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预习自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预习自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4 10:0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预习自检卷-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
A.闲逛(kuáng) B.樱(yīn)桃 C.蚌(bàng)壳 D.倭(wěi)瓜
2.下列破折号的作用是( )
外祖父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A.表解释说明 B.表意思递进 C.表补充说明 D.表声音延长
3.《祖父的园子》中作者在园子里的主要感受是( )
A.色彩明丽 B.自由自在 C.特别有趣 D.动物很多
4.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彩排 彩绘 B.粗暴 残暴 C.毒打 打搅 D.生锈 诞生
5.关于《祖父的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
B.《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
C.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D.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菜园里种菜时顽皮淘气的趣事。
6.下题中对下面三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③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④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A.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B.夸张 反问 拟人 夸张
C.拟人 反问 夸张 排比 D.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二、填空题
7.看拼音 ,写词语 。
mà zha bá cǎo chǎn dì
( ) ( ) ( )
shuān mǎ yīng táo gē cǎo
( ) ( ) ( )
xián ɡuànɡ chú tou súi yì
( ) ( ) ( )
8.辨字组词。
拔( ) 割( ) 承( ) 拴( )
拨( ) 副( ) 永( ) 栓( )
9.读下面的句子,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 )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
(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5)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哪里去?太阳也不知道。( )
(6)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
(7)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
10.按要求填空。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作者)的_______(文章名)。
(2)“岁寒三友”分别是____、____、____;“四君子”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1.句子加工厂。
(1)这里的景色非常壮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的园子很美丽。(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飞机在山势险峻、丛林密布的山区绕圈儿飞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赛结束了,我紧张的心渐渐平稳下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救援卫星怎能管得了这么具体、这么细的事情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2.课文《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写的《______》。
1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园子里的动植物______。
14.选段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_____”,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些事物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15.细读选段,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井里捞上来的“美食”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里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捞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 他就点一下头 而且高兴地说
这小东西真馋 或是 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
“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16.“助兴”一词的意思是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17.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18.题目“井里捞上来的‘美食’”中的“美食”指的是________ 和_________两件事。这两种“美食”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
19.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0.写话练习。
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等“我”醒了,“我”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呢?请你接着“我醒来了……”继续往下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闲逛”的“逛”读“guàng”,无目的地闲荡的意思。
“樱树”的“樱”读“yīng”,指一种植物。
“倭瓜”的“倭”读“wō”,指南瓜。
2.C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破折号的用法。
破折号有以下几种常见用法: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表意思递进(紧承):团结——批评——团结。
6、表示总结上文。如: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3.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祖父的园子》本文通过对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课文重点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祖父的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祖父园中嬉戏玩耍,捉昆虫,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不是真正的劳作,而是“乱闹”,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完全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4.A
【详解】本题考查了一字多义。一字多义一般又叫多义字,指的是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解释,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知道字的每个意义以及整个词语的含义,然后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
A.彩排:彩,各种颜色交织。在正式演出前或大型群众活动正式举行前化装排练。彩绘:彩,各种颜色交织。在中国自古有之,被称为丹青。常用于中国传统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
B.粗暴:暴,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指鲁莽、暴躁。残暴:暴,凶恶残酷的。指残忍凶暴。
C.毒打:打,。击,敲,攻击。狠心打。打搅:打,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指打扰;道谢语,受人招待或请人帮助时表示谢意之词。
D.生锈:生,造出。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诞生:生,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指出生,降生。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注意平时要多朗读、背诵。
B项《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萧红,林海音的作品有《城南旧事》《春风》等。
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 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代表作有《生死场》、《弃儿》、《马伯乐》、《呼兰河传》等。
所以,答案选B。
6.A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①把蜜蜂比喻成小毛球。运用比喻修辞;②由“哪里会追得上?”可知这是反问修辞;③由“愿意”可知这里将黄瓜拟人化,运用拟人修辞;④由三个分句组成,是排比修辞。
7. 蚂蚱 拔草 产地 拴马 樱桃 割草 闲逛 锄头 随意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相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写词语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蚂、蚱、拔、拴、樱、割、逛、锄”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及易错点,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8. 拔河 分割 继承 拴住 点拨 副手 永远 门栓
【解析】略
9. 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设问、拟人 拟人 拟人、排比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反问,即用疑问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拟人修辞方法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1)这句话中“蜜蜂”是本体,“像”是喻词,“小毛球”是喻体,把蜜蜂比作小毛球,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句子表面看来是提出疑问“哪里会追得上”,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答案就在问句之中,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
(3)这句话中的“愿意”赋予了黄瓜以人的动作情态,把黄瓜拟人化。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这句话使用了三个“祖父怎样+我怎样”的句式排列在一起,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铺叙了祖父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的情景。
(5)“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哪里去?”提出问题,“太阳也不知道”回答问题。这句话是自问自答的形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知道”赋予了太阳以人的动作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6)这句话中的“呼叫”赋予了榆树以人的动作情态,把榆树拟人化。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7)这句话使用了三个”谁+动词,就像怎样似的“的句式排列在一起,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中“睡醒”“逛”“说话”分别赋予了花、鸟和虫子以人的动作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0. 萧红 《呼兰河传》 梅 松 竹 梅 兰 竹 菊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识记和理解。
(1)《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2)“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在寒冬季节枝叶不凋,梅花则迎寒开放,所以称“岁寒三友”。它们被认为有骨气,值得仿效为友。
“四君子”是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
11. 这里的景色难道不是非常壮观的吗? 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这几天只好我自己照顾自己了。 祖父的园子真美丽啊! 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飞机飞行。 比赛结束了,我紧张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了。 救援卫星管不了这么具体、这么细的事情。
【详解】(1)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
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
即:这里的景色难道不是非常壮观的吗?
(2)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
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即: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这几天只好我自己照顾自己了。
(3)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感叹句是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它表示快乐、惊讶、悲哀、厌恶、恐惧等浓厚的感情。感叹句一般用降调,句末都用叹号(!)表示。
即:祖父的园子真美丽啊!
(4)本题考查改为拟人句。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示例:太阳升起来了,露出了甜甜的笑脸。
(5)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本句中主语是“飞机”,谓语是“飞行”。
(6)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本题“紧张”和“平稳”不搭配,应该改为“比赛结束了,我紧张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了。”
(7)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
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即:救援卫星管不了这么具体、这么细的事情。
12. 萧红 呼兰河传 13. 排比 拟人 自由快乐 14. 愿意 那些动植物都是那么的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约束 15.“我”沉浸在对祖父的园子的回忆里,内心充满了甜蜜而温馨的情感,并且非常向往自由。
【解析】12.考查作家作品。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著名小说家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3.考查句子理解。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由三个“……了,就像……似的”引导的排比句,把“花、鸟、虫子”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鸟、虫子的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14.考查词语赏析。
仔细阅读原文“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可知选段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愿意”,意思是觉得符合自己心愿而同意,生动细腻写出了园子里的是动植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15.考查思想情感。
语段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我”沉浸在对祖父的园子的回忆里,内心充满了甜蜜而温馨的情感,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16. 帮助增加兴致 “我”又喊又叫,增加祖父烤鸭子的兴致 17.,,:“,,。” 18. 烧小猪 烧鸭子 烧鸭子 19.我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浓厚的祖孙深情,以及在回忆往事时对祖父深切的怀念。
【解析】略
20.示例:
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小姑娘醒来了,她摘掉帽子,看到了天上的无数颗星星,像一个个调皮的眼睛,眨呀眨的。一个弯弯的月牙挂在天边。小姑娘站起身来看到半空中有许多萤火虫在你追我赶地玩耍着。萤火虫的光洒在了花朵和小白菜上,使它们有了微弱的光。一阵微风吹过,柳树的叶子也飘扬起来,像小姑娘的头发翩翩起舞。倭瓜还是直直的站着,黄瓜还是开着它的花,玉米还是高高往上长,蝴蝶们一个个都回了家,他们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是自由的。
祖父轻轻地来到小女孩的后面,拍了他的肩膀一下,他的身子微微一颤。转过头去看见了祖父高兴地跳了起来,撒娇地说:“祖父。”祖父笑微笑着,脸上堆满皱纹地说:“你还这里啊?快回屋吧,外面已经凉了。”小女孩瞅着祖父微笑着说:“我再玩一会儿吧!”“你都玩一天了。改回去了。”祖父拽着她的小手说。小女孩一蹦一跳跟着祖父回了屋。
小女孩看到香喷喷的饭菜,立刻跑到了炕头上,拿起筷子和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祖父说:“慢点吃,不着急。”小女孩笑着品味着饭菜,说:“真香啊!真香啊!”祖父慈祥地看着孙女。仿佛饭菜都进了自己肚一样。
晚饭过后,小女孩和祖父躺在热乎乎的炕上,甜美的睡着了。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