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1 10:5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极富个性的语言记录了悠悠中华的历史、描绘了大千世界的璀璨,其中蕴藏的美学精神,代表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在(①)中塑造了我们的精神品格。”当今时代倡导科技兴国,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不断拓展包括诗词创作在内的艺术表现对象,成为诗词发展的动力引擎。
伴随诗歌的悠久传统,科技诗词在诗词的长河中(②),并且与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化学等(③)。中华诗词学会科技与文创诗词工作委员会顾问田麦久认为,“笔墨当随时代”,业界要热情拥抱时代、密切关注时代,切准科技发展脉搏、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努力让诗词展示科技发展风貌,为科技发展大合唱唱出响亮音符、营造良好氛围。作为新时代前进号角,代表新时代风貌的中华诗词要深入和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和灵魂,引起人民思想的共鸣。
周文彰认为,中华诗词学会尤其是科创委的工作中需要呈现阳春白雪、诗和远方,也需要呈现人间烟火、柴米油盐。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紧密联系群众的诗词活动,使诗词真正进入百姓生活。
1. 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 ;② ;③
2.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以“中华诗词”为主语的四个短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结合材料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中医历来有秋季养生的传统,根据中医理论,秋季主燥,同时深秋时节天气转凉,养生主要针对凉和燥,要做到“御凉防燥”。具体来看,秋季养生,需要从“食”“情”“动”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多种蔬菜、水果上市,①______,如苹果、梨、橘子等。另外,莲藕、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等蔬菜以及各种菇类,也很适合进食。它们既可润肺,又能调理脾胃。身体虚弱、消瘦、食欲不好的人,在这个季节,建议常吃银耳。若有干咳少痰、咳血等症状的人,此时建议吃点燕窝,可养阴润燥、益气补中。
其次,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要格外留意情绪变化。中医认为,七情不畅,百病丛生。秋季是抑郁症、焦虑症多发的季节,②______。开朗乐观的处事态度,对预防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与复发,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后,在运动方面,秋季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弱者,不宜出汗过多,否则损耗阳气。③______,爬山是不错的选择,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慢跑或者散步。
4.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御凉防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打击金融犯罪,才能最大限度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B.“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C.在"九一八"纪念日到来之际,各地以多种形式举办纪念活动追忆抗战历史。
D.通过科学调度,水库调水,给农田"解渴",以保供水安全,确是当务之急。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归燕词辞工部侍郎①
章孝标
旧垒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
连云大厦无栖处,更望谁家门户飞。
【注】一作《下第后献主司》。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诗二、三两句写落第后的心理活动。“耻”字表现了诗人承认失败、却不甘心失败的巨大勇气;“笑”字体现诗人面对失败的乐观洒脱。
B.“且向长安度一春”,可想而知,这一春是客居求静,闭门苦读的一春。
C.章诗借物抒情,借归燕“无栖处”自喻落第后仕途渺茫、无处安顿的凄凉彷徨的心境。
D.这两首都在叙写读书人考场失意,充分抒发了金榜无名的惭愧和失望,表现了无数士人在仕进之旅中的辛酸苦楚。
7.两首诗都写到了举子落第,但二者抒发的情感基调不一样,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综合训练】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材料一:
细腰楚王
楚国的军队旌旗招展,在滚动的尘烟中徐徐推进。囚禁着陈、蔡两国国君及其他王族的囚车列着长龙一般的队伍隆隆地向楚国的国都驶来。
楚灵王坐在雄伟的章华台上,眼望远处浩淼的山水云烟。丝竹之音不绝于耳,轻歌曼舞萦绕左右。灵王斜倚着白玉砌成的栏杆,捋了捋唇上的两撇美须;抬眼望天,轻轻地启动了他两片薄薄的嘴唇:苍天当不负我也!
灵王一手揽过一个细腰王妃,走到“银波”大镜跟前。他挺胸收腹,舒展双臂,长久地端详着自己灵活的身躯问道:“爱妃看本王身段如何?”
“美极了。我王一向器宇非凡,今日更是玉树临风。”细腰王妃细细甜甜的嗓音听得楚王如沐春风。“本王今天将大会诸侯,届时还要举行得胜之师的凯旋仪式,本王高兴啊。来,起鼓,且让本王和你们共舞一曲!”伴随着欢快的节奏,灵王和他的宫女们翩翩起舞。灵王在舞女环绕的庭台中心翻旋如飞,恰似游龙戏凤。一曲舞毕,忽报各国诸侯陆续齐聚台下,等候召见。
细腰王妃轻轻地为灵王拭去额头上渗出的一层细汗。灵王缓步登上镶金的宝座。他扬起长长的下巴,转身环顾各国诸侯,口中说道:“列位看我楚国将士如何?想我大楚将士,来自江河湖海,善于搏击风浪,四肢矫健,完全不像你们中原大汉,肥硕粗大,行动不便。哈哈哈!来,为我无敌的楚国将士先干上一杯。”灵王一边干杯,一边示意伴舞。一时铜鼓、铃铛之音乍起,一列列细腰粉黛袅袅而出。灵王和诸侯们在楚国艳舞的香风吹拂下,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中灵王听宫人来报:越王常寿过姗姗而来。肥胖的越国国君很艰难地攀上章华台,他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地向灵王道歉。
灵王轻蔑地瞥了一眼常寿过肥硕的肚子,半晌才说:“你猪行而来,本王本不该怪你。不过,我们的庆会也即将结束,要是不想和蔡侯同列,你还是先行而去吧!不过你既然肥胖如猪,你就得爬着出去。”喘着粗气的常寿过血涌如潮,但他还是伏下肥硕的身躯,爬出章华大厅。灵王导演的这出戏,着实让各国诸侯和众位文武大臣惊出了一头冷汗,个个不由自主地摸起了自己的脸、头和肚子。章华台会盟以后,楚灵王被推举为盟主,主持仲裁各国战和事宜。于是,他安排他的精锐之师开始攻打东方的吴国。
一日,宫里闲来无事,灵王下令做了一面大镜安置在宫殿外,并颁布新旨:举凡今后,用人以腰,肥者罢黜。于是宫廷内外掀起了一场“罢肥”运动,肥胖的官员一律罢免。稍微有点发胖迹象的大臣们千方百计地减肥。人们不约而同地节制饮食,为此经常饿得头昏眼花。尽管他们挖空心思地减肥,可是楚国王宫里十之八九的大臣还是被罢免了。一番折腾之后,楚国举国上下所有机构里都成了清一色的窈窕男女,只是个个面黄肌瘦,弱不禁风。
一天忽有快马来报:二十万楚军主力在吴国东南遭到十面伏击,已经全军覆没。沉浸在歌舞声中的灵王一时惊诧不已。他匆忙组织了一支由十万人组成的蜂腰部队赶赴前线应敌,可是,越王常寿过伙同那些因为肥胖而被罢免的王族们闯进皇宫杀了他的儿子,占领了楚国的都城。
灵王的蜂腰部队很快就被兵强马壮的吴军彻底击溃。灵王落荒而逃。衣着褴褛的灵王逃到故臣申亥的故乡鄢都。
是夜,刚刚出浴的灵王换上申亥呈上来的衣服。他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之后依窗而立。窗外,月明星稀,灵王看见江流、沙滩和荒山莽岭之间满是晃动的火把。火把像天上的星星—样繁多,楚灵王一时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江河。
灵王正要问及,门外忽然卷进一股冷风,越王常寿过手持宝剑跨了进来,身后站着两排袒胸露腹的肥硕壮士。灵王轻蔑地扫视了一眼满堂的彪形大汉,习惯性地紧了紧腰带问:“申亥,再看看,王腰身尚灵活否?”“我王身似蛟龙,动若疾风。”申亥声泪俱下地说。“申亥,意欲观王舞乎?”申亥已泣不成声。常寿过逼近秀骨玉肌的灵王,未等灵王扭动身姿,便将锋利的柳叶剑一挥,楚王的细腰片刻就成了两段。(注:公元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楚灵王的统治,在逃亡途中,他的随从相继离去,最后吊死郊外。)
江风吹过,火苗歪斜,常寿过仔细查看剑刃,竟无一滴血迹沾在上面。
(有删改)
材料二:
“我们追求的不是历史真实,而是历史精神”,难道“历史精神”不是客观存在?例如,我们写介子推和苏武,在删除了他们的愚忠、愚孝之后,所留下的只能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无畏精神了。1943年,郭沫若在一篇短文中中提出“失事求似”,在文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莱辛在《汉堡剧评》中也曾写道:“如果我们愿意相信可能发生过的某些事情是真实的,那么有什么阻碍我们把从未听说过的、完全虚构的情节当成真实的历史呢?郭沫若所说的“似”和菜辛所说的“可能发生”应是相同或相似的概念。
(《京剧诗历史》《中国社会科学报》张伯昭)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灵王“捋了捋唇上的两撇美须”轻轻地说出“苍天当不负我也!”,这反映了他在战胜陈、蔡两国之后踌躇满志的心态。
B.会盟在即,楚灵王仍在庭台中心“翻旋如飞,恰似游龙戏凤”,既表现了楚灵王的自恋,也表现出他内心对诸侯的轻蔑。
C.宫内外官员千方百计减肥,仍大量被罢免,意在表现楚灵王“用人以腰”旨意之荒诞和官员们的儒弱畏怯,不敢反抗。
D.被常寿过逼入绝境之后,楚灵王依然关心自己腰身是否灵活,易于翩翩起舞,可见楚灵王到死都执迷不悟,可悲可叹。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细腰王妃细细甜甜的嗓音听得楚王如沐春风”使用通感,用表现味觉的“甜甜的”来形容声音,写出了王妃的娇弱妩媚。
B.在人物刻画方面,小说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特点,少有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而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加以揭示。
C.越王常寿过因为身型肥硕而受辱,在楚灵王逼迫下爬行出章华大厅,这为后面他率军包围楚灵王并将其一剑斩杀埋下伏笔。
D.这篇历史小说中的人物,有的以确实可考的称号或名字指称,有的则仅用特征或身份指称,这是由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大小决定的。
3.材料一文本开头用大量笔墨铺写楚灵王会盟诸侯的场面,结尾则用较少笔墨交代楚灵王遇害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4.材料二谈到历史小说和戏剧创作的重要原则——“失事求似”,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是如何实践“失事求似”这一创作原则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父元敬,世高赀,岁饥,出粟万石赈乡里。文明初,举进士。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亦可营山陵。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垂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上言:“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于时,吐蕃、九姓叛,子昂上疏曰:“近诏同城权置安北府,其地当碛南口,制匈奴之冲。今安北有官牛羊六千,粟麦万斛,城孤兵少,降者日众,不加救恤,盗劫日多。盗兴则安北不全,甘、凉以往,跷以待陷,后为边患,祸未可量。今甘州积粟万计,兵少不足以制贼,宜益屯兵。”其后吐蕃果入寇,终后世为边患最甚。
后复召见,使论为政之要,适时不便者,子昂乃奏八科。后既称皇帝,改号周。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故奏闻辄罢。以母丧去官,服终,擢右拾遗。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简薄其赂,捕送狱中,子昂之见捕,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节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改动)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B.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C.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D.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梓宫:古代皇帝、皇后或忠臣的棺材。
B.擢:与“迁”一样是古代官吏职位变动的专有名词,但“迁”可以是晋升、调动或贬谪,而“擢”都指提拔。
C.吐蕃:是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松赞干布至朗达玛传位九代,延续两百多年。
D.母丧、父丧:古代丧制中,家中亲人去世,子女对父母、承重孙对祖父母持丧礼,称丁忧、丁艰。亲戚内外有别,父亲或祖父之丧称丁内艰,母亲或祖母之丧称丁外艰。期满释服,称服阙。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子昂仗义疏财。少年时因家庭富有,灾荒年间,拿出一万石粟米救济乡亲,深受百姓爱戴。
B.陈子昂敢于直谏,皇上十分欣赏他。高宗去世将迁葬长安,他谏议就地埋葬,武后询问如何调养国家元气,他建议皇上亲自举行农桑礼仪,尊老爱幼,明讼减刑,休养生息,整顿吏治。
C.陈子昂在政治上颇有预见性。吐蕃、九姓叛乱,陈子昂看到安北府是扼守匈奴的要冲,物资富裕而城孤兵少。建议增加屯兵,否则可能留下隐患,后来果然言中。
D.陈子昂为人至孝。圣历初年,他因父亲年老而上书辞官,朝廷让他戴职供养;父亲去世,他在墓旁筑庐守孝,时常放声痛哭,听者都不禁为他落泪。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甘州积粟万计,兵少不足以制贼,宜益屯兵。
(2)简薄其赂,捕送狱中,子昂之见捕,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答案与解析
(第206练)
【基础训练】
1. ①潜移默化;②应运而生;③息息相关
第一空,语境是说中华诗词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可用“潜移默化”。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第二空,语境是说科技诗词在当今科技兴国背景下诞生,应用“应运而生”。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第三空,语境强调科技诗词与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化学等关系紧密,可用“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2. 中华诗词要做时代前进的号角,要代表新时代的风貌,要真正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要触及人的灵魂。
3. ①“阳春白雪”“诗和远方”比喻(象征)高雅的生活和美好远大的理想愿景;
②“人间烟火”“柴米油盐”运用借代的手法,指代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
③用词准确、凝炼,句式整齐,形象地表达了中华诗词学会的责任和意义。
4.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中的"御凉防燥"的用法是表示着重论述,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而A项“零容忍”中引号的用法与例句相同;B项表示直接引用;C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特定含义。
5.①可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 ②调节情绪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方面 ③对年轻人而言(每答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第①处,由前文“多种蔬菜、水果上市”可知,本处应填写与“吃水果”意思相关的内容,再结合后文“也很适合进食”可知,本处可填“可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第②处,由前文"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要格外留意情绪变化""秋季是抑郁症、焦虑症多发的季节"可知,本处应填写与“调节情绪”意思相关的内容。全文谈的是秋季养生,故可以填“调节情绪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方面”。第③处,由后文“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慢跑或者散步”可知,“爬山是不错的选择”应该是针对年轻人说的,因此本处可填"对年轻人而言"。
6.D.“充分抒发了金榜无名的惭愧和失望,表现了无数士人在仕进之旅中的辛酸苦楚”理解错误,常建的这首诗,整个情绪是高亢的,莺花是春日里可供赏玩的代表景物,与结句“春”呼应,表达了诗人发愤雪耻的决心,而不是失望的情感。故选D。
7.常诗诗情高亢,表达了诗人发愤雪耻的决心,反映了开元盛世那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章诗作者自比一只无处可归的燕子,诗中充满了诗人落第后的落寞和悲苦,反映了落第举子凄凉彷徨的心态。
【综合训练】
1.C
2.D
3.①开头用详细的笔墨描写章华台会盟的过程,突出楚灵王骄横的性格特点,为后文楚灵王的悲剧命运做铺垫。②结尾叙述简沽,不拖泥带水,引发读者思考。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形成鲜明的对比,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张弛有度。
4.失事:①情节上突破历史记载的限制。比如历史上的楚灵王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杀身亡,而在小说中楚灵王却是被常寿过斩杀。②运用合理的想象虚构历史记录的空白。作者用想象虚构了楚灵王一生的重要经历和众多细节。
求似:③忠实于历史人物的精神气质。作者并未改变楚灵王的荒唐无道和好大喜功的精神气质。
5.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惟愿陛下为大唐扩大万代的基业,在京城南郊选择一个地方,修建明堂。初春时节,陛下亲自举行耕田、养蚕礼仪来鼓励农桑,把三老五更当作父兄供养来倡导孝敬友爱,明察案件、谨慎判处来制止滥用刑罚,推行礼乐教化来停止战争,考核选拔忠孝廉洁之士来清除贪官污吏。
“为唐”作“恢万世之业”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乃月孟春”为时间词,用在句首,一般与下文断开;“藉田”“亲蚕”是并列短语,中间要断开,排除BC。
故答案为:D。
6.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父亲或祖父之丧称丁内艰,母亲或祖母之丧称丁外艰”错,应是父亲或祖父之丧称丁外艰,母亲或祖母之丧称丁内艰。
故答案为:D。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灾荒年间,拿出一万石粟米救济乡亲”的是陈子昂的父亲,不是陈子昂。
故答案为:A。
8.(1)如今甘州积贮着数以万计的粮食,兵力太少不能制伏敌人,应当增加垦荒部队。
(2)段简嫌送的礼太少,把陈子昂抓去关进了监狱,陈子昂被捕时,说:“天意不肯保佑,我大概要死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万计”,定语后置;“宜”,应该;“益”,增加;“屯兵”,垦荒部队。
(2)“薄其略”,意动用法,“以其略为薄”;“捕送狱中”,省略“其”;“见”,被;“殆”,表推测,大概。
【参考译文】
陈子昂,字伯玉,是梓州射洪人。父亲陈元敬,家财豪富,灾荒年间,拿出一万石粟米救济乡亲。文明初年,考上进士。这时高宗在东都驾崩,朝廷打算把灵柩迁回长安。当时关中饥荒,陈子昂极力陈述洛阳环境优美,土地干燥,也可以建造陵墓。则天皇后认为他才能杰出,在金华殿召见了他。陈子昂外貌温顺质朴,仪容威严不足,但对答交谈情绪激昂,被提升为麟台正字。武则天垂拱初年,下诏书咨询朝臣们调养国家元气该用什么办法,陈子昂乘机进言说:“我惟愿陛下为大唐扩大万代的基业,在京城南郊选择一个地方,修建明堂。初春时节,陛下亲自举行耕田、养蚕礼仪来鼓励农桑,把三老五更当作父兄供养来倡导孝敬友爱,明察案件、谨慎判处来制止滥用刑罚,推行礼乐教化来停止战争,考核选拔忠孝廉洁之士来清除贪官污吏。”
就在这时,吐蕃、九姓铁勒叛乱,陈子昂呈递奏疏说:“朝廷最近下诏同城暂属安北府管辖,同城正当大漠南部关口,是防御匈奴的要道。现在安北府有六千只官府的牛羊,一万斛官府的粟麦,同城孤立无援,守城兵卒又少,降顺归附的人一天天增多,不加以救济抚慰,偷盗抢劫会一天比一天多。盗贼兴起,安北府就不能保全,甘州、凉州以北,抬着脚等待沦陷,其后为害边境,灾祸不堪设想。如今甘州积贮着数以万计的粮食,兵力太少不能制伏敌人,应当增加垦荒部队。”那以后,吐蕃果然入侵,始终成为后世最严重的边境祸患。
后来则天皇后又召见他,要他论述主持朝政的要领;批评不恰当的时政,陈子昂于是禀奏了八个问题。则天皇后称帝登位,改国号为周。虽然多次召见陈子昂咨询朝廷政务,言词照旧率直急切,所以都是说了就放下。陈子昂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回家,守孝期满后,升任右拾遗。武则天圣历初年,由于父亲年事已高,陈子昂上表请求辞官回家侍候,皇帝下诏命令他戴职供养。适逢父亲去世,他在坟墓旁边修建庐舍守孝,时常悲伤得放声痛哭,听到的人也为他落泪。县令段简贪婪凶残,听说他家富裕,要侵害他,家属送给段简二十万缗钱。段简嫌送的礼太少,把陈子昂抓去关进了监狱,陈子昂被捕时,说:“天意不肯保佑,我大概要死了!”果然死在监狱,终年四十三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