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层次诵读赏析,学生能够说出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思想美。
2.通过对本诗位移、蕴情、镜头等要素的赏析学习,学生能够自主赏析诗歌语言并进行微写作。
3.通过拓展鉴赏诗人其他惜别诗,学生能形成1+X思维素养。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2、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到惜别,你会想到什么呢?是渡口折柳,是夕阳瘦马,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可在峨眉山下,平羌水畔,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那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起经历那场遥远的千古惜别。
二、诗歌诵读(目标:在诵读中体会情感。)
1. 教师领读:扫清字词障碍,划分节奏。
2.(一诵找感觉)大家齐读:注意节奏,字音,词意。
3.(二诵绘情节)名家领读(新形式—演绎诵读)。
通过刚才的名家诵读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1)“峨眉山月”这一特定的意象在诗歌中具体指什么?
(2)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家乡地名连用,空间急剧转换,这一妙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梳理诗意(目标:在翻译中学会微写作,意境描绘和诗词赏析)
1.以优美的语言描述诗歌境界,学会处理这一类型的诗词描述题。
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意境。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诗中咏月的地方,都在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诗人感到很陶醉。
2.归纳总结诗词鉴赏的常考题型和方法关键词:位移,镜头,动词,蕴情、
修辞。
四、文学理解(目标:理解性默写)
考察理解性默写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五、文学拓展(目标:从李白的惜别诗专题复习诗词赏析考点)
(一)延伸背景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名作品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著有《李太白集》。
2.选自《李太白集》。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二)用本节课学过的方法试着鉴赏李白思别诗: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镜头、位移、蕴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位移、镜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位移、蕴情,动词)
六、布置作业----微写作:选择一首思别诗,运用诗词鉴赏手法梳理诗意,用诗化语言写成一篇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