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名师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主掌握“疲惫、干瘪、簇新、绯红、迷惘、喷薄”等词语的音、形、义。
2.通过默读与大声朗读,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根据诗行间意象的转换,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
教学过程:
一、默读——了解诗歌内容
1.导入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了70华诞,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壮观威武、气势恢宏。中华儿女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骄傲自豪的同时,也不曾忘记我们民族遭受过的沉重苦难,不曾忘记奋斗路上的筚路蓝缕、艰苦卓绝。今天,我们来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体悟诗人对祖国深切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知的国庆阅兵式导入课堂学习,激发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默读课文。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结合诗句理解词义。
疲惫 隧洞 簇新 干瘪 纤绳
笑涡 绯红 喷薄 迷惘 伤痕累累
(2)勾画出打动你的诗句,简要说说打动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现代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如何阅读及理解现代诗歌,也掌握了一些方法,所以在正式学习前,采用默读的方式,同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二、朗读——体会韵律节奏
1.小组研讨,朗读展示。
2019年国庆,很多爱国歌曲在大街小巷广为传唱,其中《我和我的祖国》最受欢迎。在诸多版本中,李谷一的经典版大气从容,王菲的电影版空灵舒缓,两者各有千秋,均能打动人心。在朗读诗歌之前,请与小组内同学讨论:本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节奏朗读?结合诗句说说理由。
(1)小组研讨。
(2)按照研讨建议,小组成员各自尝试朗读全诗。
(3)朗读展示。可以推选小组内一名优秀者全班展示,也可以用小组合作朗读的形式展示。
注意:小组每一位成员就推荐者的朗读,准备一句推荐语(建议从语速、节奏等方面推荐),小组长汇总推荐词,在向全班展示之前,各组小组长先汇报本组推荐词。
(4)各小组分别展示,相互投票推选最优者。
明确:这首诗由四个诗节组成,全诗先抑后扬,体现出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1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从低音处缓慢升起,蓄势;第2节,诗句简短,大部分节奏急促,但其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需节奏分明、语速放缓;第3节,诗句拉长,节奏明快;第4节,节奏更快,其中两个排比句的朗读须有力度。
2.讨论:对于现代诗歌的朗读,除了从句式角度、关注语速与节奏之外,结合先前现代诗歌的学习经验,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预设:关注诗歌的意象特征以及作者抒发的感情。
设计意图:
从句式的角度,探讨诗歌朗读的语速、节奏,尊重学生阅读的初体验。小组可以推优,也可以集体完成展演,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亲近文本。小组内每位同学均需准备推荐语,既能促使他们用心倾听,也可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朗读感悟,这让小组活动更有实效。
三、比读——树立情感脉络
1.我们一般会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讴歌祖国的伟大:四大发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唐诗宋词……但舒婷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呢?
(1)勾画文中所有的意象(不包括修饰语),并尝试给这些意象归类,说说你的归类标准。
水车 矿灯 稻穗 路基 驳船 贫穷 悲哀 希望
花朵 理想 胚芽 笑涡 起跑线 黎明
预设:
①虚实角度。
具体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花朵、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等。
抽象意象:贫穷、悲哀、希望、理想等。
②象征意义角度。
具有积极、温暖等意味的意象:矿灯、稻穗、路基、花朵、胚芽等。
一般情况下,矿灯象征指明方向,因为矿灯能在黑暗的矿道里照亮前方;稻穗象征丰收;路基象征承重支撑,让人安心;黎明象征希望、温暖、梦想。
具有落后、贫困等意味的意象:贫穷、悲哀等。(可从多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2)作者是如何分类的?她如何赋予这些意象获得专属于这首诗的意义?
明确:关注诗行间的意象选择与转换;关注意象前使用的形容词。
用以下句式,感受作者如何通过形容词的巧妙运用,赋予意象新的意义:
如果诗中稻穗象征丰收,那会是饱满的稻穗,而诗中却是干瘪的稻穗,可见当时祖国的贫穷落后。
鲁迅在《诗歌之敌》中说:“诗歌是本以抒发自己的热情的”,舒婷正是借助修饰限定词,将这些意象“为我所用”,尤其是在第1节造成强烈的情感对撞,赋予了诗歌极强的表现力。
(3)结合诗句,具体赏析诗中意象,理解其意蕴。
“破旧的老水车”:“破旧”表明时间之久,道出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
“熏黑的矿灯”:“熏黑”极言矿灯使用时间之长,光芒暗淡,写出“我”与祖国在历史的隧道里长期没有前进方向的“蜗行摸索”。
“淤滩上的驳船”:“驳船”是指本身无自航能力,需拖船或顶推船拖带的货船。而今又陷于“淤滩”,足见寸步难行的窘迫。
“神话的蛛网”:比喻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思想的束缚。
“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古莲”象征长久以来人民心中国富民强的美好理想,终于熬过严冬,走向春天,伟大的理想冲破千年封建专制的冰封雪盖,冒出希望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黑暗刚过,黎明将至,伟大的祖国迎来光明与希望,尽管脸上还有伤心的泪水,但心中更有满满的欢喜。
“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要实现心中的理想,我们的祖国就要与时间赛跑、奋力拼搏。
“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漫漫长夜终于到了尽头,曙光以不可阻挡之势在聚合、喷涌而出,象征着祖国的发展将日新月异。
2.小组再次讨论朗读本诗时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1)讨论后,小组内分工,共同完成整首诗朗读。
明确:前两节沉郁、凝重,语调低沉;后两节清新、明快,语调上扬。
建议:集体朗读最后一个诗节,其中“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读两遍。
(2)理清诗人的感情脉络。
前两个诗节:面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渴求富强之路,然而得到的是幻灭、痛苦和绝望。
后两个诗节:流露出看到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时的欢欣、激动;同时表达出“我”愿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奋斗去换取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的心声。
四个诗节均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炽热、矢志不渝的爱。
(3)尝试给四个诗节各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建议:学生可从情感、阅读感悟的多重角度拟标题,切合每一诗节的内容即可。
设计意图:
抓住意象,引导学生分类,学生会发现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似乎很难将意象对应到相应的诗节,从而感受到“诗歌是本以抒发自己的热情的”,感受到诗人的运笔之妙,感受到好的诗歌正是在情感的对撞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组关于“诗歌朗读”的二次探讨,从语速、节奏到语气、语调的把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更好地理清诗人的情感脉络;最后拟小标题,既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也锻炼他们的概括与表达能力,答案不确定,意对即可,旨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1 / 5《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名师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体会诗人深沉真挚的爱国情感。
2.结合创作背景,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3.仿照课文,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品读——把握“我”之形象
1.集体朗读诗歌,交流还有哪些打动你或理解有困难的诗句。
自由交流,如: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已经“破旧”,为何还要坚持数百年?为何用“纺”不用“唱”?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花朵”为何是“飞天”袖间的?“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有何深意?
2.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修饰语的使用上,均可见诗人的匠心独运,除此之外,你觉得本诗的巧妙之处还体现在哪里?
(1)排比手法。
明确:第1诗节:“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极言祖国的贫穷、落后,语气强烈。
第4诗节:“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①这三句能否互换顺序?
②“我是谁”?
明确:不能互换。“我”曾经面对祖国的贫穷、落后、苦难,感到无助,不知道前行的方向,不知道如何解除祖国的困厄,所以“迷惘”;在“我”与祖国经历艰难困苦之后,迎来新的曙光,所以要“深思”怎样才能报效祖国;面对焕发新生的祖国,面对势不可当、喷涌而出的曙光,我内心“沸腾”,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入到建设祖国的洪流中去。
这个“我”不仅仅是指诗人这一独立的生命个体,也代表着那些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祖国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起从苦难中走过,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人都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承担起重任。“我”既是祖国的一份子,也是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
第4诗节:“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热切表达了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惜牺牲一切的誓言,读来荡气回肠、令人感奋。
(2)对比、反复的手法。
明确:对比主要表现在第1、2节和第3节,将祖国的落后、衰败、保守、愚昧、希望渺茫,与如今蓬勃向上的腾飞新旧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希望。
反复:一是每一诗节均用“我是……”领起;二是每一诗节均用“祖国啊”收束。
追问:前三个诗节都是以“——祖国啊”结束,为何最后一诗节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收束?
明确:第1诗节是纵向写祖国几千年的历史,古老的祖国苦难深重,让诗人心痛不已,以破折号引出“祖国啊”的激情咏叹;第2诗节是写祖国某一段苦难的历史,在这里祖国成了“贫困”“悲哀”的化身,国富民强的希望幻灭,诗人悲痛地唤一声“祖国啊”;第3诗节是写现在,此时的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诗人激动地呐喊“祖国啊”;最后一个诗节,“我”向祖国庄严宣告,语气更为强烈,心情激动至极,情感达到最高潮,反复咏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使得全诗回环往复、气势贯通,强化了对祖国炽热的爱的表达。
设计意图:
在理清诗人的感情脉络之后,将提问权、发现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就自己的“未解”进行交流,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其次,发现“本诗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就舒婷的写作技法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品味出“三个我”不能互换顺序时,也就明白了“我是谁”。最后,追问诗节结尾处的反复手法,既能对每一诗节做小结,也能将整首诗融会贯通,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构思之巧。
二、“丰”读——了解诗歌风格
1.结合创作背景,了解舒婷及“朦胧诗”。
明确:本诗创作于1979年4月,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诗人面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情景,以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写下了此诗。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她初中毕业后即下乡插队,后又当过工人。在国家蒙难、人民遭殃的混乱岁月,舒婷备尝艰辛,内心的迷惘、痛苦可想而知;“四人帮”粉碎了,她又是何等的满怀喜悦!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朦胧诗”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大量采用虚写法,追求诗歌的内在旋律;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形象,运用跳跃式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得诗歌读起来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朦胧诗”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当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舒婷的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不算多朦胧,但也具有这类诗的基本特点,如重视自我的内心表达,运用通感、象征、隐喻等奇特的写法。
2.推荐阅读,感受“朦胧诗”。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雷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结合“朦胧诗”的特点,任选一首诗分析。
设计意图:
结合时代背景及舒婷的人生经历,加深学生对诗歌尤其是“朦胧诗”特征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创”读——尝试诗歌创作
1.仿照课文,在下面的横线处添加一句,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句承接紧密,和谐一致。
例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1)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
(2)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
(4)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
2.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创作一首新时代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注意诗歌意象的选择以及修饰语的使用。
3.集体背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自由续诗,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从句子续写到整首诗的仿写,由易到难,读写互惠。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