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和平颂》 课 型 综合课
课 时 1课时 上课班级 五年级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茉莉花》,理解茉莉花对于中国人的情节,从而展开想象和情感共鸣。通过哼唱乐曲的主题,体验不同音色所表达的主题不同形象,了解作品的结构。通过律动进一步感知旋律的情绪变化,理解和平主题的表达。
教学重点及 对 策 重点:熟悉乐曲的主题,体验不同音色所表达的主题不同的形象。对策:通过划分主题聆听和对比,让学生感知主题的音色变化,通过哼唱主题,把握主题出现的次数,为掌握作品的结构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及 对 策 难点:通过律动感知旋律的高低变化的寓意,达到情感的升华,把握作品的结构,。对策:通过身体律动,更加直观地感受旋律的高低变化,对作品结构的记忆得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具准备 ppt、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学 生 活 动(学习方式、策略)(学习 教 师 活 动任务)(指导方式、策略)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了解《茉莉花》的背景A.欣赏2010世博会宣传片视频《茉莉花》。B.了解《茉莉花》在中国的地位和对中国的影响。2.哼唱歌曲《茉莉花》A.哼唱江苏民歌《茉莉花》,通过歌唱让学生感受茉莉花平缓舒展的旋律。B.边画旋律线边演唱《茉莉花》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旋律,感受茉莉花平缓舒展的旋律。 1.了解《茉莉花》的背景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在这段视频里面大家听到了什么音乐?(播放《茉莉花》视频)师:这段视频选自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宣传片,上海世博会是我们中国举办的一个重大的国际活动,那么为什么是茉莉花这首歌会作为上海世博会宣传片的主题曲呢?《茉莉花》是我国传唱最广的民歌之一,这段旋律早在1804年就被一个英国人约翰巴罗记录下来带到了欧洲,并流传开来。在中国,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B.茉莉花的形状小巧玲珑,味道清香扑鼻,它的话语是友善,淳朴,热情,尊重,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哼唱歌曲《茉莉花》A.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一种赞美的情绪一起来演唱《茉莉花》,请你感受到茉莉花的旋律是怎样的?B.在黑板上画茉莉花的旋律线,让学生从直观上发现茉莉花的旋律起伏不大。 通过介绍《茉莉花》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到茉莉花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对歌曲《茉莉花》的哼唱让学生体验茉莉花平稳舒展的旋律,与《和平颂》的主题形成对比。
教学环节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二、《和平颂》歌唱教学 1.聆听《和平颂》的主题(1)聆听由和平主题,初步体验两个旋律的相似点。(2)哼唱主题,发现旋律起伏大,具有跳进的特点。2.第二次聆听主题(1)第二次聆听颂歌部分第一次到第三次出现的主题,通过律动,辨别音乐的情绪变化。(2)通过联想鸽子飞翔的动作跟随音乐做律动,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变化。3.第三次聆听主题(1)聆听颂歌部分第四遍和第五遍主题(2)联想音乐的高潮如何用音乐去演绎,跟随教师做律动,体验展翅高飞的白鸽。4.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1)观看影片,了解1937年的历史背景(2)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5.聆听主题(弹拨乐器)(1)聆听主题,感受弹拨乐器的音色特点。(2)感受当时人们悲伤的情绪6.聆听主题(拉弦乐器)1)聆听主题,感受弹拨乐器的音色特点。(2)感受当时人们悲伤的情绪7.感受茉莉芬芳的中国(1)聆听茉莉花主题的呈现,感受战争前中国应该是个茉莉芬芳的国度(2)发问两次 聆听《和平颂》的主题播放音频,提示学生注意聆听这段旋律的特点。(2)提示《和平颂》旋律的跳进特点。2.第二次聆听主题(1)播放音频,在黑板上画飞翔的鸽子,提示学生注意聆听辨别主题重复的次数和情绪变化。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鸽子是怎么飞翔的,跟随音乐律动。引导学生进行律动。同学们:鸽子代表什么?所以这段旋律取名叫和平主题3.第三次聆听主题(1)播放音乐,和平的主题在接下来的音乐中出现了几次?在重复的主题里,是什么在推动者音乐情绪的变化?(2)跟随音乐做律动(完整聆听和平主题,跟随音乐做律动)总结:以上这段音乐来自赵季平先生创作的和平颂,同学们知道颂是什么意思吗?颂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赵季平先生想用音乐来赞美和平,同时,他更想用这段音乐来书写一段惨痛的历史。4.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1)播放影片,引导学生观看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让学生通过观看历史对音乐才生共鸣。(2)当赵季平先生在2002年来到南京大屠杀的纪念碑前,他回想起埋在地下那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感到非常的心痛,并且于2004年用音乐记录了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他希望可以通过音乐反对侵略战争,呼唤世界和平。下面,让我们回到战争中来感受下当时人们的内心。5.再次聆听主题(弹拨乐器)(1)从音乐中你感受到当时人们内心一种怎样的思绪?如果音乐是有形状的话,大家觉得这段音乐是什么形状的呢?(2)这段音乐是用弹拨乐器演奏的,感受人们似乎在哭诉。6.同上7.感受茉莉芬芳的中国同学们:中国本应该是个茉莉芬芳的国度,为什么会惨遭如此的迫害赵季平先生发出了深深叹息,但是他更想问问全世界?你们听,他发问了几次? 1.通过聆听,哼唱由琵琶演奏的《和平颂》主题,让学比较两个主题的相似点和不同点。2.通过聆听掌握乐曲不同器乐的音色变化,同时通过哼唱,律动等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掌握乐曲的结构特点。3.聆听乐队合奏茉莉花主题,感受旋律音色的变化,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4.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音乐的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乐曲的情绪。5.伴随着乐曲背景的展开进入到第二部分,合唱的加入让音乐的色彩更加丰富。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主题的结构。
教学环节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三、总结概括 乐曲的结构特点和平颂的结构介绍民族管弦乐《和平颂》总结:民族管弦乐《和平颂》是为纪念中国人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它不仅仅在纪念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同胞,更是呼吁全世界和平。而茉莉花既象征着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南京人,也是世界熟悉中国的声音,代表着中国人呼唤和平的心声。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掌握乐曲的结构特点
四、拓展与延伸
板书设计 《和平颂》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