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乡下人家》预习自检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hé) 应和(hé) 结束(jié) 结了瓜(jié)
B.亡赖(wáng) 卜落(pǔ) 皇冠(guān) 鸡冠花(guān)
C.捣衣(dǎo) 疏通(shū) 朴素(sù) 卧剥莲蓬(bō)
D.构成(gòu) 倘若(tǎng) 绮丽(qí) 田园杂兴(xīng)
2.以下词语中,不能作为景物的是( )
A.篱笆 B.蝴蝶 C.凤仙 D.甜蜜
3.请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
( )树下有学生在读书,树上的小鸟( )不会被吓跑。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即使……也 D.如果……就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A.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D.你会从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5.李东对本单元和课后积累的词语进行了归类,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繁华 灯火辉煌 山清水秀 荒无人烟
B.璀璨 高楼林立 灯红酒绿 琳琅满目
C.肥沃 炊烟袅袅 瓜果飘香 男耕女织
D.静谧 鸡犬相闻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屋沿 蜻蜒 顺序 催眠曲 B.独特 觅食 奇幼 猫头鹰
C.踏步 河摊 靶气 蝙蝠 D.扫荡 威力 帐子 天高地阔
二、填空题
7.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皇冠( ) 坦率( )
冠军( ) 概率( )
8.辨字组词。
构( ) 朴( ) 倘( ) 附( )
钩( ) 仆( ) 淌( ) 付( )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藤 ( )的装饰 ( )的农家风光
( )的叶 ( )的绿荫 ( )的风景画
一( )风光 一( )春雨 一( )石狮子
10.几场春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从“______”这个词,我知道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2)读了句子,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_______。“成群”一词说明了________。
(3)加点字“探”能换成“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一场倾盆大雨后,挺拔的大树被_____,但小草却________。
11.《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________顺序和夏、秋两季的_________顺序交叉描写乡下风光和乡村生活。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修改病句。
草地上有几只数不清的小鸡在悠闲地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的屋后倘若如果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笋长出来了。(改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3.这两段文字的内容可以分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画“ ”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________等景物,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农家小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5.怎样理解乡下人家门前的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画横线的句子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素描
[俄]屠格涅夫
①这是六月的最后一天。这一望无垠(yín)的俄罗斯啊——我的故乡。
②整个天空染满均【jūn jún】匀的蓝色,天上只有一片云彩——不知它是在飘浮呢,还是在消散——没有风,天气晴朗。空气呢,像刚刚挤出的牛奶那样新鲜!
③云雀在高声鸣叫;鼓胸鸽在“咕咕”低语;燕子在静悄悄地飞掠;马儿有的在打着响鼻,有的在嚼草;狗儿没有发出吠(fèi)声,站在一旁温驯(xùn)地摇着尾巴。
④空气里弥漫着烟和青草的气味,还夹杂着一点儿松脂和一点儿皮革的气味;田野里鲜花盛开,散发着浓郁的令人愉快的芳香。
⑤一条深深的,但缓缓倾斜的沟壑(hè),两边长着好几行爆竹柳,枝叶婆娑(pó suō),下边的树干却巳皲(jūn)裂了。一条小溪顺着沟壑流去,溪底的小石子仿佛在颤抖。远处,在天空和大地的尽头,闪现着一条大河的碧流。
⑥沿着沟壑,一边是整齐的小粮仓,门儿紧闭着的小贮(zhù)藏室;另一边是五六间木板屋顶的松木小农舍。每个屋顶都竖着一根筑有鸟巢的高高的杆子;每家的门廊上,都装饰有一匹铁铸(zhù)的短鬃(zōng)小马。粗糙【cāo zào】不平的玻璃窗上,辉映出七色彩虹。木板套窗上描绘了花瓶的模【mó mú】样。每座小农舍前,都摆着一张完好的条凳;几只猫在墙脚周围的小土堆上蜷(quán)成一团,耸着耳朵;高高的门槛(kǎn)后边,现出凉爽、幽暗的前室。
⑦我铺【pū pù】开马衣,躺在沟壑边,周围一堆堆刚刚割下的干草散发着令人懒洋洋的芳香。机灵的主人们把干草散放在小农舍前边,让这些干草在向阳处晒得更干透一些,然后再把它们搬到草棚去!要是能睡在那上面,再舒服不过了。
(有删改)
17.用“√”在文中【 】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8.“空气呢,像刚刚挤出的牛奶那样新鲜!”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
19.第③自然段主要从________方面进行描写,第④自然段主要从________方面进行描写,第⑤自然段主要从________方面进行描写。
A.视觉 B.听觉 C.味觉 D.嗅觉
20.第⑥自然段提到了哪些景物?用“○”在文中圈出来,并说一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请用“_____”画出其中一处。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乐园。
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你喜欢这样的风景吗?自拟题目,写一写你眼中的乡村田园风景,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和是个多音字。
和 hé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姓。
和 hè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和 huó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和 huò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和
hú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亡 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结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结 jiē
植物生长果实 [bear fruit]。如:结瓜;开花结果
词性变化
结 jiē
坚硬;牢固。如:地很结
健壮。如:结实
wáng
逃:逃亡。流亡。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死:伤亡。死亡。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灭殁卒兴存 亡
wú
古同“无”,没有。
灭殁卒兴存
卜 bǔ
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预料,估计,猜测:预卜。
选择(处所):卜宅。卜邻。
卜 bo
〔萝卜〕。
冠 guān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冠 guàn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兴xīng
举办,发动: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兴叹”)。百废待兴。
起来: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旺盛:兴盛。兴旺。兴隆。兴衰。复兴。兴替(兴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流行,盛行:时兴。新兴。
准许:不兴胡闹。
或许:兴许。
兴xìng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兴味。兴致。豪兴。雅兴。败兴。游兴。扫兴。即兴。助兴。兴高采烈。
A.应和(hè) 结了瓜(jiē)
B.亡赖(wú) 卜落(bǔ)
C.绮丽(qǐ) 田园杂兴(xìng)
2.D
【详解】本题考查语词的词性理解。“篱笆、蝴蝶、凤仙”都是指具体的事物,是名词,可作景物。“甜蜜”是形容词,不可作景物。
3.C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理解。根据句子的表达“学生在读书,鸟不会被吓跑”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
4.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例句中“探出头来”把笋拟人化,所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 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是比喻句。把草比作茵,把柳叶比作眉毛。
B.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是比喻句。把桃花水比作竖琴。
C.“舞动着”是人的动作,这里把桃花水拟人化。
D. 你会从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是排比句。
故选C。
5.A
【详解】考查学生辨析词语是不是同类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A.“繁华 灯火辉煌”是描写城市的。
山清水秀:意思是形容风景优美。是描写农村的。
荒无人烟: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不是描写城市的。
B.描写城市生活的。
C.描写农村生活的。
D.描写农村生活的。
6.D
【详解】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屋沿——屋檐 蜻蜒——蜻蜓
B.奇幼——奇幻
C.河摊——河滩 靶气——霸气
7. guān shuài guàn lǜ
【解析】略
8. 结构 朴素 倘若 依附 涂抹 公仆 流淌 付出
【解析】略
9. 长长 别有风趣 独特 绿绿 浓密 和谐 派 场 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如:碧绿的藤、精致的装饰、迷人的农家风光、翠绿的叶、斑驳的绿荫、自然的风景画、一处风光、一阵春雨、一只石狮子。
10. 探出头 拟人 雨后春笋 竹笋多 不能。因为“探”字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的勃勃生机,所以不能换成“长”。 打得东摇西晃丝毫没有惧怕 任凭雨点疯狂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1)“探出头”这个动作是把笋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雨后春笋意思是指春天下大雨后发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3)观点题,从拟人的角度分析“探”的好处。
(4)考查补充句子,注意前后转折关系。
11. 空间 时间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写作顺序的掌握。
《乡下人家》课文真实地展现了向下人家的普普通通的田园生活,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说明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赞美了乡村生活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12. 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在悠闲地散步。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 春笋从土里探出头来。 雄鸡走来走去。 即使吃再多苦,我也要学会打乒乓球。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型的变化,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题型的变化即可。在本题中:
(1)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在原句中,数不清和几只重复,所以去掉一个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改写成拟人句,要注意拟人句就是把“物”赋予人的形态特征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4)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要仔细分析原句的内容,然后进行仿写即可。
13. 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 14. 瓜、藤、叶 对比 恬静、祥和
15.这些花都是些平常的花,所以朴素,但难以遮掩的本色还是让它们现出了自己华丽的一面;暗喻乡下人家虽然平凡,但热爱生活的他们也自有光彩照人的一面。 16.“探”字用得好。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春笋的迅速生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解析】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第一段文字:从“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可知,这是描写了乡下人家瓜藤攀架图;
第二段文字:从“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可知,这里描写了鲜花绽放图。从“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多,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可知,这是描写雨后春笋图。
14.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根据“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句子描写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的景物,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和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相对比,写出了农家小屋恬静祥和。
15.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在作者眼中,乡下人家门前开的花既朴素又华丽。“朴素”和“华丽”本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但放到这里并不矛盾,说其“朴素”是因为花的品种很普通,很实用。说其“华丽”是因为花朵色彩艳丽,体现了乡下人家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恬静祥和的农家田园生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歌颂了乡下人家勤劳淳朴、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16.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句子中的“探”字,把竹笋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竹笋长得快的特点。
17.jūn cāo mú pū 18. 空气 刚挤出的牛奶 新鲜 19. B D A 20.圈出:沟壑 粮仓 贮藏室 农舍 杆子 门廊 铁铸的短鬃小马 玻璃窗 木板套窗 条凳猫 小土堆 门槛 前室
这些景物构成了朴素宁静、井然有序的乡村图景。 21.示例:这一望无垠的俄罗斯啊——我的故乡。
【解析】17.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模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mó和mú。
mó:①法式;规范;标准:~型。②仿效:~仿。③指模范:劳~。④姓。
mú:(~儿)模子:铅~。铜~儿。
18.本题考查了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根据题意看出要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分析,一般格式是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内容),表达了作者……情感。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空气”比喻成“刚挤出的牛奶”,运用比喻手法一般都有共同之处,此句中的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点就是“新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的故乡空气新鲜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
19.本题考查了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根据题意看出要从描写的角度来赏析句子,运用多种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嗅觉)。作答此类题,可以抓住形容五感的词语,再进行判断即可。第③段中“咕咕”、“响鼻”、“吠声”等看出是从听觉方面描写。第④段中“青草的气味”、“一点儿松脂和一点儿皮革的气味”等看出是从嗅觉方面描写。第⑤段可看出一系列的环境描写都是从视觉角度出发的。
20.本题考查对文段的内容理解和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第一问,要细读第⑥自然段,即可从筛选出哪些的景物。可以从这些描写的景物来揣摩,构成了朴素宁静、井然有序的画面,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一幅幅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色的乡村图景。
21.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通读文章,在理解文段意思的前提下,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相应语句画出即可。文章语言优美,多处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文章开篇第一句“这一望无垠的俄罗斯啊——我的故乡。”既点题又奠定了作者热爱家乡之情的感情基调。
22.田园风光
田园风光,留给我的印象是广阔而充满生机、一望无际的田野,与充满了喧嚣、到处耸立着高楼大厦的城市相比,农村的田园则更加突出了它的宁静和原生态风光。
田园风光,真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春天的田园风光是绿色的,大片大片的、绿悠悠的麦苗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麦香,碧绿碧绿的油菜随风摇摆犹如在翩翩起舞。晚上,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只见田园里的麦苗闪闪发光。夏天田园风光是红色的,红得艳人的西红柿,还有切开表皮翠绿的西瓜,露出红润的瓜瓤,这一切都让人垂涎欲滴。白天,在火辣辣的阳光下,田园里依然看到辛勤劳作的农民,与城市里的人们相比,田园中农民伯伯更多了一份辛劳。我最喜欢夏天的晚上。晚上,萤火虫自由的在天上飞,青蛙在“呱呱”的叫,知了也唱起了歌来:“知了,知了……”这些声音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秋天的田园风光是金色的,也是田园丰收的季节,金灿灿的稻谷、成熟诱人的各种果子、还有农民因丰收而带来喜悦的笑脸,构成了一幅丰收的图画。晚上,纺织娘叫了起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我相信农民伯伯一定会在这优美的歌声中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很快进入甜蜜的梦乡。 田园风光不论什么时候,都是独特、迷人、充满着生机的!
【详解】此次作文是话题作文,也是写景作文,但要围绕乡村田园风景来写。写景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仔细观察,抓住乡村田园景物特点。第一要抓时序的特点。第二要抓场所的特点。第三要抓景色的特点。二、动静结合,写好景物特点。三、以情观景,借景抒情。结构完整,表达出真情实感。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