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三下第二单元《鹿角和鹿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感受鹿的心情变化。
2.根据提示清楚、生动地讲故事。
3.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懂得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4.拓展阅读《农夫与蛇》、《狐狸和葡萄》两则寓言。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懂得道理。
教学难点:生动、清楚地讲故事;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看图猜寓言故事。
2.请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二、品读感悟,突破重点
(一)学习鹿的不同评价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鹿开始时分别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角和腿的?找出相关语句。
预设: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角:精美别致;腿:太细)
2.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鹿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角和腿的?找出相关语句。
预设: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角:差点送命;腿:狮口逃生)
(二)体会鹿的心情变化
1.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再读课文,画出描写鹿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鹿的心情变化。
2.全班交流
预设: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惊喜---骄傲---遗憾---后悔 )
3.通过指名读、齐读鹿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重点 指导读好语气词:咦、啊、哎,体会鹿的心情变化。
三、学讲故事,提升能力
根据提示词语,用自己的话清楚、生动地讲故事。也可以化身为文中的小鹿来讲。带上动作、神态,语言,讲活小鹿。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1.小组内先练习讲。
2.请学生上台讲。
3.点评,奖励彩色小鹿一张。
(设计意图:讲故事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因为对故事的复述是建立在对原故事的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的。本课的寓言故事正好提供给孩子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
四、发表观点,懂得道理
师:下面有两种不同观点,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课后第三题)
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他们各有各的长处。
(设计意图:课文学习完了,故事讲了,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足够的理解,在这一环节,故事的寓意就呼之欲出,水到渠成了。)
五、类文阅读,夯实素养
1.学生拿出老师提前发的《伊索寓言》中的两个小故事《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自读。
2.分享读后体会,加深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特点的认识。
(设计意图:基于统编语文教材,提倡在语文课堂上采用 “1+X”教学模式,逐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本节课开展类文阅读,学生的收益会更多。)
六、设计练笔,学以致用
来到小溪边,看见了自己的角和腿,他会说些什么呢 请你拿笔写下来。
总结:同学们,在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多欣赏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看事物和人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