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如今的中国造船业,各项指标已连续多年雄踞世界第一。而走完西方百年走过的路,中国人仅仅用了四十年的时间。
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为2881万DWT[DEAD WEIGHT TONNAGE的缩写,指载重吨,计算方式为:该船舶的“最大排水量”(MDT)减去“船舶自重”(LDT)],承接新船订单5818万DWT,手持船舶订单超过2亿DWT。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29.5%、37.7%和35.5%,三大指标已全面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6120.5万DWT,新接订单5845.9万DWT,手持订单19291.5万DWT。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1.9%、48.5%、40.8%,造船三大指标第一次全面位居世界第一。
2017年8月,法国海运公司将9艘超大型集装箱货轮的订单交给了中国造船企业。近5年,造船业是中国对韩国、日本打击最重的行业。
2019年11月26日,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集团。
(摘编自刘爱国《大国造船简史:惊涛骇浪四十年》)
材料二:
2022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沪东中华,以及中国船舶股份旗下的江南造船和大船集团,三家大型LNG船(液化天然气运输专用船)接单企业手持订单已超过40艘,创下了历史最好接单纪录。
大型LNG运输船由于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被视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之一。其建造长期被韩国垄断,背后更是欧洲船企对关键技术的“严防死守”。2008年,沪东中华成功交付首艘国产大型LNG船“大鹏昊”号,成为全国首个建造此类船舶的船厂。此后数年,沪东中华通过购买许可到推进国产化,自主研发5代LNG船,到2021年,其代表的中国船厂在全球新建LNG船市占率达10%。2022年沪东中华手持订单达32艘。
据海上能源网消息,法国GTT公司已与招商工业控股子公司江苏招商局重工签署了技术援助和许可协议。继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大船集团和扬子江船业之后,又一家中国船厂拿到大型LNG船建造市场“通行证”。有统计显示,目前全球仅8家船厂获得GTT许可能够建造全尺寸LNG运输船,中国5家之外,剩余3家都来自韩国。
(摘编自杨弃非《争夺“综合工业之冠”》)
材料三:
航空母舰(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满载排水量8万吨以上,使用电磁弹射技术的003型航母福建舰已于2022年6月17日下水)、大型LNG运输船和大型邮轮,共同构成了全球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曾经,豪华邮轮制造由欧洲三大船厂垄断。2019年10月,中国第一艘超大型邮轮H1508号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动工建造,2021年12月17日,顺利实现坞内起浮,总排水量超过13万吨。经过3年的建设,该轮已完全贯通,有望于2023年下半年正式交付。2022年8月8日,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宣布,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正式开工建造。H1509号总吨位高达14.2万吨。标志着我国的造船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真正实现了由大变强的转变。
光是大型邮轮的建设,就足以给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每一艘大型邮轮的造价都在十亿美元以上,许多大型工程都由超大型船企负责,而他们的供应链中,也有数千家供应商。邮轮不仅能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还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摘编自“览富财经网”2022年8月12日《又一“移动的海上城市”开建,万亿级邮轮产业驶入“蓝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造船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传统造船大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
B.中国造船工业仅仅用了四十年时间就走完西方百年所走过的路并且后来居上。
C.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的联合重组,能够优势互补,增强我国造船业的竞争力。
D.中国造船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海军大型武器装备航空母舰的建造弯道超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型LNG运输船之所以被称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因其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B.沪东中华乃我国大型LNG运输船建造的开路先锋,江南造船和大船集团两家相继跟上。
C.豪华邮轮的建造欧洲有先发优势并形成垄断,中国船企冲破围堵,已然打破欧洲垄断。
D.中国造船业由小到大、由大变强、后来居上,是吸收外来技术并大力研发创新的结果。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中国造船业连续多年雄踞世界第一”的一项是(3分)
A.造船完工量 B.承接新船订单量 C.手持船舶订单量 D.船舶高科技含量
4.中国由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变成世界造船强国,简述由大变强的具体表现。(4分)
5.造船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型高精尖船舶的建造,能够在哪些方面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心灵的花园
梁晓声
谁不希望拥有一个小小花园?哪怕是一丈之地呢!若有,当代人定会以木栅围起。那木栅,我想也定会以各人的条件和意愿,摆弄得尽可能地美观。然后在春季撒下花种,或者移栽花秧。于是,企盼着自己喜爱的花儿,日日地生长、吐蕾,在夏季里散紫翻红开成一片。虽在秋季里凋零却并不忧伤。仔细收下了花籽儿,待来年再种,相信花儿能开得更美……
真的,谁不曾怀有过这样的梦想呢?
我想,其实谁都有一个小小花园,谁都是有苗圃之地的,这便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人的智力需要开发,人的内心世界也是需要开发的。人和动物的区别,除了众所周知的诸多方面,恐怕还在于人有内心世界。心不过是人的一个重要脏器,而内心世界是一种景观,它是由外部世界不断地作用于内心渐渐形成的。每个人都无比关注自己及至亲至爱之人心脏的健损,以至于稍有微疾便惶惶不可终日。但并非每个人都关注自己及至亲至爱之人的内心世界的阴晴,己所无视,遑论他人?
我常“侍弄”我心灵的苗圃。身已不健,心倘尤秽,又岂能活得好些?职业的缘故,使我惯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灵予以研究。结论是——心灵,亦即我所言内心世界,是与人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的。故保健专家和学者们开口必言的一句话,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而且是“身心健康”。
我爱我的儿子梁爽。他小学五年级。这正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开始形成的年龄。我也常教他学会如何“侍弄”他那小小心灵的苗圃。“侍弄”这个词,用在此处是很勉强的,不那么贴切,姑借用之吧!意思无非是——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自己惰于拂拭,是会浮尘厚积、杂草丛生的。也许有人联系到禅家的一桩“公案”——“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之说的“俗”和“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说的“彻悟”。
我系俗人,仅能以俗人的观念和方式教子。至于禅家乃至禅祖们的某些玄言,我一向是抱大不恭的轻慢态度的。认为除了诡辩技巧的机智,没什么真的“深奥”。现代人中,我不曾结识过一个内心完全“虚空”的。满口“虚空”,实际上内心物欲充盈、名利不忘的,倒是大有人在。何况我又不想让我的儿子将来出家,做什么云游高僧。故我对儿子首先的教诲是——人的内心世界,或言人的心灵,大概是最容易招惹尘埃、沾染污垢的,“时时勤拂拭”也无济于事。心灵的清洁卫生只能是相对的,好比人的居处的清洁卫生只能是相对的。而根本不拂拭,甚至不高兴别人指出尘埃和污垢,则是大不可取的态度,好比病人讳疾忌医。
儿子虽然只有十一岁,但我经常同他谈心灵。不是什么谈心,而是谈心灵问题。谈嫉妒,谈仇恨,谈自卑,谈虚荣,谈善良,谈友情,谈正直,谈宽容……不要以为那都是些大人们的话题。十一岁的孩子能懂这些方面的道理了。该懂了。而且,从我儿子,我认为,他们也很希望懂。我认为,这一切和人的内心世界有关的现象,将来也必和一个人的幸福与否有关。我愿我的儿子将来幸福,所以我提前告诉他这些……
邻居们都很喜欢我的儿子,认为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同学们跟他也都很友好,觉得和他在一起高兴,愉快。
我因此而高兴,而愉快。
我知道,一个心灵的小花园,“侍弄”得开始美好起来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两段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世人对拥有一个小花园的渴望与思考,突出了作者对美好的舒适的物质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B.作者对禅家的“玄言”抱大不恭的态度,原因在于佛家玄言只是一种诡辩的技巧;现实生活中满口佛家玄言的人,多是表面虚空,实则物欲充盈的名利者。
C.作者希望自己的儿子从小就能立足现实生活,与人和谐相处,建设自己的美好心灵。希望儿子不要有嫉妒仇恨自卑虚荣之心;要有善良友情正直宽容之怀。
D.内心世界的景观,是由外部世界不断地作用于内心渐渐形成的,现实生活的人们关注客观的器官健损,并非都关注自己及至亲至爱之人的内心世界的阴晴。
7.邻居、同学喜欢作者儿子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邻居认为他“懂事”,隐含着对人有礼貌。
B.同学觉得他待人友好,用诚心对待别人。
C.儿子心灵的花园开始侍弄得美好起来了。
D.身为父亲的作者亲自帮儿子侍弄的结果。
8.说到小小花园时,作者说“摆弄得尽可能地美观”,而说到心灵的花园时则说“‘侍弄’这个词,用在此处是很勉强的,不那么贴切”,综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这样说?(6分)
9.在作者看来,人的“心灵花园”有些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归纳。(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人臣之所以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忠臣不忍为也。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句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句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于夫湫越王句践乃以兵五千人栖于会稽山上,使大夫种厚币遣吴太宰嚭以请和,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其后五年,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不可。句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能用人,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腹心之疾,齐犹疥癣耳。而王不先越,乃务伐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疾。愿王释齐而先越,不然,将悔之无及也。”吴王不听,乃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乃自刺杀。后十余年,越袭吴,吴王还与战不胜,使大夫行成于越不许,吴王将死曰:“吾以不用子胥之言至于此;令死者无知则已,死者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
(节选自《说苑·正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句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于夫湫/
B.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句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于夫湫/
C.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句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于夫湫/
D.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句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于夫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荆本义是一种灌木名,如荆棘,引申指刑杖,如负荆请罪,也指姓氏,文中专指楚国。
B.“乃罢其兵”的“罢”与《滕王阁诗》中“佩玉鸣鸾罢歌舞”的“罢”用法相同。
C.“是夕阖庐死”的“是”与《滕王阁序》中“是所望于群公”的“是”用法不同。
D.覆面是古代的丧葬习俗,以物覆盖死者面部,一说源自夫差羞见伍子胥覆面而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坚决拒绝别人劝谏;后从善如流,取消了伐楚的军事行动。
B.吴王阖庐采纳了伍子胥孙武的计策,四处出击,凯歌高奏,最后却被越国打败。
C.夫差即位后励精图治,加强军事训练,以雪耻而报父仇,终于在夫湫大败越军。
D.吴王夫差对失败的越国请和怀妇人之仁居然慷慨应允,此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
(2)今越,腹心之疾,齐犹疥癣耳。
14.简述少孺子劝阻吴王阖庐伐楚与伍子胥劝阻吴王夫差伐齐的进谏策略。(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咏王昭君
[金]王元节
环佩魂归青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
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
咏王昭君
[清]刘献廷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诗通过写“环佩魂归”“琵琶声断”,写出王昭君思念故土却难以归家的无奈之情。
B.王诗以汉家“征西将”和王昭君形成强烈对比,他们若泉下有知,遇到昭君也该羞愧不已。
C.刘诗引用画师毛延寿因故意把王昭君画丑被汉元帝所杀的典故,指出罪魁祸首即为画师。
D.刘诗为典型的宫女诗或咏史诗,托人言志,借人抒怀,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16.两首诗都是“咏昭君”,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可谓壮哉”与失天下“何其衰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然而齐、燕、赵三国未尝赂秦却亦相继破灭,苏洵认为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春江在月光下波光粼粼,跳跃远逝,邈远迷茫的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沈祖棻的《涉江词》写于1933年至1949年间。时逢悲壮惨烈、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展示了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一位女词人从少女直至中年的心灵轨迹。
女词人是不幸的。生逢战乱, ① ,骨肉凋谢之痛,生离死别之感,国忧家恤,萃于一身,深痛巨创,非常人所能体味。
女词人是有幸的。声音之道,与政相通,感情之生,与物相应。历史大潮强烈地影响着女词人的创作,其词作唱出了更多的时代之音,突破了前人吟风弄月、倚红偎翠的传统模式,既富清丽婉约之风,亦有 ② 之气,个性凸显,独树一帜。
《涉江词》是独特的历史记载,它使今人了解历史,缅怀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激发爱国心和正义感。它既是历史,又有别于历史;既洪波滚滚,又 ③ 。中国现代词作者中,没有谁不能够如此系统致密,以特殊的词作这种形式,反映一代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心曲。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提到沈祖棻,为什么不称“她”而称“女词人”?(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北京、天津、河北,对首都北京出现大城市病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从而作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北京从集聚功能求增长转向了协同辐射谋发展,先后实施了两轮非首都功能疏解;三地也从“各说各话”转到了协同发展的话语体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规划、标准、政策、管理等四个方面逐步实现统一,以推进 ① 。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北京要发挥带头作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大家带起来一起欢乐,才是 ② 。
北京从“一城独大”转向“一核两翼”,中心城区不再“摊大饼”,把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作为 ③ ,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时,从谋划蓝图向重点突破转变,在交通、生态、产业和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实现了快速突破。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2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摊大饼”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以上漫画,给你什么启示或引发你什么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D【解析】“弯道超车”错。第一,于文无据;第二,电磁弹射赶上美国福特舰,吨位尚有2万多吨的差距,并未超过。此题对于不关注军事的同学或许有点难,“于文无据”可以解决此问题。
2.(3分)B【解析】“江南造船和大船集团两家相继跟上”错。除此两家,尚有扬子江船业、江苏招商局重工等船厂。
3.(3分)D【解析】高科技含量不属于三大指标之一。
4.(4分)由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世界第一,(2分)变为能够自行设计建造航母、大型LNG船、豪华邮轮,摘取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2分)
5.(4分)①附加值高;②供应链广,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③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④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每点1分)
6.(3分)A【解析】“设问”修辞手法错,应为“反问”;“美好的舒适的物质生活”错,应为“和谐的内心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7.(3分)D【解析】“亲自帮儿子侍弄的结果”错,只能说是教育,教育而主观不努力亦无效果。
8.(6分)①在文中“摆弄”说的是只要从外表打理就能够做到。②“侍弄”的意思是专心致志地培养、呵护;是针对“心灵的培养”而言。③建设好“心灵的花园”是一件艰巨的任务,光靠“侍弄”还远远不够。因为找不到一个能够完全表达作者意思的词语,故作者这样说。作者这样说是为了强调美好和谐的内心世界需要精心培养和呵护。(每点2分)
9.(6分)①容易被忽视,所以需要重视和关注(或从小不断重视和关注)。②容易招惹尘埃污垢,所以需要不断“拂拭”。③与人的幸福密切相关。(每点2分)
10.(3分)B【解析】预设两处错误。A项“尔忘句践/杀尔父乎”错前,不当断而断。C项“习战射三年伐越”错后,当断不断。D项两处错。
11.(3分)C【解析】均表指示代词“这”。
12.(3分)D【解析】“此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归因不全,还有他不听劝阻、不分主次、进攻齐国、忽略轻视越国、战略决策失误之因。
13.(8分)翻译:
(1)(4分)君主有了过失,就是国家危亡的开始(萌芽);看到君主的过失却不劝谏,这是不重视国家的危亡啊。(译出大意得2分,“萌”“轻”各1分。)
(2)(4分)当下的越国,对于吴国来说,就好像人腹心的疾病一样(或译作:是吴国的心腹大患),而齐国,只不过是皮肤上的疥癣而已。(译出大意得2分,补出省略的吴国、“犹”各1分。)
14.(3分)①少孺子通过讲故事委婉地进谏。②伍子胥分析轻重利弊直言进谏。(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15.(3分)C【解析】“罪魁祸首即为画师”错。原诗“画师何足定妍媸”,王安石《明妃曲》“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可见昭君的美不由画师决定及难以描绘。
16.(6分)①王诗中诗人深刻同情王昭君的遭遇,批判了汉家将领的无能;②刘诗中诗人批判“汉主”不辨美丑,君王不识人才,使得多少人才怀才不遇。(每点3分)
17.(6分)
(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3)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8.(3分)①颠沛流离 ②悲壮激扬 ③细流涓涓(每空1分)
19.(4分)没有谁能够如此系统致密,以词作这种特殊的形式(多重否定不当,去掉“不”;语序不当。改对一处得2分)
20.(4分)①如果用“她”称呼,只是一般的第三人称,则泯然众人矣。②表达了对沈祖棻词创作成就的敬仰之情。(每点2分)
21.(6分)
①京津冀协同发展
②最大的幸福(快乐)
③北京“两翼”
(每空2分)
22.(3分)A【解析】“摊大饼”为比喻手法,把城市向周边环绕发展比喻为“摊大饼”。A项只是类比而无比喻,诗人以晋代王质自比,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注意:同类不能构成比喻。“我”像王质,只能是类比而非比喻】其余各项均为比喻。
23.(60分)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臣子之所以要进谏其国君,并非是为了自身,是要想匡正矫正君主的过失。君主有了过失,就是国家危亡的开始(萌芽);看到君主的过失却不劝谏,这是不重视国家的危亡啊。不重视国家的危亡,这是忠臣不忍做的。吴国国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诫大臣们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舍人中有一个青年想要劝诫吴王但又不敢,于是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游玩,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个早晨如此。吴王问道:“你过来,有什么必要让衣服(被露水)都沾得这样湿呢!”青年回答:“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在树上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蝉的身后;螳螂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想捕捉知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螳螂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人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击它。这三种动物,都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吴王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吴王用伍子胥孙武的计策,西边攻破强大的楚国,北边威胁齐国、晋国,南边攻打越国,越国国王句践迎战,在姑苏打败吴国军队,吴王阖庐脚趾受伤,吴军退却。吴王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句践杀你的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记。”这天晚上吴王阖庐死了。夫差继位后,任用伯嚭为太宰,加紧操练士兵。三年后攻打越国,在夫湫打败越国军队。越王句践带领余部五千人退往会稽山屯驻,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嚭,请求讲和,愿意交出国家大权,作为臣属。吴王准备答应越国的请求,伍子胥劝谏道:“越王句践为人吃苦耐劳,现在大王不趁机消灭他,以后一定要后悔的。”吴王不听伍子胥的话,而采纳了太宰伯嚭的意见,宽恕了越国,与它讲了和。此后五年,吴王听说齐景公死了,大臣们争权夺位,新立的国君实力较弱,便出动军队,北伐齐国。伍子胥劝谏说:“不行!句践现在吃饭只吃一个菜,关心百姓,吊唁死者,慰问病人,这正是想着将要用到老百姓的缘故呀!此人不死,必定成为吴国的隐患。当下的越国,对于吴国来说,就好像人腹心的疾病一样,而齐国,只不过是皮肤上的疥癣而已。大王您不先消灭越国,反倒去致力攻打齐国,不也是很谬误的吗?”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告,进攻齐国,在艾陵大败齐军。伍子胥又进谏说:“越国,是心腹之患。希望大王您能够放下齐国先考虑越国,如若不然,将悔之不及。”吴王依然不采纳,竟然派使者赐给伍子胥一把“属镂”宝剑,说:“你就用它自杀吧!”伍子胥就自杀了。此后十多年,越国偷袭吴国,吴王再与之交战失败,派大夫到越国求和没有得到允许,吴王临死说:“我因为不采用伍子胥的忠言才到了如此境地;假如伍子胥死者无知那也罢了,假如他有知,我有什么脸面来面对伍子胥呢?”于是用头巾盖着脸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