月球,想探测月球表面附近是否有磁场,下列工具中最理想的是( )
A、灵敏电流表 B、灵敏电压表
C、灵敏指南针 D、闭合导线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铁磁性物质才能产生磁场 B、磁感线是由磁场产生的
C、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D、地球的磁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
20、1954年,我国地质探矿队伍发现,在山东某地一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磁场十分异常.据此,勘探队伍推测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 )
A、铜矿 B、铁矿
C、煤矿 D、石油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即将成为现实.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①用指南针定向,②用电风扇吹风,③举行露天演唱会,④用天平测质量.其中能够做到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22、磁场只有能量,磁场中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能量叫做能量密度,其值为B2/2μ.式中B是磁感应强度,μ是磁导率.在空气中μ为一已知常数.为了近似测得条磁铁磁极端面附近的磁感强度B,一学生用一根端面面积为A的条形磁铁吸住一相同面积的铁片P,再用力将铁片与磁铁拉开一段微小距离△l,并测出拉力F,如图所示.因为F所作的功等于间隙中磁场的能量,所以由此可得磁感强度B与F、A之间的关系为B= _________ .
23、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登月工程”.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宇航员登上月球, _________ 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_________ 轻而易举地提起100kg的物体.(均选填“能”或“不能”)
24、如图为某中学生发明的验磁器,其制作方法是将小磁针穿过泡沫塑料,调整泡沫塑料的体积与位置使它们水平悬浮在水中.
(1)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所受的重力.
(2)把该验磁器放入到磁场中,能指示 _________ (选填“仅水平方向”或“任意方向”)的磁场方向.
25、一个磁体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有 _________ 个磁极,磁极在 _________ 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图钉用线栓在桌面上,再用一磁铁逐渐靠近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实际操作一下联系你所学的知识,回答图示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1cnjy
27、“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巡天,实现了炎黄子孙载人飞天的梦想.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又在为实施登月计划辛勤地工作着.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神舟”号飞船到达月球上,请你探究下面的问题21*cnjy*com
(1)根据下表所提的问题,设计相应的可在月球上进行的实验,在表格中简要写出实验方法.
问题
实验方法
示例:月球表面高度不同的地方温度相同吗?
选择月球上高度不同的地方,用温度计测温度并进行比较.
月球周围存在磁场吗?
(2)我们知道,月球上的物体由于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月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若想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则:
①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___ .
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画在下面的空白处21cnjy.21*cnjy*com
③测得实验数据后,你如何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
28、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将自己的身躯,连同最后的绚烂,永远留在了遥远的月球上,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人说月球上既没有空气,也没有磁场,而月球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是成正比的.
假如有一天,请泳这位少年科学家成功登上月球,你能用哪些实验或办法验证上述说法.
(1)证明月球上没有空气 _________ .
(2)证明月球上没有磁场 _________ .
(3)证明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_________ .21*cnjy*com
29、如图是录音机录音工作原理.声音信号经过话筒、放大电路变成随声音变化的电流,这个电流通过磁头线圈在铁芯的间隙处产生磁场.从磁头下面通过的录音带(在聚脂薄膜带上涂了磁性材料Fe2O3粉)上的磁性材料被磁化并保存下来,声音就以磁的形式记录下来了.录像机及各种磁卡的工作原理都和录音机一样.
将磁卡、磁带等磁记录介质靠近强磁性物体后常会导致磁卡、磁带的失效.请分析导致磁记录介质失效(信息破坏)的原因.
30、如图所示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形象21cnjy 21cnjy
(1)如果你手边有一只灵敏电流表、一根直导体和导线若干,想探测月球表面附近是否有磁场,下列方案中合理的是( _________ )21*cnjy*com
A、直接将电流表置于月球表面附近,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B、用导线将电流表、直导体连接起来,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某一方向运动,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附近无磁场
C、用导线将电流表、直导体连成闭合回路,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某一方向运动,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D、用导线将电流表、直导体连成闭合回路,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各个方向运动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有时不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附近有磁场21cnjy
(2)我们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那么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是否也成正比呢?若想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①需要的实验器材: _________ .
②设计一个便于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画在下面的空白处).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1*cnjy*com
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花气袭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潭清疑水浅”﹣﹣光发生了折射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磁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
(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气压越小,液体的沸点越低;
(2)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周围存在着地磁场,对处于周围的小磁针有磁力作用;
(3)一切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4)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解答:解:
A、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在山顶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也低,所以水沸腾时温度低,不能把食物煮熟,故A说法不对,符合题意;
B、地球周围存在着地磁场,“司南”在地磁场中受到了磁力作用,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花粉分子扩散越快,人更容易闻到花香味,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光从水底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水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但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月球一昼夜时间比地球长得多,月球昼夜温差达270℃,同学们对造成此温差较大的原因进行了猜想,以下猜想与事实不相关的是( )
A、月球上没有水的蒸发吸热现象 B、月球表面的岩石比热容小
C、月球白天时间长,吸收太阳的能量多 D、月球表面不存在磁场
3、2005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两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飞行5天左右成功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将成为现实.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列四种情况能够做到的是( )
A、用指南针定向 B、用电风扇吹风
C、举行露天演唱会 D、用天平称质量
考点:天平的使用;声音的传播条件;磁场。
专题:应用题。
分析:(1)月球表面没有磁场,因此不具备磁场的性质,它对磁性物体就不会产生磁力的作用;
(2)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因此不会出现空气流动形成风的现象,声音也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宇航员交谈是通过无线电实现的;
(3)天平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利用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与引力变成多大没有关系.
4、电流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由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效应去认识它,这种转换的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下列实例中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的是( )
A、控制导体不变,改变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串联的两个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用一个电阻代替
C、探究磁场的性质时,通过小磁针的偏转,了解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
D、学习电流时,将电流与水流作类比
考点:物理学方法;磁场。
专题:应用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物理学方法的记忆与运用能力.由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效应去认识电流的性质,用的是转换法,逐一分析各选项看哪个运用了转换法.
解答:解:
A、控制导体不变,改变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
B、串联的两个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用一个电阻代替用的是等效替换法,故B错误.
C、探究磁场的性质时,通过小磁针的偏转,了解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采用的是转换法,故C正确.
D、学习电流时,将电流与水流作类比,采用了类比法,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转换法理解与应用,知道在不易测量或不易直接观察的问题时常用到转换法.
5、爱因斯坦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的作用证明其存在.下面所列现象中,哪些现象也是这样.①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②伸长的弹簧可证明有力的存在;③鼓面上纸屑的跳动可证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考点:物理学方法;磁场。
专题:转换法。
分析:首先通过阅读,明确磁场是无形的,而小磁针是有形的.用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证明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是转换的思想.
解答:解: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①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②伸长的弹簧可证明有力的存在;③鼓面上纸屑的跳动可证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都是转换思想.
故选D.
点评: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6、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指南北是因为( )
A、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B、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C、指南针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D、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
考点:物理常识;磁场。
分析: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指南针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是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解答:解:地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指南针本身有磁性,放入地磁场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总是指南北.
故选D.
点评:(1)掌握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2)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
7、五一节期间,小华一家坐火车外出旅行.他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内做了四个简单的实验,下列情形与实际相符的是( )
A、桌上饮料杯内液面呈倾斜状 B、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
C、竖直起跳后不能落回起跳点 D、用弹簧秤测重力结果偏小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惯性;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磁场。
专题:应用题;整体思想。
分析: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车厢内的情况跟它静止时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分析.
解答:解: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车厢内的情况跟它静止时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这道题转化成“在静止的车厢内”来做.
若在静止的车厢内:
桌上饮料杯内液面应该是水平的,故A不符合题意;
指南针仍指示南北方向,故B符合题意;
人竖直起跳后仍能落回起跳点,故C不符合题意;
用弹簧秤测重力结果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做选择题时,不一定要对每一个选项都能分析得很透彻,能够判断出对错也行.
8、如图是一款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制作的没有“地轴”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电磁场在金属球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形成磁力,从而实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地球仪悬空静止的原因是( )
A、只受到磁力的作用 B、由于惯性的作用
C、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磁场的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
9、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失去…”为主题展开讨论.下列是由四位同学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假如失去了摩擦力,人将寸步难行
B、假如导体都失去了电阻,那么所有的电热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C、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假如失去了磁场,世界上就再不会有电的产生
C、天平的两臂是等长的,当砝码与重物对天平两托盘的压力相等时,天平平衡,如果失去重力,物体对天平托盘没有压力,天平总可以平衡,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摩擦可以起电,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以发电,失去磁场后,还可以用摩擦的方法产生电,D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的应用、焦耳定律、天平的工作原理、电的产生方法等知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0、美国东部时间5月16日上午8时56分,高精度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陪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绝唱之旅”,驶入寰宇.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里,它将在国际空间站运行,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探索宇宙的起源及其构成.“阿尔法磁谱仪”的“保暖外衣”热系统由山东大学科学家领衔研制,将是人类史上首次解决带电磁铁在太空中运行的温度控制问题.鲜为人知的是,它体内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一内径约1.2米、重约2.6吨、中心磁场强度1370高斯的环形巨大永磁铁.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谱仪在发射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能增大
B、太空环境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所以磁谱仪的质量会变小
C、永磁体周围存在着均匀分布的磁场
D、地球表面工作站将通过电磁波获得磁谱仪的工作信息
考点:重力;磁场;机械能。
专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发射过程中,火箭燃烧燃料把内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失重无关.
永磁体周围的磁场不是匀强磁场.
电磁波可以把磁谱仪的信息传到地面.
解答:解:
A、磁谱仪在发射升空过程中,火箭的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磁谱仪机械能增大,故A正确.
B、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在失重状态下磁谱仪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永磁体周围的磁场不是匀强磁场,它的磁场分布不均匀,故C错误.
D、电磁波可以把磁谱仪的工作信息传到地面工作站,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质量的属性、永磁体的磁场、电磁波的应用,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1、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之后,目前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和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6,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哪件事?( )
A、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B、做托里拆利实验
C、轻易地举起50kg的重物 D、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考点:重力的计算;声音的传播条件;磁场。
专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阅读本题获知信息: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和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6;因此在月球上不能直接用语言交流、不能利用大气压做实验、不能使用指针.
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托里拆利实验是靠大气压完成的;月球上没空气,因此A、B两件事不能做.
D、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会一端指南(地理南方)一端指北.月球上没有磁场,所以这件事不能做.
C、同一物体在月球和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6,质量为50kg的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
G月=可以很容易的举起来.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有:声音传播的条件、大气压、磁场、月地之间重力的差别等,综合性、应用性强.
12、月球上既无空气,也无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所受的引力是地球的1/6.假如你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的哪件事( )
A、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B、直接与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C、重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D、轻易地举起50kg的重物
13、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之后,目前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在月球上你可以做下列哪件事( )
A、不用任何工具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B、做托里拆利实验测量月球上的大气压
C、用信号灯给同伴发信号
D、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声音的传播条件;磁场。
分析:由于月球上没有介质、磁场以及大气压,因此利用介质、磁场或大气压进行的活动到月球上都无法进行,按此思路进行分析.
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到月球上无法直接进行对话;
B、托里拆利实验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到月球上无法进行此项实验;
C、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在月球上可以用信号灯给同伴发信号;
D、指南针是利用磁场工作的,故月球上无法运用指南针.
故选C.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根据月球与地球的不同,分析利用其不同点进行的活动,在月球上都无法操作.
14、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B、物体受到10N的压力
C、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
D、家庭照明电路的连接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学、光学、电磁学方面的作图,综合性较强,是中考常见题型.
15、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 )
A、能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B、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C、能够产生磁感线
D、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考点:磁场。
分析:磁场看不见,通过它的基本性质来认识它,它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解答:解:
A、小磁针偏转是受到力的作用.
B、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叫磁性.
C、磁感线是描述磁场而画的线,不是产生的,它并不真实存在.
D、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正确.
故选D.
点评:磁场的基本性是同学们易懂,但又易忘的一句话,应记熟.
16、下列有关物理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坐在行驶火车上的乘客以车厢为参照物看到窗外的人往后退
D、在客厅能闻到厨房里的饭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磁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扩散现象。
分析:根据对应的物理知识分析选择项的物理情景,确定选择项的正误.
解答:解:
A、微波炉是由磁控管发出的电磁波是物体发热的.故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看不见但又客观存在的磁场而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二假想出来的曲线,其并不客观存在.故B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乘客已行驶的列车的车厢为参照物,窗外的人的位置相对于火车越来越靠后,故C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D、日常生活中,闻到各种物质气味,都是这种物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的.是一种扩散现象.故D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综上分析故选B.
点评:在机械运动中,关于静止和运动的考查一般有两种方式:告诉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确定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告诉研究对象和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
17、关于磁场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
B、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S极出来,回到磁体N极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18、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登上月球,想探测月球表面附近是否有磁场,下列工具中最理想的是( )
A、灵敏电流表 B、灵敏电压表
C、灵敏指南针 D、闭合导线
考点:磁场。
专题:应用题。
分析: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解答:解:要探测月球表面附近是否有磁场,可以使用一个灵敏指南针,拨动灵敏指南针,静止时若南极指南,北极指北,就说明月球表面存在磁场,反之则说明月球表面没有磁场.
故选C.
点评:磁体考查的是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一道基础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铁磁性物质才能产生磁场
B、磁感线是由磁场产生的
C、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D、地球的磁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
考点:磁场。
分析:要求掌握磁场的产生、磁场与磁感线的关系、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地磁场的基本知识.
解答:解:
A、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磁场,故A错;
B、磁感线是为描述磁场而画出的线,并不是由磁场产生的,故B错;
C、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具备三个特征: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此选项没有说清这三个特征,故C错;
D、地磁的两极和地理的两极相反,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与磁的基本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20、1954年,我国地质探矿队伍发现,在山东某地一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磁场十分异常.据此,勘探队伍推测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 )
A、铜矿 B、铁矿
C、煤矿 D、石油
考点:磁场;磁化材料。
专题:应用题。
分析:铁、钴、镍等物质是磁性材料,磁性材料被磁化后具有磁性.
解答:解: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性材料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被磁化,使附近的磁场出现异常.非磁性材料不会影响地磁场.
而铁矿是磁性材料,故选B.
点评:要求认识磁性材料及其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即将成为现实.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①用指南针定向,②用电风扇吹风,③举行露天演唱会,④用天平测质量.其中能够做到的是 ④ (填序号).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磁场。
专题:应用题。
分析:
(1)月球表面没有磁场,因此不具备磁场的性质,它对磁性物体就不会产生磁力的作用;
(2)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因此不会出现空气流动形成风的现象,声音也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宇航员交谈是通过无线电实现的;
(3)天平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利用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与引力变成多大没有关系.
解答:解:
①因为月球上没有磁场,所以不能用指南针定向
②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形成风,所以不能用电风扇吹风;
③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能举行露天演唱会;
④因为月球上有引力,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所以可以用天平测质量.
故答案为:④.
点评:此题实际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是明白每种现象发生的条件,天平是等臂杠杆,若两边物体受到引力相等,就会平衡,与引力大小无关.
22、磁场只有能量,磁场中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能量叫做能量密度,其值为B2/2μ.式中B是磁感应强度,μ是磁导率.在空气中μ为一已知常数.为了近似测得条磁铁磁极端面附近的磁感强度B,一学生用一根端面面积为A的条形磁铁吸住一相同面积的铁片P,再用力将铁片与磁铁拉开一段微小距离△l,并测出拉力F,如图所示.因为F所作的功等于间隙中磁场的能量,所以由此可得磁感强度B与F、A之间的关系为B= .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磁场;功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因为F所做的功等于△L间隙中磁场的能量,所以先分别求出F所做的功和△L间隙中磁场的能量,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得出一等式,即可解得.
解答:解:在用力将铁片与磁铁拉开一段微小距离△L的过程中,拉力F可认为不变,因此F所做的功为:W=F?△L;
以ω表示间隙中磁场的能量密度,由题给条件ω=,根据磁能量密度的定义可得:
△L间隙中磁场的能量E=ωV=?A?△L;
由题意可知:F所做的功等于△L间隙中磁场的能量,即W=E;
∴F?△L=?A?△L
解得:B=.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解磁能量密度,对于学生来说虽是一个新的物理量,但结合所学的密度不难解答;主要是正确理解磁能量密度的物理意义.
23、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登月工程”.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宇航员登上月球, 不能 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能 轻而易举地提起100kg的物体.(均选填“能”或“不能”)
考点:重力;磁场。
分析:指南针是靠磁场工作的,若没有磁场,指南针不能辨别方向;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为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
解答:解:月球上不存在磁场,所以指南针不能辨别方向.
100kg的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G=100×9.8÷6N=163.3N,可以被轻易提起.
答:不能,能
点评:此题考查了指南针工作的原理,以及重力的计算.
24、如图为某中学生发明的验磁器,其制作方法是将小磁针穿过泡沫塑料,调整泡沫塑料的体积与位置使它们水平悬浮在水中.
(1)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所受的重力.
(2)把该验磁器放入到磁场中,能指示 任意方向 (选填“仅水平方向”或“任意方向”)的磁场方向.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磁场。
专题:推理法。
分析: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叫悬浮,物体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据此回答;
(2)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水中,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相当于不受力,当验磁器放入磁场中时,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N极指向)就是磁场的方向,据此判断,
解答:解:
(1)∵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水中,
∴小磁针和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F浮=G;
(2)验磁器里的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水中,受合力为0,相当于不受力,当把验磁器放入磁场中时,小磁针N极可以指示人和方向的磁场.
故答案为:(1)等于,(2)任意方向.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明确验磁器的原理:人为的利用悬浮制造了一个不受外力的小磁针,用它去验证磁场的存在.
25、一个磁体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有 两 个磁极,磁极在 磁场 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考点:磁性、磁体、磁极;磁场。
专题:定性思想。
分析:把一个磁体分成两部分,每一个磁体会出现两个磁极,把两个磁体组合成一个磁体,这个磁体还只有两个磁极.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解答:解:一个磁体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有两个磁极.
磁极在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
故答案为:两;磁场.
点评:记住一个磁体只有一个磁极.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
本题属于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图钉用线栓在桌面上,再用一磁铁逐渐靠近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实际操作一下联系你所学的知识,回答图示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考点:力的概念;磁性、磁体、磁极;磁场。
专题:简答题。
分析:磁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
解答:解:由图示的现象可以说明:
(1)物体没有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2)磁铁可以吸引铁的制品.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磁场的作用和磁现象,都是基础知识.
27、“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巡天,实现了炎黄子孙载人飞天的梦想.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又在为实施登月计划辛勤地工作着.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神舟”号飞船到达月球上,请你探究下面的问题.
(1)根据下表所提的问题,设计相应的可在月球上进行的实验,在表格中简要写出实验方法.
问题
实验方法
示例:月球表面高度不同的地方温度相同吗?
选择月球上高度不同的地方,用温度计测温度并进行比较.
月球周围存在磁场吗?
(2)我们知道,月球上的物体由于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月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若想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则:
①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弹簧测力计、钩码 .
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画在下面的空白处.
③测得实验数据后,你如何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
考点: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磁场。
专题:实验探究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
(1)如果月球上有磁场,则任何小磁针的N极始终与磁感线的方向一致,也就是每次小磁针的指向都一致;
(2)已知质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它的“重力”,结合重力公式的变形式g=,分析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比值是否相同.
解答:解:
(1)地球上小磁针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就是受到地磁场的影响,小磁针如果在月球上每次指向都一致,就说明月球上存在磁场;
答:取一小磁针使其自由转动,若静止后一端总指向一个方向,说明有磁场;否则就无磁场.
(2)①需要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
②实验数据包括重力、质量、重力和质量的比值,见下表:
钩码个数/个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1
1
2
3
③若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一常量(或测得物体的质量扩大1倍,重力也扩大1倍),说明在月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点评:
(1)判断月球上是否有磁场,是利用了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方其中的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2)此类问题有地球移到月球,解题思路是一样的,考查学生的灵活应用和融会贯通能力.
28、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将自己的身躯,连同最后的绚烂,永远留在了遥远的月球上,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人说月球上既没有空气,也没有磁场,而月球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是成正比的.
假如有一天,请泳这位少年科学家成功登上月球,你能用哪些实验或办法验证上述说法.
(1)证明月球上没有空气 敲击音叉,是否能听到声音? .
(2)证明月球上没有磁场 带个小磁针看能不能始终指一个方向 .
(3)证明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用弹簧测力计,挂不同质量的两个物体,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与质量成正比 .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磁场。
专题:实验探究题;方法开放型。
分析:
(1)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2)如果星球上有磁场,则任何小磁针的N极始终与磁感线的方向一致,即指向都一致;
(3)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物体的“重力”,结合重力公式的变形式g=,分析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比值是否相同.
解答:解:
(1)在月球上敲击音叉,如果听不到声音说明月球上没有空气;
(2)把两个小磁针平放在支架上,让他们的起始指向不一致,松手后观察它们的指向,如果指向仍然不一致,则说明月球上没有磁场;
(3)把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分别读出相应的示数后,计算“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如果比值相同,说明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敲击音叉,是否能听到声音;带个小磁针看能不能始终指一个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挂不同质量的两个物体,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与质量成正比.
点评:此类问题考查的是利用物理常识解决实际问题,要会灵活处理.
29、如图是录音机录音工作原理.声音信号经过话筒、放大电路变成随声音变化的电流,这个电流通过磁头线圈在铁芯的间隙处产生磁场.从磁头下面通过的录音带(在聚脂薄膜带上涂了磁性材料Fe2O3粉)上的磁性材料被磁化并保存下来,声音就以磁的形式记录下来了.录像机及各种磁卡的工作原理都和录音机一样.
将磁卡、磁带等磁记录介质靠近强磁性物体后常会导致磁卡、磁带的失效.请分析导致磁记录介质失效(信息破坏)的原因.
考点:磁化;磁场。
专题:应用题;简答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录音时,声音以磁的形式记录下来,磁卡、磁带上的磁性材料被磁化,成为一个个很小的磁体.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磁体在强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排列发生改变,信息被破坏.
解答:答:将磁卡、磁带等磁记录介质靠近强磁场时,被磁化的磁性材料在强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排列发生了改变,信息被破坏.
点评:录音机录音时是变化的声音产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对磁性材料的磁化情况不变,用磁信息记录了声音.
录音机放音时,磁带贴着放音磁头运动,磁性强弱变化的磁带使放音磁头中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电流经放大后使扬声器发声.
30、如图所示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形象
(1)如果你手边有一只灵敏电流表、一根直导体和导线若干,想探测月球表面附近是否有磁场,下列方案中合理的是( D )
A、直接将电流表置于月球表面附近,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B、用导线将电流表、直导体连接起来,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某一方向运动,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附近无磁场
C、用导线将电流表、直导体连成闭合回路,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某一方向运动,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D、用导线将电流表、直导体连成闭合回路,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各个方向运动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有时不为零,则可判断月球表面附近有磁场
(2)我们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那么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是否也成正比呢?若想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①需要的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
②设计一个便于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画在下面的空白处).
考点: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磁场。
专题:信息给予题;设计与制作题。
分析:判断月球是否有磁场,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电磁感应现象来证明.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让导线、电流表和直导体连成闭合回路,同时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各个方向运动,以实现切割磁感线的要求.如果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有时不为零,则说明月球具有磁场.
解答:解:
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要求,必须让导线、电流表和直导体连成闭合回路,同时使直导体在月球表面附近沿各个方向运动,以实现切割磁感线的要求.如果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有时不为零,则说明月球具有磁场.
答案:
(1)D
(2)①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②记录数据的表格至少应包含:钩码质量、钩码重力、重力与质量的比值这三个要素.设计表格如下:
分3次测量不同钩码的质量和重力,求出两者的比值,再做分析判断.
如果钩码质量越大,重力越大,则两者成正比,且两者的比值几乎不变.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同时要根据物理知识来解释月球上的一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