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哦,香雪》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哦,香雪》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31 08: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哦,香雪》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明确目标(1分钟)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导学案自学内容,了解作者铁凝和本文的创作背景。
通过阅读课文,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通过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概括主人公香雪的形象特征,学习其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
1.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把握香雪的形象特点。
【学法指导】
学生自学,阅读资料。
2.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二、独立学习(10分钟)
(一)知识链接
1.散文体小说
散文体小说,是指小说体裁和散文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散文化的一种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即用散文的形式创作出的一种小说。散文体小说不以具体的情节描写见长,甚至很少有情节描写,也没有更多的细节描写,这是小说接近散文的主要方面。但作为小说,必须多多少少要有情节的安排,有些作品看似是散文,但人物是虚构的,事件也多以虚构为主,情节虽然比一般小说真实,但也是虚构,符合小说虚构的特征。这类小说往往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强烈感受,打破了小说的某些限制,自由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小说中的散文化特点】
①虚化人物。淡化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对人物着墨不多,不立体、不典型。
②淡化情节,散化结构,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不强,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
③注重环境描写,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传统小说相比,散文化小说注重对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等意境氛围的营造。
④在主旨表现上,更突出情调。不像传统小说一样,不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注重突出对……的情感态度、生命态度、价值判断等。
⑤语言散文化。或语言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诗化等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作者介绍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3.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二)阅读本文,完成如下题目
1.给加粗的字标读音。
褶皱(   )  挟持(   ) 辗轧(   ) 皎洁(   ) 娇嗔(   )
攥住(   ) 拙笨(   ) 蠕动(   ) 窸窣(   ) 温馨(   )
吸吮(   ) 斟酌(   ) 虔诚(   ) 撼天动地(   )
2.阅读本文,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火车开进深山之后,台儿沟发生了什么变化?
4.香雪与其他女孩子的关注点有何不同,又有何更深层的内涵?为何关注点不同?
三、同伴互助(10分钟)
1.作者花费较多笔墨来描写香雪,分析香雪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阅读课文第72-78段,找出环境描写的语段,思考这些景物对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作用。
四、激情展示(7分钟)
要求:
①起立迅速,目视前方,手捧书本或导学案,做到“不弯腰、不低头、不乱看”。
②展示时咬字清晰,语速适中,发音干脆响亮,做到“不含混、不吞吐、不拉音”。
③小组代表展示的答案错误或不完整、不科学并且停止回答时,其他小组要主动地进行纠正、补充和完善。
五、总结提升(5分钟)
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__________ 的向往,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迫切渴望,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尊自爱和她们纯美的心灵。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 。
达标测评(5分钟)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__________。
②四川一司机酒后驾车被拘留,单位领导称拘留期间照发工资,并送去大量的生活用品和中华牌香烟。这种单位领导__________下属公开对抗法规的行为真是闻所未闻。
③收入5000元左右的夫妻,是贷款购房团中的主力军,这部分人,有很强的购买欲望,收入平平,但又有一定的潜在购买力,所以在贷款时,更要仔细__________,用理财的思路指导自己。
A.虔诚 纵容 斟酌 B.虔诚 怂恿 推敲
C.忠诚 纵容 推敲 D.忠诚 怂恿 斟酌
七、课上选学
小说结尾并没有提到香雪后来的命运,如果让你续写一个结尾,你会怎么写?请尝试续写小说后来的情节,300字左右。
【下节知识储备】
1、《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对袁隆平的介绍:
【人物事迹】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颁奖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对钟扬的介绍:
【人物事迹】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子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3、《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对杜富国的介绍:
【人物事迹】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 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颁奖词
【颁奖辞】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 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范文片段1
每一名英雄烈士都是一束纯净而温暖的阳光!崇尚英雄,尊重烈士,理应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今天,仍然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是,仍有一些人利用互联网恶意制造话题以销蚀意志、质疑崇高、抹杀正义,蓄意歪曲历史以否认英雄、嘲弄纯洁,肆意颠覆价值以矮化人性、丑化英雄,甚至有的人毫无底线地造谣诋毁,无所顾忌地恶意中伤深埋在我们心中的英雄烈士们。毫无疑问,他们如果不悬崖勒马,迟早都会受到法律的审判。
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才能英雄辈出;一个敬仰烈士的民族,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去牺牲奉献。应当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英雄烈士的光芒必将更加熠熠生辉。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许我们当不成英雄,但我们必须尊重英雄、铭记英烈。捍卫英雄烈士名誉荣誉,一个也不能少!
——节选自《燃旺捍卫英烈的“火种”》
范文片段2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无论卫戍边疆安宁、挺立抗灾一线,还是养浩然之气、励鸿鹄之志,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更加迫切呼唤群英荟萃,更加需要激荡雄风浩气。没有革命英雄主义成就不了英雄的军队,没有英雄气质塑造不出英雄的国家。英雄是鲜活的价值观,是无比珍贵的精神富矿。礼赞英雄、学习英雄,高举英雄烈士们传递过来的火把,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书写。
——节选自《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
课上选学答案
略(言之成理即可)。
《哦,香雪》导学案答案
独立学习环节答案
(二)阅读本文,完成如下题目
1.给加粗的字标读音。
2.阅读本文,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火车开进深山之后,台儿沟发生了什么变化?
火车开进深山之前: 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变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这里的人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火车开进深山之后: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之前的台儿沟:宁静、质朴纯洁、贫穷落后、封闭保守。之后的台儿庄:不再宁静。
之后的台儿庄的人:对外界文明充满向往
香雪与其他女孩子的关注点有何不同,又有何更深层的内涵?为何关注点不同?
凤娇和其他姑娘: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有妇女头上的金圈圈,还有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香皂,甚至花色繁多的纱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更多关注山外人物质层面的生活方式)
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更多关注山外人的精神文化)
原因: 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55、56段
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同伴互助环节答案
1.作者花费较多笔墨来描写香雪,分析香雪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①香雪的外表是美丽清纯的。
“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在乘客眼里,香雪的眼睛“洁如水晶”,面孔“洁净”,嘴唇“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人们看到香雪“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②香雪的内心是纯真美好的。
她纯真无邪,看火车时,她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躲在最后面。别的姑娘可以大胆地问“北京话”问题,香雪却不敢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
③香雪渴望知识,积极进取。
她是台儿沟唯一一个考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则是车厢里学生的书包;别的姑娘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
④香雪是纯朴有自尊的。
女同学们嘲笑她,使她意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听“北京话”说他爱人有个亲戚住在西山口的站上时,她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子鸡蛋留下;她认为的台儿沟的未来应该是这样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
⑤香雪是坚毅执着的。
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一分钟的停车间隙里,毅然踏上了火车。为此,她甘愿被爹娘责怪,一个人摸黑三十里走回台儿沟,这对平时说话不多,胆小的香雪来说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主人公香雪是外表美丽清纯、内心纯真美好、渴求进取、淳朴有自尊、坚毅执着的少女。
2.朗读课文第72-77段,找出环境描写的语段,思考这些景物对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有什么作用。
①(第72段)“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父的声音。
②(第75段)“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③(第76段)“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④(第77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
小结: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经历了:“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这一障碍的跨越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自强。
总结提升环节答案
这篇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事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一段不寻常经历的叙述与她们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达标测评环节答案
解析:A“虔诚”和“忠诚”都有忠心的意思。“忠诚”常用于对组织、对人、对国家方面,后面可以接宾语;“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用于宗教信仰方面,程度比“忠诚”要重。“
怂恿”和“纵容”都属于贬义词。“怂恿”指暗中或公开地指使、鼓动别人干坏事;“纵容”指对坏行为放任不管。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适用范围广,词义轻,侧重于决定是对是错;“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适用范围仅限于文字,是在承认文字表达正确的前提下,求其最好、最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