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图像
运动学图像
(2022·山东月考)一个兴趣小组用两个相同的遥控小车沿直线进行追逐比赛,两小车分别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并连接到计算机中,A小车安装加速度传感器,B小车安装速度传感器,两车初始时刻速度大小均为v0=30m/s,A车在前、B车在后,两车相距100m,其传感器读数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初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s时两车间距离为55m
B.3~9s内,A车的加速度大于B车的加速度
C.两车最近距离为20m
D.0~9s内两车相遇一次
关键信息:图像信息比较 → 图像纵轴表示的物理量不同,但可相互转换
规定初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 两个图像中正负号表示的物理意义
图像斜率及面积信息获取 → ①a﹣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t时间内小车A的速度变化量 ②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t时间内小车B的位移
解题思路:
A.3s末A车的速度v3=v0+at1=0,所以0~3s内A车位移xA==45m,B车位移xB=v0t1=90m,运动示意图如下:
图1
两车距离d=xA+L-xB=55m,选项A正确;
B.在3~9s内,A车的加速度,故A车的加速度大小等于B车的加速度大小,选项B错误;
C.如图1所示,在3s末A车在前,B车在后,B车速度小于A车,设再经过t2时间,两车速度相等,有v0+aBt2=aA2t2,解得t2=3s,如图2所示:
图2
此时两车相距最近d′=xA′+L-xB′
d′=xA+L+aA2t22-=10m,选项C错误;
D.t=6s时,A车在B车前10m,此后A车继续加速,B车继续减速到静止,故不能相遇,选项D错误。
根据两车的运动情况,可绘制它们的v﹣t图像如下:
A、0~3s阴影面积S1=45m(表示B车比A车多行驶的位移),两车距离d=L-S1=55m,A正确;
CD、3~6s阴影面积S2=45m(表示B车比A车多行驶的位移),t=6s时两车共速,两车相距最近d′=L-(S1+S2)=10m,此后A车继续加速,B车继续减速到静止,故不能相遇,CD错误。
B、v-t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由图可得3~9s内两车加速度大小相等,B错误。
故选:A。
(2022·湖南月考)某猎豹在追击猎物时,在25m的距离可以从静止加速到25m/s,此后猎豹的﹣x图像如图所示,0到200m内为一条与x轴平行的直线,200m到250m内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假设猎豹和猎物都沿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猎豹加速到25m/s后运动250m所用的时间是13s
B.若猎物的速度为10m/s,猎豹发现猎物时,猎豹立马加速追击猎物,若猎豹达到最大速度时,猎豹与猎物之间的距离大于120m,则猎豹一定不能追到猎物
C.猎豹从静止加速到25m/s所用的时间为2s
D.猎豹加速到25m/s后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A.由运动学公式t==·x可知,在﹣x图像中,图像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为运动时间t,可得猎豹加速到25m/s后,运动250m所用的时间t=13s,故A正确;
B.当猎豹减速到与猎物共速时,即猎豹速度v=10m/s时,则=0.10s/m ,两者之间的距离则为刚好能追上的临界。由图像可知从猎豹在最大速度到猎豹减速到与猎物共速过程中,猎豹运动的位移为x1=225m,由图像面积可知,此过程经历的时间t′=9.75s,则此过程猎物的位移为x2=9.75×10m=97.5m,则两者刚好能追上的临界为Δx=225m-97.5m=127.5m。故猎豹达到最大速度时两者之间的距离120m<Δx≤127.5m猎豹就能追到,而当两者距离Δx>127.5m猎豹不能追到,故B错误;
C.因为不知道猎豹加速过程是否为匀变速运动,则时间无法计算,故C错误;
D.猎豹加速到25m/s后,在0到200m范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面做加速度变化的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解运动学图像的规律方法:
1、关注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从物理规律出发寻找图像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理解截距、斜率、面积所代表的物理量(注意正负的含义);
3、分析交点、转折点、渐近线等,交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注意:
①分析运动学图像,要将图像与实际运动情景相结合;
②当题目给出的是a-t、x-t等的图像时,可以考虑转化为v-t图像求解。
动力学图像
(2022·四川月考)艾萨克·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取两个材质不同的物体A、B,使其分别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测得两物体的加速度a与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
A.物体A的质量为0.7kg B.物体B的质量为0.2kg
C.物体A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5 D.物体B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1
关键信息: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 → F不是合力
两个材质不同的物体A、B, → 两物体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不同
图像信息 → 两图线的斜率与截距可求(数形结合分析斜率、截距含义)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 即将运动
解题思路:
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μmg=ma,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a=-μg,故a-F图像的斜率k=,有=1kg-1,=kg-1,故物体A的质量为1.4kg,物体B的质量为1kg,故AB错误;
CD、a-F图像的纵截距b=-μg,则μAg=5m/s2,μBg=2m/s2,故物体A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B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022·北京模拟)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能通过图像显示加速度情况。用手掌托着手机,打开加速度传感器,手掌从静止开始迅速上下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竖直方向上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此可判断出( )
A.手机可能离开过手掌
B.手机在t1时刻运动到最高点
C.手机在t2时刻改变运动方向
D.手机在t1~t3时间内,受到的支持力先减小再增大
解:B.根据Δv=aΔt可知a-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手机在t1时刻速度为正,还没有到最高点,故B错误;
C.根据Δv=aΔt可知a-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手机在t2时刻前后速度均为正,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由图可知t1~t2时间加速度向上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
得N=ma+mg,
可知t1~t2时间内支持力不断减小,
t2~t3时间内加速度向下,不断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N=ma,
得N=mg-ma,
可得支持力还是不断减小,故D错误;
A.由图可知,手机的加速度某一段时间内等于重力加速度,则手机与手掌没有力的作用,手机可能离开过手掌,故A正确。
故选A。
解动力学图像问题的规律方法:
题型 基本解题思路
已知运动图像分析受力情况 (1)根据运动图像,求解加速度;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3)确定物体受力情况及相应物理量。
已知受力图像分析运动情况 (1)根据受力图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加速度的变化; (2)根据加速度和初速度的方向,判断是加速还是减速; (3)由加速度结合初始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已知有关情境确定物理量的变化图像 (1)分析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受力;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加速度表达式; (3)根据加速度的变化确定物理量的变化图像。
功能关系图像
(2022·浙江联考)如图甲所示,光滑斜面上有一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作用力F,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物块的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OA段和BC段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x1过程中,外力F一定越来越大
B.x1~x2过程中,一定有一个位置加速度为0
C.x1~x2过程中,物块的动能一定一直增大
D.x2~x3过程中,物块一定做匀速运动
关键信息:光滑斜面 → 物块与斜面间无摩擦力,无外力作用下,系统机械能守恒
物块的机械能E的变化量 → 由斜面向上的作用力F做功决定(除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其他外力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变化量)
图像信息 → 斜率表示外力F的大小
解题思路:
A、由功能关系可知,FΔx=ΔE,即F=,故E-x图像的斜率代表外力F的大小,在0~x1过程中图像的斜率不变,故外力F不变,故A错误;
B、x1~x2过程中,一开始F必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后来F等于0,故一定有一个位置合力为0,加速度为0,故B正确;
C、根据B选项的分析,x1~x2过程中,物块的合力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则物体沿斜面向上先加速后减速,故动能一定先增加后减小,故C错误;
D、x2~x3过程中,外力F为0,物块机械能守恒,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2020 全国卷1)一物块在高3.0 m、长5.0 m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 )
A.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0 m/s2
D.当物块下滑2.0 m时机械能损失了12 J
AB.由图像Ⅰ可知,物块开始静止时,其重力势能为Ep=mgh=30J①,则物块质量为m=1kg。斜面长为5m,高为3m,则可知斜面倾角为37°,对物块沿斜面方向受力分析可知F合=mgsin37°-μmgcos37°②。由动能定理ΔEk=F合s可知,图像Ⅱ的斜率为物体的合外力F合=2N,带入②可知μ=0.5。由于存在摩擦力故物块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守恒,故AB正确;
C.由F合=ma可得加速度为a=2m/s2,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当物块下滑2.0m时,其重力势能减少12J,其动能增加4J,故物块机械能损失了8J,故D错误。
故选:AB。
解决功能关系图像问题的规律方法:
(1)规律总结:
对E-x图像,斜率表示使能量E发生变化的作用力
对F-x图像,面积表示作用力F做的功
(2)解题技巧:选取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根据功能关系列出能量与对应物理量的关系式,数形结合,应用物理规律找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挖掘图像斜率、截距和面积信息的关键。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