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三月桃花水》预习自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三月桃花水》预习自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4 10:0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三月桃花水》预习自检卷-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绣(xiù)花 徜(shānɡ)徉
B.金晖(huī) 潇(xiāo)洒
C.绽(zhàn)放 朦(ménɡ)胧
D.尘垢(ɡòu) 曝(pù)着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那碰着岸边石头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C.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D.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3.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A.写芦苇翠绿 B.写天空蔚蓝 C.写云朵洁白 D.写河水清澈
4.将下列成语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福建,东临台湾海峡,西北横贯武夷山脉,____,自然美景闻名中外。
A.车水马龙 B.依山傍水 C.井井有条 D.山穷水尽
5.诗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想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醒来了”,说明春天来了
B.桃花水流动的声音像一串小铃铛
C.“桃花水”的意思是水像桃花一样美
D.“一万个小酒窝”指的是水中的波纹
二、填空题
7.读拼音,写汉字。
líng dang qǐ lì huí xuán
( ) ( ) ( )
8.比一比,再组词。
使( ) 码( ) 玻( ) 像( )
驶( ) 骂( ) 波( ) 橡( )
9.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当____( )____( )
奇____( )____( )
周____( )____( )
10.查字典。
“率”字的部首是_______,除去部首还剩______画,它在的常见解释有:①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 ②带领。③轻易;不慎重。在“率领”一词中,率字应选第_____种解释;在“效率(lǜ)”一词中,率字应选第_____种解释。
11.完成填空。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在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上述句子中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来抒情,节奏和谐,字词间洋溢着青春活泼的色彩。
上述句子也用_______ 修辞手法,将___________赋予人的生命力,使得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
请用上述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朝霞 ( )的水声 ( )的低语
( )的垂柳 ( )的草地 ( )的桃花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月桃花水
①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②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飘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③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④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轰鸣。河水流过麦田,哗啦,哗啦,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河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块,像大路上马车驶过的铃铛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农家人开犁播种啊!
⑤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⑥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⑦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1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秀丽——( ) 柔软——( ) 督促——( )
1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①自然段中,作者把河水比作_____、____,写出了______的情景。
(2)第④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等。
15.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啦!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①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②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③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着,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7.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三至四个能表现“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挤”和“扯”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描写景色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 A.描绘形状;B.描摹声音;C.描写颜色。说说文中画“ ”的句子中①②③三处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进行描写的。(填序号)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0.下面哪个词语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 )
A.奔腾汹涌 B.不可抗拒 C.山崩地裂
21.第4自然段中,春水告诉大地一个什么消息呢?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有错的是A项:徜cháng
2.C
【详解】此题考查比喻句的理解能力。
A选项是比喻句,把叮当声比作了铃声。
B选项是比喻句,把瓜和也比作了装饰。
C选项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舞动”可以看出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选项把屋子比作地洞,是比喻句。
3.D
【详解】考查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句子的含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看出此句是个排比句,突出了河水的清澈。
4.B
【详解】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A. 车水马龙:意思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一般。
B. 依山傍水:意思是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C. 井井有条:形容条理分明,整齐不乱。
D. 山穷水尽:意思是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5.C
【详解】考查诗句中修辞手法的理解。本诗句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她指梅花,“笑”是人的一种表情。
6.C
【详解】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和句子的理解能力。C选项“三月桃花水”是指桃花洒落河面,漂着桃花的河水,桃花使河水更加美丽。题干描述错误。
7. 铃铛 绮丽
回旋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旋、绮丽”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使命 砝码 玻璃 好像 驶入 辱骂 波涛 橡树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9. 铛 铃铛 挡 阻挡 绮 绮丽 骑 骑马 绸 丝绸 稠 稠密
【详解】考查对汉字的演变构造及组词的能力。
当——档——档案;当——珰——耳珰。
奇——倚——倚靠;奇——畸——畸士。
周——凋——凋谢;周——啁——啁啾。
10. 亠 9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及对多音多义字的理解。多音字根据读音不同,组成的词语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同。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来选择解释。
11. 排比 拟人 桃花水 乡村的夜是温柔的,寂静的,梦幻的。(排比)
春天带着欢快的笑容,迈着轻快的步伐,以崭新的姿态 向我们走来。(拟人)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首先第一个修辞手法,从空格后面的的节奏和谐等字眼再结合原文内容可以判断出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即三句及其以上的相同句式。第二个修辞手法,结合空格后面的赋予人的生命力,使得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可以看出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桃花水拟人化。运用以上修辞手法进行造句,任选其中一个修辞,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
12. 绮丽 潺潺 纤细 美丽 茵茵 红艳
【详解】此题是对词语搭配的考查,词语搭配就是指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具体。“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13. 绮丽 轻柔 催促 14. 小铃铛 丝绸 河水在湛蓝的天空下如清脆铃声般叮咚的缓缓地流过村边 比喻 拟人 15.作者心中充满惊喜,十分激动。 16.燕子直冲云霄,垂柳吐露新芽,姑娘们野外踏青,村庄升起袅袅炊烟。
【解析】13.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义词的识记,需要在平时学习中不断的积累。
秀丽:形容清秀美丽。根据字义,仔细阅读文章可知词语“绮丽”形容华美艳丽。最为接近,所以秀丽的近义词为绮丽。
柔软:形容软和,不坚硬。根据字义,仔细阅读文章可知词语“轻柔”轻而柔和。最为接近,所以柔软的近义词为轻柔。
督促:监督催促。根据字义,仔细阅读文章可知词语“催促”督促,促使。最为接近,所以督促的近义词为催促。
14.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需要认真阅读短文。
(1)根据短文“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可知,作者把河水比作了“小铃铛”“丝绸”,这样写出了河水在湛蓝的天空下如清脆铃声般叮咚的缓缓地流过村边。
(2)文中“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将波纹比喻成了弦,是比喻句;“哗啦,哗啦,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农家人开犁播种啊!”其中“谈心”“催促”都拟人化,所以是拟人句。
故而第④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
阅读短文可知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根据文中“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体会出作者的心情是惊喜、高兴、激动的。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中作者写道:“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把桃花水比作明镜,说明了桃花水明亮清澈,能够映照出河边的身影。结合“燕子直冲云霄,垂柳吐露新芽,姑娘们野外踏青,村庄升起袅袅炊烟。”可知,从明镜中可以看到燕子直冲云霄、垂柳吐露新芽,还可以看见姑娘们野外踏青、村庄升起袅袅炊烟。
17.衰竭、融化、流、冲、响、酥、软。 18.拟人。表现了春风不可抗拒的力量,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9. A B C 20.B 21.春天来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以及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