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6.1细胞的增殖课件(共43张ppt)(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6.1细胞的增殖课件(共43张ppt)(2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01 17:1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象与鼠的个体大小相差十分悬殊。
讨论
1.请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是否也有很大差异。
2.生物体的生长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象与鼠
细胞大小基本一致。
既靠细胞的体积的增大(细胞生长实现),也靠细胞的数量的增多(细胞分裂实现),主要靠细胞数量的增多。
问题探讨
必修1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学习目标
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一、 细胞增殖
1、概念:
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意义: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过程:
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
4、特点:
周期性
5、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形成方式
体细胞数目增加方式
二、 细胞周期
1、概念:
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阶段: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很长的物质准备时期(分裂间期)和短暂的分裂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阶段
(90%--95%)
(5%--10%)
连续分裂
二、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表示方法:
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分 裂 期:
B-B
B-A
A-B
B
A
方法一:扇形图
方法二:直线图
A B C D E F G
A C、 C E、 E G
A B、 C D、 E F
B C、 D E、F G
二、 细胞周期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t/h)
细胞类型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15.3 2.0 17.3
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13.5 1.8 15.3
人的肝细胞 21 1 22
人的宫颈癌细胞 20.5 1.5 22
(1)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时间不同;
(2)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
发现: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
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
核仁
染色质
核膜
S期:
G2期:
G1期:
分裂间期的特点:
(1) 分裂间期主要完成 和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2) 数目加倍, 数目不变。
蛋白质的合成
DNA复制
蛋白质的合成
DNA分子的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NA
染色体
___个着丝粒
___条染色体
___个DNA
___条姐妹染色单体
___个着丝粒
___条染色体
___个DNA
___条姐妹染色单体
1
1
0
1
2
1
1
2
染色体的计数是以着丝粒个数为标准
染色体复制
着丝粒
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
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复制后,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高度螺旋、缩短变粗
(分裂期)
染色体
(分裂间期)
染色质
解开螺旋、恢复细长丝状
复制
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请注意,染色体的计数是以着丝粒为标准的,有几个着丝粒,就有几个染色体。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1
0
1
1
2
2
2
0
2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2.分裂期
分裂阶段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纺锤丝
染色体
着丝粒
膜仁消失现两体
2.分裂期
1)前期
①核膜消失、核仁解体;
③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②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形:
数:不变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2)中期
染色体
形定数晰赤道齐
①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赤道板上(实际不存在的);
②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形:
数:不变
2.分裂期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3)后期
粒裂数增均两极
子染色体
①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子染色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形:
数:
2.分裂期
①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无姐妹染色单体(为0)。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4)末期
形:
两消两现新建壁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③核膜、核仁重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②纺锤体消失;
④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数:
2.分裂期
染色体和DNA数目减半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复制
散乱分布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粒分裂
进入两个细胞
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课堂小结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的增殖
概念
过程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意义
概念
阶段
有丝分裂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粒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新建壁
间期:复制合成适度长
DNA数目加倍
染色体数目加倍
1.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课堂检测
D


A、甲 乙的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乙 甲的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C、甲 甲的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乙 乙的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 );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的时期是( );着丝粒分裂发生在(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3.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发生复杂的变化,其中复制的结果是( )
A.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加倍
B. DNA含量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C.DNA和染色体都加倍 D. DNA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
4.下列图① ~⑤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①④⑤③② B. ②③①④⑤ C. ①⑤④③② D. ⑤④③②①
A
C
D
B
C
细胞的增殖
第2课时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无丝分裂
课堂小结及课堂检测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四、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中期
后期
间期
前期
末期
中心粒倍增
中心粒发出星射线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不同 间期
前期
末期
相同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
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陷,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
1. 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2.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3. 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去
无中心体的复制
发生中心体的复制
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然后精确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复制
亲代细胞
染色体平均分配
子代细胞
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目
染色体
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4N
2N
2N
2N
4N
4N
0
4N
0
0
4N
2N
4N
2N
4N
2N
4N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数量变化曲线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01
2N→4N→2N
2n
4n
时间
染色体数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数量变化曲线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02
2N→4N→2N
DNA数
2n
4n
时间
DNA复制
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数量变化曲线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03
染色单体数
0→4N→0
2n
4n
时间
染色体复制
着丝粒分裂
五、无丝分裂
1. 过程
细胞核延长
核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核
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2. 特点
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3. 举例
蛙的红细胞分裂
注意:无丝分裂过程中也有染色体的复制!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mm
2mm
2mm
4mm
4mm
4mm
8mm
8mm
8mm
表面积= mm2
体积= mm3
表面积= mm2
体积= mm3
表面积= mm2
体积= mm3
表面积/体积=
表面积/体积=
表面积/体积=
24
8
96
64
384
512
1.5
3
0.75
扩散效率 =
葡萄糖扩散的体积
整个细胞的体积
琼脂块的边长/cm 表面积/cm2 体积/cm3 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体积) 葡萄糖扩散的深度/cm 葡萄糖扩散的体积/琼脂块的体积
8 384 512 0.75 0.5
4 96 64 1.5 0.5
2 24 8 3 0.5
7/8≈0.9
37/64≈0.6
169/512≈0.3
结论:琼脂块的相对表面积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葡萄糖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
减小
减小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有一定的限度。
(2)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比值的制约。
(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的制约。
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
细胞越小,越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那么,细胞是越小越好吗?
因为细胞中有众多的必需物质和细胞器,细胞太小就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相应的生命活动,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生区的特点是
细胞呈正方形
排列紧密
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
无液泡和叶绿体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_____ ___等分生区细胞;
(2)各个细胞的分裂是 _____ 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 _________________ 的细胞;
(3)通过在_____倍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4)染色体容易被___性染料(如________ ,或者__________)着色;
独立
处于不同分裂时期


甲紫溶液
醋酸洋红液
根尖、芽尖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材料用具
洋葱;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3、方法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实验前3~4d,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底部接触水; 装置放在温暖处;待根长约5 cm时取用;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装片的制作
3、方法步骤
制片流程: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①解离
目的:
解离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
注意:解离时间不宜过长
根尖过于酥软,无法取出
使细胞分离开来;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②漂洗
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目的:
③染色
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3、方法步骤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制片
目的:
操作:压片—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盖玻片
(3)观察
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先找分裂中期的细胞,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
3、方法步骤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注意:在显微镜下不能看到细胞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
1. 一种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4。该动物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分裂前期的细胞,其DNA 分子数和染色体分别为( )
A. 12、48 B. 24、48 C. 24、24 D. 48、24
课堂检测
D
2.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比为1∶2∶2时,所处的时期为( )
A. 前期和中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后期和末期 D. 末期和前期
A
3.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C.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D.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换成高倍镜前应将装片朝左下方移动
C
4.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正确的是 ( )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C.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D.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找寻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