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巩固练习 (含答案)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声巩固练习 (含答案)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31 13: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巩固练习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小明观察到示波器的波形如图所示,发生变化的是(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以上三者都发生变化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都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隔着较远的距离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源振动的频率太小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生活中经常用 “高”“ 低”来描述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
B.男低音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
C.“低声细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
D.“请不要高声喧哗”中的 “高”指声音的响度
4.如图所示,小明保持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子,比较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为了探究(  )
A.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小强很有音乐特长,在班级迎新年联欢会上,小强弹奏了一首吉他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灵巧的手指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色
B.美轮美奂的吉他声通过空气传递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C.美轮美奂的吉他声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美轮美奂的吉他声可能是噪声
6.“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国上下举行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我市举办的庆祝晚会精彩纷呈。下列对晚会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
B.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演员的合唱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C.晚会期间,现场观众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D.演员将邓小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主要是模仿邓小平声音的音色
7.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8.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相同的乐曲,具有相同的音色
D.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9.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向山崖行驶,在山崖前某处鸣笛后,经过2s后听到了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鸣笛时,汽车中的人距山崖的距离是(  )
A.350m B.340m C.330m D.320m
10.如图所示,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乒乓球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音叉固体中传播
C.这个实验还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乒乓球的作用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11.如图所示为考古人员在山西襄汾陶寺发掘工地发现的一套卫国的编钟。这一套编钟共计13枚,大多刻有铭文。其中一件有“卫侯之孙申子之子书”刻铭。古人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二、填空题
12.如图所示,这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短时,声音较 ________(选填“高”或“低”),钢尺振动较 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这是探究___________与声源振动_________的关系。
13.如图所示是民警工作人员采用无人机喊话路人“请戴好口罩”的情景,无人机上的喊话器发出的声音通过 ___________传播到人们耳中,喊话器改变了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4.当陆地上的资源被人类大量采集变得越来越匮乏时,人们又把眼光投向了海洋,某海洋勘测船在探测海底的深度时,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底的深度为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这种方法测量月球和地球的距离。
15.豫剧发源于中原(河南开封),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如图。其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 ________而发声;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上述关于豫剧的描述中,有关声音响度描述的词语是:________;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_________。
16.如图所示,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分别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则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_______(选填“瓶内空气”或“玻璃瓶”)振动产生的,其中a瓶的 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最高。
17.如图,小倩在课室拨动钢尺,钢尺在10秒内振动了100次,那么该钢尺的振动频率是______Hz,虽说钢尺振动可以产生声,小倩______听到(选填“能”“不能”)。
18.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我们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产生的;在下列4个选项中,不能传声的有 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空气;②水;③钢铁;④真空
某一装满水长100m的直钢管,在其一端用力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敲击声的次数为 ___________(填选项)。[已知声速:在空气中约为340m/s,在水中约为1500m/s,在钢铁中约为5200m/s;一般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
A.1次 B.2次 C.3次D.以上次数都有可能
19.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三者具有相同的______。
20.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
(2)“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登陆火星成功是全球瞩目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人的骄傲。火星车上的信息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这是因为______。
三、实验题
21.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
(1)图甲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两列声波图,如图乙和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如图丁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____(选填“强”或“弱”),这是声音的____(选填声音三要素)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22.在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选用的琴弦的长度、粗细和材料如图所示,其中A、C、D三根琴弦粗细相同,B琴弦较粗。每根琴弦都固定且松紧程度一致。
(1)若小组选用A和B琴弦进行实验,可知小组是为了研究:音调与______的关系;
(2)若小组想研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琴弦;
(3)能否选择C和D琴弦进行研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答:______,理由是:______。
23.请认真阅读下列实验报告,并完成其中的空白部分:
实验目的 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用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1)___________。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实验设计 (2)___________使音叉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知道音叉振动的幅度,这种方法是(3)___________。
分析与论证 (4)___________
交流与评估 振幅影响的是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而我们听到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四、计算题
24.人类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管长918m,两次响声间隔2.5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2)铸铁中的声速。(结果保留整数)
25.某渔船声纳发出超声波,经鱼群反射后秒收到反射波,求鱼群离开船的距离?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约为1450米秒
26.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某一时刻鸣笛,司机在4s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你根据所给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各小题:
(1)从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汽车前进了多少m?
(2)从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距离是多少m?
(3)汽车鸣笛时离峭壁的距离是多少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A
6.C
7.D
8.D
9.A
10.D
11.A
12.高 快 音调 频率
13.空气 响度
14.3000m 不能
15.振动 铿锵大气 信息
16.玻璃瓶 音调
17.10 不能
18.振动 ④ B
19.甲乙 甲丙 音色
20.振动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响度 弱 响度 真空不能传声 D
22.琴弦粗细 A、D 不能 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
23.距离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 转换法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4.(1)2.7s;(2)4590m/s
25.580m
26.(1)80;(2)1360;(3)72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