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同步配套辅导与检测(粤教版,选修3-3):第三章 第五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研究性学习 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金版新学案】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同步配套辅导与检测(粤教版,选修3-3):第三章 第五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研究性学习 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2-13 08:2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五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研究性学习 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热力学基础1.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和控制措施.
3.知道酸雨的成因、危害和控制措施.
4.知道什么是能量降退.
5.要求就能源与环境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煤、石油、天然气、木材、水能等.像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燃料以及水能资源,是目前人类广泛应用的能源,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称之为常规能源.除这些常规能源外,目前人类正在积极研制其他很有利用前途的能源,像核能、太阳能、潮汐、地热、生物能等,这些刚开始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我们称之为新能源.为什么还要寻找新能源?1.能源与环境
(1)常规能源:人类已经利用多年的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使用能源时对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污染最突出的影响是:________和____.煤石油  天然气太阳能 潮汐能 生物质能气温升高 土壤酸化 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 酸雨2.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3.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成为酸雨.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4.能量降退
能量是守恒的,但是随着能量被一层层利用,转化之后的能量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收集和利用,这种能量____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能量降退.可利用程度降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能源1.能源: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
2.常规能源与新能源.
(1)常规能源:人类已经利用多年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2)新能源:人类近期才开发利用的能源.如: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原子能、沼气等.
3.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自然形式未经加工的能源.如:煤、水力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
(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能源.如:电能、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甲醇、乙醇、丙烷、火药、氢能等.4.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1)可再生能源: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再生成的能源.如:风、流水、海洋热能、地热、地震、太阳辐射、潮汐等.
(2)不可再生能源: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如: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核燃料(铀、钍、钚、重氢)等. (双选) 关于能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的最初来源可追溯到太阳能
B.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
C.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D.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是取之不尽的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动植物转化而来,其来源可追溯到太阳能,A正确;汽油燃烧后会生成有害气体,B错误;,水能是可再生能源,C正确;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存量有限,D错误.
答案:AC1.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统称为能源.如图所示“能源分类相关图”,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沼气
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解析:由题意可知阴影部分的能源是都应属于图中3种能源的范围内,A选项中都是常规能源,错误;B、D选项中的天然气、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 C选项中的能源才符合要求.C正确.
答案:C能源与环境人类能源的总来源是太阳.这就是说,不仅风能、水力能、海浪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来自太阳,就是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也来自太阳.以上这些属于一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生产的电力属于二次能源.
1.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目前在人类能源当中挑大梁的一次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这些矿物燃料.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十分广泛的影响: (1)矿物燃料的开采要毁掉一些土地,有时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部分农田.
(2)矿物燃料的运输也会带来环境问题,如海上石油运输,经常发生事故,泄漏的原油污染大片海域;就是不发生事故,压舱水的排放也常常在小范围内使海域受到污染.
(3)矿物燃料的燃烧,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大.其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各种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已经使人们难以忍受,如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因为矿物燃料的燃烧总是要排放出非常多的二氧化碳,甚至达到改变空气成分的比例的程度,使地球的气温升高,造成温室效应,会造成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这已经成了一个全世界格外关注、十分头疼的环境问题.
(4)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具体有: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污染.2.怎样才能减少因能源使用而带来的环境影响呢?
(1)要节约能源.减少全人类的能源消耗,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节约能源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能源本身也存在着危机.据勘察,地球上可供开采的石油有816亿吨,天然气495亿吨,煤10万亿吨.现在全世界每年的能源总消耗量大体上是95亿吨标准煤,其中主要的是石油、天然气和煤,分别占45%、19%、25%,此外,还有7%的水电,3%的核能.按照目前的消费状况,石油将在三四十年内采完,煤炭虽多,也只能开采250年左右.以后,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些矿物能源的储量也可能提高,但是,不管怎么说,地壳运动给我们预备下的矿物燃料总是有限的,我们用一点就少一点.
(2)要利用高科技,开发新能源.目前原子能发电已进入实用阶段,受控热核聚变的探索也在步步前进,有望加入人类能源的行列. (3)要积极利用自然能.其中包括,直接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海浪,潮汐发电、水力发电等.这些能源的使用,基本上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被人们称作“清洁能源”.
(4)还必须治理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5)要注意解决广大农村的能源问题.全世界的广大农村,能源相当缺乏.全球大约有15亿农村人口用不上煤、石油、天然气这些矿物燃料,他们只能砍柴烧,或烧牛羊粪或烧作物秸秆.有的农民要花费很大精力去剥树皮、砍灌木、铲草根、拣牛粪.这样做的结果,毁掉了很多树木,破坏了绿色植被,对生态环境也是一种巨大的破坏.由于全世界每年要烧掉4亿吨以上的牛粪和秸秆,使越来越贫瘠的土壤丧失了很多有机物还田的机会.不解决这些农民的能源问题,他们的生存环境就会更加恶化,他们也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地.
3.能量降退
能量是守恒的,但是随着能量被一层层利用,转化之后的能量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收集和利用,称为能量品质降低,也就是能量降退. 下列供热方式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用煤做燃料供热
B.用石油做燃料供热
C.用天然气或煤气做燃料供热
D.用太阳能热水器供热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可使我们获得大量的内能,但由于这些燃料中含有杂质以及燃烧不充分,使得废气中含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而污染大气,A、B、C错误;而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应大力推广,D正确.
答案:D2.(双选)关于“温室效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辐射到地球,由此产生了“温室效应”
B.煤、石油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此产生了“温室效应”
C.“温室效应”使得地表气温上升,两极冰川融化
D.“温室效应”使土壤酸化 解析:“温室效应” 的产生是由于煤、石油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它的危害是地表气温上升,两极冰川融化、是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海水倒灌和土地盐碱化等,酸雨才使土壤酸化,B、C正确;A、D错误.
答案:BC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一次能源
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二次能源
C.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常规能源
D.电能是使用最方便的能源. 解析:一次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水力、核燃料、太阳能、生物质能、低热能等,二次能源主要有电能、焦炭、煤气、蒸汽、热水以及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制品.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余热也属于二次能源.其中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常规能源.
答案:B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流能和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C.沼气是一种新能源 
D.核能对环境的污染比常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大 解析:人类应用较多的能源是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当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等.水流能、风能、太阳能是没有污染又取之不竭的能源.只要安全措施配套,核能对环境的污染比常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小得多.
答案:D 3.下面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热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C.只要对热机不断的革新,它可以把气体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即使没有漏气,也没有摩擦等能量损失,内燃机也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解析: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A正确,B错误;工作过程中一定有一部分内能排放给低温物体(冷凝器或大气),即不能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错误, D正确.
答案:AD4.关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的利用能源,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竭的
C.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同时加强环境保护
D.不断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加强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析:能源是有限的,能量转化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可利用程度是逐渐降低的.B选项观点错误.
答案:B5.下列哪些现象属于能量降退(  )
A.电能通过电灯的电阻丝变为光能
B.利用水流发电变成电能
C.火炉生火把房间烤暖
D.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析:A、B、D选项的能量转化利用程度很高.火炉生火取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内能以热量的形式传给周围的空气,变为周围环境的内能,这些能量可利用程度降低,即能量降退,C正确.
答案:C6.能源利用的过程实质上是(  )
A.能量消失的过程
B.能量创生的过程
C.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D.能量转化和转移并逐渐消失的过程解析:能源的利用过程是做功或热传递的过程,前者是转化,后者是转移,但总量不变,能量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C正确,A、B、D错误.
答案:C7.(双选)CO2有个“怪脾气”,它几乎不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大气中CO2浓度增加能使地表温度因受太阳的辐射而上升;另外,它还有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热辐射的作用,阻碍了地球周围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排放,使整个地球就像一个大温室,因此,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能使地表温度逐渐上升,全球气候变暖.为缓解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燃气
B.开发使用核能、太阳能 C.将汽车燃料由汽油改为液化石油气
D.植树种草解析:现阶段人类还有一定量的用煤、石油、天然气,它们能提供大量的内能,不使用就可惜了,A错误;减少大气中CO2浓度可多利用不产生CO2的能源,如核能、太阳能,也可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多吸收CO2,B、D正确,液化石油气燃烧也会产生CO2,C错误.
答案:BD8.某地强风速度为14 m/s,设空气密度为ρ=1.3 kg/m3,通过横截面积为400 m2的风全部使风力发电机转动,其动能有20%转化为电能,则发电的功率为多大?(取2位有效数字) 9.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块质量M=400 g的木块,被一颗质量m=20 g以水平速度v=500 m/s飞行的子弹击中,子弹射出木块时的速度v=300 m/s.若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其中η=41.8%部分被子弹吸收使其温度升高,已知子弹的比热c=125 J/(kg·℃),试求子弹穿过木块过程中升高的温度. 解析:子弹穿过木块过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由动量守恒可算出木块获得的速度,根据子弹击中木块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可算出产生的热能,由此可算出子弹所升高的温度.
设子弹穿出木块后,木块的速度设为V,则mv=mv1+MV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