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31 17:4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录.
1.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 第二次鸦片战争危害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
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
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温故知新
材料研读
1.《南京条约》签订后,璞鼎查对英国商人自豪地说:“我为你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即便是我们倾尽兰开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给它一个省人民衣料所需。”
2.《南京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时间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磅
1845年 约239万英磅
1846年 约179万英磅
1854年 约100万英磅
英输华货物总值
3.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



清朝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要求
拒绝


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YING FA ZAI CI FA DONG QIN HUA ZHAN ZHENG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
01
1856年10月——1858年
发动原因
02
外国侵略者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发动国家
03
英法联军进攻,俄美充当帮凶
发动战争的借口
04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
借口一
1856年10月广州水师扣押了挂着英国国旗的走私船亚罗号。英国要求释放船员并赔礼道歉。叶名琛释放船员,但没有赔礼道歉。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神甫”事件
借口二
1856年2月广西西林县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告,经调查核实后,把法国神甫马赖逮捕并处死。
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派一支远征军并通告英国政府。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扩大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会。
根本原因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他们发动战争的借口。
问题思考
战争的经过
05
1856年10月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了战争。
1857年
法国以“马神甫事件”参与战争。攻陷广州。
1858年
联军北上,攻占大沽炮台,逼近天津,签定了《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的签订
公使常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06
1.时间:1858年5月
2.签订国家:中国与英、法、美、俄
3.内容:
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从而进行侵略和掠夺
使得内河航运权丧失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鸦片战争形势图
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琼州
汕头
台湾
淡水
九江
汉口
南京
镇江
烟台
天津
营口
通过两张地图的比较,
请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
口岸的特点是什么。
两次







HUO SHAO YUAN MING YUAN YU BEI JING TIAO YUE DE QIAN DING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时间:1860年
侵略者:英法联军
行为:再次占领天津后继续攻占北京,并火烧圆明园
结果:战败
签定了《北京条约》
01
火烧圆明园
02
《北京条约》的内容
No.1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No.2
增开天津为商埠
No.3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No.4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外国势力进一步扩张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英法联军暴行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
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
圆明园遗址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法国,另一个叫做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材料研读
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
过程:
第一阶段:
1856年,英军闯入珠江口,炮轰广州
1858年,联军北上,攻占大沽炮台,进而进占天津
第二阶段:
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进攻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第二次鸦


争条约对比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个新疆省的面积。
1500000
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
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60多万平方公里
《瑷珲条约》
约40万平方公里
《北京条约》
7万多平方公里
《改订条约》
44万多平方公里
《勘分西北界约记》
E GUO TONG GUO BU PING DENG TIAO YUE GE ZHAN ZHONG GUO BEI FANG LING TU BIAO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时间
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4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DI ER CI YA PIAN ZHAN ZHENG DE WEI HAI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I ER CI YA PIAN ZHAN ZHENG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战争性质
侵略国家
侵略时长
开放口岸
影响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英国
英法、俄美
1840——1842
1856——1860
沿海城市
从沿海深入内陆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两大板块
即课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列强的罪行
①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时间、对象、内容)
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
01
02
本课小结
一条线索两大板块的结构方式
一条线索
①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②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③沙俄 - 割占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1.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于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已经过了多少年?
A. 12 B. 14
C. 16 D. 18
课堂练习
3. 1860年洗劫焚烧圆明园的两个强盗是
A.俄罗斯 B.法兰西 C.英吉利 D.美利坚
4. 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割给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改订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 “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5.圆明园遗址给我们的最大警示是
A.落后就要挨打  
B.封建制度落后
C.鸦片危害严重  
D.资本主义制度先进
八年级历史上册
BA NIAN JI LI SHI SHANG CE
第一单元
DI YI DAN YUAN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ZHU GUO KAI SHI LUN WEI BAN ZHI MIN DU BAN FENG JIAN SHE HUI
第二课
DI ER KE
第二次鸦片战争
DI ER CI YA PIAN ZHAN 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