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01 18:04:42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高二化学试题 2022.11
说明: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2.选择题答案用 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 0.5mm 黑色中性笔作答,答案
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Al 27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
B.锗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C.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电化学保护法
2.下列说法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
A.汽车尾气需要加入催化剂,提高氮氧化合物的转化率
B.煤气中毒者送入高压氧舱缓解病情
C.工业合成氨升高温度,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D.对于平衡体系 2HI(g) I2(g)+H2(g),缩小体积,颜色加深
3.平流层中氯氟烃的光解产物对臭氧层产生破坏,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ΔH<0
B.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活化能,改变了
反应历程 ①Ea Ea1 ②Ea2
催化剂
C.总反应为 O3+O· —→ 2O2,Cl·和 ClO· O3+O·
均为催化剂 ①O3+Cl·→O2+ClO·
②ClO·+O·→Cl·+O2
D.由于 Ea1>Ea2,所以反应①的速率小于 O2+O2
反应②的速率 反应进程
4.我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电解质溶液为 K2SO4、H2SO4、KOH的 Zn﹣PbO2电池,由
M和 N两种离子交换膜隔开,形成Ⅰ、Ⅱ、Ⅲ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装置 M N
B.钾离子通过M阳离子交换膜向Ⅰ区域移动
Zn Zn(OH) 2-4 PbO2
C.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PbO +2e﹣2 +4H++SO 2﹣4 =PbSO4+2H2O
D.一段时间后Ⅱ区域的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 Ⅰ Ⅱ Ⅲ
高二化学试题 第 1页(共 8页)
能量
5.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 I:C(s)+O2(g)=CO2(g) H1;
途径 II:C(s)+H2O(g)=CO(g)+H (g) H =+131.3kJ·mol﹣2 2 1,
2CO(g)+O2(g)=2CO2(g) H ﹣3=﹣566kJ·mol 1,
2H2(g)+O2(g)=2H2O(g) H4=﹣483.6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1=﹣393.5kJ·mol﹣1
B.等质量的煤通过以上两种途径燃烧放出的热量:途径 I<途径 II
C.2mol C(s)和 1mol O2(g)反应生成 2molCO(g) 放出热量为 110.5kJ
D.反应 2H2(g)+O2(g)=2H2O(l)的 H> H4
6.一定量的 CO2和足量碳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2(g)+C(s) 2CO(g),c(CO2)随
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CO2)
2
A.T2>T1
a
B.b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
C.c点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 a点正反应速率 T1
c
D.c点时向容器再充入少量 CO2,反应速率增大 T2
7.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0 t/min
0.1mol·L﹣ 1 酸性
KMnO4溶液 1mL
等浓度 NO2 NO2 水 NO2
Cu 水铁制品 0.6mol·L﹣1 的盐酸
CuSO4 H2C2O4溶液 或醋酸
溶液 CaO 室温 NH4Cl(s)、2mL 1mL Ba(OH)2(s)
① ② ③ ④
A.用装置①在铁制品上镀铜
B.用装置②探究 H2C2O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用装置③证明醋酸为弱酸
D.用装置④探究温度对 2NO2 N2O4平衡的影响
8.研究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对防治污染具有重大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
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 NH3和 NO,发生反应 4NH3(g)+6NO(g) 5N2(g)+6H2O(g),测
得 N2(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放热 c(N2)/mol·L-1
B.若向容器内充入一定体积的 Ar,压强增大, 1.9 c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C.分离出部分 H2O(g),正反应速率加快
D.2~8min的化学反应速率
0.1 a
v(NH3)=1.44mol·L-1·min-1
0
2 8 t/min
高二化学试题 第 2页(共 8页)
9.电渗析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选择性离子交换膜交错排列构成多层式电渗析槽,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为不同离子交换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X Y X Y X
气体 m 气体 n
b a b a b a
海水
A.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 V(m):V(n)=2:1
B.a为阴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C.X为淡盐水,Y浓盐水
D.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 2H O﹣4e﹣2 =O2↑+4H+
10.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在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外接电源
Fe Zn
钢闸 海水

ZnSO 食盐 辅助电极4
溶液 水

图① 图② 图③
A.图①铁的保护方法称为阴极电保护法
B.图②导管内液面上升,可以验证铁的析氢腐蚀
C.图③钢闸门接电源负极,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铁的腐蚀速度②>①>③
二、选择题:本题共 5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
意,全部选对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1.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
生反应 2SO2(g)+O2(g) 2SO3(g) ΔH=﹣198kJ·mol﹣1,数据如下:
起始时各物质的 平衡时物质的
容器 温度 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时体系 平衡 平衡编号 SO O SO SO 的能量变化/kJ 转化率 常数2 2 3 3
① 700K 2 1 0 c1 158.4 α1(SO2) K1
② 700K 0 0 2 c2 Q2 α2(SO3) K2
③ 700K 4 2 0 c3 Q3 α3(SO2) 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c2=1.6,c3=2c1 B.Q3>316.8
C.α1(SO2)+α2(SO3)=1 D.K1=K2<K3
高二化学试题 第 3页(共 8页)
12.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届的“新宠”,特斯拉全电动汽车使用的是 LiCoO2电池,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电极 a 电极 b
高分子隔膜 LixCy
Li1-xCoO2 充电
放电



电解质溶液
A.放电时电子由电极 b通过外电路流向电极 a,充电时电极 b接电源正极
B.放电时,总反应为 LiCoO2+Cy=LixCy+Li1-xCoO2
C.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LiCoO2﹣xe﹣=Li1-xCoO2+xLi+
D.当电路中通过 0.4mol电子时,有 2.8gLi+迁移
13.工业上可采用 CH3OH CO+2H2的方法来制取高纯度的 CO和 H2。我国研究人员
研究了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
用*标注。下图为计算机模拟的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1.6
-11.2
A.加入催化剂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B.该历程中,放热最多的步骤为 CHO*+3H*→CO*+4H*
C.该反应 H=+65.7kJ·mol﹣1
D.该反应的总反应速率由过渡态Ⅴ步骤决定
14.一定温度下,按 n(H2)∶n(CO2)=3∶1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ΔH=﹣48.97kJ·mol﹣1,温度对甲醇产 φ(CH3OH)/%
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6 c
A.c、d点反应为平衡状态 b
14 d
B.平衡转化率α(CO2)=α(H2)
C.c点时充入一定量的 H2,CH3OH体积分数增大 12 a
10
D.d点压缩容器体积至原来的一半时,Q=0.25K, 480 500 520 540 T/℃
平衡右移
高二化学试题 第 4页(共 8页)
CH3OH(g)
CO(g)+2H2(g)
15.合成氨技术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将 0.1molN2和 0.3molH2充入密闭容器中
反应,平衡后混合物中氨的物质的量分数(φ)随温度、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φ(NH3)
A.压强大小关系为 p1<p2<p3
B.a点达平衡时的氮气的分压为 p(N2)=0.1p b2
0.6 a p1
C.a点的平衡常数 Kc=6400
3 p2
c p3
D.a、b、c三点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 Ka>Kb>Kc
0 T1 T/℃
三、根据题意填空、简答:共 5道题,60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6.(11分)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c(OH﹣)/mol·L﹣1
D
10﹣6 C
10﹣7 B T2
A T1 E
回答下列问题: 10﹣13 10﹣7 10﹣6 10﹣2 c(H+)/mol·L﹣1
(1)下列关于 A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加热可将 A点变到 C点,c(H+)增大,溶液呈酸性
b.通入少量氨气,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Kw不变
c.向纯水中加入强酸,可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弱酸,可促进水的电离
(2)图中 A、B、C、D四点的 KW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用 A、B、C、D表示)。
(3)若从 A点到 D点,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降温 b.加入适量稀盐酸 c.加入适量 NaOH浓溶液 d.加入 Na2SO4溶液
(4)取D点溶液 10mL于烧杯中,用量筒量取 mL0.05mol·L﹣1稀硫酸与其混合,
溶液 pH与 E点相同(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可忽略)。
(5)C点时,0.01mol·L﹣1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 ,若与 pH=12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 性。
17.(13分)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气体 c e- 气体 d
A
H O 质
水膜 2 子 a b
A B
Cu Fe Cu


SO2 膜 O KOH2(H2O) 溶液
图甲 图乙 图丙
高二化学试题 第 5页(共 8页)
(1)图甲为铜板上铁铆钉处,若水膜酸性不强,铁钉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类型为 ,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图乙为 SO2﹣O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池反应为 ;当导线中通过 0.1mol
电子,理论上可消除大气中 mL(标准状况下)SO2。
(3)图丙为甲醇燃料电池。
①a的电极反应式为 ,K+通过离子交换膜向 (填“a”或“b”,下同)极区移动。
②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粗铜接 极;一段时间后,得到精铜 6.4g,则消耗
甲醇的质量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12分)氮硫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它们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环境
污染有重要意义。
已知反应 1:2NO(g)+O2(g) 2NO2(g) ΔH -1= ﹣113.0 kJ·moL 1
反应 2:2SO2(g)+O2(g) 2SO3(g) ΔH2= ﹣198 kJ·moL-1
(1)NO2(g)与 SO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将 NO2与 SO2置于一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改变原料气配比 n0 (NO2):n0(SO2)进行
多组实验,测得 NO2的平衡转化率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b.v(SO2)=v(NO)
c.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 d.S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
(3)A点与 B点 NO2平衡转化率相等的原因为 。
(4)B点 SO2的平衡转化率为 ;C点的平衡常数 Kc= 。
(5)一定条件下,若只按反应 2进行,温度和压强对 SO2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曲线如图
所示。请在下图中画出温度为 783K的影响曲线。
723K
p/kP
高二化学试题 第 6页(共 8页)
α(SO2)
19.(10分)含铂、铑等活性成分的催化剂能促使 NO、CO发生如下反应:2NO+2CO
2CO2+N2,将汽车尾气中的 NO、CO转化为无毒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定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不同时
间的 CO2浓度如表:
时间/s 0 30 60 90 120 150
c(CO2)/mol·L﹣1 0 3.50×10﹣3 6.50×10﹣3 7.20×10﹣3 8.10×10﹣3 8.10×10﹣3
前 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NO)=___________。0~30s和 30~60s时间段内反应速
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了分别验证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
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格中。
实验编号 T/℃ c(NO)/mol·L﹣1 c(CO)/mol·L﹣1 催化剂类型
I 320 1.50×10﹣3 4.60×10﹣3 铂铑
II T c 4.60×10﹣1 1 3 稀土
III 260 1.50×10﹣3 c2 铂铑
①实验 I、Ⅲ的目的是 ,故 c2= 。
②对比实验 II、III,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故 T1= ,c1= 。
20.(14分)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双重整技术(CSCRM)均能将 CH4
和 CO2温室气体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合成气,在环保、经济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烷—二氧化碳重整:CH4重整 CO2的催化转化原理如图 1所示。
CH4、CO2 CO、H2、CO2 H2O(g)
CO、惰性气体
Ni/α-A12O3 Fe3O4、CaO Fe、CaCO3
催化剂 惰性气体
过程 i 过程 ii
图 1
(1)已知相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2所示。
过渡态 过渡态
能 能
量 E2=33.9kJ·mol﹣1 量
E2=79.3kJ·mol﹣1
CO(g)+3H2(g)
E1=240.1kJ·mol﹣1 E1=244.3kJ·mol﹣1CO2(g)+4H2(g)
CH4(g)+H2O(g) CH4(g)+2H2O(g)
反应进程 图 2 反应进程
高二化学试题 第 7页(共 8页)
则过程 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过程 ii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
(3)向一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比为 2:3的 CH4和 CO2,总压为 75kPa,在一定
温度下,使其发生过程 i的反应。
①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是起始时的 1.76倍,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式为
Kp= (kPa)2(用各物质的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②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CH4的转
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 3所示。a点所代表的状态 (填“是”或“不是”)平衡状
态;b点 CH4的转化率高于 c点,原因是 。
30
R(1) R(2) R(3)
R(4) R(5) R(6)
20
10
0
温度/℃ -10
-20
200 400 600 800 1000
图 3 图 4 T/℃
Ⅱ.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双重整技术(CSCRM):在原料气中通入水蒸气来缓解积碳,
发生的主要反应的 Kθ与温度关系如图 4。已知各反应原理如下,其中 R(5)与 R(6)为积碳反
应。
R(1) 3CH4(g)+CO2(g)+2H2O(g) 4CO(g)+8H2 (g) H1
R(2) CH4(g)+H2O(g) CO(g)+3H2(g) H2
R(3) CH4(g)+CO2(g) 2CO(g)+2H2 (g) H3
R(4) H2(g)+CO2(g) CO(g)+H2O(g) H4
R(5) CH4(g) C(s)+2H2 (g) H5
R(6) 2CO(g) C(s)+CO2 (g) H6
(4) H1 0(填“>”或“<”)。
(5)已知 e12=1.6×105,综合分析进料气 n(CH4):n(H2O):n(CO2)=3:2:1时制备合成气的
最佳温度为 ;通入水蒸气能缓解积碳的原因为 。
高二化学试题 第 8页(共 8页)
CH4转化率/%
lnKθ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2022.11
选择题:
1.C 2.B 3.C 4.B 5.A 6.C 7.B 8.A 9.C 10.D
11.BC 12.AB 13.BD 14.C 15.BD
非选择题:
16.(11分)
(1)ac (2分) (2)C>B>A=D (2分) (3)c (1分)
(4)12.2 (2分) (5)10﹣10mol·L﹣1 (2分) 碱(2分)
17.(13分)
(1)吸氧腐蚀 (1分) O2+4e-+2H2O=4OH- (2分)
(2)2SO2+O2+2H2O=2H2SO4 (2分) 1120 (2分)
(3)①CH3OH-6e-+8OH-=CO32-+6H2O (2分) b (1分) ②b (1分) 1.07g (2分)
18.(12分)
(1)NO2(g)+SO2(g)SO3(g)+NO(g) ΔH= -42.5 kJ·moL-1 (2分) (2)cd (2分)
(3)A、B两点NO2的转化率受温度和原料配比两个因素的影响(2分)
(4)50% (2分) 1 (2分)
(
α(SO
2
)
723K
p
/
kP
783K
)(5)
(2分)
19.(10分)
(1)4.05×10﹣3mol·L﹣1·min-1 (2分) 30s~60s反应物浓度变小(2分)
(2)①探究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2分) 4.60×10﹣3 (1分)
②催化剂 (1分) 260 (1分) 1.50×10﹣3 (1分)
20.(14分)
Ⅰ.(1)CH4(g)+CO2(g)=2CO(g)+2H2 (g) H=+247.4 kJ·moL-1 (2分)
(2)H2(g)+CO2(g)=CO(g)+H2 O(g) (2分)
(3)① (2分)
②不是(1分) b和c都未达平衡,b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转化率高(2分)
Ⅱ.(4)>(1分)
(5)750 (2分) 水蒸气和碳反应,平衡右移(2分)
- 2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