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2课时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2课时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31 19:4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活动1
极地地区的
资源
南极地区动物
南极的主人 — 企鹅
北极地区动物
北极的主人 — 北极熊
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共38张PPT)
极地地区
第2课时
极地地区的
资源
探究活动
1
南极地区动物
南极的主人 — 企鹅
北极地区动物
北极的主人 — 北极熊
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南极冰盖
北冰洋
浮冰
极地地区的资源
俄罗斯
北冰洋
美国
加拿大
格陵兰岛

0
西经
东经
90
180
西经
东经
90
石油
天然气




石油、天然气
煤、铁、
石油、天然气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生物资源种类少,数量大
极地地区
科学考察的宝地
探究活动
5
南极是地球上唯一迄今未开发的地区,也是唯一没有常住居民和未被工业污染的洁净之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实验理想的天然实验室。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科学考察用品选择
破冰船
急救包
定位仪
衣服
食物
科学考察
冰芯研究
气象观测
水下采集
科学考察
许多国家到极地进行科学考察
中国南极昆仑站
英国
法国和意大利
美国
南非
德国
韩国
巴西
中国南极科考
科学考察的宝地
3
长城站(1985)
中山站(1989)
昆仑站(2009)
泰山站(2014)
极地科考站和东南亚的高脚屋都是双层架空的设计,为什么?
东南亚高脚屋:
避免潮湿,通风散热。
位置与范围 自然环境 代表动物 居民
南极地区 主要位于 以南, 包括 及其周边的 洋、 洋、 洋部分海域。 气温低,冰雪厚- ; 风力强- ; 降水少,干旱- 。
北极地区 主要位于 以北,包括 大部分及其周边的 洲、 洲、 洲部分地区。 比南极地区降水更 , 气温更 ,风速更 。
南极圈
南极洲
太平
大西
印度
北极圈
北冰洋


北美
“冰雪高原”
“风库”
“白色荒漠”



企鹅
北极熊
小结
无常住人口
因纽特人
科学考察的宝地
3
长城站
(1985)
长城站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地上,在南极圈以外。
中山站
1989年2月26日,我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在南极圈以内,可以看到极昼或极夜现象。
长城站
(1985)
中山站
(1989)
科学考察的宝地
3
昆仑站
(2009)
昆仑站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正式开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我国第一个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于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
长城站
(1985)
中山站
(1989)
科学考察的宝地
3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其名称寓意坚实、稳固、庄严、国泰民安等,代表了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含义。
2014年1月3日,"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2月8日上午11点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泰山站
(2014)
泰山站
长城站
(1985)
中山站
(1989)
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昆仑站
(2009)
科学考察的宝地
3
科学考察的宝地
3
黄河站
(2004)
黄河站
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正式开站,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
雪龙号
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北极科考 — 黄河站
雪龙号北极科考
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 长城站。
我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 — 黄河站。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 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南极考察站 — 泰山站。
1985年2月14日
1989年2月26日
2009年2月2日
2004年7月28日
2014年2月8日
长城站
(1985)
中山站
(1989)
昆仑站
(2009)
泰山站
(2014)
1.为什么中国南极科考站都在2月建站?
11月-次年3月是暖季,且南极圈有极昼现象。
2.无极昼极夜的是 ,
纬度最高的是 。
长城站
昆仑站
3.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
西北
科学考察的宝地
3
长城站
昆仑站
泰山站
中山站
罗斯海新建站
中国南极科考站
极地地区的
环境保护
探究活动
6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过去
现在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北极熊母子被困浮冰在海上漂流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过度捕杀
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的捕杀。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海洋污染
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图为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
4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加强国际合作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保护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4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4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考察时间 科考站 科考意义 环境问题 保护条约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11月-次年3月
5-9月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泰山站
黄河站
科学考察和研究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气候变化
《南极条约》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小结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我国南极科考站是( )
A.黄河站 B.泰山站 C.东方站 D.和平站
2.我国南极科考站都选择在2月建站,其原因是( )
①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 ②此时南极地区有极光现象
③此时是南极地区的雨季 ④此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矿产资源丰富 B.海洋生物众多 C.植物种类齐全 D.自然环境原始
4.下列做法有利于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量捕杀极地动物,享用特色美食
B.确立国家主权,大力开发极地地区矿产资源
C.科考站垃圾就地掩埋,减少大气污染
D.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建设极地科考基地
B
D
C
D
课堂练习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5.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新站濒临大西洋
B.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得到大力开发
C.昆仑站一年中极昼持续时间比中山站长
D.冰层厚度大,气候湿润
C
课堂练习
6.读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纬线上用箭头标明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的海洋
,
,
③     。
(3)我国两个科学考察站
,
⑤    。
(4)A点在B点的   方。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长城站
中山站
西北
课堂练习
9.读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大洲分别是:C    ;H     ;D 。
(2)岛屿:G    。
(3)大洋:F      ;
E     ;海峡:B      。
7.读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大洲分别是:
C    ;H     ;D 。
(2)岛屿:G     ;
(3)大洋:F     ;E     ;
(4)海峡:B   。
亚洲
欧洲
格陵兰岛
大西洋
太平洋
白令海峡
北美洲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