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名校2023届高三备战高考
语文模拟卷(三)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评卷人 得分
一、(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______________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美国0.6小时,中国0.2小时。中国小学生每天仅有12分钟的家务劳动时间,少得可怜的数据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______________,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新被忽视和______________。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成了当下棘手的问题。家庭劳动应该是劳动教育的首选,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赶超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______________。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理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1.(3分)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披露 久而久之 概念化 共鸣
B.透露 长此以往 概念化 共识
C.透露 久而久之 边缘化 共鸣
D.披露 长此以往 边缘化 共识
2.(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越过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B.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C.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赶超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D.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3.(3分)“劳动”历来受到中华民族的重视,下列与“劳动”有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芣苢》是《诗经》中的一首劳动诗,“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B.我们形容劳动之辛苦,常用“夙兴夜寐”一词,该词出自《诗经》的卫风《氓》,《氓》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特征。
C.《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一位劳动能手,她“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但还是遭到了婆婆的刁难,最终被遣归。这个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的庐江府。
D.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一句中的“有事”,指外界的战乱,而归乡后的陶渊明则“或植杖而耘耔”,过着闲散的农耕劳动生活。
评卷人 得分
二、(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摘编自2017年1月中国报告网)
材料二: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2017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于“不治之症”,中医却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高质量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
(摘编自2017年2月《人民日报》)
材料三:
(摘自前瞻研究院数据)
材料四:
随着中医药文化日渐融入大众生活,传统的中医药和现代科技、当代文化潮流“深情相拥”刮起阵阵“国潮风”。
近日,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在京亮相。这位可爱的中医药“小学徒”身着传统服饰,梳着发髻,身体上有针灸穴位的标记,腰间挎着的葫芦彰显出中医药有机天然的特点,体现出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的内在精髓。
设计动漫“代言人”是创新传播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的新尝试。其实,早在几年前,有关部门和地方就开始探索以新潮形式表达传统的中医药,来普及中医药文化理念和中医药基础知识。
从2018年11月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播密切合作,共同开发了青少年中医药健康文化系列漫画产品,在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团团健康小课堂”栏目持续推出。在此基础上,2020年又推出科普图书《漫话中医之团团健康小课堂》
“图书+新媒体”的传播路径,让传播量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来自“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的数据显示,“团团健康小课堂”篇均阅读量超10万人次,累计阅读量超两千万人次。
从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悬壶岭南》《本草中国2》,到中医药动画片《本草药灵》和中医药动画短片《手指的魔法》……优秀的中医药视频和动漫文创作品近年不断涌现,在国内频频掀起“中医热”
除了传播方式很“前卫”,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就连远在太空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也享受到了科技感十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日发布的视频显示,科研人员为航天员准备了放松理疗的工具——便携式穴位刺激装置。这套装置充电后即可使用,针对不同身体部位还有专门设计,为航天员在轨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抓住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局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文化内涵阐释,丰富传播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
(摘编自2022年2月新华社评论)
4.(3分)下面不属于中医药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B.中成药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
C.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
D.在西医看来属于“不治之症”,中医却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5.(3分)结合材料三图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1-2019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增长率有波动。
B.2014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2019年增长至24758亿元,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较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C.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7年间增加了1个百分点,表明中医类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D.2011-2017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数呈现逐年递增长趋势,说明中医类医护人员技术精湛。
6.(3分)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因而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B.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的问世,是创新传播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的新尝试。
C.远在太空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享受到了科技感十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再一次印证了中医药文化“前卫”的传播方式。
D.只要抓住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利时机,强化中医药文化内涵阐释,丰富传播形式,中医药文化就可以更好地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
评卷人 得分
三、(15分)
(本题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唲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屈原《楚辞·卜居》)
《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体忠贞之性而见嫉妒,念谗佞之臣承君顺非而蒙富贵,己执忠正而身放弃,心迷意惑,不知所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问神明,决之蓍鬼。上已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故曰卜居也。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卜居序》,有删节)
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故曰:“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又曰:“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善哉!屈子之言,其圣人之徒欤!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卜筮》,有删节)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7.(3分)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危:使危险
B.詹尹乃释策而谢曰 谢:辞别
C.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诚:实在
D.屈原体忠贞之性而见嫉妒 见:被
8.(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愿因先生决之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C.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D.其圣人之徒欤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9.(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
B.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
C.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
D.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
10.(3分)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了屈原所追求的高尚境界的一组是( )
①诛锄草茅以力耕 ②游大人以成名
③廉洁正直以自清 ④如脂如韦以洁楹
⑤与骐骥亢轭 ⑥与黄鹄比翼
A.①⑤⑥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
11.(3分)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卜居》是《楚辞》中的经典。文章以屈原问卜开篇,以郑詹尹“释策而谢”的答语收结,中间以连珠式的问句贯穿,文思流畅,气势充沛。
B.《卜居》中的屈原形象,经历了长久的流放,内心烦乱,和《离骚》中“虽九死其 未悔”的形象已完全相同。
C.“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里喻指当时的楚国不辨贤庸,人才闲置不用,庸人却身居高位。从中可见屈原对社会现状的悲愤与不满。
D.古代诗文中,出现了一些与屈原对话的人物,比如《史记·屈原列传》中的渔父和《楚辞·卜居》中的太卜,他们都从侧面不同程度地衬托了屈原的坚贞与高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7分)
评卷人 得分
四、(27分)
12.(8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3分)
(2)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5分)
13.(3分)屈原借占卜以寻求人生方向,王逸和顾炎武对这一行为有什么不同评价,请简要说明?
14.(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①,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②蘋洲烟雨。镜湖③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注】①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③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华灯纵博”三句追忆往事,发表感慨。前两句重现了当年词人与同僚纵情博弈、策马射猎的场景。
B.“酒徒”两句中,一个“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词人的潇洒豁达跃然纸上。
C.“占断”一句,极烟水迷离之致,尽逍遥容与之意,诗情画意,境界全出,充分体现了词人用笔蕴蓄的特点。
D.词中“谁记”、“独去”、“占断”、“元自”、“何必”等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上阕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诗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3分)
(3)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赏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两句的妙处。(3分)
15.(本题7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的部分。
(1)在孔子看来,“仁”是“礼”的内在依据,“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所以他说“___________”(《论语·颜渊》),二者是紧密结合的。同时,他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3)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评卷人 得分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寂静之声
——一个词语的逃亡
万晓岩
(1)一个词语想从句子里起身。要挣脱句子的锁链,并不容易。时间久了已经镶嵌进去了,挣皮挣肉地拔出来,句子就破碎了,漏风撒气的,好似一个谎言。
(2)有了这个念头,词语中的每个汉字都蠢蠢欲动,站立不稳起来。汉字有着独特的建筑性,笔画横平竖直,顶天立地的样子。撇和捺的弧度,是克制的审美,在无可僭越中保持着犹疑。少量的曲线,在直笔画的四通八达中略加牵引和制衡,让汉字的倔强线条略呈柔美。有时候线条的应用有些疲意,就落些点,来停顿点缀,像雨滴,透出轻灵。笔画转折免不了痛苦,甚至折上三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差点把一个字折断。这样的字常年眉头紧皱,内心纠结,跟谁连缀都不情愿,别扭着自己。正常的转折是不带情绪的,在不留神中埋下钩子。钩子总在边缘,尖锐却对着中心。带钩的字就这样有了心机和锋芒。
(3)笔画多少不等、从一笔到几十笔,字字独立,每个字的架构无一例外地呈现出稳定性。对于一个个心神不宁的词来说,恒久的稳固如此强大,足以镇住它出轨的步伐。
(4)书页立起来时,某词语已经无法假装镇定,它感到了突如其来的压力。汉字黑压压的,像贴在峭壁上的士兵,随时有坠落塌方之险。这突发的险情、让它有了词语砸碎词语的惊恐。看,上方好几个凶巴巴的词语,它们组成了一个个阴森森的句子,好像专门等这个坠落的机会,将底下的句子一举粉碎。
(5)透过薄薄的书页,某词语看到了背面贴着自己的另一个词语,与自己背道而驰。它未必知道反方向的邻居是谁,或许,它一辈子都没回过头。
(6)有的词语是决定句子的走向的。一个句子是行路难还是多歧路,就在某个词语身上,这个词语拿不好,句子就走上了死路。
(7)有的词语躺在书页里的时候,喜欢捋捋来路。它怀念在《辞海》里的时光。独立、自主,每个笔画都崭新,未曾沾上话语的灰尘,未曾变得油滑,未曾与谁发生关联,将各自的意义随身携带,无须受制于谁,那真像海,汉字浮游,谁离了谁都行。
(8)在口语中的形态也值得回想。它不是个静态的图形,它有了声音的情致。经过不同质地的声带颤动,它形神兼备,顾盼生姿。尽管有时沾着口水,遭到牙齿的撕咬,被粗鲁的喉咙甩出,跟沉默在书页里相比,毕竟是活灵活现、掷地有声的。
(9)它还在想念同类。那些孪生兄弟都分布在哪里?在哪些作品里安身?被什么人使用?用得是否恰如其分?在不合适的语境里待久了,词语就旧了,扛不过命,就被命打倒了。
(10)它不甘心就此沉寂。它也不信命。它想逃离,逃离身处的句子、头顶的句子、周边的句子,逃出这本书,逃出这个书房,回到鲜活的话语里去,回到《辞海》里,洗掉满身污垢。它认定了这些污垢使身体沉重,视线受阻,勇气殆尽。只要逃出去,总会有生路的。那幺多人使用汉语,稍微借助一个话茬儿,它就可以一跃而起,蹦回新的语境里去。尽管人们有时戴口罩,那又如何?挡住飞沫,挡不住话语。
(11)先从周边的副词下手,修饰和连缀,从来没那么结实。它完成切割,毫发无损。离身时,它没有回头。它义无反顾地踏进了汉字的荆棘地,在陌生的词语森林里,被各种弯刀与尖钩刺伤。它惊异于汉语的繁复密集,被万千歧义划得头破血流。翻过一道道藩篱,它的笔画都用钝了,边缘毛糙,像一个衣衫褴褛的拓荒者。也有歧路花园,奇卉异草令它流连。先前喜欢的一些词语总在温润的路边,星空闪烁的前方,给予它和风拂面。它甚至想约上一个喜爱的词语同行。它伸出手,发现自己的折钩已经磨平、钩不住任何一个字符的臂膊了。它略有悲伤,心里认定了孤独的宿命。
(12)从书页的缝隙里钻出来时,它感觉到了自由。从书架上飞身跃下,它甚至在空中打了个滚,落到了书桌上。它得在此活动一下筋骨,检验一下字形,让间架结构恢复得体体面面的。休养好了,无论主人还是客人路过书房,它都能跳进话语体系里获得重生。
(13)书桌上消毒水的味道重,桌面擦到光滑可鉴。它试图走几步,都没成功,滑得站不住脚。在书页里的稳固性一点都没有了,它只好躺平。倒下的词语有些狼狈,像一小堆乱树枝。许多天过去了,并没有人来。词语觉察到了自己的僵硬,它不是微生物,却一样在没有中间宿主的时候慢慢断了生机。它悲哀地想,自己会枯干掉,如同冬天的树。它努力移动,在一个深夜、从桌边摔到了地面,树枝成了碎末,渐渐成了尘埃。
(14)又过了许久,书被打开,完好无损。在某一页,明眼人看得出,一个词语的墨迹有些淡,似乎空有其形,魂魄尽失。
16.(4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采用拟人化的语言,极为朴实无华,节奏舒缓但感情强烈,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十分生动形象。
B.第(2)段中作者极力描绘汉字独特的美感,说明了汉字的架构能呈现出一种稳定性,而恒久的稳固如此强大,足以镇住词语出轨的步伐。
C.第(6)段中提到“一个句子是行路难还是多歧路,就在某个词语身上,这个词语拿不好,句子就走上了死路”,强调了词语对于句子的重要意义。
D.文章不止一次提到了《辞海》,表达了词语对曾经独立自主时光的怀念,以及洗掉满身污垢、回到鲜活话语中去的强烈愿望。
E.结尾处提到逃亡后的词语“空有其形,魂魄尽失”,说明了文章的主旨:词语脱离句子就像是人要摆脱自己的命运一样,是完全错误的。
17.(5分)“词语”为何要逃亡?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18.(4分)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9.(4分)第(11)段结尾“它伸出手,发现自己的折钩已经磨平、钩不住任何一个字符的臂膊了。它略有悲伤,心里认定了孤独的宿命。”这一表达有何效果?
20.(4分)根据文章内容,如何理解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于类似于“词语”这种“逃亡”的看法。
评卷人 得分
六、(9分)
21.(本题5分)银联诗歌POS机是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用户使用云闪付APP、银联手机闪付、银联二维码或银联卡在银联诗歌POS机上支付一元钱,即能收获一张印刷着山区孩子诗歌的精美“小票”,本次活动的收入将全部捐给山区的留守儿童。
(1)下面是诗歌小票上的三首诗,请从三个方面概括三首诗歌的共同点。(3分)
小狗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汪 汪 汪”
夏天出生的小狗不知道
一年回家一次的那个人
就是我爸爸
偷偷长大
种子睡在大雪下安静发芽
老枯树在夜里长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在爸爸妈妈
看不到的地方
蒲公英
有一只蒲公英
他到处飞想找到他
的爸爸妈妈
(2)请为这一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2分)
22.(本题4分)作为天津市优秀毕业生的小轩和小涵参加高一学生的“名著阅读交流分享会”,在分享会上,有同学说“我就读不进《红楼梦》”,有同学说“《乡土中国》读起来才没劲呢”。针对此现象,小轩将结合《红楼梦》的具体情节谈谈如何走进经典,小涵也将结合《乡土中国》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来让学生了解名著。请为小轩或小涵写一个发言稿,要求100字左右。
评卷人 得分
七、(60分)
23.(本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杨绛:“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易经·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君子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谄媚,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交往不轻慢。
平视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
作为当代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答案】1.D 2.B 3.D
【答案】4.C 5.D 6.B
【答案】7.B 8.A 9.C 10.A 11.B
12【答案】
(1)现在的世道混浊不清:认为蝉翼是重的,认为千钧是轻的。
(2)占卜自己生活在世间应该做什么,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来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13【答案】王逸认为屈原卜居是因为被流放太久,有志难伸,心中迷茫。顾炎武认为屈原不需要占卜,他的志向一直没有改变,只是借占卜来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愤懑。
【参考译文】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屈原被流放后,三年不再能见到君王。他竭尽智慧和忠心,却被谗言遮挡和阻隔,心情烦闷思想混乱,不知道何去何从。于是前往拜见太卜郑詹尹说:“我有所疑惑,希望由先生您来决定。”詹尹就摆正蓍[shī]草拂净龟壳说:“您有什么赐教的啊?”屈原说:“我是宁愿忠实诚恳,朴实地忠诚呢,还是迎来送往周旋无已呢?我是宁愿除草耕田呢,还是游说于达官贵人之中来成就名声呢?我是宁愿直言不讳来使自身危殆呢,还是跟从习俗、追求富贵从而苟且偷生呢?我是宁愿超然脱俗来保全(自己的)纯真呢,还是阿谀逢迎、强颜欢笑来侍奉妇人呢?我是宁愿廉洁正直来使自己清白呢,还是圆滑求全,像脂肪(一样滑)如熟皮(一样软),来谄媚阿谀呢?我是宁愿昂然不群如同千里马呢,还是如同(一只)普普通通的鸭子随波逐流、与世沉浮来保全自己的身躯呢?我是宁愿和骐骥并驾齐驱呢,还是跟随无用的马的足迹呢?我是宁愿在天上与黄鹄比翼齐飞呢,还是跟鸡鸭一起争食呢?这些选择哪是吉哪是凶?我应该何去何从呢?(现实)世界浑浊不清,认为蝉翼是重的,认为千钧是轻的;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可叹啊沉默吧,谁知道我是廉洁忠贞的呢?”
詹尹便放下蓍草辞谢道:“所谓一尺虽长,也有它不足之时。一寸虽短,不乏富于之时。事有不足,智力也有局限,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遵循您的意愿去做吧。龟壳著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楚辞·卜居》) 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卜居》,是屈原所作。屈原按照自己忠贞的本性行事而被嫉妒。想到那些谗佞之臣,奉承君主旨意、顺从错误决定而得享富贵责,自己抱持忠诚正直之心却被放逐,屈原心意迷惑,不知要干什么。于是屈原到太卜家中去,求问神明,用蓍草、龟甲来决定,占卜自己生活在世间到底应该做什么,希望能够听到不同的意见,来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因此这篇文章称作《卜居》。
(王逸《楚辞章句·卜居序》)
做儿子的一定要孝顺,做臣子的一定要忠诚,这是不需要等待占卜就能知道的。一个人应该做的事,即使凶险也不能回避。因此说:“要听从灵氛吉利的占卜,但是心中却迟疑而犹豫。”又说:“按照你的内心,遵从你的意愿去做吧,龟策实在是难以给出结论。”好啊,屈子的话,他一定是圣人之类的人吧!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卜筮》,有删节)
14【答案】(1)B
(2)“酒徒”两句,把成为“渔父”的自己置于“封侯者”之中,对比鲜明,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3)①这两句的意思是,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②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时,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而陆游在此表达不需要皇帝恩赐,自己也能享有镜湖山水。借用贺知章典故翻出新意,含蓄地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自己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
15【答案】(1)克己复礼为仁,为国以礼,其言不让;(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奈何取之尽锱铢;(4)渺沧海之一粟;(5)金就砺则利
【答案】
16.A、E
17.①书页立起来的时候,感到了压力和恐慌。②怀念《辞海》里独立自由的时光。③怀念在口语里的形态。④想念自己的同类。⑤不愿意沾染满身话语的污垢。
18.运用比喻、比拟、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词语在《辞海》之中的独立和自由,表达了其想要逃离的迫切愿望。
19.叙述了词语在逃亡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与第(2)段中提到的有心机和锋芒的带钩的字相照应,为后文词语在逃亡后的消逝作铺垫,表达了人不应该离开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主题。
20.词语想脱离句子(挣脱句子的锁链)并不容易,一旦离开,句子就破碎了;词语能决定句子的走向。(意思对即可,不一定写全)人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重要的影响,也不能轻易脱离环境。合理表达对“逃亡”的看法,结合生活实际。
21【答案】(1)都寄托了对父母的思念;选用乡村常见意象;语言质朴;采用拟人的修辞。
(2)示例:诗歌POS机,让山里的才华被看见
22【答案】示例:走进经典,必品“红楼”。品《红楼梦》不能错过的是其对人物的精心刻画。例如王熙凤出场时一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笑先闻”已初步展示了她爽朗的性格。曹雪芹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她的外貌“恍若神妃仙子”,写出她满身的珠光宝气,表现了她的俗气与贪婪。现在有些同学读不进经典,是因为没有好好品味这些优秀的文学语言。
9
答案第!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