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一、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他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另外一首是《代答闺梦还》。但他诗名极高,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二、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旧题。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锦绣的江山,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此诗被认为“江月照千古,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三、写作背景:
他官职卑微,仅做到兖州兵曹的官职;张若虚虽然职位不高,职场失意,但他情场得意。据说太平公主曾延请张若虚给她的两个女儿武艳和武丽当私塾先生,当时张若虚五十多岁了,但他慈眉善目.憨态可掬,举止矫健,飘飘欲仙,眉宇间透露出一股灼人的灵气,谈吐中包含丰富的学识和机趣,令人折服。武艳大概16岁左右,倾服于张老先生的博学与才气,爱上张老先生了,于是两个人来了段荡气回肠的师生恋。后来,太平公主要把武艳许配给崔涤,武艳向张老先生诉苦,张若虚决定离开武艳,结束这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但在离开之前,两个人就偷吃禁果了。第二天张若虚卷铺盖逃走。等到武艳新婚过后,崔涤来向太平公主告状,说武艳已经不是一个女孩子了,太平公主准备找张若虚算账时,张若虚早已溜到扬州躲起来了。《春江花月夜》据说就是张若虚在离开武艳之前写给武艳的情书。
四、层次结构
春 江 花 月 夜 月下之景 (1—8句)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画意美 表现了作者见到江天月夜美景的惊喜之情。
月下之思 (9—16)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哲理美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作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沉浸在似水年华的体认中,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对人生的思索,由时空无限遐想到生命的无限,表现一种深沉而寥廓的宇宙意识;苍天不老,然生命短暂,感叹人生易老、感叹人生苦短。
月下之情 (17—36)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诗情美 “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 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表达其有家难归的无奈
五、鉴赏
有人说,夜深人静时读《春江花月夜》,便感觉尘世的喧嚣、生活的劳累远我而去,一种宁静、一种温馨,便如柔柔春水浸润着心田。如果你的微笑里有春江月夜的光华,有悠悠的白云,有游子思妇的幽怨缠绵……那么,面对变幻无序的人生,面对起伏不定的命运,你心里会对那段春江,那处风月生出更多更好更美的浪花。
自古以来,春、江、花、月、夜就与诗歌结下了解不开的意象情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
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一段春江,那一处风月,还是那么静静的躺在唐诗之中,依然默默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执着地等待着我们的感知。
这首诗以写月生起,以写月落结,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诗歌既完美严密,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前半部重在写景,是写实,但如“何处春江无月明”、“空里流霜不觉飞”等句子,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想象和感觉。后半部重在抒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如长江流水、青枫白云、帘卷不去、拂砧还来等句,景中亦自有情,结尾一句,更是情景交融的名句。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整体。
诗歌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等,这些景物共同造成了柔和静谧的诗境,这种意境与所抒发的绵邈深挚的情感,十分和谐统一。
诗歌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婉转悠扬。为了与缠绵的感情相适应,语言采用了一些顶针连环句式,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一唱三叹,情味无穷。对偶句的使用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等等。句中平仄的讲求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平仄变换与律诗相同,使诗歌语言既抑扬顿挫,又清新流畅。
总结
线索: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月”是全诗的灵魂: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原因是:
景物描写的主体
哲理思考的凭借
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思想主旨:全诗以月为线索,将春与江、花、夜、人相结合,描绘了朗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由景及人,感叹人生苦短,抒发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感情基调:哀而不伤、郁而不堕。
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六、古代诗歌中的高频意象。
(一)古诗中“月”的意象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明月照松间”的宁静恬淡; “雁子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神奇。等等。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
月亮是一首悬挂在天空最美的诗。朱光潜在《诗论》中说:“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名家王尧衢qú 曾在《唐诗合解》卷三中有言:“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可见本诗中,“月”统领全篇,贯穿全诗,而“月”这一意象,古往今来被诗人观照吟咏。
1、月亮是团圆的象征。月圆比喻人的团圆,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月亮是思念的象征。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思念朋友。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3、月亮是美好纯洁的象征,能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月亮是永恒的象征。它周而复始,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如:“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 李白)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月可使思念得以跨越时空。
5、月亮是怀古伤今之情的象征。例如: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总之,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作为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其意蕴十分丰富。当然,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月亮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意境,表现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二)江水:
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
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 辛弃疾《南乡子》)
“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三)落花: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时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展示了女主人公迷离梦境的片断: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
例如: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红楼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四)南浦:
“南浦”指水路送别的地点。它是滋生爱情的圣土,是抒发离愁的处所,是时光荏苒、物华不再的象征,游子思妇多借它咏离情别绪,政治家借它寓隐逸情怀。“南浦”成为送别诗词的常见意象,
如屈原《九歌》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经过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尤其到了唐代,南浦开始在送别诗词中大量出现。
如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相如丝,君向东州便我悲。”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王勃《滕王阁序》“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青枫浦即从南浦化用而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五)捣衣砧:
捣衣诗是闺怨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那凉风冷月下捣衣时凄凉哀怨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是古代文学许多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古时妇女把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称为“捣衣”,也叫“捣练”。妇女白天一般忙于家务,晚上才有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捣衣”。
如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贺铸《捣练子》词:“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六)妆镜台
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女子是为心爱之人而打扮的。此妆镜台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是天天开镜梳妆打扮的,丈夫离去后,又一直闲置不用,而今月光又照在妆镜台上,何日夫妇团聚,使美人重开妆奁,重新梳妆呢?物景关情,妆镜台凝聚了过去相聚的欢乐;离别后的悲苦和对将来重逢的企盼,包蕴了一段浓浓的感情历程。
七、艺术技巧
(一)、结构严谨,环环紧扣,自然生成。
第一层写景,良辰美景,诗情画意,读起来很美,皎洁、静谧的夜景,明月高悬,由这引出哲理的思考,有对宇宙奥秘的探寻,有对人生的思考,由人生的思考,联系现实,才会有人生短暂的感慨,引出了抒情,一种相思,两地离愁。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以“月”为主体,也以“月”为线索,在时间上、情感上两条线索,在时间上,月升、高悬、西斜、落下,逐字吐出、逐字收束。在情感上,既写月的美景,更写月光引起的思乡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月就是抒情,赏月引发议论,由思考引出相思,在月的照耀下,一切意象都附有人的思乡之情。月光引发了、渲染着、暗示着、寓托着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也包含着诗人对美景的感叹,对月长圆而人难圆的感怀。
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在线索(月出——月照——月斜——月落)。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
章法整齐带有变化
《春江花月夜》写的是静谧的夜晚,不能用李白《蜀道难》的句式大开大合,为了表达宁静的气氛,此诗在章法上追求整齐,但过于整齐就显得呆板沉闷。因此在章法上,《春江花月夜》诗整齐而颇具变化。
《春江花月夜》诗共36句,像9首绝句组合而成,显得整齐匀称,但每过一绝,韵律和内容却有变化、发展。
在句法上,整句、散句反复串插使用,排比、对偶代表着整齐和谐,排比对偶穿插在散句中,富于变化。
(二)、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融情于景。(开头部分良辰美景使人渴望团圆,后面写“月徘徊”、“鱼龙”、“鸿雁”既是情也是景;“落月”、“流水”等都是游子思念的载体)
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引发了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
诗情、画意、哲理相交融。
景和情是很难分开的,写景中含情,抒情中又含有人对美的思索,对理想的思考,情感中包含着淡淡的相思之情,包含人对幸福的追求,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思索中,在两地相思之情中,包含着人对这种亲情的追求,对美好的愿望的追求。珍惜生命的美好,即使是离愁,也是那种透过表层的,对情感的专一的、强烈的,也是一个辩证的统一。
借景物暗示手法抒写相思之情“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远去,“月徘徊”暗示思妇徘徊楼台、望月思人;月照“妆镜台”暗示思妇对镜伤怀;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遣;“梦落花”暗示春将尽;“落月复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归等等,都使人与物、情与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总的来说,诗情画意的境界,情景交融的手法,自然生成的语言,圆润优美的旋律,使之成为“诗中的诗,顶风上的顶峰。”
(三)、辞格丰富各尽其妙。
比喻:“月照花林皆似霰” (明喻)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并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构成有机的联系。“空里流霜不觉飞” (暗喻),是抬头仰望所见。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霜。虽则如霜,却只觉得它像水似的“流”,而不觉得它像霜那样“飞”,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细腻。
拟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中的“待”、“送” 两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这滔滔流水“送”走的吗?“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将明月拟人化,既写出明月光影明灭的自然属性,又将明月人性化,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徊,不忍离去。人多情而物无情,运用拟人手法,将人的感情移植到物身上,使物也饱含深情。
在语言风格上,既有民歌的清新明朗,又有文人的婉丽华美。 词藻华美,音韵婉转,具有文人诗的风味。
语言清晰,韵律婉转。
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在中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诗中也有“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的句子。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了。而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汉书·苏武传》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的是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胡地19年,矢志不变。他后来得以归汉,主要是因为匈奴单于相信汉使所说鸿雁传书上林苑,被汉昭帝射获,确知苏武在北海牧羊。匈奴单于无奈,只得放回苏武,“鸿雁传书”一时传为美谈。由于这种渊源,“鱼雁”成为了中国早期邮政的象征,如同欧洲一些国家早期邮政以牛号角、牛角头为标志一般。
顶真句法、问答句式,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使《春江花月夜》具有浓郁的民歌情调,给人一种续续相生,摇曳多姿的感觉。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换一韵,共换九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另外,诗句韵律婉转,对仗工整,加上顶针句式的灵活使用,又使语言清新流畅,顿挫悠扬,琅琅上口,连绵不绝。
八、文章理解
合作探究一切作品,一定要通过读者的解释和欣赏,它的美学价值才得以成立。——叶嘉莹
(一)“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美在何处?
这里的“明月”出场方式很特别。不同于“明月出天山”的苍茫,不同于“月上柳梢头”的婉约含羞,甚至也不同于“海上生明月”的干脆直接。它于波涛汹涌的海上诞生,它与海潮嬉戏流连,它阔大、壮美、明亮、喜悦,就像刘半农在一首诗中所云:“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二)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
(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
(三)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
(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
(3)以 “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4) “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
(四)《春江花月夜》美在何处?
美在诗歌和谐婉转的韵律,美在春江月夜迷人的景色,美在思想深邃的哲理,美在缠绵浓郁的离情,更美在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
(五)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既有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又有人类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